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相聲演員洛桑在北京西直門外白石橋路段遭遇車禍身亡。
九年後,在前後相差僅一站路的地方。演員牛振華於深夜駕駛著自己的大奔追尾貨車,被大貨車車尾斷裂的後梁插進右前額,當場去世。
兩天後,牛振華的妻子忍痛寫下了一封公開道歉信。
01村頭老李家的瓜真甜
牛振華出生在北京,中學畢業後就響應號召,下鄉在順義縣當了一名知青。
都是十七八歲的青年,正長身體的時候,常常是剛吃完飯活動活動又餓了。沒力氣怎麼幹活呢?
牛振華和夥伴們一合計,想起前兩天村頭老李頭地裡的瓜不錯,於是傾巢出動,幾個放風,幾個摘瓜,三下五除二就將食物弄到手。
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總有被抓的時候。於是,牛振華和夥伴們便挨個保證,堅決不再犯錯。
但好景不長,隔天,村東邊老王家樹上的梨就又不見了。村裡的鄉親們叫苦不迭。
牛振華和大傢伙瞧著村民們的「慘狀」,也覺得自己有點過分。於是下次,他們便選擇鄰村當作「下手」目標。
一日,牛振華又犯了事,被抓到村長辦公室。雖然被揪了小辮子,但牛振華將頭昂得高高的,大有凜然赴死之狀。
這一幕剛巧被縣文化館的幹部杜湘老師看到,杜湘老師覺得牛振華挺有意思,於是便介紹他去村裡的宣傳部幹活。
由此,牛振華開始了走上了自己的藝術道路。
02牛振華回城
進了宣傳部後的牛振華可算是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編快板詞、寫宣傳語,充分展示了自己在文字創作上的天賦。
跟著宣傳部去村裡演出,臺下如雷的掌聲對於牛振華來說是一種極大地滿足。同時,牛振華也有了不少仰慕者,在演出結束後也開始收到來自小姑娘的紙條。
雖然在鄉下的日子很充實,但牛振華總想著有天能回到北京城裡去。
機緣巧合之下,1974年,一則郵電部機關食堂招炊事員的公告實現了牛振華的回城夢。
而回城後,牛振華在藝術創作上的天賦才真正得到了發揮。
從北京說唱藝術團到中國廣播藝術團,牛振華創作和表演隊的相聲小品非常出色,多次獲得表彰。
而牛振華也慢慢從小舞臺走上了大屏幕,完成了從相聲演員到電視演員的轉變。
1995年,牛振華憑藉電影《背靠背臉對臉》一舉拿下國內外多個大獎。影片中,由牛振華扮演的求而不得的副館長形象,至今仍是經典。
03深夜喪命
2004年5月11日深夜,牛振華駕駛著大奔,由西向東飛馳在北京市海澱區西外大街的主路上。
突然,「嘭」的一聲巨響。只見牛振華所駕駛的深色轎車撞上了一輛超載的大貨車,轎車被飛彈至數十米,大貨車斷裂的後梁插進了牛振華的右前額,牛振華滿臉鮮血。
周圍很靜,散落了一地的碎渣,只聽得到有水滴落的聲音。
等警察和醫護人員到場後,牛振華已經去世,當天距離牛振華48歲生日僅僅過了十天。
據在場參與救助的計程車司機尹師傅回憶,牛振華很沉,當時加上警察,總共用了四個人才將牛振華抬上擔架。
鮮血已經覆蓋了牛振華全臉,根本辨認不出受害者是誰。後來找到車裡的證件,才確定了牛振華的身份。
事發之後,牛振華的妻子因為身體不好,一直被家人刻意隱瞞實情。儘管如此,但他的妻子還是從眾人古怪的舉止上發現了真相。
事發後第二天,也就是5月13日下午。牛振華的妻子劉金花通過媒體發布了一封公開道歉信。
信中,除了對觀眾和朋友們的關心表達了感謝外,劉金花還代表已去的牛振華,對此次事故中受到傷害和危險的人道歉,對牛振華給社會造成的不良示範道歉。同時以此警示大家,切勿酒後駕駛。
04三點倏忽造成大禍
在警方公布的事故調查結果中顯示,牛振華發生事故當天,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為205毫克,相當於飲了一斤左右的白酒。醉酒駕駛是造成牛振華車禍的主要原因。
而牛振華生前好友奇志透露,牛振華事發當天的確是和劇組朋友約了在酒樓喝酒,平時不愛怎麼愛喝酒的牛振華挨不過朋友的勸,於是多喝了幾杯,這才導致悲劇的發生。
但一直到牛振華的追悼會舉行的那天,牛振華的妻子以及家人都未收到那天曾和牛振華一起喝酒人的任何慰問及道歉。
而除了醉酒駕駛,牛振華開車時未系安全帶也是造成他重傷去世的原因之一。
警察清理現場時,曾在牛振華的副駕駛座下發現一部手機,當時手機的翻蓋是開的,但無法確定牛振華開車時是否有跟人通電話,因分心導致事故發生。
而通過牛振華的妻子劉金花發表的公開聲明可知,造成牛振華此次事故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牛振華已連續幾天未休息好,屬於疲勞駕駛。
綜合上述三點原因,最後導致了牛振華事故的發生。如果這三點缺一,牛振華的悲劇可能就不會發生,可是沒有如果。
在牛振華事故中,還有一個插曲。那就是牛振華的妻子劉金花在幾個月後,曾向大貨車司機索賠26萬,原因是大貨車在限時以外進入市區,並且是超載行駛。
對此,貨車司機的父親劉來波也非常氣憤,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一個字兒也不會賠。
後來,根據法院的判決,認定牛振華醉酒駕駛負主要責任,大貨車負次要責任。反而是牛振華方倒賠貨車司機3510元。
一次僥倖,讓演藝界失去了一位優秀的演員,一個家庭失去了一位父親和丈夫。牛振華的身後,只留下體弱多病的妻子劉金花以及尚在讀書的年幼女兒。
牛振華的悲劇是一個警醒,聚會切勿勸酒,醉酒切勿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