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質疑「怪咖」到被譽為「天才」,華晨宇距離超級巨星有多遠?

2021-01-10 好歌獻給你

近年來,音樂類綜藝節目儼然成為眾多綜藝節目中,最為「吃香」的類型。

無論其內容是關於競技、娛樂,還是選秀。但凡和「音樂」兩個字掛上邊的,都能成為一塊「香餑餑」。當然,觀眾對於音樂類節目的喜好度,也是驅動著策劃者們,一次次絞盡腦汁也要推陳出新的動力。

而這其中,芒果臺的《歌手》系列,堪稱是音樂節目類型中的「佼佼者」。從2013年第一季的《我是歌手》,到2017年改名後的《歌手》,持續至今,無不如是。

可以說《我是歌手》這檔節目,代表了華語歌壇競技類音樂節目的最高水準,同時也成為了無數優秀歌手嚮往的舞臺。

2020年伊始,《歌手·當打之年》即將強勢歸來。

在這其中,一名歌手的參賽,更是讓大眾對《歌手2020》的討論塵囂甚上,有歌迷與聽眾甚至在線為這名歌手「抱不平」。

這個人,就是——華晨宇。

未正式籤約,就官宣華晨宇參賽;

華晨宇獨自一人,乘坐經濟艙趕往錄製現場…...

對於天娛的做法,有人說這根本就是把華晨宇架在了一個「騎虎難下」的境地。

身為藝人的他,也有諸多的無可奈何。

也有人說,在《歌手》節目組身處尷尬境地時,華晨宇「臨危受命」。

即使在未有正式官宣的前提下,仍然義無反顧的參加了節目錄製,不可謂是「義字當頭」。

客觀來講,現在的華晨宇堪稱歌手中的「頂流」,作品、實力和人氣,他無一欠缺。

在忙新專輯、開演唱會的空檔,還要兼顧著強度並不小的錄製。我們所能看到的更多的是,身為歌手的華晨宇也有諸多的「不得不」和妥協。

正如他在第一期節目中的選曲,《寒鴉少年》中的歌詞所表達的:「謝謝你讓我都看透,別當我是傻瓜」。

即便如此,華晨宇仍然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對音樂充滿熱枕和一腔熱血的歌手該有的模樣。

作為90後的「無冕歌王」,別人可以不喜歡華晨宇,但沒人能否認他的音樂才華。

而華晨宇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太懂得當下年輕人的心理和趨向自我的生活態度。

時下年輕人所追求的早已不是一味的個性,而是特立獨行之下的自我認可,以及努力之後來尋求外界的認同。

就像是華晨宇在《異類》中所唱到的:「如果你不喜歡聽我的歌,請閉上耳朵。接下來要大開殺戒,穿透你的耳膜」。

華晨宇太懂年輕人的所思所想,他的歌總是能夠輕而易舉的抵達內心深處,引起共鳴與共情。

就像是終於遇到知音一樣,你的感受他能懂;他所唱的,又恰恰是你的內心獨白。

雖然說選秀類節目,一直被視為是往音樂圈或娛樂圈輸送人才的方式之一。奈何近些年來所呈現的結果,誠實的講,只能用「良莠不齊」來形容。

於是選秀節目在某個時期內,一直趨向於沒落的頹勢。而華晨宇的出現,不可謂說是扭轉了這種局面。

天才與瘋子之前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而華晨宇恰恰是這二者之間的「玩味者」。

當年的一首《無字歌》引來的討論,絲毫不亞於當今娛樂圈的頭條熱度。對於這首歌,以及華晨宇的評價則自始至終都是兩極分化的狀態。

有人說華晨宇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其中就包括了當時《快樂男聲》評委之一的尚雯婕,如今看來,華晨宇要感謝當年尚雯婕的慧眼識珠。

而另一部分人,則是完全不理解這首歌的魅力,以及歌曲所要表達的思想,包括他的演唱者。評論華晨宇是「瘋子」,說他是在譁眾取寵。

時間能證明一切。

時至今日,華晨宇用他的成就,完美詮釋了從「瘋子」到「天才」的完美轉變。在日益衰退的華語樂壇,獨自開闢一條道路。

在這場博弈中,華晨宇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很多人認為相對於「作曲」的原創性,「編曲」的難度就降低了很多。實際上,編曲要涉及的內容會更多、更複雜。

確立何種音樂風格,選擇哪些樂器搭配,怎樣將原曲以全新的形式重新呈現等等。

編曲相當於是對歌曲的二次創作,而好的編曲甚至可以把原曲變得「面目全非」。

不論是改編版的《山海》《雙節棍》,還是後來被粉絲稱為「神創作」,爭議頗大的《我的滑板鞋》。

都不得不承認,華晨宇在編曲方面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

而他的這項才能,也為自己拓展了各個年齡層的聽眾。正如他在《天籟之戰》中改編的《南屏晚鐘》,「老歌新唱」的方式十分抓人。

華晨宇歌曲的最大特點,就在於他的歌曲非常的「華晨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歌手本身的「味道」。

也有人認為,這恰恰是華晨宇的弱點之一,太過於帶有「自我標籤」,當然,這個話題見仁見智。

許多人在提及華晨宇時,很難將他界定為某一類型的歌手。他可以是搖滾的,也可以是抒情的。

但在每種風格的背後,都不難看出華晨宇十分鐘情於他的「爽歌」。

當《異類》《我管你》的前奏響起時,聽眾就會不由自主的跟隨華晨宇的節奏。

他的歌曲非常適合大場面,夠嗨、夠勁、夠火辣,足以成為最能帶動氣氛的「殺手鐧」。

即便是像《尋》《煙火裡的塵埃》,或是為抑鬱症患者譜寫的《好想愛這個世界啊》,其中都避免不了他搭配歌曲感情而存在的「霸道高音」。

無論是演唱會,還是綜藝節目,華晨宇的live能力非常抗打,有足夠的爆發力、帶動力和表現力。

甚至可以說,在與他同齡或同期出道的年輕歌手中,華晨宇絕對算得上是其中的翹楚。

華晨宇絕對是一個好的「表演者」:從對現場氣氛的拿捏,到自我歌曲的詮釋,再到與觀眾的互動等等方面。

華晨宇的「業務能力」都值得表揚,而他也獨樹一幟的形成了自我的、難以復刻的風格。

一個好的「表演者」,一定要蛻變成一個好的「表達者」。

歌手在演唱時,並不一定非要靠高音加說唱,才能夠吸引到聽眾。往往有些時候,歌手更像是一個講故事的人,通過歌曲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思想,一一的傳遞給聽眾。

歌手與聽眾之間,絕不僅僅只是流於表面的「我唱你聽」的膚淺形式。就像是李宗盛的《晚婚》所敘述和表達的,那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是一種能夠引起共情的交流。

「神」之所以成為「神」,是在於他是人的希望的一種投射。而巨星、天王的形成,絕非只是單純的會改編、會互動就能夠成為的。

更多的是他們知道聽眾想要的是什麼,更明白如何通過歌曲,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表達者」。

華晨宇的歌,可以引起許多人的「共鳴」,也能抓住人的「共情」。

當年電影《使徒行者》備受好評,唯有主題曲《Here we are》飽受爭議。有人認為歌曲與電影背道而馳,但如今回頭再看,不得不承認歌曲情感是與作品同步的。

在粉絲經濟當道的如今,權威排行榜的評選標準,都變成了以「粉絲喜好」為首要考量因素。

由此影響到歌手們的創作,也會首要考慮粉絲的喜好。雖然很多歌手一再強調「自我的音樂堅持」,但從結果來看,流於「粉絲喜好」的歌曲大有存在。

如今的華晨宇儼然已經成為新生代歌手中的佼佼者,開始被不同年齡層的人所接受。

他的頭上帶有諸多頭銜:音樂鬼才、90後「無冕歌王」、火星弟弟等等,一方面證明了他的高人氣,另一方面,或許也是對他音樂上的肯定。

不可否認,華晨宇是一名優秀的「音樂鬼才」,但是受眾仍局限於粉絲之間。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摒棄外界的認知與認同,只醉心於自我的音樂世界中的。就像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巨星,每個歌手都能像竇唯那樣,被稱之為「仙兒」。

誠實的講,在紛繁繚亂的娛樂圈中,華晨宇始終是特立獨行的一位歌手。

更加難得的是,自始至終他都能夠保持清醒的認知,知道自己唱歌的目的,只是為了唱給喜歡他的人而聽。

雖然華晨宇曾表示,自己不想當天王,也不想成為誰的接班人,或是扛起所謂的華語樂壇的「大旗」。

但是當你身處在這個圈子之中,身上背負眾人的期望。在各種關係交織的驅使下,這已經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得了的。

況且「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巨星,或許只是一種稱謂。但是,它難道不是對音樂能力的最好的證明嗎?

相關焦點

  • 從華語領軍人到人設崩塌,露出真面目的華晨宇,成娛樂圈反面教材
    在華語樂壇有一位神奇的青年歌手,尚未出道就被冠以天才名號,出道第二年即開萬人演唱會,出道第五便以90後第一人的稱號,登上國家體育館北京鳥巢連開演唱會,演唱會規模刷新歷史數據,專輯銷量刷新歷史數據,被多家譽為華語樂壇新一代領軍人。
  • 華晨宇:蠢材到天才,做到這三點,你也可以變成追光少年
    文/黑馬小仙編輯/非言2020年的《歌手》節目中,華晨宇以一首《寒鴉少年》奪冠。很多人在他演唱時,被他抓光的那一瞬間擊倒。李佳琪在他的直播中說:「我今天粉了一個人,華晨宇!他去抓光的那個動作擊到了我。」我們都是那個奮力去碰觸未來光明的自己。而華晨宇他把這一刻演繹的清清楚楚。
  • 愛有多深,距離有多遠 | 卓越兄
    「愛有多深,距離有多遠!」阿比說,新加坡從23日晚間宣布「鎖國」後,不知是否因為少了外國觀光客還是因為有些公司開始實施「在家辦公」,地鐵人潮確實有下降一些,但通勤的人數還是不少,且人與人的距離根本無法拉開到一米的安全社交距離。阿比說,或許是民情的關係,在新加坡「沒人會去質疑政府這些東西到底合不合理」,就算有些看起來很荒謬的政策,大家也只是一邊嘀咕,但還是會乖乖遵守。
  • 從「怪咖」到「魔王」,華晨宇如何做到口碑實力雙優?
    加上在綜藝裡的圈粉表現,新專輯上線就破銷量記錄,更是坐實了華晨宇名副其實口碑&實力「雙優型」藝人。那麼,憑什麼華晨宇能做到人氣與實力兼具呢?我想,他的最新代言大片,應該能給出答案。華晨宇 X Cenovis#黑白無懼,年輕就躁#代言大片不瘋不成魔,以瘋狂日常造就躁動舞臺焦點,將所有的心思都撲在音樂上,黑夜與白天無縫切換,並將這種瘋狂和自我發揮到極致,這就是華晨宇的魔王養成之路,也是答案所在。
  • 天使與魔鬼的距離有多遠
    天使與魔鬼的距離有多遠,有人覺得是天堂與地獄般的遙遠,有人認為只是一念之差。天使與魔鬼究竟相隔多遠,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生動地詮釋這兩者的距離有多遠。這是二戰剛結束時發生在一個名為「池塘之底」的教養學校裡問題學生的故事。在校長高壓強制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們成天搗亂,鬥毆,抽菸,偷竊,惡作劇……層出不窮,他們像一群魔鬼時時惹事生非,處處叫人頭痛,對他們來說天使遙不可及,魔鬼正是他們自己。
  • 連陳奕迅都力挺華晨宇:是天才又是「瘋子」,他們還面臨同樣難題
    日前,有媒體曝光了歌壇天王陳奕迅參加訪談節目時的花絮,當他被問及年輕華語歌手中最欣賞誰的時候,Eason直言不諱的力挺新晉「歌王」華晨宇:「他真的還蠻會唱的,而且他釋放還蠻多能量的,看得出來他在音樂裡面,注入了很多情緒」。
  • 永遠有多遠,距離在心中
    永遠有多遠,距離在心中昨天,我很意外接到老家大嫂子打來的電話。「小弟呀!家裡來了一對夫妻,說是從一千裡外的淮城來找你的,你知道她們是誰嗎?」大嫂子帶著疑惑,聽到她拿著座機往門外走的腳步聲。永遠有多遠,距離產生美轉眼在礦上工作的八年中,我們相處甚歡,情同手足。可是,最後因合同到期,轉正時眼睛視力沒達到,被刷了下來。不得已,告別學習哥他們,回了老家。
  • 天才與怪咖的追夢交響曲,這部青春劇讓高雅落地
    不管是什麼,都仿佛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有著遙不可及的距離感。而當高雅的交響樂與通俗的電視劇結合,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由劉俊傑執導,林允、張新成主演的青春勵志劇《蝸牛與黃鸝鳥》就將這兩種元素融合了起來。目前,《蝸牛與黃鸝鳥》已經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過半。
  • 華晨宇質疑毛不易,李誕質疑華晨宇的質疑,結果亮了
    華晨宇:我對毛不易沒有任何期待!李誕:華晨宇有什麼好的作品嗎?他憑什麼質疑毛不易?我想知道華晨宇老師這兩年有什麼好的作品嗎?,的確,作為一個創作人,華晨宇的確沒有像毛不易的《小丑》《像我這樣的人》《一葷一素》等傳唱度超高的作品,所以很多人質疑華晨宇此舉是在故意針對毛不易。
  • 從一開始的不被看好到現在的「巨星」,是什麼讓華晨宇得到認可
    華晨宇在快樂男聲取得冠軍以後成功出道,然而出道之初的他就充滿了爭議性,不過很快便憑藉著自己的才華,徵服了一個又一個質疑他的人,如今成為華語樂壇的創作鬼才。正如他在自己的歌《煙火裡的塵埃》裡面唱到:我的心裡住著一個蒼老的小孩,如果世界聽不明白,對影子表白。恰如其分地說明了出道以後華晨宇的個人心路歷程,早期的他星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暢。
  • 沒有作品的華晨宇憑什麼被吹捧為周杰倫之後華語樂壇的領軍人物
    1.巨星老去,期待新星不斷湧現,讓華語樂壇的天空再次璀璨奪目這幾年隨著華語樂壇一批功成名就的中堅力量、超級巨星或厭倦了演藝生涯的忙碌和人前的強顏歡笑歸隱江湖,尋找平淡生活的美好,不再在舞臺上拋頭露面;或隨著年齡增長、世俗的滋擾,創作能力每況愈下,創作頻率和作品水準不斷下滑;
  • 我們與愛的距離有多遠?
    如果說《我們與惡的距離》討論著以惡為起點的傷痛、過錯和善良,探尋人們離「惡」究竟有多近,林夕填詞的新作《我們與愛的距離》便是反其道而行之,在以愛為名的感情和自我中,詢問人們離「愛」其實有多遠。這首討論愛情的歌是許廷鏗今年的生日禮物,而他也直言從前唱情歌總覺得有一些抽離,他的作品也鮮少如此直接談愛情;這一首《我們與愛的距離》最純粹也最透明,是入行以來最能感動到自己的情歌。
  • 缺乏作品的華晨宇為什麼被吹捧為華語樂壇繼周杰倫之後的領軍人物
    1.巨星老去,期待新星不斷湧現,讓華語樂壇的天空再次璀璨奪目這幾年隨著華語樂壇一批功成名就的中堅力量、超級巨星或厭倦了演藝生涯的忙碌和人前的強顏歡笑歸隱江湖,尋找平淡生活的美好,不再在舞臺上拋頭露面;或隨著年齡增長、世俗的滋擾,創作能力每況愈下,創作頻率和作品水準不斷下滑;華語樂壇出現了巨大的人才真空,極需一批優秀的,有才華、有天賦、有抱負的新人填補前輩們留下的空缺。
  • 三十而立的華晨宇,到底是有病還是有才?
    所以當華晨宇這個異類出現的時候,大眾是被嚇到的。因為大多數時候他的打開方式,是通常意義上的抽風。彼時的他除了這個節目之外,有自己的作品嗎?有,前面說到的他首張數字專輯《異類》,裡面的單曲《我管你》、《地球之鹽》、《蜉蝣》都極具他個人特色和做人態度。
  • 被指「唱歌像發神經」,華晨宇究竟是音樂天才還是粉絲「巨嬰」
    但有人質疑,就有人喜歡,大家的品味總是不一樣,同為評委的尚雯婕就特別喜歡華晨宇的這首作品,直接力保華晨宇進入長沙賽區10強。剛出道就被人質疑和不解,甚至被當時的網友謾罵,這樣的華晨宇,是否會繼續堅持自己的原創「靈魂唱法」,還是改變表演風格去迎合大眾胃口?
  • 華晨宇的歌飽受爭議,他是音樂天才,還是被粉絲寵壞的「巨嬰」?
    在2013年《快樂男聲》中,華晨宇拿下總冠軍,之後便火遍大江南北,一直活躍在華語樂壇上,成為一名成績閃耀的90後歌星。喜歡花花的人都知道,他的確是有實力的,只不過這一路走來的華晨宇,道路也頗為曲折,甚至很多網友對他嗤之以鼻。
  • 天使與魔鬼,距離有多遠?(好文)
    天使與魔鬼的距離有多遠作者 柳絮飄雪  誦讀   月晴         天使與魔鬼的距離有多遠,有人覺得是天堂與地獄般的遙遠,有人認為只是一念之差。天使與魔鬼究竟相隔多遠,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生動地詮釋這兩者的距離有多遠。
  • 愛與不愛的距離有多遠
    從西安到老家有120公裡第一次去西安早上5點座大轎子車到11點到心裡感覺有點遠聽老人家說以前走著去前天半夜起來走第二天半夜走回來還拉了架子車的東西心裡感覺很遠很遠現在開車1個小時就到心裡感覺還是遠因為我有很深的情感在哪裡
  • NBA超級巨星的定義是怎樣的?
    對於絕大部分球迷來講,提到一支NBA球隊,通常的第一反應都是這支球隊有哪些球星,而非這支球隊的戰術體系。球星對於一支NBA球隊有多麼重要,看看每年夏天自由球員市場老闆們「揮舞鈔票」的力度就知道了。超級巨星,自然是球星當中最頂級的存在,同樣也是NBA發展過程中的「箭頭」。但是什麼是超級巨星呢?
  • 郭德綱距離相聲大師還有多遠?
    那麼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郭德綱如今在相聲界可謂是首屈一指,那麼郭德綱距離成為相聲大師還有多遠呢?咱們今天就來盤一盤!首先馬三立是被譽為相聲界的泰山北鬥,無派不宗馬的聲音由來已久,而且在相聲界的輩分是相當的高,其對相聲做出的貢獻和留下來的作品那都是後人無法相比的,馬三立還被人譽為「相聲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