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派出機構、事業單位:
《固原市2020年政務服務工作要點》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固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2月1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固原市2020年政務服務工作要點
2020年,固原市政務服務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八次、九次全會和市委四屆五次、六次全會及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張柱書記「大膽闖、大膽試,闖出一條新路來」要求和市人民政府安排,重點做好「三化三建設」(政務模式一體化、政務服務智能化、政務創建標準化,加強「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建設、強化監督評價機制建設、開展「黨建+政務服務建設」)工作,在打造「西北一流、寧夏領先」政務服務環境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努力實現全市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推進「163」政務服務模式全市一體化
(一)政務服務事項「一門辦理」。
1. 做到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完善市、縣、鄉三級政務大廳集中服務模式,除因安全等特殊需求外,各級政務服務事項均實現「應進必進」。
(1)事項劃轉。市本級申請材料和受理流程相對筒單、辦件頻率低或個別單位因人員緊缺,事項進駐有難度的,由目前的代辦進駐變更為統一划轉至審批局集中審批。(牽頭單位:市委編辦;配合單位:市科技局、民政局、糧食和儲備局、地方志研究辦公室;完成時限:2020年3月底)
(2)集中進駐。市本級對申請材料和受理流程相對複雜的事項,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以部門為審批單元先集中到科室,科室整體進駐政務大廳行使綜合審批權,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政務大廳一門受理、後臺集中審批。(牽頭單位;市委編辦;配合單位:市教育體育局、公安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除社保、醫保和人力資源市場大廳辦理事項〕、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水務局、文化旅遊廣電局、應急局、衛生健康委、人防辦、道路運輸局、無線電管理處、寧夏通信管理局、固原聯建辦;完成時限:2020年3月底)
(3)充分授權。重新梳理本部門政務服務事項,結合實際向已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員進行充分授權,進一步擴大事項進駐範圍。(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消防支隊;完成時限:2020年3月底)
(4)公共服務事項一律進駐。與企業和群眾密切的水電暖氣等公共服務事項一律進入政務大廳。經同級政府同意暫不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的各分中心和下放園區辦理事項,可參照政務大廳服務標準執行。(牽頭單位:市審批局、住房城鄉建設局、城管局、固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六盤山水務公司、國網寧夏電力公司固原分公司、正祥供熱公司、惠澤供熱公司、固原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完成時限:2020年3月底)
2. 優化政務大廳功能布局。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辦理、統一窗口出件」的流程,市、縣區政務大廳統一設置諮詢引導區、前臺受理區、後臺審批區、自助服務區等功能區。配備完善手機充電臺、ATM機、飲水機、母嬰室、兒童託管室等便民設施,以及具有網際網路上網服務、自助查詢列印、業務辦理效能公開公示等功能的智能化設備,提供網際網路查詢、諮詢、辦理、投訴等服務,加強設施設備的運維管理,創造良好服務環境。(牽頭單位:市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公安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3. 推行線上便民服務措施。大力推廣163政務服務平合、我的寧夏」和「固原通」手機APP應用,推行網廳、手機移動端事項一窗無差別通辦。全力運用自助終端、移動客戶端、微信平臺等信息技術,開展網上預約、閼上諮詢、網上預審等服務。(牽頭單位:市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20年3月底)
4. 健全線下便民服務措施。市、縣(區)政務大廳提供代辦、幫辦、延時、預約等服務;推廣容缺後補、綠色通道、郵政快遞等便利化措施,為群眾辦事提供更便捷的服務。(責任單位:市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4月底)
(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受理。
5. 推行無差別「一窗」綜合受理。市、縣區政務大廳設無差別綜合窗口,負責政務服務事項的收件、受理、出件服務;設立後臺分類審批窗口,負責接收綜合窗口紙質申報材料或電子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審批並完成審批結果的交換傳遞,通過政務大廳辦的事項須叫號辦理,杜絕直接到部門或後臺審批窗口受理事項。(牽頭單位:市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6. 設置市域異地受理窗口。市、縣(區)政務大廳均須設立市域異地受理窗口,使全市政務服務事項可在市、縣(區)任何政務服務中心受理;同時,探索實行證照市城異地可列印。(牽頭單位:市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三)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
7. 用好固原「163」政務服務平臺。按照一體化在線平臺相關標準要求,市、縣(區)要將分散的政務服務資源和網上服務入口全部整合接入固原「163」政務服務平臺,加快推進固原「163政務服務平合和市直各部門、各縣(區)專業審批系統對接,統一網絡支撐。除法律法規規定或涉密事項外,原則上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均應納入固原「163」政務服務平臺進行辦理,網上可辦率穩定在90%以上。尚未完成系統深度對接的專業審批系統辦件,要通過二次錄入的形式在「163」政務服務平臺完成受理、辦結環節。已完成系統深度對接的專業審批系統辦件,受理、審核、審批、辦結環節關鍵數據實現一次錄入,同步傳送,同步共享。(牽頭單位:市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
8. 實行不動產登記網上辦。推行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協同認證,通過部門間數據共享獲取不動產登記業務需要的數據,不再要求申請人重複提交。(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9. 提供不動產登記信息現場查詢自助服務。在政務大廳安放自助查詢設備,權利人可以查詢自己名下的所有不動產登記資料,其他人可以根據不動產坐落查閱用途、面積、抵押情況、限制信息和地籍圖等登記資料。(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四)優化精簡企業開辦和註銷流程,壓縮審批時限。
10. 實行開辦企業全程網上辦。推行標準化、智能化、自動化的全程電子化登記,使企業開辦所需申領營業執照、刻制印章、申領發票、用工信息登記、銀行預約開戶全流程在線申報,實現企業開辦壓縮在1個工作日內。全面推廣電子營業執照,不需領取法人一證通等CA證書,憑電子營業執照即可辦理後續稅務、社保、公積金、銀行開戶等開辦企業事項。刻制公章環節與申請營業執照合併辦理,企業在登記環節可自主選擇公章製作單位。(牽頭單位:市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公安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稅務局、人民銀行固原支行;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1l. 推行個體工商戶「秒批」。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通過數據共享實時比對核驗,自動做出審批決定,實現個體工商戶註冊登記「秒」批,逐步實現註冊登記、準營事項秒批零用時。(責
任單位:市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
12. 實行社保用工登記「二合一」。將原用工登記和社保登記
2個環節合併為就業參保登記1個環節,企業可網上一步辦結。(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13. 貫徹落實《寧夏回族自治區醫養結合機構審批工作管理
辦法(試行)》
(1)取消養老機構內部設置診所審批。養老機構內部設置
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的,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申辦人應當向所在地的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2)實行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養老機構申請舉辦
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不含急救中心、急救站、臨床檢驗中心、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港澳臺獨資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不再核發《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在受理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申請後,經公示、審核合格後發放《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審批局: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3)不再實施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具備法人資格的醫療機構申請設立養老機構的,不再另設立新的法人,不需另行法人登記。按照醫療機構的辦醫性質不同,分類進行備案、核准、登記
和變更申請。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屬於社會辦醫範疇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營利性醫療機構到審批服務管理部門進行登記註冊,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機構應當到民政部門進行社會服務機構登記。(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衛生健康委,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審批局;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五)推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
14. 增強基層綜合服務能力。推進民生服務事項進駐鄉鎮便民中心,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將群眾日常生活類的便民事項,更多的委託或授權鄉鎮民生服務中心辦理,推行「綜合受理、一窗受理」。(牽頭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15. 推進村(社區)級群眾辦事「代辦制」。加快推進村(社區)為民辦事全程代辦點建設,爭取代辦點覆蓋率達10%。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為村(社區)至少配備1名專職代辦人員,保障基層服務供給。利用金融、郵政及農村電商等網點,積極開展代繳代辦代理等便民服務,使更多政務服務事項辦理「不出園區、不出村(社區)」。各級政務大廳及基層代辦點對於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申報材料齊全的複雜事項,原則上一次辦結。(牽頭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4月底)
二、推進政務服務智能化
(一)加快紙質檔案電子化建設。
16. 開發建設審批檔案易查詢系統。提供企業檔案e查詢服
務,為企業提供帶有籤章防偽水印的電子檔案查詢、拷貝服務,「一次拷貝,終生使用」,提升企業檔案查詢的實效性和便利度。加快紙質檔案電子化加建設,進一步完善電子證照庫功能。(牽頭單位:市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市本級2020年6月底,縣區2020年12月底)
17. 加強信息共享應用。將已產生的各類證照、批覆文件電子化材料,按照信息網絡可查、非涉密信息可依法調用的原則實現與人口、法人、社會信用等基礎信息庫和業務信息庫的聯通,支撐政務信息資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互通和協同共享,滿足「一次提交、多方利用」證照審核、材料鑑別的需要,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牽頭單位:市工業信息化局、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二)實行客戶「水電氣暖」使用智能化」。
18. 實行客戶「水電氣暖」線上報裝。使用手機APP在線申報,提供用電、用水、用氣、用暖報裝「不見面」服務,客戶線上提交用水、用電、用氣、用暖申請、查詢業務辦理進程、評價服務質量,無需往返營業廳,做到客戶報裝在線化、定製化、透明化。(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城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六盤山水務公司、國網寧夏電力公司固原分公司、國
原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正祥供熱公司、惠澤供熱公司;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
19. 提供客戶接電移動作業端實時響應服務。創新勘察設計
移動作業終端,實時響應客戶接電需求,整合典型設計、配網資源、地理信息等大數據。應用基於GIS系統的移動作業終端,精準定位用戶,自動搜索電源,推行典型設計。通過GPS定位作業現場,實現電網資源數據與客戶需求互聯互通,壓減現場勘察時間。(牽頭單位:國網寧夏電力公司固原分公司,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
(三)打造電子稅務局,探索「財稅一體化」。
20. 實行納稅人線上「一表申請、」一鍵報裝」。實現企業財
產報表與稅務報表數據自動轉換,逐漸擴大「一鍵報稅」範圍。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電子稅務局上申請發票配送,選擇提貨方式、配送地址、申領份數,稅務部門提供發票配送上門服務。(牽頭單位:市稅務局、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三、加快政務服務標準化創建
(一)健全政務服務標準體系。
21. 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化管理。建設全市統一的政務服
務標準化體系,做到行政審批事項管理規範、審查審核規範、服
務場所規範、網上審批規範、監督評價規範,推進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牽頭單位:市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22. 開展163政務服務標準化創建將「163」政務服務標準創建作為2020年政務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力爭年底前爭取通過自治區標準委驗收。(牽頭單位:市審批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
(二)優化再造辦事流程。
23. 深入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全面清理煩擾群眾和企業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和重複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大力減少蓋章、審核、備案、確認等各種繁瑣環節和手續。確需保留的事項,要廣泛徵求意見,充分說明理由並對外公布清單,主項列明設定依據、索要單位、開具單位、辦理指南等。(牽頭單位:市司法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
24. 優化再造辦事流程。聚焦群眾和企業辦理量大的不動產
登記、市場準入、項目投資建設、社保民生等重點高頻事項,按
照「減時限、減環節、減材料」的要求,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簡化辦事材料,減少辦事環節,能做到不見面的力爭做到不見面,需要見面的「最多跑一次」。推進「套餐式審批服務,以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整合優化涉及跨部門的事項辦理流程,精簡申報材料,壓縮辦理時限,實現一張清單告知、一張表單申報、一個窗口受理、一個平臺流轉。(牽頭單位:市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20年3月底)
25. 深化工程類政府採購招標方式。項目建設單位通過政府
採購網絡系統申報的預算金額400萬元及以下的工程類項目,其
招標方式由建設單位自行確定,採購人依據預算指標依法自行組
織實施採購,審批部門不再審批其採購方式。(責任單位:市審批局、財政局;完成時限:2020年3月底)
四、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制度改革,加快「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建設
26. 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推行無差別65個工作日。實行「四
多合一」審批模式,通過合理劃分審批階段、模擬審批、告知承
諾、評審要素審查、聯合驗收、並聯審批以及取消不必要的審批
環節和程序等方式,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使政府和社會投資工
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在「7090」審批目標基礎上,壓減到65個工作日內無差別完成。(牽頭單位:市審批局、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
27. 加快「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建設。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綜合交通、文化旅遊、社會事業等專項規劃,建立「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加快工程建設項目前期策劃生成。制定工程建設項目生成管理辦法和「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運行管理辦法,實現利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的「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將工程建設項目落地的關鍵由「審批端轉向決策端」。(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28.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進一步轉變監管理念,完善事中事
後監管體系,規範事中事後監管模式,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
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於實行告知承諾制的審批事項,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對承諾人履行承諾的情況進行檢查,承諾人未履行承諾的,行業主管部門要依法提請審批部門撤銷行政審批決定並追究承諾人的相應責任。(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住房城鄉建設局、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29. 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實行審批服務紅黑名單獎懲制度。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過程中,通過「信用中國」網站查詢企業
和從業人員信用記錄,對信用良好企業和從業人員提供「信易批」容缺受理」等優惠便利服務;對失信企業和從業人員進行嚴格監管,將企業和從業人員違法違規、不履行承諾的失信行為記入誠信檔案,並定期報送至市信用辦,由市信用辦通過固原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合統一錄入,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互聯互通,向社會公開,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局、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30. 規範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務。建立健全中介服務和市政公
用服務管理制度,實行服務承諾制,明確服務標準和辦事流程,規範服務收費,為建設單位提供「一站式」服務。依託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建立中介服務網上交易平臺,對中介服務行為實施全過程監管。(責任單位:市審批局、市政公用服務單位;完
成時限:2020年6月底)
31. 深化政府投資項目立項改革。對工程概算在400萬元以
下的政府投資項目,依據政府投資年度計劃組織實施,不再進行立項審批。項目單位委託設計單位進行施工圖設計,經財政部門預算審查通過後,直接擇優選擇有資質和能力的施工企業實施,減少開工前項目建設單位委託設計單位編制建設方案、審批部門委託專家審查的前期環節。(責任單位:市審批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0年3月底)
32. 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對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
險品的倉儲、物流配送項目等一批基本不產生生態環境影響的項
目,統一不再納入環評管理。(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33. 探索推行施工圖審查改革。研究制定社會投資簡易低風
險工程建設項目清單,探索取消該類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圖設計
文件審查,強化建設單位主體責任,建設單位根據項目實際情況,
自行決定是否要求第三方開展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建設單位在施工報建時採用告知承諾的方式,提交並上傳承諾函和具備資質
設計單位及註冊設計人員籤章的施工圖即可中請施工圖許可核准。在取消施工圖審查制度的試行期間,住房建設、水務、交通
等部門應對社會投資建設項目試行隨機抽查。(牽頭單位:市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水務局、人防辦;完成時限:2020年6月底)
五、強化監督評價機制建設
(一)健全完善審管聯動機制。
34. 嚴格落實審管聯動機制。按照審管分離原則,制定審批
和監管責任清單,明確審批和監管主體,細化職責分工,建立登
記註冊、行政審批、行業主管相互銜接的監管機制,確保「事有
人管、責有人負」,特別要落實對食品經營等事項現場勘驗時限
的要求。(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審批局;完成時限:長期堅持)
(二)強化監督問效機制。
35. 完善電子監察系統功能。提升「163」政務服務平臺綜合審批應用功能,實現受理、審批環節、結果信息等全流程電子監督管理。(責任單位:市審批局;完成時限:2020年3月底)
36. 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建設我市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制定政務服務「好差評」管理辦法,率先在全區實現現場服務「一次一評」、網上服務「一事一評」、社會各界「綜合點評」政府部門「監督查評」。強化服務差評整改,建立差評和投訴問題調查核實、督促整改和反饋機制,加強評價數據的綜合分析和應
用,及時歸納發現政務服務的堵點難點,推進服務供給精細化。(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審批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直各單位;完成時限:2020年3月底)
37. 強化政務服務跟蹤問效。結合優化營商環境檢測工作,
對標國內政務服務的先進經驗,查找自身不足和短板。聽取人大
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和群眾對優化政務服務方面的意見建議,對全市政務服務環境建設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及時掌握工作
進展,解決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堵點等問題,總結形成可複製推廣的成熟經驗。(責任單位:市審批局;完成時限:長期堅持)
六、開展「黨建+政務服務」建設
38. 開展「六盤山下黨旗紅,政務服務踐初心」黨建品牌創建。市審批局通過「212工作機制,即開展「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和「闖出審批服務新路來大討論」活動,落實「三強九嚴」工程機關黨建長效機制,創新黨員隊伍好差評公諾踐諾監督評價及服務企業和群眾踐初心行動,打造「六盤山下黨旗紅,政務服務踐初心」黨建品牌,以黨建助推政務服務新發展。(責任單位:市審批局;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底)
圖解:固原市2020年政務服務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