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被認為是日漫界裡到目前為止唯一能超越宮崎駿的漫畫作家,他的畫風純美,畫中的故事也以純愛風格為主,敘述中充滿著濃濃的情緒感,讓觀眾為之動容。隨著11月1日電影《天氣之子》的上映,中國觀眾抱著期待的心情對之褒貶不一,很自然地也會將其和《你的名字》也就是君名放在一起進行對比。
時隔三年,從君名到《天氣之子》,劇裡劇外發生了哪些改變,不變的又是什麼呢?其實劇裡劇外是不分家的,劇外指的是世界,指導演新海誠的世界觀變化等,劇裡是指兩部動漫中所表現的一切元素。之所以說不分家,當然是因為劇外導演的世界會影響到劇中世界啦。
在《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中,新海誠保持了一貫的純愛風格,講述的都是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一座城市,兩段相遇,不忘記、不放棄,跨越一切也要再次相遇,這可能少年特有的執著和堅持吧。但新海誠講述的並不是愛情故事,更多的是少年時期想要認真了解一個人的心情,還有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的故事。
《你的名字》中出現了一群少年吃鬆餅的場景,《天氣之子》加入了帆高隻身東京吃著陽菜贈與的漢堡的情景。不同的電影,少年們都在高興地吃著快餐垃圾食品,仿佛在高速發展物質富裕的當今社會少年們的胃時常都是的。可能因為還不能經濟獨立,所以「沒錢」的心態在少年心中普遍存在吧,不知道年少的讀者有沒有這種心情呢?
說到不同,《你的名字》中的天空被刻畫得非常美麗,連綿雲海的盡頭是無盡的藍天,而《天氣之子》中的雲則變成了灰色的漩渦,看著有些恐怖,加入了對災難這個話題的思考。《你的名字》描繪了東京繁華的一面,而《天氣之子》更多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場景和故事。《你的名字》中的人物基本是一群少年,而《天氣之子》中人物的年齡層更豐富,表現了同樣情況下不同人的選擇。
其實,兩部電影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你的名字》中的瀧說過就算是東京也不知道會不會在某一天消失,三年後在《天氣之子》中,瀧的這段話成了預言,暴雨天氣讓城市快要變成大海了。而《天氣之子》中也有很多《你的名字》的彩蛋,熱議的就是瀧和三葉,那是的他們還過著普通的生活,沒有相遇。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