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著更好的自己的我們,徘徊在荒原中,該何去何從。----史上第一人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是由喬治-米勒導演,湯姆-哈迪和查理-茲賽隆領銜主演的一部描寫末日逃亡之旅的商業類型大片。於2015年5月上映,是該年度爛番茄網年度最受好評電影。IMDb兩萬人打分9.0,Metascore89,Hitfix滿分。
在第88屆奧斯卡中本片也獲得了10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並最終獲得最佳剪輯,最佳混音,最佳音效剪輯,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獎。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從故事劇情主線來說並不複雜。故事背景設定在並不遙遠的未來,由於熱核戰爭摧毀了人類文明,地球變成了一片荒漠。人類世界被叢林法則重新定義,飲用水成了倖存者的必備資源,而擁有這一資源的「不死老喬」成為一方霸主。
在他的統治下,女人成為生育機器,男人成為奮不顧身保衛老喬的WarBoy。就在一次與鄰邦部落用水交換汽油時,老喬的得力戰將弗瑞歐莎開著油罐車,帶著老喬的五個妻子跑了。而之前被俘虜並當成移動人肉血包的男主麥克斯,也被裝載到WarBoy納克斯的車上,被迫加入追逐的戰鬥。於是一場充斥著追逐與反追逐,暴力與反暴力的精彩紛呈的巨製大片開始上演。
如果你單純的把這部電影定義為一部動作大片,那麼你就是大錯特錯了,在看似簡單的劇情下,影片還表達了很多獨特的意義。今天本文就從角色的特殊人格魅力,電影的末日美學設計和導演對鏡頭語言的巧妙運用三個方面說說是動作類電影的裡程碑式的存在。在本文的最後我也會談談對電影主題和人類末日的一點反思。
角色的特殊人格魅力:女性角色的英雄主義和男性角色的救贖之旅電影的末日美學設計:絕境下的人類尋找並放大一切美的存在鏡頭語言的巧妙運用:只有通過電影才能展現給觀眾的視聽盛宴
一、電影中出現的主要角色都戰勝了曾經的自己,展現出人性的真正魅力
1.奉行逃避主義的男主,卻因女主改變,實現自我救贖
本片開場即是男主的獨白,穿插著畫外背景音,既介紹了電影背景,也奠定了人物性格基調:
我叫麥克斯,我的世界充滿血與火,我曾經是一名警察,是一個追尋正義的公路鬥士,最終到達了崩潰的邊緣。世界淪陷後,每個人都變得支離破碎,很難說誰才最瘋狂。
之後他吃了一隻長了兩個腦袋的小蜥蜴。之後他被老喬手下戰郎抓住以。他曾經為了逃生拋棄別人,內心也備受煎熬,卻決定不再回頭救人,也不會再告訴別人他的名字。因為每個人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都只有一個,就是活下去。
影片中麥克斯曾經有過兩次可以獨自逃生的機會:
第一次是他準備獨自乘車離開時:他和弗瑞歐莎還是敵對雙方,他同意帶弗瑞歐莎一個人走,但弗瑞歐莎不同意,一定要帶上五個妻子。可以看出,這時的麥克斯還是被迫同意的。第二次是在他完全自由以後:當他們歷盡艱險終於找到「綠洲」,準備重新出發時,這時的麥克斯本已經完全自由,可以獨自離開。可是在經過內心的掙扎後,他選擇幫助她們。他找到弗瑞歐莎並提出她們的唯一生路:迎敵而上 ,他將和她們一起。對於這兩次可以獨自逃生的機會,麥克斯都沒有把握住,一次是被動,一次是主動。前後鮮明對比,是男主內心弧光的展現,也是他實現救贖的方式。
在我看來,在之前的整個戰鬥中,弗瑞歐莎的信任、勇敢、智謀、不到最後不拋棄,不放棄的品質打動了麥克斯。這讓麥克斯意識到:沒有希望的人生,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在此刻,麥克斯改變了,他放過了自己,得到了救贖。
2.女主取得高位權力後,不忘初心不顧危險捨己救人,憑一己之力取得無數人心底尊重
關於弗瑞歐莎的背景影片中並沒有給出過多的展示,但是,通過主人公們的隻言片語和她的形象不難推測:年幼的她和母親被人從綠洲擄走,三天後她的母親就被折磨死了。她的左臂安裝的是一支機械手,她剃著平頭,全程穿著長褲,爬到了頭領的位置,可以帶領車隊去和別的部落交換物資。她必然曾經付出了無數鮮血的代價。
在油罐戰車被麥克斯搶走時,她威脅他,這車是經過她精心設計的,只有她能開,而面對麥克斯只帶她走的談判,她毫不畏懼,成功帶上五女。再一次面臨危險時,她絲毫沒猶豫,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全然信任麥克斯。在沼澤中狙擊追趕他們的敵人時,也毫不手軟,彰顯出英雄本色。
可以說,弗瑞歐莎才是影片中的靈魂人物。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無論是對她自己,從小到大,她的忍辱負重直到脫離魔掌,從未放棄心中對回到綠洲家鄉的渴望,還是她對並非密友的五女的不離不棄和對非敵非友的麥克斯信任和幫助,她都無愧於大家對她的尊重。她擁有讓人敬畏的魅力和力量,也終於帶領所有人走向了新生。
3.曾經的無腦戰郎終悔過自新,實現人生價值,「見證我」終成絕響
釋演戰郎的納克斯是英國演員尼古拉斯-霍爾特,英俊帥氣的小夥造型詭異,沒有毛髮的身軀,慘白的皮膚,黝黑的兩個大黑眼圈。他們都從小被老喬洗腦,熱血而又單純,信奉為老喬戰死沙場後靈魂會進去英靈殿而轉世。在每一次自殺式襲擊前,他們都用汽車鎘噴漆噴滿雙唇,高喊「見證我」英勇就義。而納克斯幾次三番錯過了戰死沙場的機會。心灰意冷的他被善良的女性們拯救了。
重新振作起來的納克斯加入了反對老喬的隊伍,並在反擊時英勇無畏,奉獻了自己。在為隊友們斷絕後路追兵時,他深情的望著帶給他新生,讓他重新找回生命意義的紅髮女子,喊出那句「見證我!」實現了人生的價值,他是幸福的。
4.五女和老奶奶們代表女性角色的覺醒和付出,女人不再是財產,同樣是英雄的存在
影片中曾被誤認為是花瓶角色的維密超模們曾經是老喬的私人財產,和老喬一起追擊的其它部落首領也覺得是在幫老喬搶回財產。可女人們並不這樣認為。面對獨裁者老喬,她們不願意成為生育機器。正如騎著摩託車為了自由和生命而戰的老太太們一樣,她們一樣要做自己。
裝子彈,戰鬥,不再被奴役,不再懼怕敵人,懷抱種子的老奶奶臨死前面露微笑。因為她這些種子和生命都會被延續下去,知道這群姑娘們和自己一樣,是鬥士,更是英雄。
二、影片帶來末日世界絕美的明亮色彩和震撼音樂,時刻讓人熱血沸騰,目不暇接
1、黃沙、沙暴、沼澤、黑夜,對比濃烈飽滿的色彩讓人目不轉睛
可以說,從電影導演可以掌控的那一秒開始,一種帶著末日狂野又頹廢氣質的影像就噴薄而出了。放眼望去,蔚藍的天空下是寂寥的黃沙,一片末日的慘烈感油然而生。在激烈的追逐戰後,弗瑞歐莎的躲避方式是衝入沙漠風暴中,震撼的沙暴場景讓人目瞪口呆。
油罐車陷入了冰冷的沼澤,這也是導演的伏筆,惡化的環境讓曾經的綠洲成為了吃人的沼澤,在沼澤中晃動的人影讓人毛骨悚然。夜幕照常降臨,一片湛藍與亮白色,互相回應,陰森恐怖,冷血互相交織。黑暗下卻閃爍著的是人們充滿希望的目光,驚心動魄。
2、冰冷的旋律搭配燥熱的沙漠,隨戰隊出徵的重金屬電吉他樂隊絕對要有姓名
在不死老喬的戰隊中,首先出場的是一輛大卡車,在車上是 癲狂的紅衣噴火吉他手,此刻配的原聲叫做《blood bag》。吉他手卡瑪是一個音樂神童,他的母親被人殺死後,老喬看見他抱著母親的頭靜坐著,就讓他成為戰場歌手。卡瑪的雙目從小失明,他沒有眼珠,所以在戰場上他只能通過大吼和彈奏吉他,來為不死老喬手下的戰郎們鼓舞士氣。
這就是末日戰爭的一個特寫,不只有激烈的槍戰、追車、打鬥,同樣有著令人炫目色調和震撼靈魂的音樂。無論生死,每一次出徵,都是一場癲狂到極致的演出。
3、人物服裝、造型、化妝讓人印象深刻,烘託電影主題功不可沒
延續之前劇作在末日中的設定,《瘋狂的麥克斯4》對人物形象設計更有創意。
五女第一次出場的造型絕對讓人眼前一亮,古希臘風格的飄紗伴隨著正在沐浴的維密長腿超模。弗瑞歐莎是短髮煙燻戰鬥裝加上機械臂,幹練灑脫。白化戰郎們的慘白皮膚代表著他們的虛弱,而黑色的眼眶則是對他們失去自我靈魂的嘲諷。不死老喬需要裝備一身隨身攜帶的氧氣裝備,醜陋卻又霸氣外露。最為炫酷的則是一身戎裝朋克造型的老太太們,英勇又現代感爆棚。更讓人心潮澎湃的是讓人目不暇接的改裝車,充滿了想像力,讓人恨不得能自己在大漠上開一段。所以說奧斯卡的最佳服裝設計和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並不是浪得虛名,精準的人物造型和道具設計,創造出末日的即視感讓觀眾們身臨其境,同時也展露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烘託出在末日絕境下人們是如何去面對自己、面對環境、面對生存的,還有人類對美的不懈創造和追求。
三、導演巧妙運用鏡頭、剪輯、節奏,讓影片懸念迭起,這是屬於電影專有的魔法時刻
可以說,整部電影有超過一半的讓人激動的時刻,限於篇幅,就簡要介紹幾個導演巧妙運用電影語言吸引觀眾的片段,以饗讀者。
1、片頭的麥克斯兩次失敗逃亡的鏡頭特點
「咚」,一聲重鼓,影片從畫外音的獨白切換到了黃沙大漠鏡頭,鏡頭從全景一直向下搖,來到了仿佛在說話的兩頭小蜥蜴面前,蜥蜴逃竄,被男子一腳狠狠踩住,捉起後吃到嘴裡,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男子上車開出鏡頭,讓人以為這段已經結束,但是一躍而出的飛車,仿佛從鏡頭後衝出……一個長鏡頭,繼而是在大漠追車戰中,邁克斯的車被狠狠撞擊,連續高難度的翻滾後,麥克斯從車中鑽了出來,被戰郎擒獲。
第二次逃離依然失敗:麥克斯在被烙上骷髏標記時,暴起逃走,通過長長幽暗的隧道,水牢,最後跑到了懸崖絕壁上,而身後追他的是一群異化的渾身白色沒有頭髮的戰郎。在逃跑的過程中短短幾十秒,卻出現了更多的線索,白化戰郎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
在麥克斯腦海中不斷閃現的小女孩,也從屍體變成了骷髏,他每推開一扇門,就是曾被他放棄生命的人都向他撲來,質問他為何獨自逃走?最後逃跑時出現的吊車也預示了下一段弗瑞歐莎故事的開始。
兩段精彩的追逃戲僅僅是影片的前奏,這時才出現片名。麥克斯現實與內心的交戰,電影給出的懸念和巨大的信息量,無不顯示出導演對剪輯節奏和鏡頭的熟練運用,懸念一個接著一個,讓人慾罷不能。
2、高超剪輯帶來的公路戰車追逐賽的懸念迭起
就像豆瓣網友所說的,在導演高超的剪輯手法下,簡簡單單的公路追逐戰,也不會讓人覺得乏味。影片末世狂沙的基調,那些暗沉單調卻又栩栩如生的生動色調,令人炫目,目不暇接的鏡頭銜接,使得每個觀眾都得以沉浸在一場視覺饕餮盛宴中。把所有荒蕪殘忍,燃燒怒火,金屬爆炸和無盡追逐,從單純的技術方面組合,變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逃亡與反殺。
3、除戰鬥外影片中的數個刻畫人性複雜的意味深長的鏡頭
如給流民放下如瀑布般的水:在這個世界水是最稀缺的資源,可是每當老橋的戰隊出發時,水便如瀑布一般從山上一瀉而下,人性的暴虐和殘忍這一刻暴露無遺,山下是數以千計的饑渴流民,山上山上是揮霍無度的暴君,老喬就是通過這種手段來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無時無刻的控制著人們,來實現他的統治。
納克斯和紅髮女介紹一直在折磨他的「朋友」:
末世的戰郎們身體有著各種各樣的疾病,納克斯身上就有兩個小腫瘤,戰郎給我們的印象一直都是殘忍嗜殺的戰爭機器,但是這一刻他卻回歸成了一個真正的,青春的少年。對著折磨自己的兩個腫瘤,他只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朋友。起名為拉裡和巴裡,偶爾和他們和諧共處。簡簡單單的幾句對話,卻讓我們對這些可憐的孩子們有了無限的同情和對他們命運無限的唏噓。
成功幫助人們取得自由後,默默轉身離去的麥克斯:
人們可以平等的享受資源時,麥克斯也與女主對視告別,在這裡並沒有著力刻畫男性強於女性角色的英雄主義,麥克斯也並沒有留在這個部落裡成為權力的擁有者,而是默默的轉身,繼續踏上了他獨自在末日環境中求生的旅途。這個鏡頭可說是本片中的點睛之筆,無論是男主麥克斯還是女主對其他人的幫助都並不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感謝。而是去追求的內心支撐自己活下去的意義,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四、對電影主題和人類末日的反思
1.真正的女權主義是對女性的尊重,而不是物化,戰友情誼和男主的離去是最好的詮釋
個人認為,影片最值得讓人稱道的,除了炫目的電影元素匯聚,是電影對女性角色們或者說女英雄們形象的塑造。決定帶走不死老喬的五個妻子的是弗瑞歐莎,在她們重新佔領了老喬的部落後,將女性一樣可以主宰自己命運這一主題搬到了幕前,所以導演的三觀和對女性的尊重,以及對女英雄的重新定義,才是本片最讓人敬重的主題。
2.阻止末日的到來需要每個人的努力
雖然末日美學讓人們前赴後繼不停追求,但我想沒有人從內心深處希望這樣世界末日的到來。電影存在的意義之一就是讓人們能夠安全的坐在家裡享受我們可能此生都不會在別處能夠享受到的影像和想法,和主人公一起經歷那些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能經歷的時刻和感受。
那麼面對真的可能成為現實的場景,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夠避免它成為現實呢?我想這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身做起,不要以為自己很渺小,但是有這樣千千萬萬個渺小的決定,渺小的善意,而共同構建而成的。
寫在最後
導演曾說:
幾年前當我擔任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時,在我提煉一部電影的價值時,我使用的標準是當你走出電影院後,它會伴隨你多久。一部娛樂性很強的電影對你而言意義不大,因為並不能真正吸引你的注意,但有些電影你真的可以如數家珍成為你的一部分,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我喜歡《瘋狂的麥克斯4》的原因是,它似乎在人們的腦海中停留的時間比我想像還要長很多。
它就是這樣一部讓喜歡它的人瘋狂喜歡的電影,不僅因為它讓人難忘的電影魅力,更因為它綻放的人性之光。推薦給你。歡迎關注@1CM的權力,帶你給不一樣的觀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