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末,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開會時,問到:為什麼似乎沒有人預見到戰後世界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所謂「二戰後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是指始於2008年末,將持續到2009年年中,由美國「兩房」引爆的金融危機,導致了天價房價和其它資產的突然崩盤。回顧過去,當時的情況是顯而易見的,但似乎沒有人預見這場危機會真的到來!
但美國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Desmond Lachman)警告:今天全球的情況與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情況何其相似。美國在疫情摧殘下,經濟堪稱一片蕭條,但美國股市卻衝上了3萬點。正如國際清算銀行不斷警告的那樣,全球資產和信貸市場價格再次上漲,已經遠遠高於其潛在價值。換句話說,現在的全球市場正處於泡沫區域。經濟學家或許都希望全球經濟趕快復甦而保持沉默的時候,實際上全球經濟的另一條腿已伸向了危險的邊緣,是否在一年或兩年內,當泡沫最終會破滅的時候,英國女王不知會否還問同樣的問題。
拉赫曼認為,考慮到如今的泡沫比12年前普遍得多,以及當今世界經濟的負債比12年前高得多,全球經濟學家一致性的保持沉默,真的讓人感到驚訝!在2008年,泡沫主要局限於美國的房地產和信貸市場,而現在它們幾乎遍布世界經濟的每一個角落。事實上,美國股市今天的估值讓人想起1929年股市崩盤前的情形,而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存在嚴重償債能力問題的國家都發現自己能夠以零利率借款。同樣讓人不安的是世界各地堆積如山的債務,甚至是在大流行病爆發之前,多年的低息貸款就已導致全球債務水平高於2008年9月雷曼(Lehman)破產前的水平。而在大流病行之後,由於預算赤字不斷膨脹,企業被迫大舉借債,全球債務水平飆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拉赫曼認為,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領域必須是新興市場經濟體,它們目前佔世界經濟的一半左右。新興經濟體受到全球病毒危機的衝擊,國際大宗商品低價格和出口產品外部需求疲軟等完美經濟風暴的打擊。這給這些經濟體帶來了創紀錄的高負債水平和異乎尋常的高預算赤字。這促使世界銀行(World Bank)預測,新興市場將會出現一波債務違約和重組潮只是個時間問題,這些違約和重組可能對全球金融體系產生重要影響。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債臺高築、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南歐國家也必須引起關注。這些經濟體目前的債務水平和預算赤字都比2010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時高得多。和以前一樣,受困於歐元的束縛之下,它們在削減預算赤字和恢復公共債務可持續性方面將面臨最大的困難。這似乎將使我們面臨另一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學家也警告病毒危機後美國中小企業的破產數量可能會激增。
2008年美國住房和信貸市場危機之後,花旗銀行前首席執行長查克普林斯(Chuck Prince)在解釋該行在泡沫時期的投機活動時指出:當音樂響起時,你不得不跳舞。如今,隨著全球各大央行繼續向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性,毫無疑問,音樂在響,市場在跳舞。但似乎沒人想問的問題是當音樂停止播放時會發生什麼?這可能會留下很多解釋給女王伊莉莎白,當音樂確實停止,沒有人會警告她經濟崩潰了,因為之前幾乎肯定所有人都在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