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獲得第33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成為繼周迅、章子怡之後的第三個三金大滿貫得主,大家怎麼看?看了很多評論,說《少年的你》是難得一遇的大女主劇本,但是大家覺得這個角色誰還可以呢?我說的是票房和演技的雙保障?即便是大花,演技上也有很多的短板。咱們就拿幾個演技好的說,孫儷演那種活潑又帶點堅強的角色就很合適。早期《玉觀音》、《一米陽光》,到我們熟知的《甄嬛傳》。但是她也有演技不行的時候,比如《上海灘》、《畫皮》、《羋月傳》,甚至是張藝謀導演的《影》,你都沒感覺她有多出彩。
有的是中規中矩,有的是用力過猛,這不能對演員過於苛責,因為她就適合某一類角色,這很正常。同樣,章子怡也是,演那種傻白甜就有點違和了。她自己的《非常完美》,就很尷尬,演技是可以的,但是長相上就缺少了那個傻白甜的感覺。周冬雨也一樣,她適合某一類角色,她也得遇見好的導演。她的電視劇也挺無奈的,你看看《麻雀》演成了啥?所以,如果單從評電影獎的角度說,確實拿了沒什麼爭議,從演技說還得拓寬戲路,把那種有女人味的角色給演好。
中花也真的沒什麼可哭的,我剛剛挑的都是大花裡演技好的了,中花那演技根本上不了臺面。有的演員還可以說演啥都是他自己,有的演員連自己都沒演好過。80後演員集體網紅化,沉迷古裝女權劇無法自拔,加之爛影片加成,集體跨過未至的巔峰,周冬雨確實實至名歸,周迅之後又一個讓人感覺有靈性的女演員。不過現在演電影,莫名其妙的歌曲選秀,綜藝節目出來的鮮肉鮮奶太多了,沒有演技,靠粉絲流量,瘋狂霸屏,然後衝上偶像席位,爛得一批的演員比比皆是,一年國產電影能出兩部可以看的就不錯了。
隨便刷個歐美的劇情片就可以吊打,國產電影能把基本的講故事講好就不錯了,演技,不知道為什麼看美歐電影一個普通的劇情片,演員都好生活化,國產電影就有種網紅集體拍MV的念臺詞感。對於電影,當前的電影,我必須站歐美,國產真的爛片太多了。不必要酸,也不必要太看重,因為時代已經變了,電影獎項的影響力也下降了。真要去分析這個時代,很長篇大論。其實我一直不怎麼看重政治正確的演技,因為我知道演技不是最重要的。梁家輝演技在HKtop級,然而並不是非常重量級的人物。
影響力,這才是我看重的東西,這是我要說的最重要的東西。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明星是誰?李小龍,成龍,還有熊貓。他們都不以演技著稱。周冬雨的影響力沒那麼大,而這些年獎項的影響力也在下降,帶給她的影響力沒有20年前那麼強,想想地久天長拿了柏林影后影帝,曾經讓鞏俐張曼玉功成名就的歐洲大獎,如今也掀不起浪花了。三金大滿貫當然是優秀的,但是獎項的光彩已不比當年,而我看到的是一個時代的遠去。就是怎麼說呢,十年前的高考狀元和今天的高考狀元能比較嗎?縱向來看,肯定是各有千秋。
而前兩位三金得主,她們所處的時代,適應的環境,迎合的市場跟周冬雨就不一樣。不可否認,周冬雨在《少年的你》中令人舒服的演技,起碼演到我心裡去了。但是從她走電影這條路來,塑造的形象和角色,其實是比較單一的,更多時候像是在本色出演一個精靈。主打青春,校園,文藝,純真,這樣的詞彙,比如在《同桌的你》和《後來的我們》這兩部電影中,我感受到的好像就是同一個人,沒什麼太大的區別,而演懸疑片,諜戰片就不行了。
章子怡的電影我看的不是很多,不予評價。周迅之前演一個女司機,被綁架,然後用車門夾手,絕對是我童年陰影。到現在我忘了那個片子叫啥,演員有誰,講了個啥故事,但是我沒忘她在加油站求救的場面。後面她演小唯給我感觸很深,反而演如懿的時候,彈幕鋪天蓋地說演技炸裂,霍建華對手戲接不住,我沒什麼共鳴。總之就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橫向比較,能與之較量的影片少,提名的譚卓和任素汐不是整個影片的女主。而與周冬雨同時代相比較的演員們,太少了。最後想說的就是市場和時代,二十年前,內地這些國產電影,如果拍男男,受眾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