禁令之下 電子菸要涼涼?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商學院

原標題:禁令之下,電子菸要涼涼?

文:沈思涵石丹

禁令出臺,只是加速了中小品牌的退場。即便沒有該禁令出來,中小品牌也會被逐漸淘汰。因為電子菸市場具有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屬性,能夠勝出的必然是頭部企業。

一紙禁令落地,讓國內的電子菸行業進入洗牌期。

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通告明確規定,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且明確要求電子菸相關企業關閉網際網路銷售渠道,電商平臺上的電子菸商鋪和產品下架。

毫無疑問,這道禁令的出臺,給受資本熱捧的電子菸行業「潑了一盆冷水」。

近幾年來,無數初創企業紛紛入局電子菸行業,不少資本機構也在炒熱這一市場。但隨著這一通告的公布,從品牌商到代工廠,從代工廠再到供應商,整個電子菸產業鏈均面臨一場「生死陣痛」。在電子菸線上銷售被禁後,線下渠道的競爭也在加劇。由於目前國內在電子菸線下渠道方面的監管尚處於空白期,這也給了相關企業爭奪線下渠道提供有利條件。

從短期來看,電子菸訂單將出現大幅銳減,部分企業將會面臨產品停售或轉型的情況,但從長遠看來,經過這番洗牌之後,電子菸行業將會朝著良性方向發展。

企業遭遇「陣痛」

成立於2015年的電子菸品牌WIPPO小品,如今在業內已經小有名氣。

2019年8月,WIPPO小品電子菸獲得某產業鏈資本首輪千萬級融資,所融資金用於產品研發、渠道推廣和海外市場布局上。

原本WIPPO打算藉助各大電子菸展進一步宣傳品牌,然而在兩部委發布電子菸通告之後,也使得WIPPO小品電子菸的推廣進度不得不重新調整。據了解,在11月1日電子菸禁令公布當天,此時距離WIPPO正式上線京東還不到10天的時間。

WIPPO電子菸品牌聯合創始人張仰穎對此向《商學院》記者表示,「我們現在也已放棄在線上渠道的推廣,雖然之前就預計到禁令遲早會公布,但難免會對經營造成影響。」

事實上,像WIPPO這樣的電子菸初創企業大多集中在深圳。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電子菸企業近4000家,僅深圳本地企業數量就多達500多家,約佔全國企業數量的13%。其中約80%為50人以下的企業,規模較小,且均在近幾年才正式創辦。

對此,艾媒諮詢CEO張毅指出,深圳上下遊產業鏈非常成熟,這使得包括品牌商、代工廠和供應商均選擇在此設點生產。

張仰穎表示,電子菸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接下來線下市場的銷售將會更為關鍵。「線下也要考慮如何杜絕青少年購買電子菸的問題,以後可能會引入傳統菸草執行標準等情況。」

而在電子菸禁令頒布之後,一些依賴電商平臺銷售的中小型電子菸企業,則面臨著關閉線上店鋪、撤回廣告推廣甚至清倉停業的問題。

對此,中國傳媒大學特許與專賣商品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曉漁向《商學院》記者指出,「11月1日這個禁令出臺,只是加速了中小品牌的退場。即便沒有該禁令出來,中小品牌也會被逐漸淘汰。因為電子菸市場具有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屬性,能夠勝出的必然是頭部企業。」

電子菸問題頻現

關於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的通告,早在去年8月就已經落地。

而在2019年「3·15」期間,央視晚會點名指出電子菸存在著較大的潛在危害。其中有兩大方面的問題備受關注。其一在於電子菸是否能幫助消費者「戒菸」,其二則是電子菸的危害是否比傳統菸草低。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譚星宇認為,採用電子菸戒菸效果不理想,同時還有可能增加癮性,因為大部分電子菸的成分也是尼古丁。

另一方面,目前並未有任何科學依據,能夠證明電子菸的危害低於傳統香菸。

郭曉漁對此表示,電子菸也是菸草使用的一種新模式,雖然人體吸收的尼古丁比傳統菸草要低,但作為一種成癮的消費品,其作為尼古丁攝取的本質是不變的。

事實上,由於市場管控力度的不足,國內部分電子菸的尼古丁含量比普通香菸還要高,其產生的二手菸危害很大。「有些電子菸會說產品不含焦油等有害物質,但其仍然是通過尼古丁成分作用於人腦,使人容易對其上癮。」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表示。

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僅有30.2%菸民表示使用過電子菸。國內網民對於電子菸的整體認知偏負面。

張毅既是艾媒諮詢CEO,同時也是個傳統菸民。他表示,對於電子菸的安全性並不看好,產品還不夠規範,再加上個人習慣等因素,所以沒有接觸電子菸的意願。

近兩年來,電子菸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小眾產品」,許多人都對此有所耳聞。張毅認為,「雖然目前來看未成年人使用電子菸只是少數,但由於線上傳播的便利性和廣泛性,這種事態蔓延的速度會比想像中要快得多。

未來何去何從?

儘管國內監管政策力度加強,但仍有不少分析認為,電子菸將是未來菸草的主流產品之一,這是由於其產品勢能所決定的。

相比傳統捲菸和HNB(加熱不燃燒菸草製品),電子菸有四大方面的優勢:更容易解決的安全性、更便利的抽吸方式、更少的外部負效應以及更容易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這些優勢決定了電子菸存在天然的「消費土壤」。而對於電子菸企業而言,眼下需要重新思考和調整經營方向。雖然禁令出臺令市場面臨重整局面,但在旺盛的市場需求面前,相關企業仍有不少機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是電子菸最大的生產國,佔世界電子菸總產量的90%以上。但是國內的生產主要有83.7%銷往歐美市場,而國內銷售佔比僅有6%。

因此,如何將渠道下沉,如何將產品轉為外銷,這是國內許多電子菸創業公司必須思考的問題。

但是對於許多沒有線下渠道資源的小企業來說,在電子菸線上銷售被禁後,其存活下來的概率已然渺茫,只能果斷退出市場,及時止損或轉型才是最佳選擇。

而對於行業裡的腰部企業,則需要考慮開拓特色渠道,與渠道商建立起更為密切的合作。前文提到的WIPPO小品電子菸,就屬於「腰部企業」這一範疇。

「隨著電子菸行業的發展,資本會更關注腰部品牌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和盈利模式,我們跟頭部廠商之間也進行了深度綁定,在產能、技術和品控上都有優勢,未來也會朝海外市場做推廣。」張仰穎表示。

不過對於頭部企業來說,監管政策的出臺,反而為其收割市場創造機會。畢竟無論是在資金、技術、品牌還是渠道上,頭部企業均佔盡優勢,中小企業的退場也讓這一優勢更加凸顯。

郭曉漁指出,「從早期捲菸的發展軌跡來看,這個市場始終與資本、技術以及政策緊密關聯。而在這次政策出臺之後,其實也加劇了產業的正常發展,提高行業門檻,並逐步過渡到寡頭競爭階段。因此,電子菸的發展必然會形成大品牌、大快消的趨勢。」

目前看來,國內的電子菸市場將逐步趨於冷靜,但關於電子菸的界定、標準以及潛在的影響尚且未有定論。值得一提的是,原計劃於今年10月出臺的電子菸強制性國家標準也僅停留「批准」階段,正式出臺仍需時日。

可以預見的是,有關部門對於國內電子菸監管的力度將會繼續加強,該行業在渠道管理、法律制度層面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而電子菸與傳統菸草在線下渠道的競爭也會更加深入。

「一直以來,電子菸品類從出現開始,就是在跟傳統菸草搶市場、搶用戶,但也在有意無意地避免直接競爭。雖然電子菸目前在技術、質量上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但從長期來看,電子菸的發展前景還是值得被看好的。」郭曉漁總結到。

相關焦點

  • 美國艾爾蒙地市多名華裔學生發聲 支持電子菸禁令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年來,電子菸在青少年人群中風靡,有不少青少年長期使用電子菸,造成呼吸疾病。日前,美國艾爾蒙地市(El Monte)將禁止市內出售任何口味電子菸的議題放上議程,市議員對這項議題討論激烈,亦有數位華裔學生站出來支持禁止電子菸。
  • 線上禁令一年 電子菸回歸理性
    作者丨君平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電子菸網際網路禁售令過去一年,電子菸再一次到了風口浪尖,這一次是因為觸及了底線。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河南衛輝有學校門口的文具店將電子菸賣給小學生,事情曝光過後學校已做了相關工作,涉事店鋪也已經被查封。儘管該涉事商店的行為是個例,但在風口退去後,國內電子菸行業確實「不太好過」。
  • 未來,「薄荷煙」會涼涼嗎?
    其實,美國FDA早在2018年就有提出過議案,擬議禁止帶有薄荷的香菸、捲菸、以及手捲菸等產品,但後來由於兩黨中都有大量的反對聲音而停止,尤其是黑人議員將菸草口味禁令上升到了「種族問題」之後就徹底擱置了,原因是在美國,黑人比白人更喜歡薄荷味的捲菸。今年,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美國再次將限制薄荷煙的禁令提上了日程。
  • 42個國家和地區出臺禁令,電子菸如何戴著鐐銬跳舞?
    深圳也成為繼杭州之後,國內第二個頒布電子菸禁令的城市。作為今年的一個「投資風口」,電子菸越來越引起各方重視,被納入監管範疇。鞭牛士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經有42個國家、地區禁止或者限制電子菸在公共場所使用,如泰國、印度、菲律賓、越南、柬埔寨、黎巴嫩、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約旦、澳大利亞(昆士蘭和北領地)、南非、阿聯、埃及、阿曼、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 電子菸還有「夢」嗎?
    利好並沒有持續太久,7月13日,國家菸草局聯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再次發表聲明,將進一步加大、推動電子菸管控。這「一進一退」間,電子菸到底能否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一、重壓之下,市場兩重天「我們賣得不錯,線上管控對於我們線下門店影響還是比較小的。」悅刻電子菸的長沙某經銷商告訴「智能相對論」。
  • 混沌中的電子菸亂局
    投稿來源:智能相對論11月1日,電子菸在國內正式被「斷網」,在經歷多次「狼來了」之後,「狼」終於還是來了,一時間說電子菸市場「天塌了」也不過分。20天後,在國內還在消化相關政策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又撤銷了此前關於調味電子菸的禁令,這也意味著美國的電子菸禁令可能被長期擱置,讓美國電子菸行業緩了過來。
  • 前瞻電子菸產業全球周報第77期:深圳開出全國首單電子菸廣告罰單!
    國際美國加州調味電子菸禁令將擱置至2022年11月 背後雲詭波譎據外媒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原定於2021年1月1日生效的調味電子菸禁令可能會延後兩年,直到選民決定是保留還是推翻該法律。原因在於該禁令的反對者收集了他們認為足夠的籤名,使選民可以選擇在2022年11月的全民公決中拒絕菸草和電子菸禁令。由主要菸草公司資助的加州公平聯盟(California coalization for Fairness)表示,已從該州登記在冊的反對禁菸的選民那裡收集了100多萬人的籤名。根據《洛杉磯時報》,需要623312個有效籤名。
  • 解密悅刻:電子菸頭號玩家怎樣養成
    這些都是冰山之下的工作,是競爭之外、著眼長期的布局。事實上,在2019年各路資本殺入電子菸、掀起萬煙大戰期間,違規生產、假冒偽劣、惡性競爭是普遍現象。悅刻在當時選擇堅持小步慢跑,以產品為出發點,確實顯得很另類。
  • 1800家電子菸「倒閉」事件
    有的人甚至連公司名字和產品都沒有準備好就嚷嚷著要參展。「2019年底至2020年初,中國至少有幾千個電子菸品牌。當時的品牌門檻太低了,只用去深圳沙井聯繫一個代工廠,用10萬塊錢進第一批貨,再花2000塊設計logo,就可以叫一個電子菸品牌,還用不了500萬元」某知名電子菸品牌前CMO張君回憶。
  • 電子菸絕地求生
    而隨著監管層禁售令的到來,電子菸行業的生存方式在悄然發生改變,同時,行業亂象也有了明顯遏制。監管禁令直接掐斷了線上銷售渠道,將電子菸與傳統菸草放到了同一條跑道上進行比拼。" 過去一兩年電子菸的快速增長和爆發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網際網路和資本的助力,發布禁令後不久,已經有不少品牌在考慮如何退市。能夠存活下來的,基本上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線下渠道的拓展。回歸線下也會讓品牌做得更紮實。"iv 艾威電子菸創始人兼 CEO 張耿彬對「子彈財經」說。
  • 前瞻電子菸產業全球周報第21期:美國因電子菸而患肺病的人一半進了...
    美國衛生官員暫時將其稱為EVALI,即電子菸或電子菸產品使用導致的肺損傷。美國麻薩諸塞州電子菸臨時禁令被撤銷美國最近爆發了一系列電子菸導致的嚴重肺部疾病,為此,麻薩諸塞州針對含尼古丁和大麻成分的電子菸產品和裝置發布了為期4個月的銷售禁令,有效期至2020年1月25日。
  • 前瞻電子菸產業全球周報第32期:美國FDA宣布禁止大部分調味電子菸
    川普調味電子菸禁令或繼續頒布據外電報導,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OMB)於12月26日開始審查FDA的新指南,這一舉措或預示對調味電子菸的禁令可能會重新出現。政府於11月完成了對指南的較早版本的審核,但從未發布。該指南已從OMB的監管網站上悄悄刪除,並且政府從未給出任何解釋。
  • 虧本的9元電子菸要的是什麼?
    最終,電子菸行業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在不少電子菸圈內的人士看來,半年前的那一道「網上銷售禁令」,已經註定了行業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據他了解,只售9.9元的電子菸杆,理論上絕對是虧本的,至於9.9元的一次性電子菸,基本上也毫無利潤,「無論是煙杆還是小煙,都要內置供電電池、控制晶片、線路板材,實際成本都不低。」 那麼,企業為何虧本也要力推9.9元的電子菸?
  • 從哈爾濱到海南,馬拉松電子菸加快專賣店布局
    2019年受國家政策影響,全國範圍內電子菸禁止在線上渠道進行銷售,短期內,眾多線上電子菸商家被迫關店轉行;美國電子菸巨頭JUUL在2019年9月進入中國,已經上線天貓、京東旗艦店,受到電子菸線上禁售禁令,進入中國市場也吃到閉門羹。
  • 中國高效禁止電子菸網上銷售
    ▋本報特約撰稿顧海波11月1日,中國發布了迄今為止最嚴厲的電子菸警告,呼籲電子菸行業停止在網上銷售和宣傳電子菸產品。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菸草專賣局以未成年人健康問題為切入點,聯合敦促製造商和銷售商關閉與電子菸銷售相關的網站。美國《紐約時報》注意到了這一消息。
  • 肺炎影響下的電子菸眾生相:線下店雪上加霜,電子菸捐款武漢
    電子菸線下店主動或被動關閉電子菸從業者都知道,國家菸草總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在2019年11月出臺了禁止電子菸進行線上銷售的1號禁令,由此電子菸轉入線下經營。1號禁令讓行業中小品牌無法再繼續經營,最終轉入線下經營的品牌也只有少數幾家品牌有實力,如今的天災肺炎,突然又給電子菸的線下渠道蒙上了陰影。我們採訪的幾個電子菸線下店店主告訴藍洞,品牌店基本上已經關閉了,路邊集合店還在經營,有的是考慮到春節放假和肺炎影響人流少主動關店,有的是商場關閉導致被迫關閉。
  • 前瞻電子菸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科羅拉多州將電子菸稅收政策交給...
    香港取消計劃禁止電子菸銷售法案據Vaping360和香港媒體報導,香港立法會已經放棄了禁止使用電子霧化產品的計劃,至少目前是這樣。自19個月前香港行政長官發表講話以來,電子菸和減少傷害倡導者一直在與擬議的禁令進行鬥爭。
  • 國內電子菸市場的式微,是控煙的成功嗎?
    與其他公共衛生問題相比,菸草控制的特殊性在於,不僅要與尼古丁成癮搏鬥,還要抵擋來自菸草商的營銷手段等無形推力。在禁止菸草廣告、限制向未成年人售賣、煙盒廣告等手段被世界衛生組織以《菸草控制框架公約》 ( FCTC )明確之後的十多年後,世界範圍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在控煙問題上均取得了成效。
  • 電子菸下半場生死局
    投稿來源:Tech星球作為新興行業,電子菸的2019年是充滿變數的一年:3·15晚會遭點名,在美國爆發多起電子菸致病案例,11月1日網售電子菸禁令施行……不斷變化的形勢折磨著每一個電子菸行業的創業者。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文,要求電子菸企業不得網售電子菸,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菸店鋪,並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不少電子菸品牌,因此元氣大傷。
  • 1800家電子菸倒閉,電子菸品牌能否逾越過寒冬?
    在羅永浩的創業道路上,他做過不少事情,除了廣為人知的錘子手機,羅永浩還是「小野」電子菸的創始人。小野電子菸曾因其創始人羅永浩,代言人陳冠希,一度被視為明星品牌。然而它的發展沒有想像中的長紅,最終還是成了羅永浩創業道路上屢戰屢敗的一個印記。其實,不僅僅是小野電子菸,包括其他很多電子菸品牌都紛紛倒閉,外界認為,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壓死電子菸行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到底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