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 周年之際,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今天全國公映。昨日影片發布改編自經典電影《英雄兒女》主題曲的《英雄讚歌》MV,著名歌手譚維維和小提琴家呂思清合作,耳熟能詳的旋律再度激起國人對於「抗美援朝」精神的回憶。
導演管虎昨日接受採訪時表示,《金剛川》作為一部戰爭片,唯一創新是把鏡頭避開常規正面戰鬥,瞄向主攻之外那些為主攻做準備的普通戰士。
談拍片初衷:記錄是為了紀念
「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作為曾經的經典——抗美援朝影片《英雄兒女》的主題曲,《英雄讚歌》幾十年來廣為傳唱。談及這首歌,管虎表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場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鬥,這是整個中國的共同情感,整個情感充沛度在電影拍攝之前就已經擺在這兒了。這樣一種集體的民族情感,在拍之前已經註定了它是符合大眾情感和大眾審美的。」雖然執導的《八佰》口碑爆棚,但管虎坦言其實自己對戰爭片不擅長,只不過男性導演都希望有機會做戰爭片。
管虎導演表示,把鏡頭瞄向主攻之外那些為主攻做準備的普通戰士,是這部電影唯一的創新,「每一個個體的犧牲都是有價值的。有勇氣去記錄這種價值,我覺得對那些先烈是一個很好的紀念。這不是一個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的故事,而是這些人為了勝利,集體犧牲的故事。」
談聯合執導:有整體也有個性
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首度聯合執導,被看作是行業的一次新鮮嘗試。郭帆導演善用電影重工業流程,提高拍攝效率,路陽導演對於畫面的細膩處理,是一種俠骨柔情的延續。管虎導演平衡其間,以紀實感呈現戰爭場面及小人物的內心。對於這種說法,管虎直言自己也覺得新鮮新奇,「郭帆導演有點理工男,擅長精耕細作,準確度極高,在特效方面非常擅長,所以他主控美軍飛行員這一塊,它是宏觀視角看戰鬥的;路陽導演負責大部隊當中一個小士兵的視角,隨部隊前行的,其中又有點情感因素。」管虎直言,自己除了綜合捋順兩位導演的思路,還要完成比較慘烈的那部分,「把整體完成好,然後再施展各自個性的。」
「片中主人公其實面對的全是空中襲擊,所有的人都死去了。為的就是一個目標!這種犧牲我覺得價值特別大,是非常動人的,是不被常人看得見的犧牲。」談及片中主演吳京和張譯,管虎坦言,影片除了表現吳京的英勇,還希望讓大家看到一點吳京的「痞」,「有點不守規則的老兵色彩。張譯跟吳京是反著的,是一個相對有文化的剛入伍不久的一個新兵,是一個相對比較細膩、比較柔弱的角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