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金小牛~
最近看了吉姆·洛爾、託尼·施瓦茨的《精力管理》,突然有種被「點醒」的感覺。
因為它正間接回答了我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能夠更加耐心、更快速度的看完一本書?」
這本書雖然提供的是關於如何進行精力管理的解決方案,卻也同樣值得被應用到其他地方,比如閱讀訓練上。
說之前,我們先簡單介紹下《精力管理》這本書,它主要圍繞人的四種精力源: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來展開進行描述,並提供了一套相應的解決方案,
比如這四種能力是如何影響和調動我們的日常精力的?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像專業的運動員那樣,建立起高效積極的精力管理習慣?
看完之後,突然發現,如果讀書方式也按照書中所說的系統,進行訓練,是不是也能助力我們提昇平時的閱讀速度呢?
回想平時的閱讀經歷,確實會時不時出現一些焦慮、急躁、不夠專注的狀態。
誠然,讀書需要儘量做到靜心,才能更大程度的對書中的內容進行吸收和自我思考。
而讀書過程中靜不下心來導致的不良情緒和漫無目的,正是阻礙我們吸收知識、提升閱讀效率的絆腳石。
結合平時的讀書經驗和書中提到的精力訓練系統,針對如何快速提升我們的閱讀能力,給出以下4點建議:
1、知道「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為什麼我們總是看不完一本書?一本書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幾個月,愣是沒看完。
我總結了下,大概有這麼3點原因:
我想看這本書,但是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看完它。這本書是別人推薦的,我看不看好像無所謂。逼迫自己看完一本書,但是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不管是以上哪種原因也好,其實都很容易成為我們看不完一本書的「藉口」,並且還能從內心裡默默安慰自己,「我也想看完這本書的,只是......的原因而已。」
於是順理成章,這本書就會被我們落下。
那麼,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能督促我們儘快看完一本書,還不會有一種「很累」的感覺嗎?
當然有的,現在普遍認為的最實用的讀書方式,就是「為了解決我們自身的問題」而讀書。
而假如從一開始就從這個角度出發,便也就順帶解決了「我應該讀什麼書」,「我要怎麼讀書」這兩個重要前提了。
我應該讀什麼書:比如說最近因為太忙,忙到連業餘讀書的空閒時間都沒有,整個人太過疲勞,即使有空拿起書,也經常不在狀態。
那麼我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常精力問題。
於是我翻找了一些書目,一眼便看到了《精力管理》這本乾貨書。
我要怎麼讀這本書:其實像這類乾貨書,我們知道一般都整本書都會有一條非常明確的閱讀邏輯,即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而在最後部分的「怎麼做」,就是我們最應該重點閱讀的一本書的精華部分。
而其他關於案例、作者對事實的描述,舉例論證,則可以作為次要部分閱讀,並在這部分適當加快閱讀的速度。
如《快速閱讀術》中的作者印南敦史,就提供過一個快速閱讀這部分內容的方法,首先閱讀章節中的小標題,大概了解這部分內容的方向後,接著認真閱讀每一段開頭的前5行和結束的後5行,中間對於例證和相關的人物故事,可以快速掠過,只要重點尋找出作者想要描述的前提條件和結論。
這樣主次有序的看書方式,自然閱讀速度也就相應被提了上來。
可能有人會問,看這麼快,那麼這本書不就白讀了嗎?
那我更想反問,像平時那樣一字不漏認真的看完一本書後,蓋上書本,你還能記得多少書中的細節呢?
答案很明顯,我們大多只記得最後的結論。
所以這也是我們想要做到快速閱讀,必須克服的一個閱讀障礙。
2、良好的閱讀思維習慣
快速閱讀,並不是說我們只注重速度,而不注重質量。
高質量的閱讀,是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一些思考,甚至是獲得思維上的提升。
而所有這些前提,都要求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進行自我思考。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同感,比如在讀完了一本書之後,仿佛像是得到了作者的「秘術」,擁有了作者的「大腦」一般。
其實個人認為這種讀書狀態對書本內容的吸收程度,其實是很高的,但同時我們也需要警惕這種滿足感可能會帶來的陷阱。
可能源於一種對作者的敬佩,我們就會不自主地陷入先入為主的狀態,認為作者的描述的都是經過嚴謹思考和驗證的事實和觀點。
於是自然而然卸下了批判閱讀的意識。
我們都知道,萬事不能一言而定論,那麼在閱讀某個領域內容的同時,我們同樣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甚至在擁有更多時間條件下,我們可以針對某個主題,進行恰當的主題式閱讀,多看幾個作者對同類話題的闡述,這樣更能做到兼容並蓄。
當然還有一個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當你對某個知識點了解得更多的時候,你的閱讀理解速度,也會相應變得更快。
3、專注力
當聊到專注力的時候,我們必定會提到「心流」一詞。
研究表明,當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對我們來說是處於一種適當的挑戰,並能通過發揮自身的能力完成時,我們更容易進入一種享受完成過程的狀態。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做到專注。
當你不再把閱讀當成為自己預設好的負擔,或者必須完成的高難度flag,比如像一來就開始要求自己一天要閱讀完1-2本書,一年閱讀100本書;
而是把它作為一種循序漸進的能力培養的時候,相信你的閱讀速度、能力和質量,也會相應慢慢得到提高。
所以對應《精力管理》中提到的解決方案:明確目標、正視現實、付諸行動。在閱讀訓練中,我們同樣可以用到。
即明確自己的閱讀目的,是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比如想要提升我們的閱讀速度;正視現實,認清自我的能力,為自己設置恰當的閱讀提升訓練,然後付出行動,從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閱讀習慣開始。
通過建立儀式性習慣,儘量減少我們在開啟一段閱讀時光前,對自我內心的說服和逼迫,而造成的精力損耗。
最後讓足夠的精力,都用在閱讀的專注度上面。
4、保持充足的精力
讀書無疑是一項持續消耗精力和體力的腦力勞動,讀書久了自然也會開始疲勞、焦躁。
有研究表明,我們一天的生理指數如心跳、激素水平、肌肉張力和腦波活動等,都存在一個節律,大約90-120分鐘之間,前期數值會上升,後期數值下降。
而大約120分鐘後身體就需要通過休息來恢復精力。
如果一味保持單線程式的工作,比如壓迫自己持續輸出精力,就會導致毒素的積累,時間過長或者壓力過大就會讓我們變得精疲力竭甚至崩潰。
所以在緊張的閱讀中,每經過90分鐘的腦力活動之後,最好安排進15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
給大腦留出足夠的恢復時間,保持張弛有度,閱讀效率才能更高。
好了,關於快速閱讀,今天就分享以上4點,
希望對你有用!
我是金小牛,聚焦個人成長,擅長學習,輸出乾貨!歡迎來關注我,持續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