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正式成立:引導更多年輕人踐行公益

2021-01-08 經濟參考網

  「當主播這些年,從最初只有寥寥數人關注,到現在擁有上千萬的粉絲,與之相伴責任也越來越重。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該如何把握好這份影響力,做更多、更有價值的事情?」PDD在演講中說道。

  12月10日,鬥魚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平臺創始人兼CEO陳少傑代表鬥魚,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贈首筆善款300萬元,設立了「鬥魚公益專項基金」。

  發布會上,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介紹,「鬥魚公益專項基金」將來會用於中國兒基會「鷹翔計劃」「護航計劃」等一系列公益項目,對於留守兒童、公安英烈子女等特殊青少年群體給予幫扶支持。

  達成戰略合作後,雙方還將一起探索更多公益可能,「希望鬥魚可以成為更多公益項目落地的載體,以流量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帶動平臺數億年輕用戶傳遞社會正能量。」陳少傑說。

  合作現場,PDD作為鬥魚主播代表做了公益倡導演講。

  其實在這之前,他個人也曾「偷偷」做過不少公益:2018年內蒙古多倫縣的一所希望小學竣工之後,網友們才發現出資者中竟有劉謀(PDD)的身影。

PDD捐贈的小學

  在鬥魚平臺上,如PDD一樣熱衷公益的主播並不在少數。從主播到平臺,作為國內遊戲直播頭部平臺的鬥魚,也一直在公益領域動作頻頻,並逐漸摸索出了「直播+公益」的新模式,讓公益插上了網絡直播的翅膀。

  「作為一家領先的網絡直播平臺,鬥魚擁有近3億的年輕用戶,這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也意味著巨大的責任。如何利用平臺和品牌影響力,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更多年輕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我們一直在思考,也在積極探索。」陳少傑說道。

  直播賦能善舉,正讓公益迎來一些新變化。

  打破邊界

  今年年初,疫情肆虐。湖北不少企業遭遇困難,背後關係著千萬民生。關鍵時刻,諸多愛心力量出手相助。這其中,主播們的身影引人注目。

  4月,鬥魚直播發動旗下旭旭寶寶、一條小團團、大司馬等頭部知名主播,組織了一場「我為湖北買買買」的公益直播帶貨。明星主播們輪流上陣,幫助湖北30多個品牌50餘種商品帶貨,助力疫情後的湖北復工復產。

  連續4天的公益直播帶貨,幫助湖北售出了80.9萬件商品,達成超過3034.4萬元銷售額,而累計觀看人數達到3431萬,影響力驚人。

  過去,愛心人士做公益,多將愛心款物一次性捐贈給需要的人。媒體給予報導,呼籲更多人加入到公益事業。然而這類傳統公益模式,在傳播上容易碰壁。

  龐大的天文數字,受捐助者的無助,容易讓傳播語境變得異常嚴肅。如若不是新冠疫情這類重大社會事件,嚴肅性內容往往難以實現大規模傳播。

  直播恰恰是最有活力的內容載體之一。

  艾媒網的行業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直播用戶將達到5.26億人,而中國網民的數量約為9.4億。龐大的用戶基礎,保證了公益事件傳播的高上限。比起精心策劃的新聞發布會或者宣傳片,直播間內主播的一言一行更具真實感,進而可以讓許多觀眾產生情感共鳴,達到消解嚴肅語境帶來距離感的困境。

  直播所具備的特質,也讓公益的形式不再只局限於傳統的單次捐贈。比如主播助力「我為湖北買買買」,不僅能幫助受困的湖北企業暫時擺脫困境,也能給企業品牌帶來一定的長尾效應。

  直播也讓公益不僅僅局限於經濟援助。

  10月,鬥魚邀請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通過直播向海外學子提供健康防護的知識。儘管國內疫情已得到控制,海外仍面臨不同程度的危機,留學生在出國時總會遇到各種類型的健康困境。

  直播本身所具備的強互動性,可以讓需要的信息更廣泛地流動,從而更易觸達在某種情境下「信息貧瘠」的個體。從社會層面來看,直播傳遞健康信息,抹平海內外因疫情應對策略不同產生的信息鴻溝,也屬於公益活動的一種外延。

  鬥魚直播平臺一直有著許多類似的公益直播。9月開學季,鬥魚與武漢市青山區益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推出「公益直播課」。一位支教藝術老師,透過屏幕,藉助直播教留守兒童們用常見的紙杯、彩筆進行藝術創作。

  對留守兒童來說,屏幕的另一側展示了一個他們此前從未接觸過的世界。

  顯然,直播的出現不僅加速了公益事業的傳播普及,也在不斷打破邊界,賦予這一領域更加豐富的想像空間。

  為什麼是鬥魚?

  早在2015年,鬥魚直播已開始嘗試公益內容的直播形式。一部分人一時間似乎無法將「直播」與「公益」兩個有些看似無關的標籤聯繫在一起,但對更多熟悉鬥魚平臺的用戶來說,參與公益並不是一件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一方面,鬥魚旗下不少知名主播本就會積極參與許多公益事業。

  近兩年大火的遊戲主播「一條小團團」,為了彼時「我為湖北買買買」公益直播帶貨就曾「下血本」。在過往的直播中,「一條小團團」一直以虛擬形象示人,因此在走紅的過程中也遭到了不少負面攻擊,更被指責「外貌不堪」。

  即便在風口最盛的時期,「一條小團團」仍沒有選擇撤下屏幕上的二次元頭像。但在這場公益直播帶貨中,觀眾們卻發現原本的貼圖沒有了,鏡頭前變成了一位帶著口罩的少女,首次露出了真容。

  對「一條小團團」來說,直播露臉無疑是在拿自身的直播前景冒險,不少粉絲可能會因此流失。但即便如此,她依舊放手一搏。

  此番舉動感動了不少水友,更一度直接衝上了微博熱搜。

  也正是在PDD、「一條小團團」等正能量主播的帶領推動下,鬥魚的內容生態越發正向積極,逐漸改變了不少負面的刻板印象,也讓這一品牌得到了更多用戶的情感認可。

  從平臺層面來看,鬥魚積極投身公益是其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作為國內頭部的遊戲直播平臺,數以億計的用戶在上面享受著豐富的遊戲直播內容的同時,鬥魚有責任傳遞給這些用戶更多的正能量。

  鬥魚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平臺的月活躍用戶數已經達到了1.94億。

  另一方面,鬥魚並沒有陷入管道化的困境,這也替鬥魚的公益探索保證了一定的用戶認可度。所謂管道化,指用戶對平臺本身缺少忠誠度,會隨著其他平臺優秀內容的誕生而迅速流失。

  一個典型的管道化案例是長視頻平臺:不少人對三家巨頭沒有什麼情感認同,只因追隨劇集內容而聚集於此。

  但鬥魚的用戶並非如此。一個直觀的表現在於:個別大主播的離開,早已幾乎無法對鬥魚的用戶基本盤產生太大的影響。

  儘管用戶熱衷於風趣幽默的大主播,也同樣對平臺抱有情感。因此當平臺涉足新的領域時,用戶不僅有著更高的接受度,有時甚至願意跟隨平臺的步伐進行嘗試。

  鬥魚的用戶受眾多是年輕人。在當今社會環境下,年輕人也是對社會公共議題保持最高參與度的一個群體。

  而通過各種公益探索,鬥魚也確確實實幫助到了不少有所需的社會弱勢群體。「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成立後,「鷹翔計劃」將率先落地,平臺擬面向全國20個省份因疫情犧牲的公安烈士子女進行愛心捐贈。

  在可預見的未來內,直播與公益之間的化學反應,將賦予善舉更多的可能性。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鬥魚攜手中國兒基會成立「鬥魚公益專項基金」,關愛兒童少年群體
    2020年12月10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鬥魚公益合作暨「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捐贈儀式在京舉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朱錫生、副秘書長王海靜、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品牌公關中心總經理金祿霞、主播劉謀(PDD)等嘉賓出席捐贈儀式。
  • 鬥魚與中國兒基會成立公益專項基金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2月10日,鬥魚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鬥魚公益專項基金」,鬥魚捐贈首筆善款300萬元。「鬥魚公益專項基金」,將用於中國兒基會「鷹翔計劃」、「護航計劃」等系列公益項目,對於公安英烈子女等特殊兒童群體給予幫扶支持。「『鷹翔計劃』將最先落地,鬥魚計劃針對因疫情犧牲的英烈子女,以及往年因公殉職的英烈子女進行愛心捐贈,捐贈區域覆蓋全國近20個省份。鬥魚還將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一起在武漢舉辦多樣性的愛心公益活動。」鬥魚相關負責人介紹。
  • 探索「直播+公益」新邊界,鬥魚與中國兒基會達成公益戰略合作
    12月10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鬥魚公益合作暨「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捐贈儀式在北京舉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朱錫生、副秘書長王海靜、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鬥魚品牌公關中心總經理金祿霞、主播代表劉謀(PDD)等出席捐贈儀式。
  • 鬥魚攜手兒基會成立公益專項基金,PDD熱心公益獲官方認可
    不過,PDD一個人熱衷公益,始終勢單力薄,受益人群的輻射面難以拓展到更大規模。所以,鬥魚在帶領主播一同投入公益事業的同時,還積極利用自身龐大流量優勢,聯合社會各界人士,呼籲更多有能力的人幫助那些社會弱勢群體。
  • 鬥魚與中國兒基會達成公益戰略合作
    2020年12月10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鬥魚公益合作暨「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捐贈儀式在京舉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朱錫生、副秘書長王海靜、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品牌公關中心總經理金祿霞、主播劉謀(PDD)等嘉賓出席捐贈儀式。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代表鬥魚,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贈首筆善款300萬元,成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鬥魚公益專項基金」。
  • 首捐300萬 鬥魚與中國兒基會攜手設立「鬥魚公益專項基金」
    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該如何把握好這份影響力,做更多、更有價值的事情?」PDD在演講中說道。12月10日,鬥魚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平臺創始人兼CEO陳少傑代表鬥魚,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贈首筆善款300萬元,設立了「鬥魚公益專項基金」。
  • 鬥魚與中國兒基會達成戰略合作,探索「直播+公益」新邊界
    日前,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鬥魚公益合作暨「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捐贈儀式舉辦。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代表鬥魚,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贈首筆善款300萬元,成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鬥魚公益專項基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鬥魚直播共同攜手,積極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在公益項目資助、健康網絡內容創作和傳播方面密切合作,倡導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引導少年兒童文明上網、文明用網。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表示,作為一家領先的網絡直播平臺,鬥魚擁有近3億年輕用戶,這是寶貴的財富,也意味著巨大的責任。
  • 鬥魚與中國兒基會達成公益戰略合作 攜手挖掘「直播+公益」新可能
    來源:時刻頭條題記:當3億年輕人聚集於此,並模仿主播們的一言一行時,鬥魚背負的責任愈發沉重,而公益是引導年輕人最有效的通道。12月10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朱錫生、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主播劉謀(PDD)等嘉賓共同見證了「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鬥魚公益專項基金」的成立,陳少傑代表鬥魚,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贈首筆善款300萬元。
  • 鬥魚:以「長期主義」思維做公益
    與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並設立「鬥魚公益專項基金」,體現著鬥魚官方將公益事業長線運營、深度運營的追求。從單純的宣發渠道,變成了公益項目的策劃者和組織者,鬥魚給公益帶來了新可能。2020年12月10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鬥魚公益合作暨「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捐贈儀式在京舉辦。
  • 樂予基金會:星星影視公益專項基金正式啟動
    11月1日,以「聚力同行、攜手共贏」為主題的2019主旋律電影發展論壇在北京銅牛電影產業園成功舉辦,由北京樂予慈善基金會與銅牛電影產業園聯合發起的「星星影視公益專項基金」在論壇上正式啟動,來自中宣部、中國電影家協會、銅牛集團等單位的領導出席了活動。
  • 讓我們一起探索「直播+公益」新模式——中國兒基會攜手鬥魚達成...
    2020年12月10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鬥魚公益合作暨「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捐贈儀式在京舉辦。「鬥魚公益專項基金」首期捐贈部分資金將用於中國兒基會「鷹翔計劃」等系列公益項目,對公安英烈子女等特殊兒童群體給予幫扶。
  • 和喜公益基金成立丨和喜安築與四川省慈善總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順利舉行
    此次戰略合作,旨在弘揚中華民族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深度踐行社會責任與擔當,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發展。和喜安築集團向四川省慈善總會捐贈愛心善款100萬元成立「四川省慈善總會·和喜公益基金」(以下簡稱:和喜公益基金),該基金按照捐贈協議的約定將用於扶貧濟困、應急救災、助學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規定的各類慈善活動。
  • 當公益遇上直播,有些東西正在改變
    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該如何把握好這份影響力,做更多、更有價值的事情?」PDD在演講中說道。12月10日,鬥魚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平臺創始人兼CEO陳少傑代表鬥魚,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贈首筆善款300萬元,設立了「鬥魚公益專項基金」。
  • 東莞市瓦藍棧公益基金會曬帳本,去年公益事業支出大於收入!
    根據瓦藍棧公益基金會曬出的帳本,去年,其捐贈收入共達2453379.26元。東莞市瓦藍棧公益基金會負責人孫岐坤表示,捐贈收入共來自幾個方面,其中的「大頭」是慕思·南都愛心基金的捐贈,共有170萬元,佔了所有收入的近7成。 「慕思·南都愛心基金相當於瓦藍棧公益基金會裡的一個專項基金。
  • 鬥魚:當責任超越流量
    今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朱錫生、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主播劉謀(PDD)等嘉賓共同見證了「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鬥魚公益專項基金」的成立,陳少傑代表鬥魚,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贈首筆善款300萬元。
  • 樂助慈善基金會成立 設立解決「扶老人糾紛」專項基金
    樂助慈善基金會成立 設立解決「扶老人糾紛」專項基金 2016-10-14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10月13日, 樂助慈善基金會在蘇州正式宣布成立。由樂助慈善基金會聯合蘇州市志願者總會共同發起的「蘇州良知公益基金」也於當天正式設立。
  •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美術公益專項基金」啟動儀式在北京...
    2020年專門設立「美術公益專項基金」,該基金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設置公益獎學金,「美術公益專項基金」將向各省、各直轄市美術聯考成績前3名,各大美院校考成績前3名的學生提供公益獎學金;二是開展公益活動,「美術公益專項基金」將每年從全國每個省份和國家美術院校徵集選拔 「美術公益大使」,基金組織「美術公益大使」參與社會公益,帶領美術公益大使參與或舉辦各類美術公益活動。
  •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美術公益專項基金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10月18日,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美術公益專項基金」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據了解,為積極響應教育部《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於2020年專門設立「美術公益專項基金」,該基金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
  • 心存大愛,情系教育|水象公益為頭道水中中學設立專項教育基金
    一直以來,水象公益始終以教育為出發點,積極投身社會責任體系建設,開展以公益助學、捐資建校、強軍擁軍為主力的各項公益活動。2020年12月14日,頭道水中小學片區捐贈啟動儀式在雲南省臨滄市雲縣頭道水中學舉行。設立首個水象公益「頭道水中小學」專項教育基金,用於資助在校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學生;進行生活設施援建;捐贈愛心桌椅物資。
  • 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陳一冰體育教育專項基金成立
    12月18日,由我國兩屆體操奧運冠軍陳一冰捐贈發起的「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陳一冰體育教育專項基金」在北京成立。   成立儀式上,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副秘書長薛萬河向陳一冰頒發專項基金牌匾並授予其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體育公益之星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