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2020年12月21日,天津市急救中心召開了醫療收費電子票據上線啟動會。此次醫療收費票據電子化是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天津市財政局、天津市醫療保障局按照中央多部委的相關要求,在我市部署實施財政電子票據使用工作的一部分。天津市急救中心做為首批試點單位之一,也是全國首家實現收費票據電子化的急救中心,現已完成全部建設工作,並於今日全面上線。
天津北方網訊:2020年12月21日,天津市急救中心召開了醫療收費電子票據上線啟動會。
此次醫療收費票據電子化是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天津市財政局、天津市醫療保障局按照中央多部委的相關要求,在我市部署實施財政電子票據使用工作的一部分。天津市急救中心做為首批試點單位之一,也是全國首家實現收費票據電子化的急救中心,現已完成全部建設工作,並於今日全面上線。此次電子票據改革帶動了我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流程的升級改善,以跨越式的發展方式,從手寫票據直接轉變為電子票據,同時加入了支付體系、報銷體系、管理服務體系的建設內容。通過銀行支付技術的加入,實現了更為安全的電子支付功能,同時該票據集成了醫療收費票據、費用清單、院前醫療急救派車單和價格公示等功能,標註了諮詢熱線和服務點位地址信息,實現了「一票多能」。
今後,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結束後,市急救中心會通過簡訊、微信等渠道發送電子票據,市民憑一張票據即可實現醫保報銷、商業保險報銷等,在院前醫療急救環節實現了「一次也不用跑」。同時,市急救中心在信訪服務中心和六個急救分部設置了服務點位,方便老年人和不慎丟失了電子票據的市民選擇就近的服務點位列印票據,實現了「便民惠民、扶老助老」的目標,也為今後進一步發展自動報銷結算提供了基礎支持。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電子票據的實施減少了病毒傳播的介質,也為防疫抗疫工作助力。
此次院前醫療收費票據改革是我市加強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院前醫療急救信息化水平的具體體現。2019年,我市將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納入20項民心工程,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天津市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津政辦函〔2020〕24號),頂層設計,高位推動,助力我市院前醫療急救行業的發展。截止目前,在濱海新區和遠郊五區共建成6個急救分中心,已投入運行。全市急救站點達到204個,比2018年的69個增加135個,比2018年增加了196%,服務半徑和急救反應時間明顯縮短。全市現有救護車數達到435輛,其中負壓救護車85輛。全市高峰運行車輛由98輛增加到222輛,比原來增加了127%。全市接聽急救電話調度席位由19個增加到41個,全市接聽急救電話調度席位增加了116%。同時,急救電話10秒接聽率已達到100%,接報至到達現場平均時間已縮短至10分鐘以內,這兩項重點指標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此次電子票據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市醫保局領導高瞻遠矚、深入實地,多次指導解決市急救中心票據改革工作中面臨的難題,既在政策上加強支持,又降低了建設成本,更重要的是始終站在便民惠民、提升服務的角度,實實在在的為百姓提供更好的院前急救服務。
今後,天津市急救中心將繼續補短板、強弱項,充分發揮行業管理和業務指導作用,以提高我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和水平為己任,不斷提高百姓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來源: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