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育碧發布了《刺客信條:英靈殿》的首支預告片,短短一周的時間,預告片全網播放量6000萬。可見,大家對育碧這款新作品已經非常期待。不過,看完預告片後,很多玩家擔心,預估《刺客信條:英靈殿》可能會是一款逼著玩家爆肝的遊戲。玩家們的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刺客信條系列作品的確越來越肝化。
有玩家對育碧的官宣早就已經免疫了,蒸南瓜說:還有人信育碧? 一套模板用了這麼多年的廠,能改早改了,幽靈行動也說自己咋咋滴,還有孤島五以及那個dlc當新作賣的。作為系列正統,研發周期數年之久,從預告片就可以看到各種繁雜任務,說不肝,可拉倒吧!
玩家斯卡蒂也表示:玩家能按自己想法玩,現在看到育碧說這幾個字都怕了。這間板房,你可以從一百種方式突入;這個敵人,你可以用三千種方法把他爆頭;這把斧子,你有五萬種build可以搭配。不是說你的故事太複雜,而是你的基礎設定本身就不簡單,太多細節玩法提供太多的選擇,選擇太多反而讓人受不了。
也有玩家認為,單機遊戲本質上就是先氪後肝,都氪了必須肝回門票,因為肝出成就了,所以出了dlc還要請你自覺自愿心滿意足的氪。這種邏輯也是挺可愛的,花上幾百塊錢買的遊戲,如果玩一兩小時就完事兒,估計大家又得吐槽說:「太虧了!」所以,肝到肝不動,才能體現出消費的價值呀。
至於最終是不是真的如官宣所言,遊戲真的不肝,有不少玩家注意到,這回,《刺客信條:英靈殿》主刀的是蒙特婁工作室,就是那個做了起源拯救ac,起死回生的那個工作室。這個工作室目前出品的遊戲整體體驗良好,如果真像官方所說的那樣,專注於打造艾沃爾的故事,那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肝的討論也許還為時過早,從《刺客信條:英靈殿》的第一支宣傳片來看,多數玩家還是和耐撕兒遊戲一樣期待又驚喜的。這款遊戲的畫面品質和動畫質量,堪稱新生代3A作品的典範。好萊塢電影特效都未必能超越這款遊戲目前的特效。這一點,就夠育碧再吹兩三年。
最後,插播一條科普。話說,有誰知道「英靈殿」翻譯是怎麼回事?和遊戲原名字是否貼合呢?這次的作品叫Valhalla,瓦爾哈拉。北歐神話中奧丁神接待死者亡靈的殿堂,這個名詞已經有很多作品使用過了,比如日本有Fate,中國有龍族,翻譯成英靈殿沒啥毛病。我看到預告片下面,有中國玩家說,英靈殿翻譯成閻王殿更合適。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