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回家吧!有媽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

2021-01-12 魚曉醬是犟魚

文/魚曉醬

圖/網絡(侵刪)

昨天,乘坐擺渡車的時候,聽到一個大姐打電話,勸她姐姐回家,說:「你心疼你的小女兒,我們媽媽也心疼你啊,媽媽七十多歲了,你也要為她考慮考慮啊。」

等她打完電話,和她閒聊起,得知了事情的始末。

1. 遠嫁的姐姐,遇到渣男一個,還「捨不得」離開

我媽媽今年75歲,生了4個孩子,我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二姐一家在廣州開廠做生意。

大姐,也就是剛剛打電話的,遠嫁在北京,說起來呢,也是一個可憐之人。

她現如今48歲,二胎開放後,又生下一個女兒,作為一個高齡產婦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丈夫不但不管不顧,甚至還在外面找了一個小三。

本來之前有一個兒子的,在幾年前出事就去世了。她丈夫在兒子去世後,就愛上了喝酒,在網上打賞主播什麼的。

後來每次喝了酒回來就是拳打腳踢,更不要說幫忙帶帶孩子了,一切都是她自己親力親為,想給孩子買一點兒東西,都要問到丈夫要錢,高興就給你點,不高興就是一頓打罵。

因為她太遠,雖然說現在交通發達很方便,但,來來回回也很是耽誤時間,我們一家人也沒有去看過她,媽媽甚至不知道她到底過得怎麼樣?

她平時也就和我打打電話,這次都是因為她丈夫給我打電話,說她尋死覓活的,才知道她的真實情況。

給她打電話才說出來是怎麼回事?

這次,她丈夫又是幾天不回家,回家就又喝得爛醉如泥,對她拳腳相向,甚至還打起了女兒,她哭喊著護住自己才4歲多的女兒。

可能也是心傷的太多了,這次,她想到了自殺,想要遠遠逃離這個世界,只是沒有成功。

她丈夫打電話過來,讓把她接走,看到都煩。也是讓我火冒三丈的。你說說,怎麼有這樣的人。最主要我姐還更傻。

給她打電話說,讓她回來,這種爛人還留念有什麼用,你死了,他又可以直接找一個,你覺得他會傷心嗎?真正傷心的人還是只有我們這些親人,只有自己的媽媽。

真是不知道她到底是怎麼想的?如果她要回來,我就去接她,沒有錢,我可以馬上給她轉錢。不知道她到底在猶豫什麼?

女兒,男的要就給他,不要就自己帶回來,一個月五六千的工資還養不活她們兩個嗎?你說是吧?

2.我想一個快五十歲的人,更多想選擇的便是將將就就的過去就好了

最後這一句她問向了我。其實聽完她說的事,雖有很多疑問,也不好刨根問底。

她在打電話的時候,我覺得有幾句話特別有感觸:「媽在哪,家就在哪裡。不要說自己沒有家,媽要是聽見你這麼說,肯定會很傷心的。」

「每次媽在我們面前說起你的時候,都是淚眼婆娑,充滿擔憂,我希望她還能多活一年是一年,你也為咱媽考慮考慮,她只希望我們都在她的身邊。」

「哥哥不過是刀子嘴豆腐心,你不要去介意他說的話,再怎麼說,我們也是血脈相連的親兄妹。」

我想對於一個大半輩子都在一個男人一個家庭上耗著的女人,真正讓她去接受另外一種生活,可能對於傳統的女人來說,很難接受。

首先,沒有勇氣,怕被別人瞧不起,說這麼大歲數了還學小年輕離婚,會覺得丟臉。

其次,怕不適應這個社會,沒有生存下去的技能,大半輩子都在操持家務,與社會脫軌。

再則,可能還是有感情,就算對方再怎麼不好,畢竟生活這麼久,多多少少還是有感情的,哪裡那麼容易放下,最後可能受委屈的還是自己。

當然,這裡敘述的可能比較簡單,很多人會覺得大題小做了,我相信打電話的這個姐姐的姐姐的遭遇肯定不是這麼簡單的問題,要不然也不會勸她離婚了。

你們有什麼看法?作為嫁出去的女兒,有媽在的地方就真正還是自己的家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討論。

相關焦點

  • 灣生,我們回家吧
    ,離開自己深深刻在骨子裡是故鄉的地方,在陌生沒有回憶的日本,思念穿越了幾十年,才漂洋過海,到達那個童年心心念念的家。這個世界,有的人有家卻不回,有的人有家卻不能回,有的人想回家卻沒有家。其實我們為什麼要回家?
  • 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有句話說得特別好,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人間最大的愛,莫過於父母之愛。有父母的地方,才有家。有家的地方,才有溫暖。家,是一個有溫度的詞,它不僅是我們身體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
  • 累了、傷心了,就回家吧!家永遠是我們棲息、療傷的港灣
    網上這段唯美的文字,讀來十分暖心……是啊,有家就有幸福,有家就有一切!無論我們走到哪裡,家都是內心最深處的牽掛。出門在外,無論經歷了什麼風浪,只要身後還有家在,轉身便是幸福。夢想的實現,往往太過艱難,有人實現了,有人沒有實現,可是無論是否實現,每個人在實現夢想的路上,都離不開家的支撐。兒時,有父母的地方是家,成年後有他、她的地方是家……所以,家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
  • 「我愛你,我們復婚吧」「只要有你媽在,我們絕無可能,死心吧」
    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此後全靠父親種菸草養大他和兩個姐姐。轉眼周華到了適婚年齡,卻依舊光棍一個,這時有老鄉給他介紹了麗麗。麗麗皮膚白皙,容貌俊俏,身材高挑,是村裡出了名的美人,前來提親的簡直要踏破門檻。周華家條件並不好,因此麗麗母親根本看不上他。可麗麗卻覺得周華長相帥氣,談吐不凡,孝順有加,是個值得託付的好男人。
  • 《愛·回家》有愛的地方才是家
    婆婆不能說話,只能默默的照顧這個外孫,承受他的不懂事,但是卻一直以自己的方式愛他,賣自家菜給外孫買雞,結果自己淋雨病倒,去集市賣菜給外孫買鞋,然後還花了很多錢給孫子點了一份餐,之後還給他買零食,這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對於一個彎腰駝背、腿腳不靈便、不能說話又沒有經濟收入的老人來說,簡直是盡了一切的力量了,所以我們才會如此的感動,這種愛無私而偉大。
  • 我和姐姐給我媽買的養老房,我媽說要給弟弟……
    他們吵架,最後挨打的必定是我和姐姐,開學要交學費了,我們回去多說兩句,也會招來一頓打。我爸常掛在嘴邊的話是:「兩個賠錢貨!」而我媽,永遠只有四個字——爭氣聽話。小時候,我有什麼事從來不敢跟爸媽說。有一次,我在學校被同學用磚頭砸到,額頭腫了很大一個包,我嚇得不敢回家,因為回家肯定要挨打。
  • 【暢聊電影】《吉祥如意》:有媽的地方才是家啊!
    《吉祥如意》在點映後就得到了不少好評,不少大V主動進行宣傳,更有感同身受的觀眾自掏腰包請朋友去看這部有溫度的電影。老二:你說這個那不就是外話了大鵬父親:那我想一個人幫四個是挺難的,但四個人幫一個人,那還可以吧老二:這話我要是你,我也會說
  • 「康熙來了」之父王偉忠,家就是有溫度的地方
    到1981年當兵回來,進電視臺工作,幸逢臺灣電視行業大好之際,拼了幾年,終於在和平東路置下第一個家,「那是我們臺灣人說的『起家厝』,我和家的故事就是從那裡開始的」。所以,儘管後來買進賣出過好幾處房產,也不乏豪宅名苑,這個小小的「起家厝」卻一直留著,給從南部上來的媽媽和姐姐住。「你看,從這裡都能看到那房子。」
  • 姐姐有男友了?
    張嬌嬌似乎認真思考了一下,覺得講的有道理,若有所思的說:「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就考驗考驗他,給他一個追我的機會吧!」又快到張嬌嬌家了,李逸陽對這段路都跟自己回家的路一樣熟悉了,到地方就很自覺的下車把自行車還給張嬌嬌,張嬌嬌跟李逸陽道別後就回去了。
  • 上有姐姐下有弟弟,我像是撿來的孩子,但老二也可以很幸福!
    我是一個南方人,出生在沿海地區,每天我都能看到大海,我喜歡大海,但是我不喜歡我的家,我也不想回家,因為那是一個讓我心寒的地方。在家我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個姐姐,我跟我姐差2歲,下面有一個小1歲的弟弟。我爸是做生意的,家庭條件還是比較好的,我還小的時候整個村我們家是最早開始裝空調的,也開始買車子的,房子裝修的也是比較漂亮,所以經常我們家會招賊。
  • 母親有兩個孩子,姐姐你那麼恨弟弟,一定活得很累吧?
    我有自己的活動,有自己的朋友,也不喜歡在跟著他。但我一靠近她的放假你,她還是會讓我滾遠點。我媽說別老是滾滾滾的,不好聽,以後嫁不出去。有一次我開玩笑回了一句,你才要滾遠點,我媽一巴掌拍過來,差點給我打吐血。她怒吼,不準說!
  • 姐夫常年在外,姐姐懷孕遭人說閒話,姐夫回家後,姐看的愣住了
    爸媽見姐姐如此堅決,也沒再說什麼,只要她能過的幸福比什麼都強。我私下也問過姐姐,為何這麼快就要嫁人,她只是笑著說自己找到了對的人,不想錯過!  姐姐結婚後沒有和公婆在一起,而是住進了新房,姐夫因為工作原因,蜜月沒度完就離開了家,偌大的新家就剩下姐姐一個人,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可想而知她日子過的並不舒心!
  • 大寧散人:媽,回家啦!
    媽 , 回 家 啦!文/大寧散人  講述/風兒姐姐         媽媽真的到了彌留之際,大口大口地呼著氣,喉嚨裡發出粗礪的喘息聲。對於兒女們的呼喚沒有任何回應,然而,當姐姐喊到:媽,我們送你回老家,回梨酒的老家,好不好?「好~」媽媽的回答竟然如此清晰!
  • 「我媽說你有胃病,不同意我們在一起,我們分手吧」,「行」
    所有在他向我表白之後,我們就很順利地走到了一起。02.熱戀談規劃,存錢建小家那個時候的我們,工資其實並不高,兩個人的工資合起來估計也就五千多塊錢。最初的時候,我還以為她只是不善於表達,可是在與叔叔的相處之下,我才知道,她就是故意給我臉色看。他的父親反倒是對我挺好的,很熱情,很和藹,或許正是因為有了這份氣氛的緩和,才讓我堅持地吃完了那一頓飯。飯後,他送我回家,在回去的路上,我向他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麼你媽剛才是那副表情?我應該沒有得罪她吧!
  • 有媽才有家,有家的地方就擁有幸福和溫暖
    有媽才有家,進門先喊一聲媽,愛你呀媽媽,小夥伴們說是不是?有媽才有家,天再大地再大,媽媽的愛最大偉大。世上只有媽媽好,勾起了一段段兒時的美好回憶,媽媽的愛最無私,最真摯的情感-親情。喜歡這首音樂的朋友們動動你們的小手,收藏分享點讚加關注哦。
  • 媽媽,回家吧!姐姐和我,小弟。都很想你回家!
    劉貴菊 :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關廟鎮柑樹村尋親者姓名:劉貴菊失散者身高:160cm出生日期:1961-05-10性別:女籍貫::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關廟鎮柑樹村尋人類別:家尋親人失蹤城市:陝西省 安康市離家出走家屬附言:媽媽,回家吧!姐姐和我,小弟。都很想你回家!聯繫人:葛維雲尋人啟事-失蹤人口數據中心-我要尋親網,懇請各地區愛心人士轉發此尋人啟事,您的舉手之勞就可能促成一個家庭的團圓,並請您如果看到尋人啟事中的被尋人後對其予以必要的協助,收到線索後平臺會第一時間通知家屬。
  • 放假不敢回家,我媽說你就死外邊吧!語言暴力對孩子危害有多大?
    ——《原生家庭》有一個女孩今年22歲,她最怕的就是回家,因為回到家就要面臨媽媽「狠話」的暴擊。她說,我最討厭的一句話就是:「那是你媽。」前段時間冬至,我給我媽發視頻,我媽直接就說:「你就死外邊吧!你也不回家。」
  • 我家有三姐弟,有個姐姐,有個哥哥,我長大了就問我媽...
    小表弟逗她:「丫丫就是個小馬屁精!」 小丫頭歪頭想了想:「小舅舅是個大蛇屁精!媽媽是猴屁精,爸爸……」 屬狗的妹夫趕忙抱起丫丫:「爸爸一會兒就帶你去淘氣堡~」我:老婆,我這10年前考的駕證,那時才花1千多,現在要6千多,這樣一算,為我們家省下5千多!你看能不能當成零花錢發給我?
  • 周六侃電影 【布魯克林】 ▏ 有你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為了實現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我們離家打拼,帶著家裡親人的思念、擔憂與希望,我們遠離故土,去開發自己的「新大陸」,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寫下自己的篇章。本周要播放的電影《布魯克林》就是講述一個愛爾蘭女孩離開家鄉去往美國尋求新生活過程中的所經歷的的思鄉之苦、徘徊掙扎、到最後終於安定在美國的故事。
  • 對爸媽來說,我們回家的那天才是真正的節日
    2我大伯送我媽一箱水果。我媽打電話跟我說,我想把水果留到你回來再吃。水果不開箱,應該就不會壞吧。我驚呆了。在我媽眼裡,要是過年回家我沒長胖,她就失職了。有一次過年回家我成天去見朋友,在家吃飯特別少,要走的時候,冰箱裡還有好多雞鴨魚肉,我媽特失落,說都沒給我做好吃的。我大姨跟我說,你一走,這麼多菜,你媽能吃好久啊。她說,我不在家的時候,我媽每頓飯就是隨便應付一下。想起一句話:你永遠都不知道,你不在家的時候,父母的餐桌上有多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