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殺不死」的生物體內發現發光物質,或能揭開生命之謎

2021-01-08 奇點使者

審核:小文

引言:地球內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是什麼?科學家認為非它莫屬!近日,在觀察它們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殊事物。

說起生命力頑強的生物,你想起了什麼?有人或想起了果蠅,果蠅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生物,我們既能在家中看到它們的身影,也能在水塘邊或田地裡見到它們的妙曼身姿。根據生物資料來看,果蠅鍾愛的食物為酵母菌,這是導致它們出現在人類身旁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果蠅並不挑食,若難以尋到喜愛的酵母菌,它們並不介意以其他食物飽腹。同時,果蠅還是一種適應力強、生命力頑強的生物,不管去到哪,它們總是能很快適應周圍環境,即便是置身危險的核輻射環境,它們依舊能頑強生存。

除了果蠅,有人或想起了另一種頑強生命,它們俗名為「海豆芽」,學名是「舍形貝」。看到這,部分朋友或感到疑惑,它到底是植物還是動物?從生物資料上來看,舍形貝為腕足動物,舍形貝科屬生物,所以,它是動物而非植物。

既為動物,那為何俗名為「海豆芽」?首先,它們多生活在海中,尤愛泥層厚、氧氣少的半鹹水環境。其次,從外形上來看,舍形貝擁有長卵狀外殼與一條長長的「尾巴」,從整體上來看,與豆芽頗為相似。雖然外形較為柔弱,但舍形貝的生存能力並不弱,它們被稱為「活化石」,已堅強度過五次生物大滅絕,順利存活至今。

除了較常見的果蠅和舍形貝,還有朋友可能想到了一種較少見的生物,它們名為底鱂,是科學家眼中最頑強的海洋生物,即便身處汙染程度高、含有眾多有毒化學物質的環境中,它們也能安然生存與繁殖。更獨特的是,它們掌握著關閉及開啟基因的訣竅,當發現環境過於惡劣時,它們能及時關閉與保護基因系統,這也是它們能長久生存的關鍵原因。

說完以上三種頑強生物,大家是否還想到其他的頑強生命?接下來,筆者帶大家認識一種「殺不死」的生物,它名為水熊蟲。就目前情況來看,若水熊蟲的生命頑強程度排第二,估計沒有生物能排第一,與前面所述三種生物相比,水熊蟲的頑強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科學家曾做過測試,將水熊蟲帶到喜馬拉雅山脈、南極、海下4000米等極端區域以觀察其生命活力。最終結果顯示,水熊蟲能適應高溫環境也能適應極寒環境,它能適應陸上環境,也能適應海下強壓環境。有一回,科學家還將水熊蟲帶到了太空,水熊蟲果然不負眾望,在太空的高輻射環境下堅強生活了十天左右,讓科學家驚嘆不已。

面對生命力如此頑強的寶藏生物,科學家自然喜愛不已,於是便將它們安置在實驗室內外,方便科學研究與考察。近日,有細心的科學家觀察到,有一條水熊蟲出現了異常情況。生物學家拉斐爾·馬丁勒多表示,在運用相襯顯微技術觀察它的過程中,發現它體內出現了一塊亮閃閃的事物,宛如水晶。

對於這團美麗的不明物體,有研究人員認為不必擔心,那可能是水熊蟲嘴巴上的碎片,那是一種主要由碳和鈣構成的物質,滑入水熊蟲體內呈現晶體狀。說到此,對於頑強而又獨特的水熊蟲,你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新發現的古細菌或能解答真核生物起源之謎
    從植物到真菌,從昆蟲到人類,所有複雜生物都屬於真核生物。這說明「洛基」可以幫助我們研究真核生物的形成過程。換句話說,「洛基」也許將有助於我們解開人類和所有複雜生物的起源之謎。  作為神祗的洛基常常被描述為「一個極其複雜、令人困惑、性格自相矛盾的人物」。而真核生物也是如此。真核生物究竟是如何出現的?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對此困惑不已。
  • 日本破解最強生物 水熊蟲不死之謎遇水復活死而復生
    日本破解最強生物 水熊蟲不死之謎遇水復活死而復生時間:2017-07-31 22:39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破解最強生物 水熊蟲不死之謎遇水復活死而復生 近日,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尖端生命研究所的荒川和晴準教授等研究人員找到了被稱為最強生物的微生物水熊蟲即使幹透也不死的部分解釋。
  • 基因改造成功,神樹成真,科學家創造出可自己發光的植物!
    以後,在夜間觀賞植物可能不用另外打燈照明了,最新生物技術成功將發光蘑菇的基因移植到菸草植物身上,讓後者在整個生命周期都持續散發明亮的綠色可見光,以前只聞螢火蟲滿天飛,未來或許將聽聞螢光植物遍地開。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是指生物體內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進而自體發光的現象,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應該就是螢火蟲。不過除了螢火蟲外,生物發光現象其實在一些真菌、魚類、海洋無脊椎動物中也都可以發現,只是過去通常忽略植物是否也表現出這種特性。
  • 日本破解"最強生物"不死之謎:基因使然
    中新網7月31日電 據日媒報導,近日,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尖端生命研究所的荒川和晴準教授等研究人員找到了被稱為「最強生物」的微生物「水熊蟲」即使幹透也不死的部分解釋。  資料圖:生物學分析  據報導,荒川等發現了水熊蟲能應對極度乾燥環境的幾種特殊遺傳基因,還發現對乾燥環境有較強適應能力的各類水熊蟲,這類基因都時常在發揮作用。
  • 日本破解「最強生物」水熊蟲不死之謎:基因使然
    據日媒報導,近日,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尖端生命研究所的荒川和晴準教授等研究人員找到了被稱為「最強生物」的微生物「水熊蟲」即使幹透也不死的部分解釋。資料圖:生物學分析據報導,荒川等發現了水熊蟲能應對極度乾燥環境的幾種特殊遺傳基因,還發現對乾燥環境有較強適應能力的各類水熊蟲,這類基因都時常在發揮作用。
  • 地球生命誕生之謎:所有生命都是細菌後代|細胞|生命起源|自然界|有...
    到目前為止,數量最龐大的生命形式當屬微生物,它們每個個體只有1個細胞構成。細菌是最龐大的微生物群體,它們幾乎無所不在。2016年4月份,科學家們推出了新版「生命之樹」,即包括所有生命的家族樹。幾乎所有分支都是細菌。此外,生命之樹的形狀顯示,細菌也是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換句話說,如今地球上所有活著的生物,包括人類,都是細菌的後代。
  • 科學家實驗發現人死後有白光物質離開人體
    人死真的如燈滅,一了百了嗎?「人死如燈滅,一如油盡燈枯,生命的靈光將再不存在,歸於無邊寂滅黑暗,一了百了。現代醫學上臨床觀察就是,人死時呼吸停止,脈搏消失,體溫冰涼,新陳代謝功能完全喪失」。——這是現在人們普遍性的認識。可是真的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了嗎?不一定!讓我們從科學角度分析看看。
  • 尼斯湖水怪之謎!科學家終於揭開了傳說中的蘇格蘭生物的真實身份
    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揭示了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的身份。圍繞尼斯湖水怪的許多傳說都指向了侏羅紀時代遺留下來的巨型爬行動物或類似恐龍的生物,這個怪物在公元565年第一次在尼斯河被發現,從那時起人們就一直對它的存在保持著神秘感。
  • 科學家發現重置生物鐘機理 有望調節倒班倒時差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重置生物鐘機理 有望調節倒班倒時差   有望減輕長期倒班和時差症候群對人體損害科學家發現了人體生物鐘的調節原理。  英國科學家日前發現了控制人體生物鐘對環境變化作出相對反應的新機制。  科學家指出,這一發現有望為減輕長期倒班和時差症候群對人體帶來的損害提供解決辦法。  研究人員在最近出版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該研究結果顯示,酪蛋白激酶1ε(CK1ε)決定了人體生物鐘根據環境因素——例如光和溫度——進行調節和重設的難易程度。
  • 好奇號在火星打了兩個孔洞,解開了火星生命之謎,它發現了什麼
    在這7年的出徵歲月裡,好奇號可謂是戰功卓著,它曾拍下大量火星日偏食的照片,發現了火星地表的遠古河床,計算出火星土壤中有2%的成分是水,探測出火星大氣中甲烷含量的細微變化等等。雖然它的系統曾經出現故障,但大難不死的好奇號又為人類帶來了不可思議的驚喜。
  • 瑪雅人消失之謎被揭開,科學家稱:第五預言或將實現
    瑪雅人的去處一直是一些專家研究的課題,有的人懷疑他們的真實身份,認為外星生物才是他們的真實面目,最終瑪雅人已經回到星空了;也有人斷定瑪雅人是毀於戰爭中,新航路的開闢便是導火線,要知道新航路的開闢是一條充滿血腥的道路……雖然與之相關的說法層出不窮,但是都缺乏相應的證據,所以最終無法得以成立。
  • 早期生命的第一個代謝酶:科學家發現生命進化中缺失的基石
    早期生命的第一個代謝酶:科學家發現生命進化中缺失的基石  Connor Feng • 2020-03-20 15:00:07
  • 世界上有能夠放電的生物,為什麼沒有會噴火的?生命層次不夠
    其實說起放電的屬性,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99%的生物體內都是帶電的,其中就包括人類。即使是水果這樣的植物,它們內部同樣也帶電,相信不少朋友也看過有人用水果進行發電實驗,能夠檢測到微弱的電流。可見,水果內部也是能夠放電的,只不過非常弱。
  • 不止螢火蟲,兩棲動物也會發光,科學家發現「螢光蛙」
    螢火蟲會發光,屬於一種生物螢光現象。何為生物螢光?當生物體吸收光能之後發出螢光,這種現象便是生物螢光。生物螢光的潛在機制可能包括皮膚、分泌物和骨骼中存在螢光蛋白和化合物,也有可能與某些生物體中色素細胞的化學結構有關。而且不僅螢火蟲會產生生物螢光現象,個別兩棲動物同樣存在生物螢光。
  • 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咽鼓管唾液腺真的是新器官嗎?
    鼻咽區——鼻子後面——被認為除了顯微鏡下的、瀰漫性的唾液腺外沒有其他宿主;但新發現的這一組平均長度約為3.9cm。由於它們位於一塊叫做咽鼓管圓枕的軟骨上,這些新腺體的發現者將它們命名為管狀唾液腺( tubarial salivary glands),也會稱其為咽鼓管唾液腺。
  • 首次發現「不需要氧氣的動物」!挑戰人類對進化論和生命的認識
    鮭居尾孢蟲的神奇之處在哪裡,它與目前已經發現的厭氧生物有哪些不同?研究厭氧生物的呼吸作用有哪些意義和價值?讀完這篇文章,你自然會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什麼是細胞的呼吸作用?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呼吸作用有什麼區別?
  • 多位科學家懷疑章魚是外星生物,並列舉多個證據,它們太強大了
    國外多名科學家發表權威論文,指出外星生命參與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據了解,2018年國際著名期刊《生物物理學與分子生物學進展》發表了一篇關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的作者是來自不同國家的33位科學家,由此可見這篇論文的權威之高。
  • 世界上還有哪些未解之謎?你了解多少?
    世界上未解之謎數不勝數,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謎底被逐漸的揭開。水晶骷髏在最開始的時候被認為是外星人的作品,甚至是瑪雅文明獨特的遺產,不過科學家使用X射線與電子顯微鏡技術照射後,發現其內部有現代珠寶設備加工過的痕跡,神秘的水晶骷髏可以肯定是現代工藝作品,整個事件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 關於暗物質的十一大未解之謎
    於是他提出一種看不見的物質,他稱之為暗物質,可能用引力拖曳了這些星系。那之後,研究人員證實了這種神秘物質在整個宇宙中都有,而且其質量是構成恆星和人等普通事物的一般物質的六倍。 儘管整個宇宙中都充滿了暗物質,但科學家們仍有許多不清楚之處。這是有關暗物質的十一大未解之謎。什麼是暗物質?
  • 科學家發現它獨特的基因機制,章魚可能不是地球生物而是外星生物!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是世界上擁有大腦基因組數量最多的動物之一,在人類的大腦裡面大概擁有20000-25000組基因,擁有更多的基因意味著可以承載的信息更多,大腦承載信息能力越強那麼就越聰明,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人類只是大腦基因最多的生物之一,而不是大腦基因最多的生物,這個「之一」就說明人類並非地球上大腦基因最多的生物,難道還有比人類大腦基因更多、更聰明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