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也寫一些自己擅長的領域(遊戲什麼的
在火起來之前,我就在微博上看到了這個遊戲的廣告。儘管我一直以來都對少女遊戲很感興趣,但一開始,讓我玩這個遊戲,我是拒絕的——不能你做廣告了,讓我玩我就玩,我不能被消費主義擊倒。這裡有兩個原因:1.我不是很敢玩國產手遊,現在手遊基本都是抽獎(賭博)無底洞砸錢的套路,想玩爽指不定要掏多少錢。2.微博推廣的廣告宣傳語也太LOW了,「你的男朋友xxx來啦」啥的,作為一個對宣傳語是「你的女朋友xxx來啦」的男性向戀愛遊戲都興趣不大的堅定的女權主義者,我堅決反對這種物化男性的資本主義反動消費作品。
後來這遊戲鋪天蓋地宣傳,幾個群裡的一些朋友也開始玩,我還是沒動心。這也很簡單,我是有原則的人,不能我周圍的人玩了,你就讓我玩,這沒什麼道理,我的朋友也不能替我做主,玩什麼遊戲是我的自由。
誒,然後有一天,看到首頁有人轉這遊戲的CV訪談,我對配音演員還是挺感興趣的,就全都看了一下……無論是中配還是日配都好好聽啊!!挖槽,安度因,啊不,夏磊老師的聲音真好聽真蘇!!作為一個聲控不能忍,下下下玩玩玩氪氪氪,不通關不是人。
初印象
進入遊戲後,主人公從回憶兒時的夢中醒來,22歲剛畢業的女大學生(這麼說來,正好和我們一樣大)直接繼承了自己去世的父親留下的(世襲制)影視製作公司。主人公上學期間,公司一直交由父親當年的秘書安娜看管,但這個安娜姐大概是個菜逼,公司很快就經營不善瀕臨破產,到了主人公接手時候,剩下的經費只夠做一期節目的了,忍辱負重籤下了撤資協議書。
隨便籤一個是什麼鬼啊?那我就叫侯局好了
主人公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製作優秀的節目換來投資,拯救爸爸留下的公司……等等,你只是個新人製作人啊,最後一期節目就這麼交給你做真的好嗎。雖然女主比較笨,但無巧不成書,主人公一路遇到了聞名全國的大明星周棋洛,不苟言笑的傲嬌總裁李澤言,風度翩翩的大學教授許墨,還有當上了特警的高中老同學白起,這四個人輪流各自抬了女主一手,公司就活了。
四個野男人不約而同地在這個時點開始勾搭女主,看似莫名其妙,實則各有陰謀。隨著劇情發展,我們發現這四位男主其實早就認識女主,只不過女主的記憶被封印,把他們給忘了。當然,這也是老套路了,不然女主這種傻白甜瑪麗蘇怎麼會有人突然注意到嘛。
我靠,合著你們早就認識我了,合起夥來搞我……
系統設計
是的,這遊戲果然還是抽獎(賭博)無底洞砸錢的套路,但給我感覺沒那麼不友好,因為砸的東西還有點意思——當十個手遊九個抽卡時,重點就不在於怎麼抽卡,卡的戰鬥力如何,遊戲爆關爽不爽之類,而在於卡片本身是什麼了。這個遊戲給出的說法叫「羈絆」:每一張卡片都是女主和某位男主曾經的某段回憶——畢竟女主是一個沒爹沒娘孤苦伶仃的影視製作人,開著一家小影視公司,每天加班到深夜痛不欲生,但是在製作節目的時候,一旦想起了他的樣子,身體中就充滿了無限力量……好啦你想騙我們抽卡收集刷數值通關,怎麼編理由都好,這個說法雖然腦迴路比較清奇,但還算可以接受吧,仔細想想現實生活中也有這麼一回事咧。
遊戲策劃眼中的世界
卡片擁有卡圖,並且收集培養卡片後會解鎖一些簡單的小劇情,這裡的劇情由手機給出,會發一段微信聊天或者朋友圈之類的,SSR和部分SR卡還會打電話過來。這個設計非常貼近現實生活了,讓人感覺很親切。
正常人會把打過的電話都錄音嗎
遊戲的主要玩法就是典型的卡片收集類手遊設計了:出卡破關看劇情衝三星刷材料養卡片。支線有票房爭奪戰、拍攝副本、城市調查和城市漫步。票房爭奪戰是給土豪玩家準備的競技場,機制類似《王者榮耀》的比武大會,打爆了排名高的對手就交換排名,雖然PVP看上去很刺激,但給的獎勵全都是R卡,毫無誠意。拍攝副本是一些小的獨立關卡,結果大概是送一堆數值很爛的R和SR卡。城市調查玩法非常搞笑,不停地用手戳屏幕然後做奇奇怪怪的腦筋急轉彎選擇題,打完了之後送公司升級材料和購買專家用的貨幣,這個支線其實也沒太大用,因為專家環節提供的分數實在是少得可憐。
城市漫步值得一提,這個環節類似於《貪玩藍月》之類的傳奇砍服,只要一直戳屏幕,做一些沒什麼意義的泡菜式操作就可以獲得一些遊戲內的資源如金幣體力等。不過想要一鍵尋路自動打怪練級的話,就需要買月卡會員。城市漫步的劇情都非常歡樂,大概就是操作女主逛街,在稀奇古怪的機緣巧合下幹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處理夫妻吵架糾紛,幫路人打瓶醬油,帶迷路小孩回家什麼的……拜託,我可是影視公司的老總。想想也蠻神奇的,主人公作為一個每天工作到深夜覺都睡不好(這一點在很多和男主的電話簡訊中有所體現)的公司老總,動不動就出去逛街吃吃喝喝做好人好事,然後回到公司跟男主們欲說還休地吐槽自己工作辛苦,真是婊得不行,難怪你這公司動不動就遭遇危機瀕臨破產。不過這也是這個遊戲裡少有的福利環節了,對於無氪玩家來說,要是努力一下,確實是能有那麼一點點回報的。
遊戲裡的資源除了體力、金幣、鑽石、PVP貨幣等手遊常見設定外,日常任務和收集升級卡片還會提供一種作為終端的貨幣:羈絆諾言。羈絆諾言用於解鎖約會劇情,這個設定就類似於傳統戀愛遊戲裡的「XX線結局」那種感覺了。然而坑爹的是,一場完整的約會需要消耗72個羈絆諾言,辛苦培養一張卡牌(無氪環境下大概需要4天份的體力)到最後也只能拿20個羈絆諾言。而遊戲內置商城裡每天可以消耗鑽石買10個羈絆諾言……這種設計下,這遊戲應該是很難肝到頭的,重度氪金玩家到是能戳屏幕點個爽。
於是,這個遊戲用一種奇妙的氪金方案把手遊和戀愛遊戲合在了一起。可以明顯看出,遊戲中同一角色的很多張卡穿的衣服都一樣,背景畫面也大概是同一個地方,這些卡就可以被理解為是同一個約會故事裡的幾張插畫,把這些插畫做成卡片的形式售賣。如果反過來,設計成直接購買羈絆諾言解鎖約會後送一套卡的話,不知開發商要虧多少錢。仔細想想,這個機制確實挺傻逼的,但咱國只有手遊能賺錢……同類遊戲你也沒別的可玩啊。
這兩張卡的內容有區別嗎?呃……SSR的屬性比較高
畫面
從主界面來看的話,這遊戲的畫風算是唯美靚麗風的。人物繪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種21世紀初報刊亭地下少女言情封面的既視感,不過總體講還算寫實風,說明本遊戲其實沒有特別瞄準二次元群體。雖然有時候會有(礙眼的)女主像被P上去一樣出現在畫面裡,不過很多卡片的插圖都算可以接受。
有些卡的構圖就非常不錯,比如許墨的SSR《記憶裂痕》進化後的卡面,非常炫酷狂霸拽。當時看宣傳視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非常期待這段話以及配圖會在主線劇情哪裡出現,結果沒想到是SSR,幹。
可你最後臉都被打腫了
反面例子可以舉出很多,明明是同一個角色,《雪已深》進化後的卡面就很讓人困惑,這女主仿佛是P圖P上去的,兩者身材差距未免過大了,教授看您這胳膊……是長臂猿吧?
進擊的許墨
這裡的確存在不同畫師的水平問題,有些卡面人物非常僵硬,有些就比較自然,能看出不同畫師風格略有不同。
音樂
這裡提出表揚。不僅僅主界面和主線劇情中配的背景音樂非常恰到好處,戰鬥界面BGM動感十足,每一位角色的主題曲也很好聽,非常符合角色性格,能讓人聯想到沉穩、神秘、勇敢、活潑四種不同的氣質。此外,出現翻車劇情時的BGM《悲劇收場》也很精彩,值得一聽。
說起來,我非常喜歡遊戲裡的BGM《棋逢對手》,但不太懂怎麼會是這麼個標題,一個少女戀愛遊戲還要和人打架是怎麼的。後來看了遊戲7月份發布的PV才知道,當時疊紙社給出的宣傳語是「愛和夢想都要棋逢對手」。這句話還挺有味道的,如果女主真的是單純的傻白甜戀愛腦,那談戀愛也沒什麼意思(尤其是和李懟懟對噴的時候,的確很有棋逢對手的感覺)。或者說,人和人之間的互動就應該是你一句我一句大家有來有回,一個勁說單口相聲尬撩累不累。當然,可能是後來覺得這句臺詞不夠蘇,一般人想不明白啥意思,在公測時的宣傳語就換成了「我的超能力,是超喜歡你」。
戰鬥系統
遊戲的戰鬥機制非常簡單,只要總積分超過要求數值就可以過關。積分由公司基礎數值、突發事件數值和羈絆數值三部分組成,儘管前兩者也有培養的空間,但破關的主要部分還是靠卡片的數值,大約佔到70%的分數。這個遊戲告訴我們,一個影視公司,費盡心思培養的產品部門和專家團隊並無卵用,想要節目做得好,四個野男人少不了,到頭來還是得靠老闆用愛發電小宇宙爆發。
你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明白(不氪金是過不了關的)呢?
戰鬥場景配上《節目製作中》的BGM,打擊感非常優秀。每次派遣出正確的專家,選擇正確的突發事件選項以及使用卡片時,都會發出「DUANG」的一聲,聽起來很舒服,讓你覺得氪金都是值得的。
遊戲中的文案也是非常用心,選錯了的話不乏有非常搞笑的回應,算是樂趣之一。在拍攝副本板塊裡,經常有需要女主回憶羈絆然後用愛發電的場景,這個時候可以選擇跳過,然後就會出現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情節,文案君的幽默感在這裡盡現。
一米六女主一頭戳死一米八男主
在數值規劃方面,這個遊戲也算是做到了大繁至簡。對於我這種從3歲就開始玩遊戲的廢宅來說,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算技能傷害單位攻擊力,那都是童子功,推BOSS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然而這個遊戲不需要想那麼多,一共只有4種屬性,每關會給出評分係數最高的兩個屬性,只需要堆相關數值最高的卡就OK了,多餘的操作也做不出來。相比之下,疊紙社的上一部遊戲作品《奇蹟暖暖》有5類共10種屬性,玩到後面甚至需要寫個小程序來計算最佳出場陣容,媽呀你們這真的是唯美風休閒收集小遊戲嗎。《戀與製作人》在這點上就做得很好,即便是什麼都不懂的人也非常容易上手,畢竟這遊戲賣點也不在這嘛。
誰說女生打遊戲只看外表的,不通關玩個屁咧
根據玩家們的總結,以上這16張卡是現版本最優秀的SR卡,不管你是哪位男主的夫人,想要拿高分都要努力去收集這些卡來……破關刷劇情。這就是把戀愛成分和對戰成分雜糅之後產生的搞笑效果了,其實玩家們都是來收集自己喜歡的角色的卡片的,不過每次活動的時候還是會吐槽一句:「這次的限定卡坑錢也就算了,連屬性都不好!」然後默默氪金。
劇情
官方對這款遊戲的定位是「超現實戀愛經營手遊」,打出的噱頭也是「和超能力者談戀愛」,配上「我的超能力,是超喜歡你」的口號,似乎是有點創新。當然,玩了這麼多年遊戲的我那是身經百戰了,戀愛遊戲加點科幻魔幻人類危機劇情早就是老套路了,應該說如果連這點劇情特色都沒有,那也太瞧不起玩家了。
具體的劇情就不講了,大概就是個四個人各懷鬼胎接近女主結果全都被蘇倒的故事,想看劇情的話也可以上B站視頻通關白嫖一波。作為一款少女遊戲,女主自然不能在官配的主線劇情中和任何一人在一起,正如前文所述,如果想要看看女主和某位男主在一起長啥樣的話,那請氪金開約會劇情吧。因此,主線劇情裡的女主對四位男主都表現得非常曖昧,就連遊戲內都有很多吐槽這一點的劇情,很多玩家也都噴,說女主是個綠茶婊,在此我舉四肢同意,不過……戀愛遊戲的樂趣不就在這嗎,又不是你談戀愛,醒醒,醒醒。
神tm單身狗,我可去你的吧,這主人公有毒吧
網上有人吐槽說這遊戲不女權,認為這是一個關於女人跪舔四個男人屈服於男權之下獲得事業成功的故事,女玩家們居然還在追求這些「老公」,實在是可悲可嘆。這我就覺得不對了,讓我來分析一下四個男主都是幹什麼的:周棋洛——人民藝術家,李澤言——傑出企業家,許墨——青年學者,白起——人民警察。可以說,這四個人控制了戀語市的娛樂界、商業界、學術界和執法系統,主人公想在這地界上混,還不得有幾個地頭蛇罩著?孤苦伶仃的女主,在這城市裡除了安娜姐無依無靠,要不是突然出來四個野男人過來抬一手,怕是早就涼涼了。一個有夢想的人,實現夢想總歸需要一點手段,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
完全可以換個思路,把這遊戲當成模擬經營遊戲玩:主人公每天起早貪黑賺錢,培訓公司業務部門,招聘能幹的專家,順便在幾個勾搭自己的男人之中斡旋一番攫取資源,成為壟斷四大衛視的傑出青年企業家。這麼一看,是不是很勵志很女權了?
女主的形象雖然相對單薄,但也可以從劇情中窺探一二。她大概是個學生時代的學霸+校花,溫柔善良堅強勇敢,對事業也很上心,除了對四個男主婊裡婊氣的以外,基本就是個完美的現代女性人設。然而,一般男性向的戀愛遊戲裡,為了能讓屏幕前的死宅們有點代入感,男主人公都要麼是個終日自暴自棄的陰鬱廢宅,要麼是個人格缺陷嚴重的衣冠禽獸,唯一的超能力大概是打嘴炮忽悠小姑娘,除了和女孩子聊天的時候精蟲上腦鼓起勇氣說一堆廢話,基本不怎麼幹正事的。這個遊戲把說廢話的機會留給了四位男主,把完美的人設送給了玩家代入的女主,讓人很是舒心。
總的來說,這個劇情我還是挺滿意的,這遊戲能夠如此成功,在我看來七分靠人設三分靠劇情,遊戲的樂趣多半都在於看主人公們妙語連珠的吐槽,文案君功不可沒。四位男主性格鮮明,在主動、溫柔而堅強的共性之外,還有屬於各自的獨有魅力。和一般愛情遊戲的風花雪月不同,這四位男主除了勾搭女主以外,基本也都在幹有益於社會的正事。我一直覺得,如果全世界人民都能有這四個男主一半的覺悟,想必早就實現共產主義了。
我的一點個人偏好
其實我玩遊戲的偏好點比較奇怪,除了畫面劇情遊戲性這些比較基礎的部分外,我對聲音十分敏感,音樂聲效和配音很大程度決定了我對這個遊戲的好感度。我非常喜歡這個遊戲的BGM,搭配得很到位。而我最喜歡的角色——從我上面的舉例你們也知道了,在下是許墨黨。除了夏磊老師配音很蘇以外,劇情裡對這個角色的刻畫也是最深刻的,非常值得說道。
首先,從個人設定來說,這個人就很有趣了。僅僅26歲就當上了教授還有了自己冠名的研究所,當然這是科幻小說的一般套路,雙商極高的天才科學家設定。而其個人氣質中最大的樂趣在於:他一直在裝逼。從遇到女主開始就一直在逼逼一些有的沒的豆知識,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仔細一想其實都是在放屁。不過知道這麼多豆知識,說明這人肯定不無聊,值得一聊。
其次,在交往中,他一直在尬撩,但因為這人脾氣比較好,距離感把握得很合適,沒有什麼特別出格的情緒流露,尬撩也讓人察覺不到什麼惡意。所以把話說得很圓滑,看上去沒什麼破綻,還讓人覺得挺可愛的。儘管後面的劇情會揭露出他頻頻尬撩的原因,但這依然不妨礙他登頂本屆撩妹王。
學到了學到了,以後不知道怎麼約人了就說要借別人時間
最後,在劇情上,許墨也獨佔了一份微妙感。四位男主在和女主的相處過程中都體現出了非常優秀的一面,然而只有許墨在優秀之外還有翻車的一面——哎對,這裡就要吐槽一下,我總感覺戀愛遊戲裡面裡面的角色都不太像正常人,不過這遊戲的F4違和感並不強,表現得還算中規中矩,都能讓人看到可愛的一面。可以理解,是個人都想在喜歡的人面前表現出最好的一面嘛。
剩下三位男主和女主互動的劇情裡,基本都是那種比較典型的英雄救美劇情,只不過每個人自己的性格和說話方式不同,總的來說沒什麼太大的破綻,各有各的魅力。而只有許墨,除了尬聊約會女主以外沒幹過什么正經事,甚至看上去還想把女主抓回去解剖(誤)。此外,他還是唯一一個在和女主交往過程中面露難色的男主。這人表面看上去最拽,實際上動不動就被女主反殺。比如第五章牽著女主的手滿街跑,搞得女主直接尷尬地一個人跑到公交站回家了(要不是許老師長得帥,怕是要被當做性騷擾),許老師也不懂自己這PUA技巧這麼高明怎麼還被打爆了,就開始腦殼疼,努力說服自己沒什麼才緩過來。包括後來第九章想勾引女主回憶,結果自己被萌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又被打爆了。那表情,嘖嘖,真好看,我都想投稿撩妹翻車現場了。
左:撩妹一時爽 右:翻車火葬場
有朋友說,我這種偏好多少體現了一點個人特質的色彩,人都會容易喜歡上和自己類似的人。我想了想,除了長相身材聲音以及不是色盲等不可抗力因素外,我和許教授在26歲5篇SCI之間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這貨可以從頭裝逼裝到尾,我不行,我笑點低,有時候別人沒笑我就笑了。當然了,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很少有人的性格會是特別典型的啦。
總評
遊戲性:5.5——氪金收集手遊,真的沒什麼好說的,不給我添堵就行了。因為添堵的部分不多,本來是6分,氪金吃相太難看-0.5分。
畫面:6.5——夠看就行。本來是7分,部分21世紀初街頭地下言情小說封面畫風的插圖實在接受不能,不對儘管能看出有不同畫師不同細微風格的區別,但應該說整個遊戲畫風都差不多。(礙眼的)女主一出現在插畫裡,整個畫面就崩壞了……-0.5分。
音樂:8——這個很主觀啦,我個人比較喜歡,覺得很用心。
劇情:7——期待一個手遊編出神作劇情不太現實,不過能看出編劇還是很用心的在寫劇本,協調遊(pian)戲(qian)性和藝術性,很多文案上的小NETA也非常接地氣。
創意:7.5——把戀愛遊戲和手遊套路結合,也算是一個小創新了,讓被收集的東西本身有了一點盼頭。啟用優秀的配音演員為遊戲進行大規模配音,更讓人看到了開發商的誠意,看到國產遊戲這點進步我還挺滿意的。
總分:6.8——一般程度的優秀作品,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其他敗筆:氪金項目太多,說是佔領女性市場這片藍海,但給我感覺真是把玩家都當傻子……不過這年頭哪個手遊不是這樣的呢?500-1000左右的中氪玩家就可以玩得很舒服,0氪玩家白嫖看劇情肝兩個月也能主線通關,氪金項目看似多,但其實如果只是想白嫖推主線看故事的話,還算良心了。只不過如果對某角色真愛,那真是幾千塊錢下去都不見個水花的,請大家量力消費。
其他
一個多月玩下來,終於把主線劇情全十章打通了。感覺女性向的戀愛遊戲似乎讓我玩得更舒服一點。我想了想,這可能是因為男性向戀愛遊戲裡都是女主們主動,讓人覺得廢物男主要麼渣男要麼慫蛋(實際上,往往二者兼得),總有點奇怪的感覺。而女性向戀愛遊戲裡看男主風度翩翩地主動追求女主,好像就挺正常的。我們的社會往往把男性定義為追求者,女性定義為被追求者——男的追女的叫正追,反之叫倒追。不過這想法似乎有點不太女權,當然啦,我覺得大家玩得都挺開心的,這好像不太重要。
問題來了,直男玩這個遊戲真的能學到怎麼撩妹嗎?我覺得不行,因為這個女主在戀愛方面有點傻(biao),和三次元裡的女人相差甚遠。雖然我相信大家都有一顆往地上一躺啥都不乾等對方撩讓別人伺候自己的少女心,但真過起日子來,應該都還有腦子,真要一套尬撩三連上去,怕是會被送上什麼發言bot。說起來,遊戲和小說的區別在於,遊戲有一種奇妙的選擇感,仿佛自己做出的某些決定可以影響故事的走向,帶來別樣的體驗。有很多人批判說,這個遊戲的一切選擇都不會掉好感度,實在是太不真實了,要知道男性向戀愛遊戲裡說錯句話一段感情就完蛋了(求生欲?)。我覺得吧,這種定式思維大概是吃飽了撐,動不動就想著怎麼過關怎麼求生,談個戀愛天天給自己加戲加難度,醒醒,幹點正事。
儘管遊戲設計初衷面向的群體是女性玩家,我還是堅持認為,打個遊戲沒必要還帶著立場想問題。在虛擬世界中尋找代入感的人大概是腦子有病,起碼我不會這麼幹。自己沒談戀愛,看看別人談戀愛就當自己談戀愛啦。當然了,對於我來說,「自己是什麼狀態」的定義不重要,觀察人類本來就很開心啊~
你不覺得很有趣嗎?
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的朋友,看到有這樣的遊戲出現,我還是挺高興的。
抽到記憶裂痕之前我是不會退遊的!
點擊閱讀原文欣賞本雜食動物的另一點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