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魂馬嵬坡】
楊貴妃的內心一片茫然,如今的長安城是否已被叛軍佔領?左藏庫是否已被人搶劫一空?渭水上的便橋還有沒有長安人向西逃難?至於她最熱愛的長安官苑、曲江溪水、慈思雁塔……一切變化得怎會如此之快,昨天還在宮中歡歌燕舞,今天卻在逃亡……難道這就是因果報應嗎?
「愛妃,朕讓你受苦了!」72歲的李隆基託著楊貴妃的纖纖細手溫柔地說。
「不,皇上,我去哪兒都願意,只要能和您在一起。」貴妃忍住眼淚,看著李隆基堅定地說。
「我們何以淪落到此啊?」李隆基哀號道,「都怪朕不好,朕無顏見列祖列宗,既然比不上漢王,也要學霸王!」說完,看著放在一旁的劍。
「皇上不要!這萬萬使不得啊。你走了,臣妾怎麼辦啊?」貴妃終於抑制不住,淚眼婆娑地哀求道,「皇上,局面很快就會好轉的,現在正是千鈞一髮之際,所有軍將、皇族、百官、侍臣以及後方的義兵,全仗皇上英明決策,如果皇上放鬆了意志,大唐將真的會土崩瓦解,不可收拾,不知多少人頭要落地的,那結果將如何是好啊。」
楊貴妃的話十分中肯,也很有力,一字一句都打在李隆基的心頭。他任憑手中的劍脫落,嘴中喃喃自語:「所有人都離我而去了,眾叛親離,眾叛親離啊!」說著,轉過頭看著楊貴妃說,「愛妃,朕現在只剩下你了,你說得對,我還有你,還有大唐江山,我還不能死。」
「皇上,不要再胡思亂想了,睡吧。我會永遠陪在你身邊的。」貴妃不忍看到皇上那日益蒼老的臉上再布滿皺紋,只得勸他早點安睡。
馬嵬坡的夜晚如此寧靜,誰也不知道明天的馬嵬坡還是否能夠繼續這種平靜。
馬嵬坡過去有城,但隋末為兵火所焚。現只留有舊城遺址。由於馬嵬坡地外交通要衝,開元時在這裡建立了驛站,是長安西路的甲級大驛之一,修有驛舍300間,包括驛吏營房和庫舍。驛亭之北有個佛寺,西域名僧在此住持,寺內有蓄漢僧人35名,寺田千頃,為唐高祖、太宗所賜。
李隆基、楊貴妃等逃亡的人現在就住在馬嵬驛,在這裡過著從未有過的逃亡生活。馬嵬坡的佛寺不大,但內部的設施較全。這天,楊貴妃在謝阿蠻等四名侍女的幫助下,利用午飯後的一點空餘時間,在浴室裡洗了個溫水澡,靜雯看貴妃的頭髮有些零亂,便主動為貴妃梳妝。楊玉環最喜歡讓靜雯替她梳妝,因為靜雯手腳靈輕,會高挽頭髮,又能使脂粉濃淡適宜。
梳妝之後的玉環貴妃,臉龐顯得小了些,細心的靜雯一眼就能看得出,她的確瘦了許多。但此時的貴妃倒真的不像38歲的女人了,誰看上去都會說她是20出頭的美女。洗淨的髮髻高挽,靜雯又為她上了頭油,薄施粉飾的面顏白裡透紅,由於消瘦,顯得兩隻明眸格外透亮,一隻櫻桃小口,兩片殷紅的嘴唇,加上袒露著上肩和前胸,使這天下的第一美人更加獨具風流、豔壓群芳。
李隆基獨自悶悶不樂地喝著酒,心裡想著以後的打算。突然頭腦發疼,使勁拍打著腦袋,他焦躁不安,煩怒之下掀翻了桌上的酒水。最後無可奈何地看著眼前一片狼藉的景象,嘆道:「算了,我已經一把年紀,以後的事情也由不得我決定了。可愛妃怎麼去佛寺了還不回來,有她在身邊,我才心安呢!」
皇上正要讓宦者傳話給貴妃,讓她馬上乘車來驛舍,忽然從遠處傳來軍士的吵鬧聲,遠遠聽去,聲音由遠而近,似乎在喊著一個共同的口號。
李隆基大叫一聲「不好!發生……」「兵變」的念頭在他的腦海裡忽然閃現。
皇上想叫高力士、楊國忠,可他們都不在身旁,他進屋想找楊玉環,可他明知貴妃還在佛堂,身旁只有低頭不語的內侍宦官。
喧譁聲很快向驛館壓過來,而且大有震倒房屋之勢。
查看驛館周圍防衛的高力士見亂兵鼓譟著向皇上休息的驛館衝來,立刻搶先上了石階,大聲喝道:「你們要幹什麼!聖上正在驛舍內休息,你們不可驚動聖駕。」
高力士的聲音蒼老而沙啞,他是在用全身力氣高喊著。但喧譁的士兵械槍擊地,咚咚作響,「楊國忠謀反,罪該萬死」的口號聲震天價響。高力士完全失去了對譁變兵士的控制能力。但高力士挺住肥胖的身軀,仍大喊不止:「我是驃騎將軍,叫你們陳將軍來!」
將士們停住了腳步,但並不理高力士的話,只是在驛館的階下越聚越多,響亮的喊聲震耳欲聾。
李隆基不顧內待的勸阻,在門外大吵大鬧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所看到的是驕陽之下,滿身盔甲、滿臉泥水、手持長槍短刀的一片不成列的士兵。他們臉上的泥水是塵土和汗水和成的,而他們手中的刀槍,有的還沾著鮮血。
李隆基畢竟是大唐天子,他從門內倚杖而出之後,未吐一言,軍士們的喊聲立刻靜了許多,以械擊地的軍士,也都停止了動作。
「高大將軍,怎麼回事!」
「是龍武軍士在逐趕楊右相。請陛下降旨。」
高力士的話音未落,軍士們又喧譁起來:「楊國忠謀反,已經被殺了,楊國忠罪不容赦!」
李隆基吃了一驚,高力士見到楊國忠被追趕,但沒有想到已被殺死,不禁打了個冷戰。
原來,自從安祿山起兵後,軍中多以為楊國忠是致亂的禍首,哥舒翰、王思禮及陳玄禮等都想除掉楊國忠。諸位將領的思想從上至下,不斷影響著下級軍士,今天軍將們終於在飢餓和疲倦之中,怒火中燒。一切怨恨都發洩到了楊國忠身上。
當時,左、右龍武軍和左、右羽林軍將士正在吃飯,有些人在等待第二批飯菜,他們無房舍可進,只好忍著飢餓在太陽下曝曬。龍武將軍陳玄禮早有誅楊之志,他看到六軍將士的情緒可為己所用,便召集諸將校商議說:
「今大唐江山震蕩,京城不守,天子逃生,軍民為之肝腦塗地,難道不是楊國忠的責任嗎?因有楊國忠專權,才有安祿山之亂,我打算誅殺楊國忠以謝天下,不知各將校意下如何?」
眾將異口同聲地表示:誅楊國忠之想法久矣,哪伯殺楊要賠上一條命,也在所不辭。
這時,楊國忠正被20多名吐蕃使者攔在馬嵬驛西門外,與他議事。20多名吐蕃人是因楊國忠之請,才來赴約的,楊國忠準備借吐蕃之兵禦敵。但吐蓄「和好使」來到之後,並未受到友好的款待,甚至連午飯都無處去吃,於是他們便和楊國忠理論起來了。為了爭取吐蕃順利派兵,楊國忠便低三下四地向吐蕃使者致歉,並下令先將做好的飯食供給吐蕃使臣,部分將士們只好再忍上一時。
疲憊、飢餓、憤怒的士兵聽見楊國忠傳令推遲開飯,便大叫:「楊國忠通蕃賣國,企圖謀反了!」
楊國忠的衛士見有人誣衊宰相,大聲上前呵斥,但將士們一擁而上,舉起刀劍,直向楊國忠和衛士的方向衝來。楊國忠見勢不妙,慌忙上馬奔走西門,準備逃向驛館,但被迫趕的一名士兵搭弓射中,翻下馬來,爬起來後仍繼續逃奔,不料迎面也來了一支馬隊。楊國忠定睛一看,馬上的人正是自己的兒子、後來趕上來的楊暄,當時他已是戶部侍郎。一瞬間西門內外大亂,軍士們亂箭齊發,楊國忠中箭倒地,兩名衛士上前挾起受傷的宰相準備再逃,但裡三層外三層的軍士早已將他們團團圍住,亂劍、長槍齊上,把大唐的右相紮成了蜂窩一般。楊國忠的兒子楊暄也被當場殺死,同時被殺的還有韓國夫人及宰相的數名衛兵。
更有兩名青年軍士用刀砍了楊國忠的頭顱,又用槍桿挑起,掛在了驛站西門上示眾。吐蕃的20多名使臣與楊國忠協商好,正準備吃飯,也被突變的軍將稱之為謀反的胡虜,一齊被殺。
驛站西門的譙樓上,正在籌劃下一站食宿及行進路線的御史大夫魏方進,見門外兵變,宰相被殺死,迅速上前喝止亂兵,沒想到一名年輕的騎兵揮動馬刀,一下砍中了他的脖頸,又有兩支長矛同時扎向了他的胸腹,魏方進當場身亡。
殺死了宰臣、使者、貴戚的幾十名亂兵殺紅了眼,膽子也越來越大,他們高舉刀槍,忽東忽西,見誰敢阻攔,便把槍投向誰。另一位宰相韋見素見譁變士兵殺死了楊右相,便想向亂兵詢問:「為什麼殺右相?」也被亂兵打得頭破血流,幸虧軍中一名將領認出了韋見素,高喝一聲:「勿傷韋相公!」韋見素才免於一死。
就這樣,毫無畏懼的譁變士兵們,蜂擁到了李隆基居住的驛館外,高力士勸阻不住,李隆基親自出門撫慰,詢訊問話,才知楊國忠被殺,局面難以挽回。
譁變的士兵越來越多,喧囂聲時大時小,刀槍時揮時落,好像有人組織,又好像是軍士們自發的行為。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帶兩名中郎將和十餘名校尉騎馬前來,軍士們自動分列兩旁讓路。高力士迎上前去,對陳玄禮說:
「大將軍,事已如此,請您下令讓將士們退下,萬事均可商議。」
陳玄禮朝譁變士兵揮了一下手,兵士們不僅再次靜下來,面且向後退卻了十餘步。
「陳將軍,但求勿驚聖上啊。」
「是啊!軍士們怒不可遏。殺死了奸相楊國忠。」陳玄禮抹了一把頭上的汗說,「弄不好眾怒難犯,誰都無能為力了。」
陳玄禮的話像是在威脅高力士,又像是故意在說給李隆基聽。
「高公公,楊國忠私通吐蕃,圖謀借吐蕃兵挾天下,六軍將士為國除害了!」這是士兵隊中一名將領的話。
高力士長期與楊國忠打交道,知他自私、貪財、好色,又喜專權擅政,積怨太多,但也知他絕無謀反之意。至於吐蕃使臣專為議事面來,無一兵一卒,也談不上胡虜謀反。還有韓國夫人,純粹因其是楊國忠的堂姐而被殺。但聰明的高力士不可能再爭辯是非了,他十分冷靜,也極為嚴肅。他示意皇上進屋,又對陳玄禮說;「宰相謀逆當誅,將士們必受嘉獎!請陳將軍慰勞將士。我去向皇上為軍將們請功。」
高力士的話本該合軍士們的心思,但應聲的只有陳玄禮一人而已,陳玄禮左右的將軍們卻定睛目視著高力士,無一人有退散待功受賞之意。高力士詫異中有些心慌,只得又說:「請諸將軍帶回兵士,我與陳將軍共同入奏皇上,保證為大家請功。」
軍中一片肅靜,仍無一人動步。
李隆基見禁止不住外面的譁變士兵,又一次拄杖出屋,一看高力士和陳玄禮仍在糾纏,六軍一如既往地站立,而且越來越多。
皇帝出來了,將軍們並不行禮,群擁在一起的士兵毫無反應,這在李隆基做皇帝以來還是頭一次。幾十年來,他一旦出現在人群面前,必是一通「萬歲」的歡呼聲和一片跪拜的官民。今日向皇上點頭奏告的只有高力士一人。
靠在門框上的老皇帝不再詳問楊國忠被殺的原因,只對陳玄禮說:
「宰相有罪,殺之可以,各軍先行歸隊。」
陳玄禮不語。
高力士側身,對陳玄禮說:「請陳將軍奉詔行令,使各軍列班回隊。」
陳玄禮轉身去看階下的軍士,還是未發口令。
李隆基和高力士有些急躁了。可他們如水上之舟,任憑蕩漾毫無辦法。
在佛寺中洗梳妝扮的楊貴妃,已經知道宰相被殺的消息,也意識到了兵變的危險,但她最關心的是皇上的安全。內侍們傳信說亂兵已去驛館,正與皇上和高公公對話,楊貴妃恨不能衝到皇上的身邊,要死也和皇上死在一起。無奈身邊的侍女尤其是謝阿蠻說什麼也不讓貴妃離開佛堂一步。
楊貴妃心急如焚,她急切想知道皇上與六軍對話的內容和結果,渴望變亂迅速平息,繼續趕路幸蜀,早日到達成都。但她做夢也不會想到,皇上與譁變士兵對話的內容正是關於她——楊玉環。
李隆基與陳玄禮及他手下的士兵僵持了一會後,軍中忽有一名將軍站出人群,向陳玄禮大將軍報告:「大將軍,六軍將士陳願在此。請轉奏!」說著,便呈上了一紙奏文。
陳玄禮轉過身來,向著李隆基說:
「陛下,六軍將士以為,楊國忠謀反罪大惡極,已被正法,貴妃楊玉環常與堂兄往來,現已不宜供奉,將士們請皇上斬殺玉環,割愛為國!」
陳玄禮此言一出,李隆基如五雷轟頂,差點暈倒,他強拄住竹杖,由驚轉悲,由悲轉怒,憤憤地說道:
「朕乃大唐天子,貴妃之事,朕當自己處理,任何人不準胡言!」說完便棄了手杖,轉身回屋。高力士發現,皇上的全身都在顫抖。
皇上一走,軍中喊叫聲又震天動地了,高力士、陳玄禮誰都無法控制局面了,後退的軍士們又向前擁來。
李隆基聽到喊聲炸起,大有挺身讓亂兵殺死的勇氣,又一次扶著牆壁來到門口。高力士忙上前扶住了皇上。
「我怎麼能讓愛妃去死啊?」最難讓李隆基接受的就是斬殺楊玉環,這不僅因為楊玉環曾與他七夕共誓,更因為他們的愛情如山高,比海深。李隆基寧可自己去死,也不能讓人動一下楊玉環的毫毛。
可眼下的情況又變了,李隆基出現之後,軍士中三名壯士舉刀前來,跪在地上,同聲勸皇上捨棄愛妃,以正國法。說完,三壯士各自引刀刎頸,撲地而死,鮮血濺紅了皇上腳下的石階。
李隆基悲憤交集,不能言語,只見又有兩名壯士前來,口中說道:「若陛下不殺愛妃,我六軍將士將血染馬嵬驛。」說罷,又自殺身亡。
高力士害怕了。六軍將士的雙眼血紅,李隆基的精神就在崩潰的邊緣。
「高公公,今軍情至此,將士不達目的,決不會罷休,請公公說服皇上。」陳玄禮是個愛兵的大將軍,不忍再看到有士兵以死相諫了。
高力士對皇上說:「陛下,眼下局面,老奴無能為力了。」說罷,眼淚刷刷往下掉,十分悽苦地又哭著補充,「老奴有負聖恩。」
李隆基十分明白,高力士已不能阻止軍士們要殺貴妃的請求,便不看六軍將士,也不看高力士,而是仰天長嘆,憑淚洗面:「一個大唐天子難道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嗎?」忽然,皇上轉過身去,憤然入內。
驛舍外的消息,隨時有人報告給貴妃。楊貴妃掙脫不了謝阿蠻等人的拉扯,便苦苦哀求:「阿蠻,你在宮中多年,最知娘娘鍾愛皇上,如今六軍作亂,譁變之勢一旦擴大,便會弒君造反。你想想,若皇上在此時見不到我,我們怎能安眠於地下?」
謝阿蠻被楊貴妃的話打動了,在內侍的引導下,阿蠻為貴妃披了一件鬥篷,從後門回到了驛舍,見到了李隆基。二人見後大哭,互相摟作一團。
「陛下,外面的情況內侍們都對我講了,我願以死換得皇上平安……」楊貴妃實在說不下去了。
「不,這絕不可以,陳玄禮他們在胡鬧!楊國忠即使謀反,又與你何幹?只要朕還在,就絕不會讓他們傷你一根毫毛。」
李隆基的話是在嗚咽哽噎中說完的。他那顫抖的雙手,一直沒有放開楊貴妃的臂膀。
在內侍傳話的同時,高力士、陳玄禮和韋見素之子韋諤一同進見皇上。高力士驚奇地發現,楊貴妃正在皇上的懷中,他還以為貴妃仍在佛堂或已逃走,想不到這種場面被他和陳玄禮等人同時遇見了,看來,貴妃在劫難逃了。
高力士進屋未及開口,先向皇上和貴妃跪下了,然後才慢慢地開口說:
「陛下,群情益憤,老奴再請……」
「不用講了!」李隆基推開貴妃,指向高力士,「你們串通一氣,陷害忠良,貴妃有何罪責?!」
任職京兆司錄的韋見素之子韋諤,年輕氣盛,全不管眼前皇上的哀憐相,上前一步單腿跪拜道:「請陛下處斬貴妃,割愛為國!」
「處死貴妃,割愛為國!」這正是門外六軍譁變將士的一致呼聲,李隆基和楊貴妃在屋中也可清楚地聽到門外將士的呼喊。但韋諤一手扶刀,一手按地,在皇上和貴妃腳下說出此話,卻使貴妃和所有在場的內侍、宮女嚇出了一身冷汗,就連謝阿蠻都躲到了牆角。
韋諤的動作果斷而迅速,他的聲音高昂而洪亮,戛然截斷了屋中的一切哭泣、哀求之聲,但韋諤的頭卻仍然低著。
還是李隆基老練,他衝著陳玄禮說:
「你們是在仿安祿山,先殺宰相,再殺貴妃,再弒我大唐天子,對不對?」
陳玄禮兵亂以來第一次跪下了,他懇切地說:「啟稟陛下,臣承皇恩甚厚,如何敢忘恩負義?只是六軍兵士眾怒難犯。若不殺貴妃,六軍不動,安祿山追兵一到,我們幾千人馬如何抵得住十幾萬叛軍,那時恐伯無一人能夠倖免。故懇請陛下順應六軍之請。」
李隆基全身發抖,他的鬍鬚也在明顯地顫動。
「為什麼?這究竟是為什麼?楊國忠謀反,貴妃久居後宮,如何知道?何以害她這柔弱女子呀?」李隆基仍在堅持保護貴妃。
門外的喧譁聲漸大,頭上包裹著血淋淋白布的宰相韋見素跨門而入。隨韋見素進來的,還有兩名羽林軍中的將校。
李隆基知道楊宰相已死,韋相公受傷,但現在才首次見到韋相公從頭到腳的斑斑血跡,不禁更加驚悸和憤怒。
高力士不等韋相公發言,便想出一個折中的辦法,奏請說:
「臣請陛下賜貴妃自盡,以慰將士。」
楊貴妃撲向了李隆基,李隆基喪失了最後的勇氣,他既不再爭辯貴妃不該死,也說不出賜死的旨令,只是緊緊摟住貴妃的頭。
「陛下,龍武大將軍及眾將軍已盡力慰撫譁兵,但眾怒難平。」這是韋見素的話。他接著說,「楊右相已被誅,眾將士認為貴妃為謀反之本,現眾意不可轉,貴妃不宜留在陛下身邊了。」
李隆基溫和地一揮手,令眾人出去,屋內只剩下了他和楊貴妃。皇上將貴妃扶入了內屋。在高力士等人剛剛出門一會兒,李隆基也出來了,他遞給高力士一條白練。
高力士立刻明白了,馬上當眾宣布;「皇上聖明,以江山為重,已賜貴妃自縊。」
階下將士一片歡聲,戳槍頓戟,震天動地。眾人—下後退了五六丈遠。
李隆基終於接受了高力士的請求,不得已明白了「六軍安則陛下安」的道理。
陳玄禮立即命手下將校傳諭:「皇上已賜貴妃死。」
李隆基進屋,張臂抱住心愛的貴妃,泣不成聲:「朕對不起你,未能保住愛妃性命,願我在九泉之下做你的牛馬。」
「三郎,我在有生之年,獨得聖上榮寵,這是我的三生之幸。人生百歲,終有一死,我無怨無悔,願陛下珍重。」
楊貴妃的眼淚已使她臉上的妝粉與口紅混為一片,胸襟早被她和皇上的淚水打溼。
明皇不忍再看貴妃了,他的心都碎了。這不僅僅是一般人生的生離死別,而是堂堂皇上要賜心愛的愛妃死刑!兩人的心中何異於刀絞!
皇上離開內室,來到外堂,只見門外「萬歲」、「萬萬歲」的歡呼聲此起彼落,宏壯史前。
楊玉環擦乾了淚水,從內室從容而出,長吐了一口氣說:「陛下珍重,臣妾永辭……」
於是,年僅38歲的一代美女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兵變中,在這個荒涼的馬嵬坡上,香消玉殞。
【楊貴妃曾被趕出宮】
楊貴妃之所以不同凡響,關鍵在於她生性倔強,不是個唯命是從的女人,她敢於忤逆聖意,敢於漠視夫君,把夫君當成平等的伴侶。所謂「愛之深,恨尤切」,唐玄宗愛她這點,卻也正是恨她這點,愛恨交織,反而加深了對她的愛意。楊貴妃先後有兩次忤逆,都被大怒的唐玄宗遣出宮外。
第一次是她封為貴妃的次年,楊貴妃被遣到楊銛府中。高力士十分了解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感情,用百車將各種器用一同送去。可在楊貴妃離去後才不到半日,唐玄宗已起了思念之情,茶飯不思,情緒煩悶,無故鞭笞左右從人。高力士見狀,奏請迎回楊貴妃,給唐玄宗找了個臺階下。當天晚上,楊貴妃回到宮中,伏地請罪,請夫君寬恕她的任性。於是,兩人和好如初。
第二次是天寶九載(750),楊貴妃再次忤旨,又被怒氣衝天的唐玄宗逐出宮外。著名的酷吏吉溫,對唐玄宗正言反說:「婦人智識淺薄,忤逆聖意。貴妃久承恩顧,應就戮於宮中,不可受辱於外。」這一番話,觸動了唐玄宗心中的情思,讓宦官給楊貴妃送去了御膳。楊貴妃剪下一束青絲,請宦官交給唐玄宗。唐玄宗見發如同被雷擊,速令高力士召回楊貴妃。大起大落的風波,非但沒有影響他們的愛情,反而讓他們更加相愛。
關鍵的關鍵,楊貴妃是唐玄宗十分難得的紅顏知己,她知道他的煩惱,了解他的心事,她用溫柔來化解他的煩惱,用體貼來分擔他的心事。有年八月,太液池中的千葉白蓮花昂首怒放,美不勝收。唐玄宗在一旁的亭臺中大肆設宴,邀請臣子們共賞蓮花。赴會者競相讚美蓮花的聖潔,然而唐玄宗卻手指楊貴妃,一語驚人地說:「蓮花雖美,怎及我的解語花!」這朵解語花,為唐玄宗解了無數心結,使他獲得了人生最大的樂趣。
【楊貴妃與含羞草】
有一種小巧玲瓏的花卉,它的複葉特別像芙蓉枝,點點對稱,宛如鳥兒的羽毛。植株上綴以數朵淡紅色的小花,狀若楊梅。人們用手一指,它那羽狀小葉便很快慢慢閉合,葉柄也緩緩垂下,就像初涉人世的少女,因為它是那樣純潔和樸實,才顯得忸怩、嬌羞,所以人們給它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含羞草」。
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宮女們都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明皇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楊玉環與西施、王昭君、貂蟬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她美在相貌,美在才藝,美在善解人意,因此集玄宗的萬千寵愛於一身。但她的恃寵驕縱,楊氏家族的飛揚跋扈、胡作非為,使朝野對他們充滿了巨大的怨恨,因此她的慘死也不無道理。玄宗因迷戀她而不理朝政,最後導致國家的衰敗,但總的說來,她也不過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優主婦·慧生活
好的洗衣產品,不僅要品質優秀,還要經濟實惠、使用方便,方能入精明主婦的慧眼!
衣時尚360 全效洗衣液愛之物語系列,擁有「高效去汙」、「多效保護」「省水節能」和「香蘊誘惑」四大潔衣高標準,將洗衣變成一件輕鬆樂事,讓我們一起分享它的洗滌秘訣和出眾魅力,享受每一天的優質生活吧!
散發愛的味道
衣時尚洗衣液留下的淡淡的香蘊,充滿誘惑,散發著愛的味道,讓家人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詮釋著一個超然的永恆的愛!
青澀記億
我從我澀澀的青春
打馬而過
穿過紫堇 穿過木棉
穿過沾著露水的太陽
玫瑰有約
你的目光震顫我的靈魂
我多想做你時刻想念的人
藍色戀情
簡直不敢相信
愛你如此美好
時而又受著煎熬
百年好合
她就像一朵百合花
甜蜜純潔而秀雅
四種香韻,詮釋人生情感的味道!
銷售熱線:18691005888 (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