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中國平安的2020年:逆勢中的進取與進化

2020-12-22 礪石商業評論

礪石導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房地產調控與中美貿易戰等多重因素作用的2020年,中國平安一方面鎮定應對疫情影響,另一方面在各個業務領域並沒有保守求穩,而是積極推進轉型變革、升級業務能力。在這樣的特殊年份,還能將「轉型」與「變革」作為全年最核心的戰略主題,充分體現了中國平安的強大進取心與進化能力。

華生、尹煒鋒| 文

1

不平凡的2020

2020年,註定是中國商業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一方面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政策對地產行業加大調控帶來的對各行各業的連鎖反應,再加上中美貿易戰引發的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讓國內很多企業都面臨不小的壓力。

但隨著2020年即將結束,筆者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整體商業環境並不理想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其中好的企業被格外凸顯,不好的企業多遭遇較大的危機。這個現象在2020年的資本市場更是得到了相比任何一年都明顯的體現,幾乎所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好企業都表現出極強的抗風險性,而那些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則大多表現低迷。

分析背後根源可以發現,行業景氣的時期,即使企業經營基礎薄弱,旺盛的市場需求也能帶動業績的增長;然而,當行業出現系統性危機時,一些商業模式欠佳、組織能力低下、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極可能隨之出現經營危機;相比之下,真正具有擁有內生成長動力、有長期競爭力的企業反倒可以快速做出調整,逆勢之中化危為機。其中,中國平安就是優秀企業「逆勢之中見真章」的一個極為典型的案例。

受疫情影響,中國平安所在的金融保險行業無疑是危機重重。線下溝通恢復遲緩,致使對線下展業比較依賴的長期保障型業務在較長時間內受到負面影響;經濟下滑帶來企業不良貸款比例升高,致使相關金融業務面臨信用風險上揚的不利影響;另外,國內外股市劇烈波動、市場利率下行,導致權益類資產貶值、國債收益率下行的風險壓力加大……

但就是在這樣的經營環境下,2020年的中國平安,不僅在資本市場表現平穩,各項業務也紛紛呈現出全新的面貌。不禁要問,平安是如何做到的?

2

逆勢進取

為搜尋答案,筆者閱讀了近一年各大券商對中國平安出具的研究報告,發現在報告題目中出現最多的關鍵詞就是「轉型」與「變革」,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外界對中國平安的共識評價。在系統盤點中國平安2020年的整體表現後,筆者也有同樣的感受。

首先,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平安鎮定應對,分別從金融保障、醫療科技與公益捐贈三個方向抗擊疫情,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期間,中國平安全集團為受影響企業、客戶及一線醫療機構提供超過180億人民幣的資金支持、累計損資損物1.8億元;同時,各業務線發揮自身優勢參與抗疫:平安產險為全國10萬小微企業提供總額超1000億元的專屬風險保障;平安好醫生業務率先推出抗疫24小時線上義診;平安醫保科技支援近百家醫院遠程閱片,派遣移動CT影像車馳援武漢……

其次,積極抗擊疫情之餘,中國平安沿著「金融+科技」與「金融+生態」戰略主線,在壽險、產險、銀行、智慧城市等業務領域堅定推動一系列的轉型與改革。

根據2020年三季報,中國平安的淨利潤下滑逐漸收窄、營收利潤增長4.5%,顯示出抵抗外部風險的經營韌性,這一方面得益於平安所堅持的「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模式本身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另一方面則是平安對外部風險的快速響應,如通過強化風險管控、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等手段有效化解。

在此基礎上,平安仍然堅定不移地推動業務的轉型與改革。

壽險業務改革在今年全面深化。這場以「渠道+產品」雙輪驅動、以數字壽險為方向的改革,源於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客群需求發生變化而傳統代理人模式無法持續的背景,其核心在於從文化、管理、產品、渠道等方面全方位升級業務隊伍。為此,平安制定了15個改革項目,其中至關重要的新版基本法在今年全面落實。

產險業務的數位化轉型在今年全面啟動。「數位化轉型」是平安實現業務過程智能化、提升客戶體驗與運營效率的重要手段,對產險業務而言,其核心是支撐營銷、定價、作業、風控等業務過程的智能化。正是在數位化轉型的推動下,最快3分鐘結案的「一鍵理賠」功能、快速成交的「一鍵續保」功能得以在疫情期間迅速上線,平安好車主APP月活用戶突破2900萬也側面印證了轉型成效。

銀行業務的數位化轉型也在加速。作為實現「中國最卓越、全球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的重要舉措,平安銀行的數位化著眼於數據治理、數據中臺、AI平臺三大項目群的建設,今年推出的「A+新核心系統」是其中一項重要成果,由銀行科技團隊自主研發,可以支持10億級交易帳戶、實現10億級海量日交易量,從而保證安全、高效的支付環境。

傳統的壽險、產險與銀行等金融主業積極變革背後,科技賦能業務的作用越來越突顯。2020年,科技的賦能不僅作用於中國平安的金融主業,還作用於智慧城市的建設。

科技對金融業務的賦能方面,我們能在2020年看到中國平安不少領先行業的成果。比如,平安人壽在行業中首創「智能預賠」服務,將理賠環節前置,使客戶在住院前即可獲取賠付,經濟壓力得到有效緩解,這一服務能夠實現,其背後正是平安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上的持續積累。同樣,前文所提平安產險首創的「一鍵理賠」也是源於科技的支撐。此外,平安銀行信用卡推出SAFE智能反欺詐系統、平安好醫生推出「在線醫療全程安心保障」計劃……,科技在中國平安的所有業務中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科技賦能下,智慧城市業務也在取得新的突破。這項業務圍繞「優政、興業、惠民」三大主題展開,是平安「科技+生態」戰略下重要的生態布局之一,其模式的本質是將平安在金融、醫療健康方面積累的科技、經驗輸出到城市建設,服務範圍涵蓋政務、生活、交通、醫療等。

2020年,中國平安累計在國內144個城市落地這項業務,城市數量相較2019年底增長25%以上,可以看到布局正迅速展開。今年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平安為深圳打造的「i深圳」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在平安的建設下,該平臺集成近8000服務事項,其中260項可以實時核驗、自動審批,實現95%的個人服務、70%的企業服務線上辦理,體現出平安在科技對外賦能上的強大實力。這股實力也反映在平安的研發成果上,2020年,在人工智慧、區塊鏈兩項智慧城市建設核心技術領域,中國平安專利申請量均位列全球第三。

3

醫療生態圈戰略

2020的逆勢之下,平安幾乎所有業務都在前進,但在諸多進展中,最引人矚目的還是中國平安在9月22日於深圳舉行的投資者開放日活動,這一天,中國平安首次全面披露了醫療生態圈戰略及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成果,受到廣泛關注。

筆者在總結大多數多元化戰略取得成功的企業,都是在新業務選擇上有著極為審慎的思考。第一是新業務處於一個具有足夠有吸引力的市場,第二是與原有主業高度協同,第三是在新業務所在市場具有差異化的競爭能力。分析中國平安的醫療生態圈布局,便是基於上述三個邏輯的準確業務布局。

首先,中國醫療健康市場規模龐大,預計2030年有望增至16萬億元,為中國平安的未來增長打開巨大的想像空間。其次,醫療健康與金融主業有高度的戰略協同。平安從20多年前就以保險參與到醫療健康行業中,期間積累的行業資源、科技能力能有效賦能醫療健康生態的布局;同時,醫療健康生態的形成能反哺金融主業,形成良性循環。再次,已然成勢的網際網路醫療流量入口、領先的科技積累、全牌照的金融實力都讓中國平安在醫療健康行業擁有差異於保險公司或網際網路公司的競爭優勢。如此看來,中國平安「金融+醫療」的未來非常可期。

對於這樣一個與金融主業高度協同,市場可期的前景業務,中國平安很早就開始謀篇布局。例如,創業早期就通過保險參與到醫療健康,後來於2017年提出的「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已將醫療健康的生態圈布局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選擇在三年後的2020年全面發布,也意味著中國平安對醫療生態圈的思考進一步成熟;這從本次發布的戰略藍圖上,也可以看出。

從頂層的戰略設計上,中國平安醫療生態圈生態戰略是將從政府、用戶、服務方、支付方與科技等5個方面發力構建醫療生態閉環,以抓住醫療健康市場的巨大發展機遇,打造公司未來價值增長新引擎。針對上述5個方面,中國平安在醫療健康領域進行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完善業務布局,例如平安智慧醫療主要服務政府端,平安好醫生佔據用戶及線上醫療服務端,平安智慧醫療佔據線下醫療服務端,平安人壽、平安養老險、平安醫保科技與平安健康險服務支付端,平安醫療科技研究院等提供技術研究支撐,這些業務之間形成有效互補。

目前,中國平安醫療生態圈建設已經初具雛形。其中,平安好醫生作為醫療生態圈的最重要成員,截至目前用戶數高達3.46億,月活躍用戶數達6727萬人,是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醫療流量入口,同時聚集全國近萬名專家,線下服務網絡涵蓋11萬家合作藥店、4.9萬家合作診所及2000多家體檢中心,並推出子品牌「平安醫家」,構建專業醫患溝通的橋梁。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至27.5億元,其中在線醫療收入大幅增長107%至6.95億元。

平安醫療科技研究院打造了全球最大的醫療資料庫之一,醫療科技專利申請數位列全球第二,在6項醫療影像國際競賽中獲得第一,疾病覆蓋數超3萬種,就診數據超10億條,醫療科技調用超3億次。平安醫保科技也於今年中標青海、貴州、海南等8省醫保平臺建設項目,累計中標12省醫保平臺建設項目,在全國醫保省平臺信息化建設領域領跑市場。

另外,中國平安在醫療科技領域也頻獲科研和賽事榮譽。醫療科技專利申請數位列全球第二,聯合國內外權威醫院在《柳葉刀(The Lancet)》子刊《EBioMedicine》、國際重症醫學頂級期刊《Critical Care Medicine》等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在國際生物醫學機器翻譯比賽中斬獲冠軍。2020亞洲心臟病學會大會上,平安AskBob AI醫生心血管病綜合管理能力媲美參賽專家醫生團隊。

從中國平安健康生態圈目前的業務成果來看,其不僅為中國平安帶來了全新的業務增長點,還很好地實現了與金融保險主業的協同。例如,根據中國平安官方數據顯示,其每年15%到20%新增金融客戶來自於醫療生態圈,使用醫療生態圈服務的金融客戶客均合同數為3.1個(不使用的為2.0個),使用醫療生態圈服務的金融客戶AUM約1萬元(不使用的為5600元)。

另外,中國平安健康生態圈戰略並非孤立存在的,其是中國平安「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整體戰略規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健康生態圈之外,中國平安還將圍繞「金融服務、汽車服務、房產金融與城市服務」等其他四個核心領域,構建生態圈,拓寬客戶渠道來源。

目前,在上述幾個核心領域,中國平安除了在金融服務主業之外,便是將醫療健康生態圈建設作為最核心的發展方向。據悉,平安每年將營業收入的1%用於創新科技的研發,其中很大一部分會投入到醫療生態圈。未來,隨著健康生態圈戰略的初步成型,相信中國平安在其他幾個生態圈領域的業務布局也將得到進一步加強,這些生態圈的成熟,都將大大豐富中國平安的收入結構,並對中國平安的金融服務主業產生巨大的協同促進作用。

4

結語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房地產調控與中美貿易戰等多重因素作用的2020年,中國平安一方面鎮定應對疫情的影響,另一方面在各個業務領域也沒有保守求穩,而是積極推進轉型變革,提升業務能力。

在這樣的特殊性年份,還能將「轉型」與「變革」作為全年最核心的業務主線,很好地體現了中國平安這家企業極強的戰略進取心與進化能力。也正是這種進取心與進化能力,讓中國平安在過去32年的時間,從一家深圳區域性的財產保險公司,進化成為一家涵蓋保險、銀行、證券與資產管理等一站式服務的綜合金融巨頭,再到成為「金融+科技」「金融+生態」相互賦能的全新商業物種。

筆者在研究中國企業發展史時發現,很多起點相近的企業發展到後來逐漸出現巨大分化,有的不斷蝶變,取得巨大成功,有的不斷沒落,甚至消失,根源就是在進取心與進化能力領域的巨大差距。而即使在如此特殊的2020年,中國平安也在業務上保持了超強的進取心與進化能力,不僅在壽險、產險與銀行等傳統領域的核心能力得到提升,還在科技與生態圈領域沉澱出了全新的能力。

而對於企業,筆者一直認為能力的提升其實是比短期業績表現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短期業績是企業過去能力在當下的業績體現,能力提升則會反映在企業的未來業績。中國平安在2020年這一年持續進行變革所帶來的能力提升,勢必在新到來的2021年,為其帶來更加確定性的業績增長。

相關焦點

  • 「企望者「故事登上吳曉波年終秀,平安私人銀行改寫私行服務模式
    2020年註定不平凡,財經作家吳曉波把2020年的年終秀主題定為「勇敢者的心」,面對困境,有人被動靜候,也有人逆境飛揚,平安私人銀行「企望會」成員周新平故事入選吳曉波年終秀年度「勇敢者」案例。  達則兼濟天下,中國古代文化精髓今天仍在傳承。周新平,跨國公司前中國區總經理,實現財務自由之後的他在58歲選擇回到湖南衡陽成為「新農民」,創立「大三湘」,不僅成為中國茶油領導者,也用茶油興一方產業、富一方百姓。
  • 復盤2020中國塗料業:新冠疫情衝擊下的冰火兩重天
    2020鼠年已經過去。回顧這一年,對於中國塗料行業格外銘心刻骨。全球都在戰「疫」,塗企也不例外。但是疫情下也有春天。 你說難做,其實沒有哪一年好做。你說不好做吧,年年都在努力做。2020年的現狀是,不少中小塗料企業哀鴻遍野,不少頭部塗料企業高歌猛進。
  • 穿越2020,抓住「逆勢生長」的力量
    2020上半年,據公開數據顯示,一級市場表現疲軟,總計完成投資僅827筆,公開披露的總投資金額3115億元,皆不足2019年數據的三分之一。但在此逆勢之下,我們的商業形態其實也發生了一些可喜的生長,並攪動了一場新的商業突圍戰。
  • 停擺與重啟: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復盤總結
    12月31日,2020年的最後一天,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的數字終於突破200億,以204.17億元收官。經歷了半年多的停擺,有公司倒閉,有影人離世,有影院關停,中國電影繼續在寒風中砥礪前行。回望這一年,中國電影經歷了哪些波折,留下了哪些遺憾,又發生了哪些變化?蘊含著哪些希望的種子?
  • 2020年上海港貨櫃吞吐量逆勢衝上4350萬標準箱新高峰
    2020年上海港貨櫃吞吐量逆勢衝上4350萬標準箱新高峰 2021年01月04日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記者1月1日從上海港了解到,2020年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形勢呈現前低後高,下半年屢創新高特點,全年逆勢衝上4350萬TEU(標準箱)新高峰。
  • 復盤2020年中國科技的關鍵詞
    可誰也沒想到,2020 年反轉來得如此之快。截至今日,蔚來的市值已達到 730 億美元,與 2019 年底最低股價相比翻了 50 倍,一舉成為中國市值最高車企;小鵬與理想陸續上市,市值暴漲至最高超過 300 億美元。 新造車在中概股的三員「大將」,也至少在錢這方面鬆了口氣,得以籌集更多資金來拓展自身業務。
  • 拼搏進取守初心 戮力前行擔使命 ——白銀法院2019年工作紀實
    拼搏進取守初心 戮力前行擔使命 ——白銀法院2019年工作紀實 2020-04-02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蹲起跳:中國平安(02318)的壽險改革
    沒有不難的改革,平安的壽險改革也是如此。8月27日晚,中國平安(02318)公布了2020年中期報告,總體符合各方預期。具體看,銀行及金融科技板塊保持較好增長態勢,保險板塊承壓,特別是壽險業務受多方因素影響較大。壽險業務是中國平安的核心以及利潤主要來源,但2020年以來,平安壽險業務保費增速放緩,前7個月保費收入累計同比為-5.07%。
  • 逆勢翻盤!2020中國外貿再創歷史新高!
    年終歲尾,回顧2020年,聯合國貿發會議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額同比下降5.6%,這是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貨物貿易的最大同比降幅。而在這樣嚴峻的貿易大環境下,中國外貿發展表現卻超預期。
  • 2020HeRo中國人才管理典範企業大獎揭曉,華為阿里平安小米等齊聚
    北京2020年11月12日 /美通社/ -- 近日,由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聯合舉辦,《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作為首席媒體支持的2020HeRo(中國人才管理典範企業獎)評選已於日前圓滿完成評審工作,並公布獲獎企業名單,包括華為、阿里、平安銀行、京東、小米、中信銀行、太保集團、碧桂園、融創、貝殼、蒙牛、順豐等在內的
  • 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發布 中國平安位列全球第一
    12月31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下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2018-2020年間,全球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2.31萬件)、美國(0.91萬件)和日本(0.27萬件),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平安集團(1074件)、飛利浦(1021件)、強生公司(535件),平安集團以1074
  • 體育賽事蕭索之年,體育短視頻為何逆勢崛起?
    疫情陰影下,賽事停擺、觀眾離場、營收銳減……2020對體育行業來講是一個蒙著陰影的年份,但在黑暗之中,體育短視頻卻逆勢增長。  「在抖音上,過去一年體育類內容的投稿量增長了92%,比過去很多年整個的增長量還多。
  • 【美股復盤】復盤美股2020年極與極,透過7個關鍵節點看美股的波瀾...
    美股研究社篩選幾個標誌性的關鍵節點,幫助大家了解跟復盤美股的2020年。一、 科技股成今年最大贏家,遠程辦公、電商支付、社交廣告遠遠跑贏大盤迴首2020年美股行情,新冠疫情是貫徹全年的市場主軸,這也讓美國不少實體經濟受到較大影響。
  • 復盤《愛情進化論》改編得失:臺偶劇本土化的實驗之作(1617期)
    畢竟與原作時隔7年,無論社會價值觀的更迭,兩地文化特色的迥異,還是創作風格的不同,都註定了《愛情進化論》不可能成為《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簡單粘貼複製。3分原作7分原創  人設進化接地氣 《愛情進化論》在劇情主題框架上沿襲了《我可能不會愛你》中「程又青」與「李大仁」的十幾年陪伴模式,劇中同為「輕熟女」艾若曼也與老同學鹿飛從友情逐漸進化為愛情,並實現了個人成長。
  • 2020年銷量逆勢創新高,歐拉勇擔「中國新勢力領軍品牌」
    2020年的中國車市是極具挑戰的一年,尤其對於新勢力品牌來說,不出色,便出局。但身處新勢力陣營的歐拉,卻活成了特例。在剛剛過去的12月,歐拉品牌銷售12745輛,同比勁增380.4%。今年1-12月,歐拉累計銷量已達56261輛,彰顯出「新勢力領軍品牌」的先鋒實力。
  • 平安私人銀行發布2020私募熱搜榜:代銷私募產品 客戶近兩年收益400...
    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日前,平安私人銀行發布了2020年度私募熱搜榜,從市場、私募整體表現以及私募投資者三個維度對上一個年度進行了回顧和復盤。平安銀行統計數據顯示,過去兩年來,該行代銷私募,客戶累計獲得近400億元收益,其中2020年收益為近275億元,2020年盈利客戶佔比高達90.7%。
  • 議程公布:逆勢破局,冪次生長,4月25日見|GMIC Live 2020
    GMIC Live 2020將於4月25-27日在線上舉行。2020年,是GMIC即將走過的第12年,也是21世紀一個全新10年的開端。大會官網:https://www.gmic.cn/然而,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讓全國上下進入了特殊時期。各企業紛紛參與到抗疫一線,承擔社會責任,貢獻企業力量。
  • 波司登2020上半年淨利增長41.8% 中高端羽絨服逆勢增長
    中新網11月27日電 26日,波司登(03998.HK)2020年上半年業績出爐。截至2020年9月30日,波司登營收46.6億元,同比增長5.1%。歸屬股東淨利潤約人民幣4.9億元,同比增長41.8%,毛利率提升4.3個百分點至47.8%,擬派發中期股息每股3.5港仙。
  • 中國平安人事再現調整:李源祥將辭職 陸敏接任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
    據了解,李源祥將繼續工作至2020年1月31日。李源祥自2004年加盟平安,致力於將國際先進保險理念與中國實際結合,帶領平安鞏固了保險業務的核心競爭優勢,在產品、服務、渠道和運營體系等方面升級強化了穩固的系統平臺,建立了人才梯隊,實現了平安保險業務的不斷超越發展。李源祥表示:「在平安工作的16年間,我見證了改革開放大潮下中國平安的一路奮鬥和發展奇蹟。
  • 下注中國,尋找2021年十大中國核心資產,賭國運,再出發!
    」  1  下注中國,下注核心資產  時勢造英雄,連巴菲特都說,「他在恰當的時間出生在一個好地方(美國),抽中了『卵巢彩票』(經濟上升周期)。」毫無疑問,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運就處在一個劇烈的上升周期,巨大的動能在短暫的時間中迸發出來,創造財富的效率也是世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