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16不是電影「大年」,而是電影「驚年」,因為今年恐怖/驚悚新片冒出頭的實在有些多,甚至有點看不過來。光刷爆朋友圈的,就有這些作品:《釜山行》、《哭聲》、《招魂2》、《鯊灘》、《科洛弗道10號》、《關燈後》、《中邪》、《屏住呼吸》、《請叫我英雄》。
但實際上就我個人的觀感而言,今年更像個「恐怖片過譽」大年。
作為一位當被問及人生理想時會回答說想拍一部恐怖片(別笑!雖然不可能啦。)的恐怖 / 驚悚片死忠迷,到年底總結時還是列一列自己今年的十佳(其實有12部)恐怖驚悚新片,以及兩部特別提及作品。
另外,此榜單缺一個期待卻還沒來得及看的《生吃》。
*特別之選
2016十佳恐怖驚悚新片
1.《毛骨悚然》
日本/黑澤清
知名作:《迴路》《超凡神樹》《x聖治》
黑澤清在《呼喊》的十年後,再次扛起恐怖片大旗。
出彩至極的調度和光影明暗控制,反覆觀看才能理解其要義。僅此就令人很難投入很大精力去關心劇情和臺詞,於是第一遍看就足足看了一晚上。氛圍營造寒盡纖毫,比19年前《X聖治》、《蛇之道》、《蜘蛛之瞳》時期,多一份遊刃有餘(但也許並不意味著更好)。
清晰可見黑澤清在類型混搭上變換的魔手伸向更有層次的境界,而主題上則還是處於回溯狀態(《呼喊》《迴路》《超凡神樹》《x聖治》《岸邊之旅》《蛇之道》《東京奏鳴曲》一鍋端),敗在後半段還不夠坍塌,不夠崩壞。
《毛骨悚然》中的審訊段落堪稱年度最佳長鏡頭
而就在我們以為黑澤清這次的作品差點要淪為一部在劇作上沒有新意可言的(看到3/4處差點發出「什麼鬼,竟然連黑澤清都要講求敘事邏輯了?」的喟嘆)商業作品時,他終於在結尾把曾經「崩壞」的寓言拾掇拾掇再重裝歸來。
一切都崩壞在邏輯黑洞中的結局
在這個不倫不類又似有深意的寓言體結局裡,妻子擁抱著丈夫呼喊尖叫,可理解為《東京奏鳴曲》裡的妻子人物在《超凡神樹》的荒誕無措環境裡做出《呼喊》的行為,家庭內部的撕裂瓦解與家庭外部的末日情結,雙重的崩壞,只能靠最原始的方式宣洩抒發出來。
是啊,「我早已放棄了很多事情」 。
2.《女巫》
美國/羅伯特·艾格斯
處女作
低成本處女作就拍出一部走得上大雅之堂的恐怖片,也是今年恐怖新片中最令人出乎意料的黑馬。將宗教元素全盤吸納成恐怖元素的作品永遠能喚起人心中最原始的噩夢。
3.《霓虹惡魔》
法國、丹麥/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
知名作:《唯神能恕》《亡命駕駛》
一場精緻的噁心與病態,如其故事本身般幼稚的無力呻吟。這就是新任帕爾瑪傳人——NWR的最新作品所想表達的東西。
本還有所擔心,但看完長舒一口氣,大部分批評另一個角度看就是讚美。不過,前提是不把它單純當電影,適當忽略其電影性,再當點別的,比如連接劇情的跨媒秀,並給予NWR寬容的餘地,那麼你會發現這部幼稚地表現幼稚,剝削式地展現剝削的電影,其實噁心得有趣的地方。只可惜沒有再玩瘋幾倍,終究只能停留於此,格局定位在主題較單一化的剝削電影上,會令大多數觀眾詬病其無法擴寬的小家子氣。
NWR還是有更大的進階空間。
4.《哭聲》
韓國/羅泓軫
知名作:《追擊者》《黃海》
開頭即結局,「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
人之懷疑迷惑憂懼、信仰缺失,幻化歷史日韓迷局,終見撒旦。後一小時精彩絕倫,邪巫東方魔幻愈演愈烈,有如人心裡的黑暗漩渦不停翻滾。
當然,為把極大野心藏在各色類型片框架下所造成的莫名其妙部分無可避免,恐怖類型元素與其他類型元素間的過度融雜則直接導致符號化下的人物缺陷,羅泓軫還是野心>能力。
另外,與其說韓國電影超越我們二十年,不如看到中韓創作環境的巨大差異,以及黑澤清在《X聖治》中就已經超越《哭聲》二十年的事實。
5.《釜山行》
韓國/延尚昊
知名作:《豬玀之王》
獨屬於韓國的大製作喪屍片(《喪屍韓國大戰》),也是導演第一部真人電影,卻已有足夠自信。韓國商業片吸收借鑑好萊塢的超高能力還是會因韓國病(套路煽、傻蛋多、程式化)打折扣。不過,雖有這樣那樣的遺憾,通過驚險刺激氛圍的掌控、精良的製作、人物飽滿情節緊湊的好劇本,它依然成功成為2016年全球範圍內人氣最高、收穫最多好評的恐怖片TOP3。
6.《夜行動物》
美國/湯姆·福特
知名作:《單身男子》
說實話,對TF的新作,看之前我懷有今年最大值的期待,因為很多人安利說比前作《單身男子》還要強,但結果就個人觀感上,它是令我失望的。
雖然是極有意思,值得反覆賞玩的劇本框架組織,各種暗線細節把人物寫豐,可惜內核有些泛空,女主通過戲中戲得到戲外折磨,包藏了從愛到恨的復仇主題(另一套解題思路是從男主的作家心理出發,就算有愧疚自我的「weak」卻依然只能得出復仇主題),最終告訴我們「生活被不同的軌跡牽引到另一個方向」。
這種對主題的處理方式所表現出的,是一個抖包袱時做保守處理的,先扯而後求圓的心理,似沒底氣的歐容。這也直接導致了學生腔的設計,那個似雷大、實雨小的結尾。 不過,也因為野心的牽引,這部作品在風格上做實得比《單身男子》更成熟,TF的跨界就是為銀幕而生。
可供參照的對象是上文的《霓虹惡魔》,兩部以美國時尚圈(一底層一高階)為背景的驚悚作品,都透露出連結帕爾瑪上世紀懸疑作品的氣息,在形式包裝上下足了濃墨重彩,但在具體敘事層面也都是外強中乾。相比之下,《霓虹惡魔》裡NWR的品味更顯而易見地「直男」與低廉,其做派也更小兒科與任性一些(最後半小時的敘事完全是崩壞的),而這反而令我莫名更有好感。畢竟,我期待著的《夜行動物》,該再狠,再崩壞,再病態,再任性,再飛一些,而非端著。
7.《招魂2》
美國/溫子仁
知名作:《電鋸驚魂》《招魂》
《死寂》《潛伏》
永遠在創造高票房神話的當代商業恐怖片巨匠溫子仁的最新作品《招魂2》堪稱今年技巧最純熟的商業恐怖作品。視聽和劇情的處處挖空心思設計的優勢凸顯,觀賞度高。
雖還是通靈、兇宅、驅魔等套路,但和第一部嚇人程度差不多,不少創意點也不錯。後半囉嗦部分砍掉二十分鐘也許更好,也將此作定格在溫哥序列的中線上,而這種鋪路貌似預示著溫子仁要創造一個新的恐怖片宇宙?
8.《屏住呼吸》
美國/費德·阿爾瓦雷茲
很多人的年度最佳恐怖片,調度驚豔、剪輯凌厲,在恐懼感的捕捉、放大並使人代入這點上做的精準。論嚇人,拋開前二十分鐘進入密閉小空間後就毫無尿點。
可惜,故事實在太蠢(上榜之中最蠢的),僅追求恐怖效果的話,本作可以列入年度TOP3。但論其他,還是算了。
9.《無名女屍》
英國/安德烈·艾弗道夫
這部的確是突然最近冒出來的一部恐怖片,看完之後才知道在多倫多電影節有不錯表現。
拿停屍房做密室空間,一個無名的神秘美麗女屍怨靈類似黑澤清[藏屍樓],宗教主題則同理今年的另一部[女巫],全盤看下來都是今年最好的恐怖片設定之一。
前半段靠解剖身體和不時的詭譎細節帶來生理噁心與心理刺激有不少新鮮之筆;可惜後半段則用了一些諸如放歌、停電、照影、砍錯人、嚇到墜樓和輪迴結局之類不太高級的嚇法強行撐,突然甩的大段解謎和瞬間秒殺也拿捏不穩。由於結尾洩氣,這部作品最終的呈現還是不夠理想。
10.#並列#《鯊灘》
美國/佐米·希爾拉
知名作:《孤兒》
十部作品中唯一一部能在內地院線(大銀幕)看到的作品,所以也有加成不少。畢竟,電影院是能把恐怖/驚悚片優點最大化、缺點減小化,帶來真正意義上心臟驟停時刻的最佳觀影方式。美人美景短精快,枝枝葉葉砍得恰到好處,目標明確、有效不浪費,小成本驚悚片做成這樣基本無處好吹毛求疵。
據說這部已經是《大白鯊》後最好的鯊片,看來用鯊魚創意來拍驚悚片的嘗試在三十年內並無多少長進...
10.#並列#《新哥斯拉》
日本/庵野秀明
知名作:《新世紀福音戰士》
單純從驚悚角度而言,這部《新世紀福音戰士》導演庵野秀明的《哥斯拉》並不如前兩年的美國版本,但令人意料之外的是,它把用力點從視聽轉移到了拼眾生相的劇本上。沒想到這部史上從未有過的《哥斯拉》能拍出如此深度,政治隱喻、宿命感、社會危機、311及其核恐慌等議題一個都不少。很多時候能把人震住,最後一幕更是觸目驚心。
但可惜整個看下來,直觀觀感上又還是疲憊多一些,正如網友言,「我要看打怪獸,你卻給我上政治課」。一部90%時間在說政治的怪獸片,終究會在某個瞬間讓你覺得無趣。
10.#並列#《科洛弗道10號》
美國/丹·特拉亨伯格
知名作:(劇集)《黑鏡》
糾結《鯊灘》、《新哥斯拉》和《科洛弗道10號》誰來做最後一名時,還是把它們都選了進來。前者是少有的進入國產院線有大銀幕加成的作品;而後兩者則是因為它們的確在驚悚片中摻雜太多新鮮的他山之石。
記得《科洛弗道10號》似乎是今年刷爆朋友圈的第一把恐懼之火,如果不是因為每個營銷號都在推薦這部全是好評的作品,我也不會注意到它,而看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施瓦辛格主演的《鐵血戰士》,這部作品裡很多看似新穎的東西三十年前就玩過一遍。
其中的類型搖擺,使得其天生就有雜交《心慌方》、《電鋸驚魂》、《迷霧》等不同風格恐怖/驚悚作品(但遺憾並無前篇《科洛弗檔案》中大量偽紀錄片風格)的優勢,大世界觀下的小格局——密室懸疑 / 末日科幻 間的劇情搖擺,包括利用觀眾視角產生對前半段這個格局下的世界觀的懷疑——又把類型雜交的優勢進一步加強,使得整部作品一直被來自不同方位的張力拉扯。
雖然說不上效果多麼出眾,但放在今年的確是有驚喜的一部作品。
~~特別提及~~
13.《陰影之下》卡達 / 約旦
14.《首爾站》韓國
《陰影之下》
即便把前十實際上擴展到前十二,還是有兩部作品作為遺珠放在這。
《陰影之下》相對而言最為冷門,其以一對母女的恐怖遭遇刻畫了兩伊戰爭後的心理恐慌與宗教迫害。
《首爾站》是在動畫上的建樹已經不少的《釜山行》導演延尚昊做的聯動作品,走了和陽光下的驚險刺激完全不同的路,底色更為黑暗壓抑。
《中邪》
另外,一些被國內外媒體狂捧的恐怖驚悚新片,比如《請叫我英雄》、《關燈後》、《綠色房間》和《中邪》等,個人觀感反倒都很一般。
尤其是《中邪》,雖說只有幾萬塊做成本,不應該有什麼要求,對偽紀錄片形式的巧妙利用來創造氛圍就足夠了。但這比綜藝節目情景劇還差的拙劣表演和指向性鮮明的劇情,對我而言驚嚇指數近乎於零,唯一能鼓勵的只有其作為罕見的國產獨立恐怖片所擺出的態度與氣質。
不多說了,希望明年繼續被嚇。
微信公眾號 [風影電影紀/movier96]
豆瓣 / 時光 / 貓眼 [徐若風]
網易LOFTER / 今日頭條 [風影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