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寫兩次《靈魂擺渡》,每次都有新感覺。
上一次吐槽《靈魂擺渡》劇場版「致敬」、「抄襲」傻傻分不清楚時,有一個小夥伴留言說到
儘管確實很容易就看到「借鑑」的痕跡的,但我覺得導演把這個「講述中國人自己的鬼故事」的tag把握的非常好。
是的,《靈魂擺渡》三季追下來,最大的驚喜就是導演很好的將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融入劇情之中,在仙俠劇已經拍爛到撲街的情況下,能看到真正回歸傳統還順便熬雞湯的「靈異故事」,還是非常讓人驚喜的。
整個第三季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織女的詛咒》,這是一個乍一看很老土,但扒開之後滿目血淋淋的神話新編。
故事從主角團一行偶然間闖入一個剛剛開化不久的小村莊開始講起。
這個村莊有一個巨大的迷宮,相傳織女的靈魂就被困在這棟迷宮之中,凡進入迷宮者必將受到織女的詛咒而死。
但奇怪的是,根據村志記載,織女並不是一直都是瘟神,相反,千百年來,她都是村莊的保護神,就在20年前還有關於織女施法祈求風調雨順的記錄。
那麼,是什麼原因激怒了「保護神」,竟然給這個保佑了上百年的村莊降下詛咒呢?
隨著主角團調查的深入,一個殘忍又愚昧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原來,這個村裡的 織女是一個被囚禁的強姦受害者
遠古時期的某一天,織女不小心墜落凡間,被村民所救。
為了報答村民的救命之恩,織女利用天神之力逆天而行,為村莊帶來了大豐收,嘗到不勞而獲的甜頭的村民不願放織女返回天庭,便修建了一棟巨大的迷宮,困住了織女。
可是施法祈求豐收卻需要織女心甘情願,被村民傷透心的織女不願再為村民祈禱。
喪心病狂的村民強姦了織女以獲取帶有織女血統的後代,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培養一個心甘情願為村民犧牲的新織女。
這種變態的「種族延續」經歷了上百年的時光,直到織女血統的女子生育不出後代才停止。
然而織女血統的斷絕卻沒有讓村民意識到企圖通過織女不勞而獲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反而讓他們更加的瘋狂了起來,他們開始尋求新的方式創造「織女」。
於是,村子裡無父無母的漂亮女孩被村民指派成為新一代的織女。
可是,此時被選中「織女」早就已經沒有了神力,儘管她們接受著供奉,對保佑村莊卻是有心無力,無論她們怎樣真誠的祈禱,也不可能產生織女那樣逆天而行的神力。
村莊裡的最後一代織女就是這樣一個沒有神力的普通女孩,在她的任期內,村莊遭遇了罕見的三年大旱,整個村落顆粒無收,無論女孩怎樣虔誠的祈禱都無法改變自然規律,氣急敗壞的村民無法容忍「織女的背叛」。
他們不願再去供奉一個「沒有神力」的織女。
於是他們開始效仿祖先「牛郎」那樣,通過 強姦 的方式發洩自己的憤怒,一個又一個男人走進織女的房間,帶上面罩遮住面孔,然後脫下褲子實施暴行,第二天再摘下面罩仿佛昨晚實施禽獸行徑的人並不是他們。
久而久之,「睡了」織女也不會怎麼樣的說法傳遍村莊,男人把「織女」當作洩慾的工具,女人們瞧不起她。
飽受折磨的織女準備帶著弟弟逃跑,去外面開始新生活,但沒想到的是,早已不相信織女的村民們此時卻一個個打著「織女離開村莊會給村莊降下禍端」的旗號不允許織女離開村子。
悲劇再次重演。
幾百年前的村民怕織女回到天庭揭穿他們強姦的罪行而將織女困進了迷宮之中,幾百年後,他們又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再一次將最後一位織女逼進了曾經困住初代織女的迷宮牢籠。
村民將迷宮封鎖起來,假稱迷宮中封存著「織女不願別人打擾她休息的詛咒」,一如幾百年前強姦了織女的牛郎一樣,將自己的禽獸行為美化成「偷看織女洗澡後與織女一見鍾情」,將阻止織女回歸天庭的行為美化成對抗「王母娘娘棒打鴛鴦」。
遠古與現代兩位織女的故事一明一暗互相交織,儘管間隔百年,但本質上卻沒有任何的差別,幾百年的時光裡,人類社會不斷的發展,可依舊沒有學會敬畏自然、尊重他者。
人性依舊醜陋,對於女性的壓迫也依舊殘忍。
以前,面對感恩的織女,他們不但沒有絲毫的敬畏,反倒渴求更多的回報;現在,面對無辜的女童,他們以信仰之名將她推上神壇,又以信仰之名踐踏她的尊嚴。
人類躲藏在面罩之後,仿佛面罩之下犯下的罪行都可以在摘下面罩的一刻一筆勾銷。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靈魂擺渡》中《織女》一集和大熱的諷刺社會現實的科幻劇《黑鏡》( 連結可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靈魂擺渡通過靈異的方式建構了一個並不存在的平行世界,而黑鏡則是用科技:黑鏡中的人躲在屏幕的另一端肆意的散發著自己的惡意,而織女裡的村民躲在面罩和謊言之後。
《黑鏡》裡表面上和藹可親互相打著5星好評的人類,在社交網絡以外的世界裡互相捅刀,織女村莊裡的人表面上供奉、尊敬著織女,但帶上頭罩的一刻卻都獸性大發。
不過兩者的區別也很明顯,《黑鏡》對於人性本惡的諷刺是毫無保留的,《靈魂擺渡》整個系列雖然也揭露人性的醜惡,但最終仍對人性保持著美好的期待。
織女的故事裡儘管幾乎人人都有罪惡傍身,但織女卻是無辜的。
編劇安排織女的弟弟在20年後回到了這個人人雙手沾滿鮮血的村莊,用屠村的方式替姐姐、也替幾百年來一直飽受欺壓的織女們完成了復仇。
而主角團也拯救了可憐的織女的靈魂,通過法術超度了織女和弟弟,讓他們能夠獲得自由重新轉世。
說白了,《黑鏡》的未來和《靈魂擺渡》的過去,講的都只是現在而已。
只不過英國人是用科幻的方式聊人性的劣根性,而《靈魂擺渡》 借的是中國古老神話的外殼,玩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
故事的時空設置雖然不同,但討論的核心都是一樣的:人性本身
這也正是《靈魂擺渡》故事精彩所在。
《靈魂擺渡》男主角擁有一雙鬼眼,能看透怪力亂神,但他看的是鬼神,讀的卻是人心。
全劇通過解構的方式重新演繹了流傳許久的各色神話故事,用中國人的方式聊人性、聊世界觀。
在這個世界裡,代表年終怪物的「夕」抓小孩子吃只是為了能將他們聚在一起過年,希望他們不要只記得聖誕、元旦,為外國人的節日歡呼雀躍而忘了傳統文化。
試圖毀滅世界的蚩尤復甦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譴責神無視人類的發展,寓言神必將被人類所推翻;
然而可笑的是,蚩尤和他自己譴責的神並沒有什麼區別,主角之一的趙吏一直在重複:人類的社會在發展,人類的社會在進步,而蚩尤卻沒有絲毫的警覺。
蚩尤的自大狂妄最終毀了他統治世界的春秋大夢,於是人,輕易擺了所謂的神一道,只用一瓶遠古時期沒有的葡萄酒就灌到了蚩尤,打敗了他。
不僅僅是遠古傳說,甚至抗日戰爭、南京大屠殺、日本人的細菌實驗都被導演、編劇、原著作者捏進了這個 裹著靈異鬼故事外表的寓言劇 裡。
主創們一邊裝神弄鬼、一邊科普傳統文化又一邊熬下一鍋鍋濃濃的雞湯,觀眾們明明知道是在強行升華家國情懷、真善美、勵志這些主題,但最終卻總是笑著幹了這碗雞湯。
可以說,《靈魂擺渡》網劇儘管製作算不上精良、主創又挖坑不止,但這個系列的出現填補了中國傳統故事現代演繹的空白。
懸崖邊跳舞的九天玄女、地府裡的黑白無常、吃人不吐骨頭的饕餮。
這些我們從小讀到大的故事,現在已經鮮見於文藝作品,中國的某些導演一天到晚叫囂著要開創著中國的奇幻劇時代。
但事實上,中國人已經快連自己的故事都講不明白了。
山海經裡的怪物傳到日本變成了陰陽師傳奇,幾經發展構成了日本人特有的神話體系。
如今,中國人再買回版權,用日本的聲優配音,成了風靡全網的手遊《陰陽師》,想想其實挺可悲的。
我們在抽SSR的時候會不會有那麼一點點心疼,畢竟,貌美如花的閻魔大人、判官、小黑小白明明本都該是操著一口中國腔的「怪力亂神」,如今卻都講著日本方言蹦蹦跳跳。
中國神話故事裡的傳奇其實遠比《陰陽師》裡的複雜、宏大也有趣的多。但如今卻都成了塵封的故事,無人知曉。
市場真的應該給《靈魂擺渡》這樣的網劇多一點機會。
因為,《山海經》的故事再不講,也許以後的小孩,就真的要以為地府的大管事是《陰陽師》裡的閻魔姐姐,而不知道還有閻羅王這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