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 | 蟻 | 攝 | 影 |
批評若不自由 讚美則毫無意義
蕭沉
2021.2.19
2月26日(周五)晚20點,蕭沉老師將在「螞蟻隔壁班」微信群公布最後3位優秀獎和1位大獎名單並對所有入圍10組作品做現場點評,歡迎大家參與。
2020「螞蟻攝影獎」頒獎典禮
主講:蕭沉
時間:2月26日(周五)晚20:00
方式:微信群語音+圖片
請長按識別加好友
邀請入群
已經在「螞蟻隔壁班」各群的朋友請勿重複加群
入圍作品名單
按投稿時間排序
對入圍作品有異議的請聯繫微信號antphotos
項新平《七個葫蘆娃的家》
創作說明:
這是一個七個孩子的家。
十多年前,二個各自離異的男人楊乃洪和女人樂官敏,帶著創傷,背井離鄉在溫州相遇。同在異鄉,同是受過感情創傷,他們很快抱團取暖。同居不久就有了一個兒子二個女兒,加上女人與前夫所生女兒,有了四個孩子。
有兒有女了,可由於楊家和樂家男丁少,在村裡碰上一點為難事,總感覺勢單力薄,認為女孩派不上用場,會被人欺負,沒有人幫忙。於是,他們有了要生二個以上的兒子的指導思想。2009年為了逃避當地計劃生育部門的追蹤,來到了東部一個小城鎮,居住在破舊、陰暗、潮溼的農村出租屋裡過著艱難的生活。
在東部不到5年時間裡又生了三個兒女,使生活更加困難。
男人沒有多少文化,只能每天臨時找一些重活、髒活、累活幹。一個月3000元左右打零工收入,難以承受吃飯穿衣、讀書、醫病等日常開支。女兒近視200度也沒錢給配眼鏡;衣服穿別人捐贈的;第七胎本不想生,因交不起1000多元的手術費,而放棄手術,2013年5月有了第七個「葫蘆娃」。( 拍攝時間:2012年——2020年)
《七個葫蘆娃的家》部分作品
丁文成《他們影響並改變了我的生活》
創作說明: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影響並改變我們生活的不僅限於我們接觸到的人和事,一本書、一個電影、一項發明、一個決策……他們在遙遠的地方,看似與我無關,我可能讀過他們的書,看過他們的電影,欣賞過他們的作品,在電視新聞中見過他們,然而,他們卻時刻並具體的影響並改變我的生活。作品採用挪用的方式,藉助搜尋引擎,儘可能以「人臉識別」的標準選擇,按照事先預定的類別,找到他們的肖像並加以歸類、通過肖像的疊加,具象的人臉變的模糊抽象,人臉不再可以識別,每個人的獨特性消失了,正如他們所產生的影響由每一個具體所形成的合力。世間萬物相連,而蝴蝶正在扇動著翅膀,誰又不是那些疊加在一起的抽象影像中的一員?疫情中的英雄和百姓
《他們影響並改變了我的生活》部分作品
李剛《脫貧致富之路》
創作說明:
貧富懸殊是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問題。中國亦然。雖然GDP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但是還有6億人的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中國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之路仍然是任重道遠,為此中國政府制定了2020年消除貧困人口的計劃,並且宣布順利完成。中國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在農村。為了擺脫貧困,北京周邊地區的一些農民每天開著改裝的農用車,往返奔波百公裡左右到城裡來自己賣水果。於是在三環主路以小汽車為主的滾滾車流裡看見了那些破爛的農用車的身影,他們和各種高級小轎車「與狼共舞」,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為了防止「城管」的抓抄,車頭圍起鐵欄杆和鐵網。賣水果的時候,一個人望風,一個人稱稱。不管颳風下雨、嚴寒酷暑他們早出晚歸。他們的農用車非常的破,車頭沒有駕駛室,上面放兩塊三合板,有的還沒有,前面也沒有擋風玻璃,兩邊圍了一些麻袋片,真是頂風冒雨。我這一套片子攝於2020年6至11月,每天晚上9點鐘以後至12點之前,他們經過西三環中路的航天橋由北向南返回。我在航天橋旁邊的高樓上,在過街天橋上,在西三環中路的旁邊每天守株待兔。我還想拍攝冰天雪地的場面,但是11月28日以後,他們沒有再出現了。《脫貧致富之路》部分作品
鮑時代《把你的手給我》
創作說明:
在野草的糾纏不清中
發現一條小路,跟著我走吧
山谷在畫眉的啼鳴裡漸漸變空
像一隻舊手套
拋在河流的上面
一條幾乎難以覺察的小路
伸到林子深處
又清晰起來,自己的腳
被早晨的光線裝飾成
生滿綠苔的石頭
跟著我走吧,在寂靜的空氣裡
不要說話
牲畜的叫聲
從我們的身邊傳來
通過樹木與樹木的縫隙
你轉頭就能
看見模糊的房屋和一隻
蹲在樹葉之間的
白鳥
跟我走吧
很快就會到達
有關故鄉的記憶始終縈繞心頭。這是個最慢長的一年...我在城市裡尋找過往的風景:在水窪裡照見潭水,在壘石裡遇見山巒,在耳朵裡聆聽蟲鳴,我在尋找我……從我體內飛走的白鳥!
眼前這個懵懂的孩子,繼續著他不尋常的遊戲. 如同曾經的我,爬上巖石,狂呼大叫,累了躺在草地上,看風起雲湧。現在我走了,在生活裡迷失,母親在天黑後遍尋不著。
枕著一夜的雨聲醒來,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把你的手給我》部分作品
馬曉春《面目全非》
畫面中這些堅硬的宋代石像,默默地站在原野上已經數百上千年了。 在自然的風化和人為的損壞下,如今有些已經變的「面目全非」。《面目全非》部分作品
杜永盛《邊》
創作說明:
《邊》部分作品
李克君《壟歌》
創作說明:
在開封北郊黃河灘區這片土地上,村民們把黃土當舞臺,把藍天白雲當背景,無拘無束、暢快淋漓地進行著他們的本色表演,演繹著他們的性情和歷史。儘管這裡的村民們靠土地為生,收入微薄,但他們知足常樂,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畫面中,他們一個個精神飽滿,笑容可掬。中國傳統農耕生活中農民的幸福感在這樣的笑容中得以影像化。不過,在急進的現代化浪潮中,中國傳統的農耕文明正在朝著現代工業文明加速轉變。伴隨著現代化、城鎮化的迅猛發展,那曾經強大和穩定農耕文化關係已經到了終點,來自土地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也將很快離他們遠去。他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黃河灘區這片土地,已經被重新規劃,村莊將不復存在,村民們將集體搬離。可以預見到的不遠的將來,他們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而那從黃土生發出來村民的憨厚的笑臉、淳樸的民風以及溫暖的鄉情,將成為昨天的故事,就像史書中的一個段落,成為一個靜態的想像……「壟歌」是一種農藥的名字。一次在農村拍照時,偶然看到農家院牆上張貼的一則殺蟲劑的廣告中「壟歌」這個名字,感覺既響亮又喜慶,與我多年拍攝的鄉村主題相吻合,於是借用過來,將作品命名為《壟歌》。《壟歌》部分作品
劉濱《豐子愷,豐子愷,豐子愷……》
創作說明:
克羅奇《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如此,人物亦然。名人,某種程度為公眾所創造,隨著時間的流逝,步入歷史的模糊,其形象不斷被解構,建構……豐子愷,作為桐鄉市的文化標籤,旅遊名片,在大街小巷處處能看有關豐子愷漫畫元素的衍生物:政府宣傳欄、商業廣告牌、牆畫,以及各類資本化的產品。它們被二次挪用,創造,形成了語境碰撞和時空錯位的具有當代性的獨特景觀,以期更符合今人需求。我們重塑豐子愷,反過來豐子愷也在影響著我們。這是一種彼此影響、塑造的過程。而豐子愷的藝術思想,其最終的精神指向,就是要在藝術的領域,構築一個對抗現代科技文明的精神世界。現實中,我們在瓦解漫畫裡的世界,又在這個世界裡硬生生地摁進無數個我們試圖恢復的漫畫裡的世界。我照片的所有素材,皆來源於網際網路圖片:豐子愷漫畫和一堆劣質的免費的攝影照片組成。看似毫無相關的媒介、世界並為一處,乍看「相安無事」,細看「漏洞百出」。我甚至在後期製作中故意流下這些蛛絲馬跡。它們廉價,在海量的網際網路圖片觀看中,如滄海一粟,甚至粗糙到無法放大。就在這種材料、媒介和場域的轉換中,攝影的媒介性的特點便自然浮現,和繪畫同樣作為一種視覺語言的交互性和差異性,可以在一個畫面裡同時出現,但是他們卻有完全不同的外觀和內涵。這些豐子愷漫畫的素材,我並非全部使用豐子愷真跡,還故意混入了後人以假亂真的豐子愷偽作,他們借豐子愷以獲利。這些偽作,讓人真假難辨,到底哪個是豐子愷真跡呢?我們眼中的豐子愷是豐子愷嗎?我們是否真的認識豐子愷,熱愛豐子愷?………我把一系列問題丟給觀眾。這種對觀眾的真與假的欺騙中,我——豐子愷真跡——偽作——觀眾,四重身份的建構中,延伸了空間,指向一層一層的顯現出來。某種程度,作品本身成為了我和觀眾共謀編織的騙局。作品試圖對豐子愷進行解構和重塑,參雜真跡與偽作,而作品本身就是解構和重塑,真與假共存。我和所有人一樣,其實都在消費豐子愷,為我所用而已。《豐子愷,豐子愷,豐子愷……》部分作品
蘇裡《諾曼第的痕跡》
創作說明:
這裡留下了人類最殘酷戰爭的痕跡,這裡也留下了最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們寫生的痕跡,這裡也有出產世界最優質的牡蠣和奶酪的痕跡,這裡也留下了對於我的內心不可磨滅的痕跡。這裡有過血腥,有過藝術,有過浪漫,有過美麗,更有我的成長經歷。從巴黎開始攝影,這裡就伴隨著我從懵懵懂懂,步履蹣跚到慢慢走向職業化,這裡,這裡的天空抑鬱深遠,這裡的雲翻滾厚實,這裡的空氣凜冽甘甜。我人生拿起相機的時候,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這裡,總是回去看看那些端詳了千百遍的痕跡,捋了又捋那些經歷過千百遍的關係。這裡就是位於法國的西部,整個歐洲大陸的西邊,諾曼第大區。我斷斷續續的拍了它很久,主要記錄下來這些年我心裡的痕跡和變化吧。《諾曼第的痕跡》部分作品
「螞蟻攝影」是一個非盈利性攝影組織,是一個對攝影有追求、有態度的交流平臺,螞蟻的宗旨「批評若不自由,讚美則毫無意義」,成立於2009年8月,主體為一個簡單的微信群,螞蟻歷史成員千餘名,現群內成員110餘名。加群有門檻(發送作品,群內投票成員支持過半),但不限器材、不論題材,去留自願(加群請聯繫微信號:kama1643966400)。
螞蟻攝影獎就是在以上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資金來源於影友們的自願捐贈。原本旨在鼓勵群內的螞蟻,現已擴大到全社會。
2020年承諾獎金捐贈者及金額(按承諾時間順序):上海- 匿名影友 2000元
南通- 涼白開 300元
巴中- 灰階 200元
昆明- 慄子 100元
陝西- 匿名影友 500元
陽江- 紅Hong 500元
溫州- 匿名影友 2000元
澳洲- 匿名影友 1000元
瀋陽- 有福人家 100元
青島- 王雷雷 200元
衢州- 雲叩柴扉 200元
南通- 宛如相遇 200元
紹興- 匿名影友 2000元
揚州- 荷之味 200元
陝西- 方燕 200元
安徽- 匿名影友 300元
深圳- Nina 200元
廣東- 匿名影友 2000元
紅河- 李明強 100元
北京- 斯基 200元
新疆- 夏建國 1000元
衢州- 茉莉 300元
衢州- 寶貝媽 100元
深圳- 李立新 200元
廣東- 一路向東 600元
江蘇- 凡是小編 300元
上海- 魚 200元
山東- 鄭小樂 200元
遼寧- 畢利新 100元
杭州- 默目 1000元
海南- 飛越 200元
江西- 無戒 200元
浙江- 二人地理工作室 500元
山東- 吉堃 300元
山東- 小保哥 200元
貴州- 極地陽光 200元
渭南- 孫先生 100元
溫州- 黃一漢 500元
山西- 愛攝影工作室 100元
上海- 玉兒 100元
北京- 徐成 200元
金華- 寧靜 300元
昌邑- 落花生 100元
眉山- 民民 100元
鄭州- 石玉霞 500元
深圳/西安- 陳先生 500元
嘉峪關- 酩酊 200元
瑞安- 匿名影友 500元
上海- 匿名影友 200元
曲阜- YK 100元
廈門-小王 1000元
北京-周挺 100元
山東-李百軍 500元
河南-匿名 100元
雲南-羅懷學 100元
江蘇-匿名 500元
湖南-匿名 200元
北京-匿名 1000元
上海-楊熙東 300元
南通-匿名 300元
常州-金晶 300元 (以Jeff的名義)
內蒙-妖歌 300元
杭州-楊虎良 1000元
山東-白杉 100元
上海-快樂的友友 100元
南京-若水 100元
貴陽-自由心情 100元
北京-蔣志 500元
長沙-華劍 100元
廣西-覃士柱 500元
江西-恬靜 500元
內蒙古-黃笑映 2121元
溫州-託馬斯大火車 100元
山東-王愛華 1000元
南京-駐華大使 1000元
歡迎給「2021年螞蟻攝影獎」(第11屆)捐款
捐款方式:承諾一個金額,獎項確定後直接匯款給獲獎者,沒有中間環節。
給螞蟻攝影獎捐款請聯繫微信號:Antphotos
END
—【螞蟻攝影】—
(長按二維碼可識別、關注)
| 螞蟻螞蟻螞蟻螞蟻 |
日常事務請聯繫微信號 Ant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