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到快速讀完一本書,這4個知識點,希望你也能知道

2020-12-20 我是金小牛

嗨,我是金小牛~

最近看了吉姆·洛爾、託尼·施瓦茨的《精力管理》,突然有種被「點醒」的感覺。

因為它正間接回答了我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能夠更加耐心、更快速度的看完一本書?

這本書雖然提供的是關於如何進行精力管理的解決方案,卻也同樣值得被應用到其他地方,比如閱讀訓練上。

說之前,我們先簡單介紹下《精力管理》這本書,它主要圍繞人的四種精力源: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來展開進行描述,並提供了一套相應的解決方案,

比如這四種能力是如何影響和調動我們的日常精力的?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像專業的運動員那樣,建立起高效積極的精力管理習慣?

看完之後,突然發現,如果讀書方式也按照書中所說的系統,進行訓練,是不是也能助力我們提昇平時的閱讀速度呢?

回想平時的閱讀經歷,確實會時不時出現一些焦慮、急躁、不夠專注的狀態。

誠然,讀書需要儘量做到靜心,才能更大程度的對書中的內容進行吸收和自我思考

而讀書過程中靜不下心來導致的不良情緒和漫無目的,正是阻礙我們吸收知識、提升閱讀效率的絆腳石

結合平時的讀書經驗和書中提到的精力訓練系統,針對如何快速提升我們的閱讀能力,給出以下4點建議:

1、知道「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為什麼我們總是看不完一本書?一本書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幾個月,愣是沒看完。

我總結了下,大概有這麼3點原因

我想看這本書,但是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看完它。這本書是別人推薦的,我看不看好像無所謂。逼迫自己看完一本書,但是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不管是以上哪種原因也好,其實都很容易成為我們看不完一本書的「藉口」,並且還能從內心裡默默安慰自己,「我也想看完這本書的,只是......的原因而已。」

於是順理成章,這本書就會被我們落下。

那麼,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能督促我們儘快看完一本書,還不會有一種「很累」的感覺嗎?

當然有的,現在普遍認為的最實用的讀書方式,就是「為了解決我們自身的問題」而讀書。

而假如從一開始就從這個角度出發,便也就順帶解決了「我應該讀什麼書」,「我要怎麼讀書」這兩個重要前提了。

我應該讀什麼書:比如說最近因為太忙,忙到連業餘讀書的空閒時間都沒有,整個人太過疲勞,即使有空拿起書,也經常不在狀態。

那麼我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常精力問題。

於是我翻找了一些書目,一眼便看到了《精力管理》這本乾貨書。

我要怎麼讀這本書:其實像這類乾貨書,我們知道一般都整本書都會有一條非常明確的閱讀邏輯,即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而在最後部分的「怎麼做」,就是我們最應該重點閱讀的一本書的精華部分

而其他關於案例、作者對事實的描述,舉例論證,則可以作為次要部分閱讀,並在這部分適當加快閱讀的速度。

如《快速閱讀術》中的作者印南敦史,就提供過一個快速閱讀這部分內容的方法,首先閱讀章節中的小標題,大概了解這部分內容的方向後,接著認真閱讀每一段開頭的前5行和結束的後5行,中間對於例證和相關的人物故事,可以快速掠過,只要重點尋找出作者想要描述的前提條件和結論。

這樣主次有序的看書方式,自然閱讀速度也就相應被提了上來。

可能有人會問,看這麼快,那麼這本書不就白讀了嗎?

那我更想反問,像平時那樣一字不漏認真的看完一本書後,蓋上書本,你還能記得多少書中的細節呢?

答案很明顯,我們大多只記得最後的結論。

所以這也是我們想要做到快速閱讀,必須克服的一個閱讀障礙

2、良好的閱讀思維習慣

快速閱讀,並不是說我們只注重速度,而不注重質量。

高質量的閱讀,是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一些思考,甚至是獲得思維上的提升。

而所有這些前提,都要求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進行自我思考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同感,比如在讀完了一本書之後,仿佛像是得到了作者的「秘術」,擁有了作者的「大腦」一般。

其實個人認為這種讀書狀態對書本內容的吸收程度,其實是很高的,但同時我們也需要警惕這種滿足感可能會帶來的陷阱

可能源於一種對作者的敬佩,我們就會不自主地陷入先入為主的狀態,認為作者的描述的都是經過嚴謹思考和驗證的事實和觀點。

於是自然而然卸下了批判閱讀的意識

我們都知道,萬事不能一言而定論,那麼在閱讀某個領域內容的同時,我們同樣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甚至在擁有更多時間條件下,我們可以針對某個主題,進行恰當的主題式閱讀,多看幾個作者對同類話題的闡述,這樣更能做到兼容並蓄。

當然還有一個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當你對某個知識點了解得更多的時候,你的閱讀理解速度,也會相應變得更快。

3、專注力

當聊到專注力的時候,我們必定會提到「心流」一詞。

研究表明,當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對我們來說是處於一種適當的挑戰,並能通過發揮自身的能力完成時,我們更容易進入一種享受完成過程的狀態。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做到專注

當你不再把閱讀當成為自己預設好的負擔,或者必須完成的高難度flag,比如像一來就開始要求自己一天要閱讀完1-2本書,一年閱讀100本書;

而是把它作為一種循序漸進的能力培養的時候,相信你的閱讀速度、能力和質量,也會相應慢慢得到提高。

所以對應《精力管理》中提到的解決方案:明確目標、正視現實、付諸行動。在閱讀訓練中,我們同樣可以用到。

明確自己的閱讀目的,是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比如想要提升我們的閱讀速度;正視現實,認清自我的能力,為自己設置恰當的閱讀提升訓練,然後付出行動,從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閱讀習慣開始。

通過建立儀式性習慣,儘量減少我們在開啟一段閱讀時光前,對自我內心的說服和逼迫,而造成的精力損耗。

最後讓足夠的精力,都用在閱讀的專注度上面。

4、保持充足的精力

讀書無疑是一項持續消耗精力和體力的腦力勞動,讀書久了自然也會開始疲勞、焦躁。

有研究表明,我們一天的生理指數如心跳、激素水平、肌肉張力和腦波活動等,都存在一個節律,大約90-120分鐘之間,前期數值會上升,後期數值下降。

而大約120分鐘後身體就需要通過休息來恢復精力。

如果一味保持單線程式的工作,比如壓迫自己持續輸出精力,就會導致毒素的積累,時間過長或者壓力過大就會讓我們變得精疲力竭甚至崩潰。

所以在緊張的閱讀中,每經過90分鐘的腦力活動之後,最好安排進15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

給大腦留出足夠的恢復時間,保持張弛有度,閱讀效率才能更高。

好了,關於快速閱讀,今天就分享以上4點,

希望對你有用!

我是金小牛,聚焦個人成長,擅長學習,輸出乾貨!歡迎來關注我,持續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比讀完一本書更有用的,是拆掉它
    《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不僅僅教你如何快速閱讀,更是解救那些「看過很多書,聽了許多課,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的人。書中提倡的核心理念是「書的價值不在於讀,而在於用」,如何將書本當中的知識,結合自己遇到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法,解決問題,這是本書的核心思想。這個理念的適用邊界是致用類的圖書,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思考快與慢》這些解決問題類型的書。
  • 4個步驟,讓你 30分鐘讀完1本書,並掌握書中的核心內容
    你是否也經常興致勃勃地在圖書館借回一堆的書,擬定閱讀計劃準備開始閱讀的時候,卻發現很難堅持看下去?你是否羨慕那些愛看書而且看書很快的人,看完之後還能寫出讀書筆記和書評,覺得他們特別的牛逼?其實不用羨慕別人,你也能做到的,關鍵看你用什麼方法閱讀。
  • 《如何讀懂一本書》:了解這幾點,才算會讀書
    知識在你的腦海裡不只是過一遍,而是被加工了一遍,以特有的形式創造了一次。如何真正做到會讀書?1.帶著目的去讀書明白為什麼而閱讀,我們就不會漫無目的地遊逛,有了目標就不會再只是一味地「幹讀」。如同進食,有什麼吃什麼,沒有就不吃,時間久了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吃什麼了。人的思想更是有惰性。一旦停止思考,時間久了就逃避思考,慢慢就不會思考了。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它是為人們解決什麼問題。讀過的書用不上等於白讀,我們要從自身出發,想一想自己讀一本書之前想要為自己解決哪些問題?讀完這本書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改變?這本書是否能幫我解決某個問題?
  • 「最強大腦」「世界記憶大師」盧菲菲,教你如何學會快速閱讀
    拿到一本書,先用10-20分鐘,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看這本書。這本書能解決自己的哪些問題?這也是將被動讀書轉化為主動讀書的第一步。不論是純消遣,還是想要通過閱讀得到進步,只要有了讀書目的,知道自己想從書裡得到什麼再去閱讀,就可以集中精力,更容易找到想知道的信息。那如何判斷這本書值不值得讀?是不是和自己的目標一致?書籍的序言,腰封,目錄,後記一定不能放過。
  • 《如何閱讀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如何更快更準確地讀完一本書?
    快速地閱讀完一本小說,並且準確地把握小說的主旨,迅速找出整書的主線,釐清人物關係,提煉出小說的主題。這樣的能力想必大家都想擁有。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更快、更準地抓住一本書的精髓。樊登在讀麥家的《人生海海》這部小說,只用了四個小時,而且讀完之後還能把整本書的主題非常精煉準確地表述出來,對書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發展都非常清晰。麥家對樊登的這種突出的解讀能力稱讚不已,同時也承認,這種能力真的是慢慢地練出來的。
  • 歸納整理法,四個步驟,帶你系統掌握一本書
    前面給大家介紹了一些關於快速閱讀的方法,很多小夥伴反映說,根據這些方法,自己的閱讀速度確實是加快了,可是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讀完過一段時間後,書中的內容就忘得差不多了。再拿到這本書,感覺就像沒讀過一樣。
  • 壹拾壹:如何高效、快速地閱讀一本書,懂得人是這麼做的
    讀書是有方法的,特別是高效閱讀方法,不僅能把書讀完,還能讀懂,讀得明白,理解書裡面的內容,為自己所用。下面跟隨我開啟閱讀一本書的行程。一、選擇一處安靜的空間,放空自己,心無雜念。準備筆、筆記本或者電腦做讀書筆記用,一本自己想要看的書。
  • 薦書|讀完讓你人生打開的5本書
    今天這篇文章,安利5本書,從各個角度幫助你認清隱藏在X音和X手背後的上癮機制。讓你足夠自律,在上癮和非上癮狀態切換,不做這些「電子垃圾」的奴隸。這本書真的是我今年吹爆的一本書。而且我還單獨為了這本書,寫了一篇文章。不為別的就是讀完,大開眼界。
  • 書單來了,40本書,4個主題,我只推薦這11本書給你
    你所經歷的一切,換成時代的背景,在各種書裡面都有答案,都有遭遇。」「讀書不保障命運可以好好的對待你;但是,書讀多了可以保障你能更好的對待命運。」每一本書都有它的使命,每讀一本書都有一個的目的。艾德勒 / 查爾斯·范多倫 /商務印書館/1940/出版《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日]奧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6出版在這8本書中,推薦大家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3本書。
  • Send to Kindle 如何挑選一本你能讀完的英文書?
    那麼,通過分級系統找到屬於你的「i」之後,又該如何挑選英文書呢?什麼是能讓你一口氣讀完的英文書?其實一本適合英語學習者的英文書,並非原著。它至少應該滿足下面4個要求:1、保留故事情節2、保留文學性3、簡化詞句和語法4、編輯超綱單詞、短語的腳註拿屬於5-6級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一段舉例。原著中,這段話共兩句,每句34個詞,包含了複雜的從句、單詞的特殊用法,例如第三排的long,在這裡做動詞用,表示希望、期盼,比較少見。
  • 一個月也看不完一本書?這本書告訴你怎麼破
    一個月也看不完一本書?這本書告訴你怎麼破朋友小原說,之前看到一本書非常感興趣,覺得對自己的工作也有幫助,就買了回來,還刻意放在枕邊,以便隨手翻閱。但一個月過去了,他還沒看完這本書,興趣也漸漸減少,但又自責自己連一本書都看不完,內心也焦慮起來。在閱讀這件事上,很多人都有兩個難點,一是讀得慢,二是看了就忘。
  • 如何讀好一本書?「樊登讀書」創始人的秘訣是……丨21讀書
    關於此點評判的標準是:讀完一本書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悟和啟發。 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種書的典型特點是,它是有智慧的人所歸納出來的東西,是值得學習的。再比如日野原重明的《活好》。2 搞清楚問題是什麼任何一本書都會有一個主線。你在讀一本書的時候,首先應該先弄明白一件事:讀完了,問自己,這本書要解決什麼問題。比如《他人的力量》這本書解決的就是人際關係的問題,《反脆弱》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從不確定性中獲益。
  • 為何你讀完一本書之後,啥都不記得了,原因很簡單!
    很多人讀完一本書之後,如果有人問你這本書大概講了什麼,大部分人都會答不出來,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將書的脈絡梳理清楚!,作者的大概生平和他的寫作風格,比如說《百年孤獨》,你在讀之前應該先去了解一下這本書的作者馬爾克斯的生平事跡,這樣對於你在讀《百年孤獨》的時候就會有很大的幫助了,本身這本書就是很難啃的一本書。
  • 如何有效地閱讀一本書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Jackyiming,歡迎關注我的專題:《如何閱讀一本書》。02正文:有個最好的朋友很喜歡讀書,每次當他讀完一本書,我都會問他講了什麼內容?學到了什麼?從中悟到了什麼?目標當我們確定好讀書的目標之後,我們必須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究竟我們要如何閱讀一本書?我用黃金圈思維羅列了三個問題。
  • 吸引讀者讀完文章並轉發?《寫作之書》告訴你:必須做到這三點
    《寫作之書》的作者保拉.拉羅克,在該書第一部分就告訴寫作者:寫好一篇文章,面臨的最大問題有三個:一,直入主題。二,迅速直入主題。三、只有一個主題。不能準確把握拉羅克說的這三個問題,就不算一個好作者。做到了這三點,你寫的文章,才有可能吸引讀者讀完並轉發。
  • 公務員每日讀一本書:《知道做到》
    關於本書和作者本書是《一分鐘經理人》作者肯?布蘭佳的最新力作。《知道做到》這本書從根本上剖析了「知與行」之間存在的鴻溝,並給你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教你如何把自己學到的東西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實現知行合一。
  • 向娃推薦一本書的4個套路
    當然這並沒什麼不好,但當老母親按耐不住電商打折的熱情,照著網上的書單收了一堆又一堆「高營養」的書回家,孩子卻只是沉浸在口水小說中無法自拔時,相信內心是難免失落的。如何向孩子推銷一本「你媽想讓你讀的書」?今天小麥就來分享4個親測有效的計(tao)劃(lu),讓你輕鬆「帶貨」!什麼是「眼球計劃」?顧名思義就是博!眼!球!
  • 一讀就忘,讀書效率不高,麥肯錫教你怎樣高效快速地閱讀一本書
    導語:一讀就忘,讀書效率不高,《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教你怎樣高效快速的閱讀一本書。讀書是自我成長的主要途徑,也是讓心智變的成熟最有效的方法。很多人抱怨拿起書看著看著就跑調,讀了很久反反覆覆還是那幾頁,一本書讀下來沒有小半年也快一個月了。想找一種方法既能掌握書中的精華,又能快速地閱讀,這是很多愛讀書的我們最理想的讀書狀態。到底該怎樣讀書?
  • 這9本書,讓你提升自我、快速成長
    在這9本書中,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坐標,獲得最渴望得到的知識,真正實現心智成熟、快速成長。一、認識自己想要獲得快速提升,先從認識自己開始。人的高明往往不在於天賦,而在於懂得自我省察;人的成功往往不在於技巧,而在於及時的自我把我。本書看點:◎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
  • 不知道如何讀書?讀了啥也記不住?三個方法幫你實現高效閱讀
    最近很多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讀書是好,這個道理我們也知道。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讀書,每每拿起一本書,沒看兩分鐘就跑神。萬物皆可閱讀,那這書究竟要如何去讀呢?這句話的意思是先把這本書大略看看,如果你完全不懂,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那你就放下,這本書的知識暫時還不適合你。如果大概能理解,你就先往下看。看完以後體會一下,你可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啊。2.一邊看書,一邊玩手機?有人會一邊讀著書,一邊拿著手機看,看一會兒讀兩句,再看。這是一定要避免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