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

2020-12-27 騰訊網

沙皇尼古拉二世

1917年3月16日下午3點,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正式退位。

他在普斯科夫陸軍司令部的軍官們面前籤署了讓權文件,他說「願上帝幫助俄國」。他的退位標誌著延續三百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的徹底終結。

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是1721年至1917年間俄羅斯的國名。按俄羅斯及世界主流學派觀點,沙皇俄國是1547年~1721年間俄羅斯的國號,而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的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的皇帝」的頭銜,正式稱皇帝,從此以後的俄羅斯正式國號為「俄羅斯帝國」,「俄羅斯的沙皇(凱撒)」的稱號也變成了「俄羅斯的皇帝」。

俄羅斯帝國是當時歐洲列強之一,鼎盛時期國土面積達2288萬平方公裡,面積為歐亞兩大洲面積的42%,佔整個地球面積的1/22,約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6。不斷對外侵略擴張,曾迫使我清政府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先後割讓走了我國15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1900年,俄國參加八國聯軍,絞殺中國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鬥爭,並乘機佔據中國東北。

尼古拉二世(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

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德羅維奇(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史稱尼古拉二世,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最後一位皇帝(1894年11月1日—1917年3月15日在位),亞歷山大三世的長子。

尼古拉二世統治時,正是俄國從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級矛盾十分尖銳,沙皇制度已變得更加腐朽。登基之除,沙皇制度已經開始搖搖欲墜,末期更是內憂外患,尼古拉二世依然積極推行軍事封建的帝國主義政策、瘋狂地對外侵略擴張,對內改革卻不盡人意。

尼古拉二世全家

1914年,俄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它企圖從奧斯曼帝國手裡奪取黑海海峽、君士坦丁堡和土屬亞美尼亞,從奧匈帝國手裡奪取加裡西亞。尼古拉二世一面高唱和平、裁軍, 鼓吹「尋求防止威脅整個世界的災難的途徑」;一面加緊制定侵略戰爭計劃,擴充軍備,終於成為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罪魁之一。但德國前線的進攻招致了巨大傷亡,僅在1915年就損失了200萬人。

尼古拉二世是一個平庸的君主。他認為他的君權是「天賜」的,而他個人只須對上帝負責。尼古拉二世腐敗的統治,激起俄國人民不斷起來進行革命鬥爭。從1915年開始,俄國革命運動因戰爭而重新發展起來。在統治階級內部,內鬥愈演愈烈。朝廷內外,醜聞百出。

二月革命的爆發,徹底粉碎了沙皇制度。

1917年初,俄國革命時機已經成熟。在聖彼得堡,罷工運動迅猛展開。2月25日,罷工開始發展為武裝起義。尼古拉二世下令在屋頂和角樓架起了機關槍,向示威的群眾射擊。

但是,沙皇的血腥鎮壓只能促進人民更廣泛更劇烈的革命。軍隊受到革命的感召,先後轉到起義人民方面。

2月27日,聖彼得堡武裝起義勝利。沙皇失去了軍部、官僚和資本家的支持。3月2日,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3月16日下午3點,正式籤署讓權文件。

二月革命勝利後成立了臨時政府。1917年3月8日,尼古拉二世全家被囚禁於皇村。臨時政府曾準備把他們送到英國,投奔沙皇的表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但未成功。後尼古拉二世全家被轉移到西伯利亞的託博爾斯克,十月革命後又被轉移到葉卡捷琳堡,關押在商人伊帕季耶夫的寓所。

1917年,列寧從瑞士回到俄國,領導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人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政府將沙皇全家轉移到由紅軍控制的葉卡捷琳堡。

因為擔心保皇黨和列強繼續拿沙皇做文章,蘇維埃政府決定除掉沙皇一家,以絕後患。

1918年7月16日深夜,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和隨從被蘇維埃情報組織契卡(全稱「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秘密處決。他們的屍體則被澆上硫酸和汽油銷毀,遺骸被埋藏在葉卡捷琳堡地區的一個廢棄洞穴中。

至今為止,人們關於到底是誰下令殺害的沙皇全家還存有爭議。長期以來,蘇共中央一直堅稱這是烏拉爾地方政府私自決定的,但根據目前許多的回憶錄表明,殺害沙皇的命令出自蘇維埃領導層。

在蘇聯解體後,1993年尼古拉二世夫婦以及3名女兒的遺體在葉卡捷琳堡被發現。1998年,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下令將尼古拉二世夫婦及三名公主的遺體隆重安葬於聖彼得堡的彼得保羅大教堂中。

到2007年,瑪麗亞女大公和阿列克謝皇太子遺體也被發現,至此沙皇全家的遺體全部被找到。

2008年10月1日,俄羅斯最高法院正式為尼古拉二世平反,宣布他的家族是蘇聯鎮壓下的受害者,並恢復沙皇的名譽。

聲明:

本文資料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事實記錄有誤請指正修改。

相關焦點

  • 最後的攝政王載灃和俄羅斯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
    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尼古拉二世 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最後一位沙皇,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1894年11月1日—1917年3月15日在位)。
  • 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那些事兒
    這幾期的節目,我們會聊一整個專題,這樣可以讓大家更好地了解俄羅斯的人文歷史,對於俄語專業的小夥伴在國情知識上 會有所幫助,對於其他的小夥伴也可以增加一下知識面,多一點和別人吹牛的資本。通常大家不會記住每個王朝所有的皇帝或國王,但是一般對兩位帝王通常會比較熟悉,那就是開國之君和亡國之君。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俄羅斯帝國的亡國之君,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故事。
  • 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那些事兒(五)
    歡迎收聽今天的節目,今天我們最後一期來聊尼古拉二世。我們在之前的節目中已經對尼古拉二世的一生和所處的時代做了大致的了解,那麼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如何來評價尼古拉二世這樣一位俄國末代皇帝呢?對於這個問題,一百個人心中有或許一百個答案。在歷史的不同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階級人的心裡,尼古拉二世的形象都並不相同。
  •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1918年7月17日凌晨,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秘密槍決。尼古拉二世低估了列寧的革命性,始終認為其不會對自己全家斬盡殺絕。
  • 末代沙皇全家被秘密槍決:五個漂亮孩子太可惜了,圖9是槍決現場
    【末代沙皇】大家都知道,末代皇帝往往下場悽慘。
  • 末代沙皇家庭照:四個女兒一個比一個漂亮,圖7是他的最美皇后
    圖: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德羅維奇,史稱尼古拉二世,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最後一位沙皇,俄羅斯帝國最後一位皇帝、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最後一位沙皇。圖:歐嘉·尼古拉耶芙娜。歐嘉·尼古拉耶芙娜·羅曼諾娃女大公,是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與妻子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的長女。
  • 末代沙皇與皇族的最後命運
    就這樣,俄羅斯的最後一位皇帝尼古拉二世,走完了最後的旅程。隨後那些皇親國戚的末日也降臨了……沙皇在囚禁期間俄國莫吉廖夫。1917年3月8日(俄歷2月23日)。一個陰霾的早晨。在大本營的會議廳裡。枝形燭檯燈火輝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在留神地聽取前線指揮官對前線形勢的報告。
  • 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被處決,歐洲皇室歷史上最血腥的滅門慘劇
    羅曼諾夫王朝的歷史長達300餘年,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位僅23年。若將一個王朝的罪孽與衰敗都怪罪於末代沙皇一人實在是有點勉強,但手段軟弱且能力有限的他,面對國內尖銳複雜的矛盾已無力扭轉局面。在一些自作主張的決策下,他的確成了壓死沙俄這個大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甚至被推翻統治的人民稱之為「血腥的沙皇」。
  • 傳奇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二):上位之路
    而後來孩子的出生也只是完成政治任務,避免俄羅斯帝國後繼無人而已。在此期間,二人基本不同房,並且都各自有情人。關於葉卡捷琳娜情人這個問題,我們會在之後專門來講一期。而此時,得到了宮中大部分人支持的葉卡捷琳娜和奧爾洛夫決定提前政變,並順利推翻了彼得三世統治,成為俄羅斯帝國第四位女沙皇。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找到自己即位的法理依據,葉卡捷琳娜兩次告昭天下,痛斥彼得三世的種種罪行,並表示自己一定會將精力全部放在富國強兵上,使俄羅斯成為真正的歐洲強國。
  • 歐洲皇室歷史上最血腥的滅門慘劇——尼古拉二世的被處決
    可我們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那個被推翻了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下場到底是怎樣的。  前段時間,阿姆斯特丹的Hermitage 博物館舉辦「沙皇的晚宴」展覽,精緻陳列和講述羅曼諾夫王朝從葉卡捷琳娜二世到尼古拉二世期間,沙俄宮廷宴會、服飾、時尚、禮儀和餐具文化。
  • 溥儀得以善終,那麼末代沙皇呢?全家被秘密槍決,五個漂亮孩子太可惜了
    1961年10月17日,末代皇帝溥儀在北京病逝,終年61歲。如果對溥儀的生平有所了解,就知道作為歷史上的末代皇帝,溥儀最終下場算可以了,或者說得以善終。然而,我們鄰國俄國的末代沙皇就沒這麼幸運了。 1917年3月,俄國爆發「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被迫在火車上宣布遜位。起初,尼古拉二世把皇位傳給了弟弟米哈伊爾大公,可弟弟拒絕繼承皇位。就這樣,羅曼諾夫王朝滅亡,尼古拉二世成為了末代沙皇。繼續呆在俄國,危險重重,末代沙皇想到了去英國避難,因為他的外婆就是著名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可是英國王室直接拒絕避難請求。
  • 出生最高貴,命運最悲慘,這部關於末代皇室的劇追得我欲罷不能
    所有末代皇室,都逃不了悲慘命運。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半生見證王朝風雨飄搖,半生經歷顛沛流離,即使出生高貴,也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
  • 被革命的「反動派」——電影《尼古拉與亞歷山德拉》、《甘地傳》
    尼古拉二世的雄心壯志,在一次次敗報中消磨頹敗。近侍告訴沙皇,戰爭已經輸定了,俄羅斯將敗個一個「三等國家」,這令沙皇臉上無光,從1850年代克裡姆戰敗之後,半個世紀以來,沙皇們未有過敗績了,更何況,是敗給了一個「東方島國」。開國已近三百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在二十世紀曙光降臨之時,悲劇接連不斷,陰雲密布。猶如亞洲另一個更為孱弱的大帝國——清王朝,搖搖欲墜。
  • 羅曼諾夫皇朝的命運變化:俄羅斯帝國為什麼會走向衰落?
    沙皇會選擇有才幹的大臣去治理國家,但沙皇本人也必須能夠親自執掌朝綱。羅曼諾夫沙皇絕不會任命一個凌駕於主子之上的黎塞留或俾斯麥。沙皇必須超脫於政治之上,但也必須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如果能夠睿智地把權力委託給合適的人選,並從諫如流,那麼即便是才幹平庸的統治者也能取得偉大的成就。不過,近代的沙皇統治和今天的民主政治一樣,需要微妙而精細地操控複雜的事務。
  • 各國末代公主的罕見照:圖2被稱「亞洲維納斯」,圖4美得令人難忘
    李德惠,朝鮮末代公主。中日甲午海戰後,日本侵佔了她的國家,13歲的李德惠只能穿著和服前往日本,接受奴化教育。 法絲亞·福阿德,埃及末代公主。她年輕時極富女性魅力,曾在20世紀40年代登上時尚雜誌封面,著名攝影師塞西爾·比頓對她的美貌讚嘆不已,稱她是「亞洲維納斯」。
  • 老照片:各國末代皇后有多美?個個氣質非凡,中國的很像一個明星
    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沙皇俄國的末代皇后,丈夫是俄羅斯帝國最後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 12歲那年,亞歷山德拉的姐姐嫁給俄羅斯帝國皇帝亞歷山大三世的弟弟,亞歷山德拉因此在婚禮上認識了亞歷山大三世的兒子、當時的俄國王儲尼古拉。為了嫁給尼古拉,亞歷山德拉拒絕家族安排的婚事,改變宗教信仰去了俄國。
  • 《末代沙皇》王朝結局已定,皇帝際遇難明
    片中有評論說有不少人同情末代沙皇,但他的悲劇正是他自己一個個災難式的決定造成的。當時有同感,但再想想,羅曼諾夫王朝統治三百年,按歷史周期也差不多了;又逢工業強國碾壓農業國、獨裁君主制逐漸消亡(沙皇是歐洲最後一個獨裁君主),王朝終結本是大概率事件。
  • 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蘇聯滅門 ,難道是屠殺中國人之現世報?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11口人以「革命」的名義殺害。當末代沙皇面對槍口時,發出了一連串的「為什麼?……」。       當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11口被狂熱的俄國激進分子槍決時,他發出了一連串的「為什麼?為什麼?……」。而就在這個尼古拉二世當政期間發生的「庚子俄難」,江東六十四屯的七千餘無辜中國百姓被俄軍殘酷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