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明星「補稅」名單背後,驚人的資本版圖

2021-02-07 節目一線

一線導讀:在明星資本整體趨冷的大環境下,不少藝人的資本版圖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補稅」消息落實,所涉及的明星需要補繳的稅款必然不是個小數目,這對在資本市場屢陷困境的藝人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文丨龐李潔

來源丨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


「補稅」事件還在繼續。


12月5日,據網友曝料,影片《戰狼2》的收益需要補繳稅款,因為《戰狼2》的出品方中有3家公司的註冊地都在霍爾果斯,它們分別是春秋時代(霍爾果斯)影業有限公司、霍爾果斯橙子映像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後兩者的實控人分別為鄧超和吳京。


《戰狼2》被曝需要「補稅」之後,更多人關注到吳京的投資版圖。從天眼查的信息來看,吳京名下共4家公司,關係並不複雜,都與《戰狼2》有關。



其中,吳京參投的北京聚光繪影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特效製作公司,曾為《戰狼2》《智取威虎山》《狼圖騰》等製作特效,目前估值2.55億。此外,北京登峰國際為《戰狼2》的主控方,凱燃影視為登峰國際的股東之一,霍爾果斯登峰國際也參與了《戰狼2》的投資。根據北京文化和聚合影聯8億保底的分成比例,登峰國際及其他出品方可獲得的分成收入約18.9億元,但其中需要「補稅」的部分並未確定。


無獨有偶,此前,港媒曝光了一份被約談「補稅」的明星名單,吳京也位列其中。另外還有:鄧超、孫儷、黃曉明、Angelababy、楊冪、吳奇隆、霍建華、趙麗穎、趙薇、周迅、徐崢、黃渤、吳秀波等。據港媒稱,這些明星的補稅金額都在2億人民幣以上。



實際上,此前已有網友曝光了其中6位明星需要補繳稅款的大致數額:某頂級流量年輕男星:2--3億;某影視綜藝多棲發展的綜藝常駐男星:1.4億;某專注影視作品的話題小花:1.6億;某電視劇人氣小花:單一個地區補稅6000萬以上,總額上億;某大花:2億以上; 某演藝事業和商業兩邊抓的小生:5--6億。6人涉稅總額超14億。儘管此曝料中並未透露具體姓名,但從描述指向性來看,與昨日曝光的名單高度契合。


此外,《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從橫店當地的可靠信源處得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下達到各地的通知,這項標準只是針對明星工作室,並非是針對所有工作室和影視公司,而明星可能更多指的是一線明星。



從港媒曝光名單所其涉及的明星來看,也都是當前的一線大咖。他們或將面臨巨額「補稅」,具體補繳多少還與他們的投資版圖相關。據調查,黃曉明名下公司多達51家,投資多個領域;趙薇也有18家公司,併入股唐德影視、阿里影業等;徐崢成立真樂道後,又與寧浩一起入股歡喜傳媒。相比之下,霍建華、周迅則低調謹慎,目前投資布局相對較少。


這些明星的資本版圖雖然不斷擴張,但發展過程中也遭遇了不少困境:黃曉明捲入「股權操縱案」;趙薇逾越法律紅線,受到證監會處罰;吳秀波控股的不二文化因《軍師聯盟》陷入法律糾紛;吳奇隆、楊冪各自的公司在估值暴漲之後遭遇資本寒冬,泡沫不斷被稀釋;趙麗穎的投資布局更是坎坷不斷。如今這些明星又或將面臨巨額補稅,更是雪上加霜。


「觸紅派」:黃曉明、趙薇、吳秀波

高調冒進、布局多、領域廣


明星曾憑藉流量號召力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有明星入股的公司便會得到股民的跟風入股。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下,不少明星都與資本市場有了更為緊密的綁定關係。但是,資本運作並非易事,若明星稍有不慎,也會觸及法律紅線。在這份港媒曝光的「補稅」名單中,黃曉明、趙薇都曾被證監會關注,甚至處罰,吳秀波也因投資問題一時陷入法律糾紛。


1、黃曉明51家公司布局多領域,與Angelababy年收入合計3億+


今年8月,黃曉明被捲入「股價操縱案」,證監會向涉案人員開出了18億的天價罰單,當時公布名單中的「黃某明」疑似演員黃曉明。後來,雖然證監會澄清黃曉明並未被列入違法行為當事人,但黃曉明的資本布局還是被一一揭開。


天眼查數據顯示,黃曉明控股或參投的公司多達51家。從行業分布來看,黃曉明的投資遍布各個領域,除去影視行業,黃曉明也涉足了股市、創投圈和幣圈等。



2008年,黃曉明初涉資本市場。當時,黃曉明以每股3元的價格認購180萬股華誼兄弟的原始股,據業內人士稱,黃曉明這筆錢來自借款,經多次配股,黃曉明在華誼兄弟的持股超600萬股。即便目前華誼兄弟股價跌至5.06元/股,黃曉明所持的股份仍價值3036萬元。此外,黃曉明還參投了樂視影業和阿里影業,並在上市公司文投控股中持股250萬股,目前市值也在1400萬左右。


2014年,黃曉明、李冰冰、任泉共同出資組建了明星風投機構Star VC,該機構的第一個投資項目便是電商韓都衣舍。當時,黃曉明等人對韓都衣舍的投資金額為1300萬元,但在2015年9月其最後一輪估值時,韓都衣舍已價值近25億元。去年12月,韓都衣舍公告稱已進入IPO上市輔導階段。



2015年,黃曉明與資深投資人張曉婷一同成立了北京明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黃曉明持股80%,這也是黃曉明最重要的一次投資布局。明嘉資本曾投資了多家明星創業公司,包括高端美甲Innail、芭比辣媽、網際網路婚紗攝影尋拍、手工糖果Candy Master、Lan紅酒、堅果智能家庭影院、極限運動品牌藍色極限、民謠現場直播野馬現場、網際網路汽車金融第一車貸、風靡一時的火辣健身、高端網吧網魚網咖、號稱2個小時內創下2億800萬人民幣銷售額戰績的紅糖薑汁「壽全齋」和3億賣身的「同道大叔」等。


《2017中國名人收入排行榜》數據顯示,黃曉明在2017年收1.679億元,他的妻子Angelababy收入1.468億元,兩人合計收入3.147億元,成為當前娛樂圈明星夫妻檔中吸金能力最強的一對。



不過相比之下,Angelababy的事業核心仍在影視方面,尤其是在參加《奔跑吧》之後,影視資源不斷,在拍攝《孤芳不自賞》時便被曝料稱片酬高達8000萬。Angelababy進入資本市場的時間較晚,或許是受了黃曉明的影響,她的投資版圖亦在影視行業之外。


2015年,Angelababy成立創投公司AB Capital。當時,AB Capital試水投資的兩個品牌都側重關注新女性生活方式,一個是主打跨境電商的洋碼頭,另外一個則是推崇斷食概念的冷壓果蔬汁HeyJuice。之後,境外短租品牌住百家,宣布完成總額近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其中也有Angelababy的ABCaptial參投。但整體來看,Angelababy的投資動作並不多。



2、趙薇名下18家公司,先後入股唐德影視、阿里影業


關於趙薇「空手套白狼」的故事,此前已有很多討論。


但在此之前,趙薇的資本版圖已悄然展開。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趙薇參投或控股的公司共計18家。



2011年,趙薇參與了唐德影視的增資擴股,以6折77.64萬元認購了117萬股,每股僅為2.3元。即便如今唐德影視股價跌至7.85元/股,趙薇所擁有唐德影視的帳面資產仍將近1000萬元。


後來,趙薇夫婦以30億港元入股阿里影業,持股佔比9.18%,成為阿里影業第二大股東。到了2015年,趙薇夫婦分別在4月和10月兩度堅持阿里影業的股份,套現至少17.88億港元,合計約15.21億人民幣。之後,趙薇便有了「中國女版巴菲特」的名號。



除了影視行業,趙薇夫婦同時經營的業務還涉及酒業貿易、房地產、4S店等多個領域,資產總價值約56.63億元(截至2016年11月30日)。在多次成功投資之後,趙薇夫婦便開始布更大的局,也就是收購萬家文化,最終被證監會叫停,並處以5年市場禁入的處罰。


3、吳秀波:成立不二文化,持股幸福藍海、當代東方


吳秀波在娛樂圈中屬「大器晚成」,創立影視公司的時間也相對較晚。


2015年9月,吳秀波出資5000萬成立霍爾果斯不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持股100%。「不二」取自該公司出品的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該片上映後,票房達到7.9億元,不二文化便是最大的收益方。


之後,不二文化還投資了吳秀波主演的網劇《軍師聯盟》。不過,該劇近10億的投資收益後來陷「羅生門」,不二文化堅持自己應持有《軍師聯盟》95%的收益權,而原告江蘇利華則認為50%的收益權應歸其所有,雙方未能達成共識。此外,不二文化參投的《巴清傳》身陷「水逆」,從改名風波,到男主被曝性侵,李晨臨時補救,再到範冰冰偷漏稅,多重壓力之下,劇集似乎也播出無望。



除了「自立門戶」,胡秀波還在多家影視公司中持股,其中不乏當代東方、幸福藍海等上市公司。天眼查數據顯示,吳秀波控股或參投的公司共計12家。



2011年,吳秀波以9.67元每股價格認購入股幸福藍海,認購466萬股。當時,吳秀波需支付的4500多萬元的認購款中,除1500多萬為其自有資金,其餘3000萬為借款,提供貸款方為南京業圖商貿有限公司。


2013年8月,吳秀波還認繳40萬,入股上海喜天影視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喜天影視即為吳秀波所屬經紀公司。此外該公司旗下藝人還有張歆藝、蔣勁夫、張天愛、王千源、林永健等。2016年3月,喜天影視獲得了華策影視、光線傳媒共計8000萬的戰略融資。



2015年,在當代東方發布的《2014年非公開發行股票之發行情況報告書暨上市公告書》中吳秀波亦名列其中。據了解,吳秀波以10.8元每股的價格,斥資1500萬認購138萬股。


不過目前來看,在上市公司集體遇冷的大環境下,吳秀波所持股份也有不同程度的縮水。其中,吳秀波在幸福藍海所持股份目前市值為4100萬元,縮水8.8%。而當代東方的股價目前也已跌至5.36元/股,吳秀波所持股份縮水50.4%。


除了影視行業,吳秀波的投資還涉及餐飲服務業。2008年,北京健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高達1900萬。其中,吳秀波認繳114萬,持股6%。2017年3月,吳秀波在北京牛角村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認繳120萬,成為持股5.4%的股東。


「高估派」:楊冪、吳奇隆

巧用資本手段做高公司估值後遭下調


明星經過前期的人氣累積,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往往選擇自己脫離原本的經紀公司,自己開設公司,通過參投影視作品、藝人經紀等多元變現,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在港媒曝出的這份「補稅」名單中,大多數明星都是如此,其中楊冪、吳奇隆等都經歷了公司估值暴漲及下調。


1、楊冪離開歡瑞錯失800萬,但嘉行傳媒估值2年翻200倍


說到楊冪的投資版圖,就不得不提她持股的嘉行傳媒。


2015年,楊冪以10.86元/股的平均價格將手中持有歡瑞世紀的50萬股份轉出,隨後,歡瑞世紀上市,楊冪因此錯失800多萬。正當眾人為此感到可惜之時,楊冪個人的資本運作已經布好了一個大局。



早在2014年,楊冪便與經紀人曾嘉、李若堯成立西藏嘉行,後來找到資本圈的李娟擔任投資總監,四人構成了嘉行傳媒的核心;2015年,楊冪四人的西藏嘉行借殼「西安大同」掛牌新三板,當時估值2500萬;2015年12月,尚世影業斥資3億元入股西安大同,持股20%,公司估值達15億;2016年6月,「西安大同」更名為「嘉行傳媒」;2017年3月,完美世界擬以5億元購得嘉行傳媒10%的股份,此時公司估值已飆升至50億,兩年時間翻了200倍。


期間,嘉行傳媒投資的影視作品《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親愛的翻譯官》等不僅鞏固著楊冪收視女王的地位,也帶火旗下藝人迪麗熱巴等,成為嘉行傳媒估值不斷走高的籌碼。


然而,好景不長。《三生三世》之後,缺少新現象級作品支撐的嘉行傳媒估值開始下調。11月6日,作為股東之一的尚世影業以3.8475億元轉讓了嘉行傳媒9.5%的股權,嘉行傳媒估值降至40.5億元,下調近10億。


除了嘉行傳媒,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與楊冪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公司共計9家,並在5家公司中擔任法人。《2017中國名人收入排行榜》數據顯示,楊冪在2017年收入1.248億元。由此可見,儘管其參投的嘉行傳媒估值縮水,但其吸金能力仍然不俗。



2、吳奇隆「10億彩禮」落空,暴風入局未果,阿里影業全數退出


吳奇隆在涉足影視行業之前,曾投資過餐飲、服飾等行業,但成效不大。後來,吳奇隆進入影視圈,其投資版圖也擴大至影視、遊戲、智能硬體、房地產等多個領域。


在影視方面,吳奇隆最主要的投資布局是成立稻草熊影視。而在2015年12月,劉詩詩以200萬元的成本受讓成為稻草熊的第二大股東,持股12%。稻草熊影視成立之後,先後投資製作了《記得我愛你》、《新白髮魔女傳》、《犀利仁師》等多部作品,其中,《新白髮魔女傳》在當時實現8400萬的收入。或許正得益於此,稻草熊影視開始受到資本青睞。



之後,便是鬧得沸沸揚揚的「10億彩禮」事件。2016年3月,暴風科技欲以10.8億元購買稻草熊影業60%股權,稻草熊的估值一度達到18億。但後來,此次交易被證監會否決。同年12月,阿里影業以2.25億元拿到稻草熊15%的股權,公司估值下調至15億。但之後,稻草熊影視一直未有強競爭力的作品孵化,今年8月,阿里影業也已全數退出。


在遊戲方面,2014年7月,稻草熊影視、稻草熊遊戲與藍港互動一起開發遊戲《白髮魔女傳》。此外,吳奇隆還曾在日本開辦了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並在2012創辦黑白能量品牌,產品涉及公益、慈善、時尚服飾、飾品、食品及生活用品等。


不過,在明星資本集體遇冷的大環境下,吳奇隆相關公司也開始躲避寒冬。目前,劉詩詩任法人代表的北京稻草熊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北京奇視邦科技有限公司,劉詩詩卸任了包括法人代表、執行董事和經理等所有公司職位。


3、趙麗穎:投資稻草熊、海潤影業、暴風科技等坎坷不斷


目前,趙麗穎名下並沒有被過高估值的公司,但是,趙麗穎與吳奇隆、劉詩詩的稻草熊影業關係密切。


2015年12月22日,稻草熊影業進行了股權變更,趙麗穎獲得劉小楓(吳奇隆受限於臺灣人的身份,其在大陸的公司法人多為劉小楓)轉讓的稻草熊影業1%的股權,成為江蘇稻草熊影業股東。


此外,趙麗穎還在江蘇藍色沸點影視文化公司中持股49%,並擔任法人。而該公司的大股東正是為吳奇隆、劉詩詩的稻草熊影業,持股佔比51%。後來,藍色沸點參與投資了由趙麗穎出演的《楚喬傳》,這意味著趙麗穎在獲取片酬之外,也將拿到額外分成收益。據了解,《楚喬傳》投資額在2億上下,而首輪衛視+網絡端的版權價格達到5.86億,收益頗豐。



趙麗穎的投資布局遠不止此,2015年,海潤影業暨臨潤投資與趙麗穎合作,以1元/註冊資本的價格將90萬元出資轉讓給趙麗穎;同年,趙麗穎以141.87萬股成為海潤影視第14大股東。按目前海潤影業6.97億的市值計算,趙麗穎所持股份市價超1200萬。


2016年,趙麗穎成為暴風科技的股東之一,當時,她持有的股份價值在1080萬。而在北京秀麗江山影視、上海合穎影視和南京新繹影視3家公司/工作室。同年,趙麗穎不僅成為了一下科技公司的副總裁,還正式入職愛奇藝,與陳偉霆共同擔任愛奇藝首席會員推薦官。


儘管趙麗穎的投資版圖不斷擴大,但相關的幾家公司情況都不樂觀,海潤影業多次謀求A股上市未果,連續四年陷於虧損;稻草熊影業也波折不斷;暴風科技也在兩天前的三季報中發布了業績預虧2億的消息。


然而,即便趙麗穎的投資之路坎坷不斷,但她的個人收入依然不菲。2017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顯示,趙麗穎年收入達到1.9億,位於榜單第8位。與2016年的3200萬相比上漲493%,翻了近5倍。這主要還賴於趙麗穎在廣告代言和影視片酬等收入。



「穩健派」:鄧超孫儷、徐崢、黃渤

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在明星資本化的道路上,雖然有不少明星走得不暢,但也湧現出不少優秀的投資者。在港媒曝光的這份「補稅」名單中,鄧超孫儷、徐崢、黃渤等都在投資的道路上穩步前進。


1、鄧超孫儷「強強聯合」,參投13家公司,年收入1.87億


鄧超和孫儷在娛樂圈明星夫妻檔中可謂「強強聯合」。《2017中國名人收入排行榜》數據顯示,鄧超在2017年收入9850萬元,孫儷收入8900萬元,兩人合計收入1.875億。從目前的發展來看,鄧超和孫儷雖在影視劇中多有合作,但兩人的投資版圖並無太多交集。


先來看鄧超方面。天眼查數據顯示,鄧超目前控股或參投的公司共有7家,包括慧形慧影、橙子映像、藝鼎文化等。



2012年,鄧超離開華誼之後,開始正式自立門戶,並在2013年註冊了天津橙子映像傳媒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一職。當時,橙子映像的註冊資金為300萬,鄧超控股的慧形慧影出資佔比30.34%,為大股東,光線傳媒出資佔比24.62%,為第二大股東,其餘參投者還有鄧超的好友俞白眉等。


之後,橙子映像參投了多部鄧超主演或導演的電影作品,包括由韓寒執導的《乘風破浪》(票房10.46億),張一白執導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票房8.13億),以及《分手大師》(6.65億)、《惡棍天使》(6.48億)等。這些電影大多有著不錯的票房表現,鄧超的資本之路也走得比較順暢。去年大爆的《戰狼2》中,橙子映像也是主要的出品方之一。隨著橙子映像的發展,其吸金能力也越來越強。2016年,與鄧超曾有代言合作的蘇寧成立了蘇寧投資集團,隨後向鄧超的橙子映像注資1億元。



除了橙子映像外,鄧超還在 2016 年以78萬元投資北京藝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同年,鄧超與俞白眉、王琦、陳暢等在北京創建話劇院 " 超劇場 ",主辦公司正是藝鼎文化。


此外,鄧超在2014年還與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真格天使投資基金徐小平、俞白眉四人組團攜手 80 家投資機構,共同啟動了蒲公英創業計劃,將投資版圖擴大至網際網路行業。


與鄧超相比,孫儷的投資之路相對坎坷。天眼查數據顯示,孫儷目前控股或參投的公司共6家。其中,海潤影視是孫儷資本布局的一個關鍵。



孫儷在海潤影視中持股2.37%,但海潤影視已多次無緣A股。此前,「借殼」申科股份時,曾作價25.22億,孫儷所持股份價值猛增至2億。然而最終收購失敗,孫儷「一夜暴富」瞬間成過眼雲煙。


不過,孫儷的演藝事業在《甄嬛傳》之後一路高走,片酬不斷上漲。新麗傳媒的招股書中顯示,孫儷在《辣媽正傳》和《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片酬分別為2963萬和6048萬,再加上《羋月傳》《甄嬛傳》兩部作品,預計4部作品合計片酬在2億上下。


2、徐崢:打造「囧系列」,成立真樂道,入股歡喜傳媒


徐崢的演員之路與投資之路幾乎並行。早在其出演《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豬八戒」一角,投資也已開始。當時,《春光燦爛豬八戒》籌資陷入困境,徐崢將自己參演話劇的全部積蓄投入到電視劇中。最終,該劇創造收視神話,徐崢收穫了比片酬高出一倍的分紅。


2012年,徐崢執導的《泰囧》大賣12.7億,投資方光線傳媒收益4.9億,而執導並參演的徐崢獲利僅1000萬左右。不過,光線老闆王長田給了徐崢10%的利潤分成,也就是4000萬左右。從此,徐崢參與投資的念頭更加強烈。



到了《港囧》時,徐崢的資本運作已相當熟練。首先,徐崢通過智慧財產權及個人服務(劇本寫作、導演及演出工作),以非現金形式投資《港囧》,並獲得47.5%的票房淨收入收益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5月,也就是《港囧》上映之前,阿里影業前主席董平與徐崢、寧浩一起低價入主香港上市殼公司21控股,並更名為歡喜傳媒。當時,董平持股24%,為第一大股東,徐崢、寧浩分別持股19%,並列第二大股東。交易完成之後,徐崢把票房淨收入(扣除發行成本)的47.5%收益權賣給21控股,提前獲利1.5億元。除了院線上映,徐崢的真樂道公司還享有《港囧》的網絡版權收益。21控股也因為影片提振,股價大漲。


而在今年,徐崢的真樂道文化接連押中多部爆款影片。其中,製作+宣發成本約4500萬的《超時空同居》斬獲8.8億票房,投資回報比將近2000%;投資僅6000萬的《我不是藥神》票房更是高達30.99億,投資回報比為5165%。



3、黃渤:主控《一齣好戲》,名下18家公司


黃渤的公司黃渤工作室此前在《泰囧》的出品方中也有掛名,但投資比例不大,並未獲得太多分成。


不過,今年暑期檔,黃渤的導演處女座《一齣好戲》上映,斬獲13.54億票房。而這部影片的主出品方瀚納影視便是由黃渤控股。從瀚納影視的股東信息來看,除了自然人黃渤直接持股6%外,大股東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鉑砳投資有限公司也是黃渤持股90%的控股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瀚納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註冊地點位於上海市松江區富永路。這裡與之前的霍爾果斯一樣,有稅收優惠政策,包括60%營業稅的財政扶持,20%企業所得稅的優惠以及免收園區管理費。除了黃渤,還聚集著範冰冰、胡歌、趙麗穎、陳曉、李易峰、楊洋、鄭爽、唐嫣等諸多一線明星的工作室。


黃渤的投資版圖遠不止此。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黃渤參投或控股的公司共計18家。



其中,西安春天融和成立於2010年9月,是一家影視公司,已投資、製作、發行包括《請你原諒我》《北平無戰事》《廚子、戲子、痞子》《黃金時代》等大量影視作品。2015年12月,上市公司共達電聲欲以18億的價格收購西安春天融和100%的股權,後因政策原因僅完成收購65.41%。然而,到了2017年,春天融合因長期欠款不還被列入失信名單。


此外,2015年10月13日,黃渤和章子怡加入由任泉、李冰冰和黃曉明共同出資組建的明星風險投資機構Star VC,成為其新的合伙人。


「低調派」:霍建華、周迅

入行不深、野心不大、布局不多


明星雖有光環加身,但業內也不乏低調者。港媒此次曝光的「補稅」名單中,霍建華和周迅兩人的資本布局可謂低調。


1、霍建華:片酬為主要收入來源,名下公司目前僅投1部作品


霍建華的投資布局相對低調,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片酬。2013年前後,霍建華拍攝《笑傲江湖》等5部電視劇,共計收入約4145萬元。但隨著霍建華受關注度越來越高,其片酬也迅速上漲。新麗傳媒招股書顯示,霍建華在《如懿傳》中的片酬收入為5071萬元。



2006年5月,霍建華與之前經紀人胡冠珍的合約到期後,開始自立門戶,與新經紀人連俊傑聯名開了「華傑工作室」,由連俊傑擔任總經理一職。不過,霍建華的資本布局進展相對緩慢,直到2013年,華傑工作室才製作了首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電視劇《金玉良緣》。


除此之外,霍建華還與連俊傑一起註冊了另外兩家公司,一個是上海霍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一個是北京建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均取自兩人的名字。不過,目前這兩家公司還沒新的動作。



2、周迅:與陳坤合開東申未來,參投的宇佑傳媒上市未果


周迅與霍建華一樣,在《如懿傳》中擔當主演。新麗傳媒招股書顯示,周迅在《如懿傳》中的片酬收入為5350萬元。同樣相似的是,周迅的投資布局亦相對低調。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周迅名下僅有2家公司,分別為周迅的工作室和希雲森林商貿。值得注意的是,希雲森林商貿的法人為周天與,也就是周迅的父親。



而在周天與名下,目前存續的公司共7家,其中有3家含有「迅」字。此外,還有一家陳坤的控股公司——東申未來。



東申未來是一家經紀公司,周迅和陳坤曾在2017年通過微博宣布聯合創辦,目前旗下藝人有倪大紅、海一天等業內老戲骨,也有主演《河神》的王紫璇等新興實力派。


此外,周迅還曾在2015年通過工作室出資500萬入股漢鼎宇佑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第三大股東。宇佑傳媒是A股上市公司漢鼎宇佑的關聯公司,曾參投電影《華麗上班族》《一路驚喜》《曼哈頓中國女孩》《喜歡你》等,電視劇《天生要完美》《錦繡人生》等,還為張學友、劉德華、五月天、王力宏、陳奕迅、蔡依林、劉若英、梁靜茹等眾多一線明星舉辦過上百場演唱會。



除了周迅,演員黃磊、主持人何炅、導演陳可辛等均在宇佑傳媒的股東行列,不過受制於明星資本趨冷的大環境,漢鼎宇佑曾試圖收購宇佑傳媒的方案被迫終止,但周迅投資擴張的坎坷之路並未結束。2016年3月,周迅通過基金公司中銀粵財參與了樂視體育的B輪融資,後來也隨著樂視系的危機到來石沉大海。


總的來看,在明星資本整體趨冷的大環境下,這些藝人的資本版圖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他們的收入也都在千萬至上億級別。如果「補稅」消息落實,所涉及的明星需要補繳的稅款必然不是個小數目,這對在資本市場屢陷困境的藝人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相關焦點

  • 一線明星補稅名單背後,是一份驚人資本版圖
    儘管此曝料中並未透露具體姓名,但從描述指向性來看,與昨日曝光的名單高度契合。此外,《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從橫店當地的可靠信源處得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下達到各地的通知,這項標準只是針對明星工作室,並非是針對所有工作室和影視公司,而明星可能更多指的是一線明星。
  • 被約談藝人名單17人完整版 香港TVB曝光被約談補稅藝人都有誰
    近日,香港TVB曝光了17名被約談補稅藝人名單,其中有一名男藝人在約談時當場痛哭。大家都很好奇這17名被約談的藝人都有誰?下面來看看。被約談藝人名單都有誰  範冰冰偷稅漏稅被罰8億後,現在又曝出17位娛樂圈的明星涉嫌偷稅,對於這17名藝人到底是誰?網友們非常好奇,內地新聞媒體卻沒有報導。
  • 30位「浪姐」背後的資本世界:豪門闊太、霸道女總的臺上博弈
    」好看的妹妹千篇一律,有趣的姐姐萬裡挑一「,接下來小編就帶你走進姐姐們背後的資本世界。通過挖掘30位姐姐背後的資本版圖,其中發現有19位姐姐們名下有公司或投資。其中,豪門闊太黃聖依和張萌的老闆娘身份,早已被大家熟知。而貌似與世無爭的吳昕,出現在名單上著實讓人有些意外。
  • 範冰冰被罵2年後,想問罵人者,如果你喜歡的藝人也曾補稅咋辦?
    但是這些補稅117億的人,為啥關注度就這麼低呢?僅僅就因為沒有公布名單?而且對比起來,範冰冰的處罰不算輕,她是4倍補稅,然後事業上面被冷處理。官方沒有公布名單,是怕影響太深,後面會造成一些不好的結果。這個名單不百分百準確,但一定是合情合理的。先來看看區分的標準,也是廣大網友基本認同的。
  • 唐德影視連續虧損,範冰冰補稅8億後,影視行業又補稅117億
    比較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大家評論都一致的沒有放到唐德公布消息的主體上,反而討論起了關於明星稅收與影視行業稅率方面的問題。 其實早在唐德虧損消息放出之前,我們都知道範冰冰方面已經補稅高達8.3個億。
  • 明星片酬過億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憑藉這一時期的商業大片,趙薇、周迅等花旦穩穩佔據一線,更多的80、90後演員則通過影視劇成名。」周凱旋表示。2011年,楊冪憑藉穿越劇《宮鎖心玉》贏得廣泛關注,該劇也讓「宮」成為風靡一時的IP。2013年,周冬雨主演的《宮鎖沉香》上映,這是《宮》系列的第四部,但無法突破固化的矛盾格局和陳舊的情感模式,電影並沒有像電視劇一樣成為經典,票房僅為5411萬元。
  • 馬來西亞首富的中國資本版圖
    雖然金龍魚品牌盡人皆知,但其背後的馬來西亞首富郭氏家族很神秘,極少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益海嘉裡此次衝刺IPO,才讓人們看到了這個家族資本版圖的一角。益海嘉裡的背後,是一個富可敵國的華裔家族——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家族。 益海嘉裡即將亮相創業板,有種說法是在尋求「中國身份」。 那麼,這家外資糧油企業,將如何給中國資本市場講故事?
  • 補稅通知來了!17位藝人被約談!有演員哀嘆:早知道當初不花那麼多
    「範冰冰案」雖已塵埃落定但明星補稅一事依舊是社會焦點近日網上流傳出一份「會議內容」把明星補稅再次送上熱搜
  • 補稅通知來了!17位藝人已被約談!有演員哀嘆:早知道當初不花那麼多!
    「範冰冰案」雖已塵埃落定,但明星補稅一事依舊是社會焦點,近日網上流傳出一份「會議內容」,把明星補稅再次送上熱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根據網傳消息,橫店的影視工作室接到通知,「工作室需要按照2016年至2018年三年總收入的70%(最少)按個人勞務計算稅款,需補繳費用和滯納金」。
  • 編劇趙冬苓曝除了範冰冰外,700餘位藝人都補稅了,總額高達117億
    娛樂圈七八百人補稅後都進入了正常工作,但範冰冰受影響最大,依然處於風口浪尖,是否太不公平?知名編劇趙冬苓日前提案懲戒汙點藝人,獲得大眾的一致支持。趙冬苓發布的長文中,提出了5點關於懲戒汙點藝人的建議。她稱稅務情況不是範冰冰一個的問題,而是整個演藝圈的問題,並曝光全娛樂圈補稅高達117億,名單中有七八百藝人,而只有範冰冰被封殺
  • 入股44家公司,霸道總裁黃曉明的資本版圖
    8.9億、股價、明星、操縱這些詞看看都覺得刺激。雖然黃曉明因為不知情沒有受到處罰,但有媒體估算黃曉明的炒股資金約為8000萬元,而這還只是黃曉明資本版圖中的冰山一角。80%的股份,通過明嘉資本,黃曉明的投資版圖跨越了酒業、美甲、零食、直播、星座文化、茶飲、零售、科技硬體、攝影約拍、醫院、健身、少兒教育、網咖、社交APP等至少14個細分行業。
  • 周冬雨陷負面新聞,「四小花旦」商業版圖擴張再遭警示
    本文字數:2218,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導讀:周冬雨此次被牽扯,也給了明星一個警示:面對紛繁複雜的資本市場,如何平衡自己的身份,這是每一個明星在擴展自己商業版圖前周凱旋認為,通過一部部影片踏踏實實走過來的大花旦,她們的商業版圖並沒有那麼清晰,而在流量與偶像盛行的時期,小花旦的空間更大。無論是章子怡還是周迅,提及更多的是作品。「她們的工作室毋庸置疑屬於被資本捆綁的第一梯隊。在各大資本流瘋狂進入影視領域時,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甚至第四梯隊,會將二三線,甚至四五線的明星資源都聚攏起來,講一個資本市場的漂亮故事。」
  • 範冰冰偷稅、補稅事件全過程
    範冰冰偷稅、補稅事件從曝光到今天已經鬧了小半年,可謂賺足了眼球,今天小編整理了全事件的始末,供大家更好的了解這件事情的始末。一.曝光階段 崔永元曝光陰陽合同,即我們常說的4天6000萬。二.調查階段 6月3日 稅務部門介入,範冰冰「消失」明星們噤若寒蟬。6月3日,稅務總局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依法對範冰冰偷稅、漏稅事件展開調查。8月31日,黃奕前夫黃毅清在微博上發文爆料,範冰冰已經被無錫檢察院抓捕了。吃瓜群眾紛紛猜測這條消息的真實性,但是範冰冰一直沒有回應。
  • 中國一線女明星名單:2020最新國內一線女星
    對明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咖位了,如果能夠躋身國內一線的行列,那麼就說明你不僅有人氣還有實力,當然更重要的是你將會成為各大影視劇和各大綜藝的寵兒,片約綜藝約不斷,不僅人氣會越來越高,身價也是越來越高,中國一線女明星的名單可以說非常耀眼,每一年都會有人躋身於一線女星之列,不過有的人進入一線後就沒有再出來過
  • Yamy與資本對峙背後:殘忍的明星生存法則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蔡徐坤要「涼涼」的時候,其借著《青2》、《跑男》又重回了頂流位置,很難說這背後沒有資本的推動。資本入局後的娛樂圈,改變的不止是其生態,更帶來新商業法則。一般來說,明星的變現方式以廣告代言、綜藝、影視劇為主。對於明星來說,商業價值越高代表其變現能力越強。以王一博為例,他在今年上半年,就接了17個代言,在頂流男星中排第一。除了廣告代言,王一博在影視劇的資源也很亮眼,其與趙麗穎、陳曉合作的《有翡》、《冰與火》都具備爆款潛質。有人保守估計,王一博爆紅後,為他背後的資本樂華創造的營收年收入有兩億!
  • 浪姐們的商業版圖:有人主副業開掛 有人老公成資本
    圖片來源:微博@乘風破浪的姐姐事實上,不僅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在這場「姐姐系逆戰」之前,姐姐們也早已在商業、資本版圖上打拼多年,可謂有顏有才又有財。豪門闊太組:「姐夫」是隱形資本在姐姐們的的第一波「扯頭花」戲碼中,有著「特別的上顎共鳴技巧」的黃聖依率先吸引了大量眼球。企查查顯示,通過註冊資本的公司對姐姐們的資本進行比較,黃聖依同樣以2.55億元人民幣遙遙領先於其餘29位姐姐。
  • 補稅通知來了:17位藝人被約談
    從這份被刷屏的《橫店工作室會議內容》來看,此次補稅共分為四個階段:自查自糾、約談補稅、稅務上門輔導、檢查以及重點檢查。其中,自查自糾截止到2018年12月30日,需補繳費用和滯納金;被約談補稅的工作室需要在12月15日前完成。
  • 彭于晏緋聞背後:明星資本化、投資娛樂化
    文 | 小仙有元氣來源 | 金牌輿情官近日,最勁爆的新聞莫過於,「彭于晏被xx資本睡了」。該事件從爆料到全民傳播,再到闢謠,短短幾十小時,讓張磊及其背後的資本從幕後走到臺前,而這種看似非常規的爆料,似乎卻是如今資本圈最常規的操作方式,資本藉助明星爆得大名,強刷存在感,這樣的「謠言新聞」居功至偉。
  • 「國內最大十元店」上市,高瓴、騰訊為外部股東,葉國富資本版圖浮...
    這同時也意味著,名創優品此番上市的耀眼光環背後,仍承載著重重憂慮。80個國家超4200家門店,靠「十元店」撐起一個百億商業帝國不得不說,在主打高性價比的雜貨生意裡,名創優品開創了商業傳奇。如此驚人的開店速度無疑要歸功於名創優品的加盟模式。招股書顯示,在全球4222家零售門店中,名創優品的直營門店只有129家,中國市場有7家,其餘122家在海外。也就是說,公司的加盟門店數量高達97%。這也意味著,看似重投入的線下零售店,名創優品實則通過「輕資產」模式來控制成本,以實現持續標準化擴張。
  • TVB爆出17位被約談的明星名單曝光 任賢齊胖到200斤只是為了拍戲
    交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特別是拿著高片酬的明星更應該自覺交稅,而不是逃稅。面對逃稅嚴重的娛樂圈,相關部門也做出了對應的措施,約談了17名藝人,但當中的名單卻沒有公布,不少網友都在猜測到底是哪些藝人。雖然現在官方還沒公布,可是TVB首先公布了這17位藝人的名單,真是讓人太震撼了!主持人稱其中六人每人補交過億人民幣稅款,有男藝人約談期間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