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一把戲?英偉達強勢收購ARM仍有變數,華為該如何破局?

2020-12-23 騰訊網

此時此刻,全球晶片產業受到了我國人民的極大關注。而就在上周發生了一件讓我們始料未及的事情。有媒體報導稱,軟銀公司正在尋求出售ARM。根據彭博社報導,最近美國晶片巨頭公司英偉達將會和軟銀公司完成ARM併購事宜。

英偉達的野心

實際上傳出這樣的消息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早些時候,英偉達宣布收購以色列晶片大廠Mellanox。與英偉達競爭的正是老對手英特爾。完成此次收購暴露了英偉達未來的公司目標就是進軍物聯網和人工智慧行業。畢竟在未來的5G時代中,5G基礎設施建設固然重要,然而5G僅僅是未來社會的「經濟基礎」,最終社會的快速發展將要依靠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才能實現。因此有這樣提前布局未來社會「上層建築」的機會,英偉達自然不會放過。

更細緻來說,目前ARM是全球最大二點晶片框架技術授權廠商,強如華為、三星、蘋果等公司進行晶片設計時也要基於ARM架構。一旦ARM被英偉達收購,英偉達便可借著ARM的手觸達更廣闊的AI終端市場。

其次,英偉達不僅是顯卡提供商,更是現在全球最大的AI晶片供應商。能夠成為全球最大的AI晶片供應商得益於自家英偉達GPU產品種類豐富並且性能出色。而ARM的定位和英偉達的產品之間存在著天生的互補,這將有助於英偉達公司開發出更多更優秀的產品。

晶片產業難道是美國人的遊戲?

英偉達如果真的收購了ARM公司,這不僅對於英偉達公司本身是一件利好,同時對於美國來說也是掌握了一手好牌。眾所周知,美國近些年來恨不得將全部的工作重心放在對華為的禁令上。如果真的收購了ARM,那麼意味著美國政府將會在未來更多時日內並且有更多的空間對華為進行限制並且晶片產業的代工和架構方面美國將會掌握很大的優勢。毫不誇張地說,美國真的可以在晶片產業中翻雲覆雨了!

收購ARM的變數在哪裡?

ARM收購案的主要變數就是在於需要得到各國政府的批准,這其中自然是包括中國。作為晶片框架領域的絕對大哥,與一個全球最大的AI晶片供應商的聯姻自然會受到各國政府的反壟斷審查。

英偉達和ARM同屬於半導體公司,但是並不與ARM之間存在客戶的競爭關係。因此在實際來說還是有可能通過各國的反壟斷審查。但是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英偉達公司或許並不會直接收購整個ARM。而是選擇收購ARM部分業務。比如,伺服器業務。ARM和英偉達在伺服器業務方面存在著較大的重合。諸如,亞馬遜、谷歌和華為都是雙方的核心合作夥伴。因此對於部分業務的收購是有更大機率實現。

華為如何破局

坦白地說,面對如今的現狀華為能做的不多,但是有一點優勢就是華為已經取得了ARM公司ARM V8架構的永久使用權。我們可以在這個框架的基礎上進行框架自研。並且專利的國家都屬於英國,美國並沒有太多的權力去幹涉。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海思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首先就是成功率的問題,晶片的設計極為複雜,框架自然也是如此。之前小米公司花費幾年時間研發的澎湃S2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晶片的研發並不是大家想像的有光刻機有設計就可以實現的。並且晶片研發需要進行流片的驗證,對於華為來說也是經費瘋狂的燃燒。

其次就是穩定性的問題。如果流片驗證成功了,那麼就要考慮能夠穩定運行的問題。之前高通驍龍810就是因為運行不夠穩定導致被冠以「火龍」的稱號。而如今想要逆勢崛起額華為同樣需要面臨這樣的問題。

寫在最後

顯然,事情的發展並不是人為所能控制的,但是我們能掌握的就是自身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如今擁有的ARM V8框架和充沛的科技人才實力。相信在自身的努力以及時代的選擇下,華為必然會成為世界最耀眼的明珠,而晶片產業將不會成為美國人的遊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英偉達收購ARM的交易可能被一國或多國監管機構拒絕
    這些問題可以被解決,就像當日本的軟銀在2016年收購ARM時可以解決的那樣。但現在,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中國將不會批准英偉達收購ARM的交易。除非拜登執政期間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重大變化。2019年,在美國對中國採取更加激進的態度以及持續的貿易戰的背景下,美國將華為列入了實體名單,此舉限制美國公司向華為提供從智慧型手機到5G基站的各種產品組件。不僅如此,除了美國公司,使用美國半導體製造設備和設計軟體的外國公司也不能為華為提供產品。這種升級意味著華為基本上被所有組件拒之門外,包括DRAM和臺積電的半導體製造服務。
  • 傳美國FTC正調查英偉達對Arm的收購
    原標題:傳美國FTC正調查英偉達對Arm的收購   美國監管機構正以競爭為由對英偉達
  • 英偉達收購ARM還是要涼,川普背鍋
    去年9月,據媒體的消息傳出,世界顯卡巨頭,也是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強者英偉達與日本軟銀公司就準備一現金和股權混合方式收購其旗下ARM公司進行接觸,交易價格高達320億美元。當時就有分析師認為這樣的巨頭併購在特殊時期很有可能打破過去數十年間半導體產業平衡發展和公平競爭的局面。ARM作為一家聞名全球的晶片IP企業,在移動晶片的架構開發和設計領域獨佔鰲頭。
  • 英偉達收購ARM,我國該用否決權嗎?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ARM是一家比較有名氣的公司,在半導體領域有較大的影響力,它的總部設立在劍橋,他跟其他半導體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ARM不直接生產或者出售晶片,而是轉讓相關的設計方案,讓其他人去生產晶片,不過最近英偉達公司收購ARM一事也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 華人驕傲英偉達或出400億美元收購ARM,中國手機廠商卻要哭了?
    當人們為黃仁勳——英偉達的創始人——矽谷華人企業家的成功喝彩時,中國手機製造商卻即將迎來最冷寒冬。此前,有消息透露軟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將達成將英國晶片設計公司 ARM出售給Nvidia英偉達的交易 。據估計,這筆交易的總價值或將超過 400 億美元。
  • 英國晶片巨頭ARM終被美國佬收走 中國TikTok豪拒微軟
    之前作者在8月初的時候懟過ARM,因為當時華為和美國的二度激戰搞得正激烈,美國認為華為在5G通訊領域超越了美國的高通等科技企業,為了捍衛其在通訊領域的霸主地位,所以美國就一直在不斷的對華為公司進行打壓,他們不僅自己不使用華為的5G通訊設備,而且還將華為給加入到了「某清單」中,導致很多國際高企被迫中斷和華為業務的往來,晶片上更是不敢和華為有過多合作
  • ARM收購未果,另一美國巨頭做出決定,晶片行業將迎「變革」
    這一消息的出現驚訝了大多數的晶片企業,即便是蘋果、華為也不例外。因為對於移動晶片公司來說,ARM的重要性就相當於是建房子之前的「地基」,如果這塊地基沒有了或者落入了競爭對手的手裡,那麼這個後果可想而知。ARM收購未果,另一巨頭也做出決定所以當時美國晶片公司英偉達宣布收購ARM的時候,站出來很多人表示反對,甚至ARM的聯合創始人表示不同意。
  • 2020半導體驚天收購,英偉達收購ARM,AMD收購賽靈思,還記得嗎?
    根據IC insights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半導體收購金額刷新歷史記錄,總金額達到了驚人的1180億美元。回顧2020年的併購項目,下面兩個案例讓我記憶猶新。英偉達收購ARM全球GPU領域領導廠商英偉達在去年9月份放出消息,計劃以400億美元收購ARM公司。這個消息立馬引起了業界的強烈反應。
  • 智東西周報:英偉達宣布400億美元收購ARM 阿里首發手掌大小雲電腦...
    該晶片基於逆向質子交換的周期性極化鈮酸鋰波導(PPLN),實現了多通道光子非線性頻率轉換,且頻率轉換過程中保持光子的量子特性不變。2、英偉達宣布將以400億美元收購ARM9月14日消息,英偉達今天發布聲明,宣布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從軟銀手中收購ARM。
  • 華為該如何破局?機會在不斷嘗試中悄然而至
    華為該如何破局?目前華為的處境就像一盤五子棋,盤面上每一組「三連珠」都被堵住一頭。難道就棄盤不下了嗎?其實不是沒有機會,下過棋的應該清楚:面對對手的不斷封堵時,更需要不停的落子嘗試,隨著棋盤上的棋子越來越多,便會產生對手難以察覺的機會。
  • 「踢翻」美國晶片限制!美巨頭找到破局之法,或在中國設研發中心
    據站長之家12月16日最新報導,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NVIDIA)曝出一則消息,該司或考慮在中國設下研發中心。不過,進一步「加碼」中國市場,對於英偉達來說,應該是好處多多的。今年9月中旬,這家美國巨頭「官宣」了收購英國巨頭ARM的消息。然而,由於這兩家企業合併之後將會對全球半導體市場帶來巨大的變化,根據有關規定,此次收購的達成要獲得中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點頭答應」。因此,英偉達也在盼著中國市場「開綠燈」。
  • ARM是什麼?美國為什麼可以通過ARM來打擊華為?
    美國為什麼可以通過ARM來打擊華為?2021年1月6日,英國反壟斷機構對英偉達收購ARM案開展調查,而此前在中美貿易戰進行的如火如荼之際,美國也把對華為禁售ARM作為打擊手段。而華為此前也購買過ARMv8的終身使用權,那麼ARM架構到底是什麼含義,而華為購買了ARMv8架構的終身授權之後,是否在短期之內就可以安然無憂了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
  • 收購邁絡思之後,英偉達已經成為一家數據中心公司
    英偉達宣布將斥資69億美元收購數據中心網絡公司邁絡思(Mellanox),令包括長期關注英偉達的人士在內的許多人感到意外。這是迄今為止英偉達最大的一筆收購。它之前收購的公司規模要小得多,而且常常以低價收購。相對而言,2001年收購競爭對手3dfx是最貼切的類比,正如筆者所說的那樣,當時英偉達的規模要小得多。
  • 英偉達收購邁絡思獲我國有條件批准
    本報訊 (記者王惜純)歷經近一年的審查溝通後,4月16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決定附加限制性條件批准英偉達公司(以下簡稱英偉達)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絡思)。限制性條件包括:向中國市場銷售英偉達圖形處理器加速器(以下簡稱GPU加速器)與邁絡思高速網絡互聯設備時,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搭售,或附加任何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阻礙或限制客戶單獨購買或使用其中一類產品;不得歧視單獨購買一類的客戶;依據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向中國市場繼續供應相關產品;繼續保證英偉達GPU加速器和邁絡思高速網絡互聯設備與第三方設備的互操作性;繼續保持邁絡思設備點對點通信軟體和集合通信軟體的開源承諾等
  • 晶片界再傳好消息,華為這次有了更多選擇,美國也無可奈何
    所以英偉達計劃從日本軟銀手中收購ARM 成為了世界上最大半導體收購案,涉及400億美元,相當於2622億人民幣。由於ARM晶片架構太過重要,世界各國企業包括美國高通,特斯拉等巨頭在內,都不同意這起收購案。 因為擔心將來ARM架構無法保持中立,被英偉達用於打壓競爭對手,那就等於把晶片設計命脈交到競爭對手的手中,這肯定不會被允許。包括華為海思晶片也採用ARM架構設計,但晶片界再傳好消息,可能不需要擔心了。
  • Arm中國「奪帥」羅生門繼續,吳雄昂稱Arm罷免決議無效
    根據會議記錄,Arm的執行長西蒙·希格斯(Simon Segars)曾對該基金予以肯定。記錄還顯示,Arm中國的董事會「批准」向吳昂雄的基金投資3000萬美元。 不過 ,有知情人士隨後提供了一份似乎相同的文件,在該文件中,「批准」一詞被划去,改為「該想法有待進一步探索」。
  • Arm在數據中心的價值:黃氏定律背後,英偉達打的什麼算盤?
    其中特別提到英偉達的DPU,這種類型的硬體,幾乎可以代表數據中心的某一個發展方向。這個議題甚至恰好能夠解答,英偉達為何要收購Arm,以及AMD為何要收購賽靈思。在近期英偉達GTC China首日主題演講之後的圓桌論壇上,英偉達全球業務運營執行副總裁Jay Puri談到了有關英偉達收購Arm的問題。
  • 英偉達收購晶片製造商邁絡思交易須遵守限制性條件
    集微網消息,據反壟斷局消息,英偉達收購晶片製造商邁絡思的交易已獲中國批准。公告顯示,市場監管總局收到英偉達公司(以下簡稱英偉達)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絡思)股權案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申報。限制性條件如下:2019 年3月,英偉達和邁絡思宣布兩家公司已就收購事宜達成最終協議。根據協議,英偉達將以每股 125 美元的現金價格收購 邁絡思所有已發行和流通中的普通股,收購總價約達 69 億美元。英偉達公司於1998年在美國設立,主要從事圖形處理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榮耀最終還是遠走,華為312字長情告白,細看榮耀竟被國企收購!
    快有一個月了,華為與榮耀即將分手的消息一直流傳甚廣,作為華為的子公司,榮耀繼承著華為的技術線成果,並將一些新鮮的科技技術率先應用,作為旗艦產品的探路者。最早傳出,榮耀將被出售給神州數碼公司,這家聯想分出的企業在傳聞流出後一度漲停,畢竟榮耀的大量用戶與完善的經銷渠道稍有風吹異動都會引發強烈關注。
  • ...觀察:美國全面圍剿華為晶片市場大變 巴菲特一買巴裡克黃金股價...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美國股市周一(8月17日)漲跌不一,不過相比道指和標普500指數的波瀾不驚,納斯達克指數可以說是非常搶眼的,在英偉達和特斯拉的大漲帶領下,納指再創歷史新高。市場眼下關注的依然市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美關係以及疫情下的經濟刺激法案進展,因此市場的整體情緒還是比較複雜的,相信波動的走勢還會延續。本周一開始,美國政府就宣布把華為在21個國家的38家分支機構列入美國政府的實體名單,這是2019年5月以來首次將華為列入黑名單以來,該名單的總數將達到15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