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 徒步愛好者的「自虐之路」

2021-01-17 四川在線

徒友的路餐。

很多九零後也加入了徒步大軍。

鎮民忙著做豆腐包子,迎接徒友。

他們的愛情是走出來的。松下攝

在荊棘草叢中穿行。

高 山大嶺,野林草叢,河灣幽湖……無論是烈日炎炎的酷暑,還是白雪皚皚的嚴冬,徒友們看似漫無目的行走,還經常身體受虐。那麼,戶外徒步到底有什麼魅力?徒友在路上會有哪些收穫?成都為何被外地朋友視為徒步 活 動「走」在全國前列的城市?

1「受虐」也要走下去

很多時候,野外徒步並不是讓身體享受,反倒是一件找虐的事兒:酷暑七八月,稍微一動就大汗淋漓的季節,一群人背著沉重的旅行包,就在烈日下走啊走啊,很快,身上的襯衫被溼透得可以擰出水來。而數九寒冬,這群人又冒著朔風,在白雪皚皚的山林裡走著。寂靜的山巒,除了冰爪踩地發出的咔嚓咔嚓聲音,就只有徒步者口裡呼哧出的喘氣聲。夏天,滂沱大雨經常一下就是整天,途中摔個跟頭,被荊棘劃傷,在稀泥中寸步難行,都是家常便飯……

有一次在德陽白馬關附近的山林裡,全隊80多人冒著大雨鑽進密林,很快被根本就沒有路的茅草和藤蔓困住了,半小時動不了步。好不容易小心鑽出來,馬上又遇到樹叢、荊棘、葛藤、藜刺、茅草、菖蒲、蘆葦、青苔……勾連「設局」,每個人苦不堪言。當時,有個菜鳥女徒友是第一次參加徒步活動,她沒帶登山杖、沒穿長褲、沒套長袖、沒戴手套,身上很快就被弄得血痕斑斑,慘不忍睹。

儘管如此,喜歡徒步的人還是趨之若鶩。

除了熱愛,參加活動的人都有一些默契。比如行走中很少交談,互相之間不問何方神聖,無論你是什麼身份,一旦換上了戶外裝備,大自然就是共同的家。沿途,每個人都默默地行走,走錯了再返回。為了保持隊伍完整,林子裡偶爾冒出「一、二、三……」的報數聲,如果老久聽不到後面有人應和,前面的嚮導就會放慢腳步,伸長脖子往後望,直到樹叢裡冒出微弱報數聲,大夥又接著走。

「獅子」和「龍哥」說,他們都有多次返回途中又重新上山撈人的經歷。他們有自己的應急預案。

2 愛情的「野蠻生長」

2017年3月,「超哥」和「荷花」牽手去街道辦扯了結婚證,他們的愛情結緣於大山大水。

「超哥」和「荷花」是怎麼走到一起的?徒友們的說法有幾個版本。最靠譜的故事是:去年5月,他倆在西嶺雪山徒步,兩人本來素不相識,路上,「荷花」的手不小心被路邊的藿麻粘上了——對徒友來說,藿麻是種極其討厭的植物,藿麻也叫蕁麻、蜇人草、咬人草、蠍子草,莖葉蜇毛有毒,人碰上後如蜂蟄般疼痛難忍。當時,走在一旁的「超哥」看到這漂亮女孩痛苦不堪的樣子,逮到個英雄救美的機會,「超哥」拿出礦泉水小心翼翼地幫她擦洗,女孩子對這個戴眼鏡的小夥有了好感。路上,「超哥」成了「荷花」的御用攝影師。結局,你懂的,牽手去民政局。

對39歲的「叮叮車」來說,她參加戶外徒步主要是尋求感情療傷。兩年前「叮叮車」離婚了,心情壓抑,失眠。三年前,一個朋友拉她去參加徒步。走在陌生山林裡,清新的草木、明淨的湖水,散發香甜的果樹園、徒友的互助,還有散落在深山農家的犁頭、風車、石磨、油燈、馬掌、匾額……都讓「叮叮車」豁然開朗。她還驚異地發現,幾趟走下來,自己的身體和心情越來越好了,還順便學到不少戶外安全知識。

3 鄉村借力展示「風景」

成都的徒步運動,如眼下的氣溫越來越高。這當然是一種純民間、自發參加的戶外健身活動。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目前最活躍的「人文」「龍之隊」「丁之隊」「記憶」「樂途」「歡樂」等主力徒步團隊了解到,目前,成都主城區的固定徒友至少有3萬餘人。其中規模最大的「人文徒步」近4年來就有15萬人次參加,這還不包括郊縣的徒步人群。

如此龐大的戶外健身活動,除了讓參加者達到鍛鍊身體、增加見識、熱愛大自然、提高環保理念的目的,也給各地的鄉村場鎮帶去了「別樣風景」。

由於參加戶外徒步的人越來越多,如今很多古鎮、景區都在主動邀請徒友們光臨,即使要收門票,也承諾可以打狠折。企求華麗轉身的山鄉場鎮,也希望借徒友們通過QQ、微信、博客和航拍、遊記、攝影等,推廣他們的「好去處」。

2015年春一個周末,「人文徒步」計劃去資中縣羅泉鎮徒步。出發的頭天晚上,資中一帶大雨滂沱下個不停,到處泥濘難行。副鎮長焦慮地給徒步一領隊打電話:「兄弟呀,明天你們要是不來,全鎮父老鄉親都會扛著豆腐包子戳在我家,我下輩子都吃不完的呀!」領隊笑著表示:「只要雨不要太大,你放心!豆腐包子賣得脫!」第二天雨過天晴,15輛大巴車載著900名戶外愛好者,浩浩蕩蕩經成渝高速公路開到羅泉。當徒友天女散花般出現在鎮上,當地人一下看傻了眼,平時冷清的鎮子頓時比過年還熱鬧,那一天,鎮上居民至少賣出了四十籠當地特色小吃——豆腐包子。

還有一次,是去三臺縣郪江古鎮。令人大開眼界的是,這郪江曾是春秋戰國時期郪王國的都城,也是秦漢以來郪國的縣治和三國蜀漢時期的郡治所在,元代時還做過四川的省府。那天,當地人熱情地向上千名成都徒友開放了郪江漢墓,回蓉後,許多徒友都樂滋滋地向親友推薦那個漢墓和附近的九龍古橋。這也算是雙贏吧。

4 徒步環境得天獨厚

2016年夏天,一名北京旅遊作家來成都採風,臨時被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拉去參加徒步。那天,60多名徒友在雅安望魚鎮下了車,穿過密林、河谷、竹叢、岡巒,去尋找山林深處的「海」。烈日下,他跟我們一樣走得大汗淋漓,氣喘籲籲,結果,根本沒看到什麼海子,只有一灣水質渾黃的池塘。古道上,綠苔厚重,人跡罕至,林木蔥蘢。那天,徒友們來回徒步16公裡。北京朋友走得左腳打右腳,下山時還摔了一跤,直喊「好像死了一回」,這輩子都沒流過這麼多的汗。但後來,他還是覺得挺過癮,嘗試了很多健身體驗,也看到了成都周邊的好風景。他說還要來成都走一盤。

這位旅遊作家近年來參加過南京、武漢、廣州、長沙等地的徒步活動,在他看來,很多人都羨慕成都人這種開放式的健康休閒活動,「成都周邊風景優美,地理形態豐富而有層次,任何一個歷史文化遺蹟都藏著好故事,交通也越來越方便,於是,許多民間戶外健身活動才搞得這麼豐富多彩,選擇餘地很大。很不簡單的是,活動中安全工作也做得不錯。成都真是一個特別適合搞徒步活動的城市,在全國都算是走在前面的。」他印象中,像「丁之隊」「龍之隊」這樣堅持搞了十四五年、每次選好精品路線、拓展徒友歷史文化視野的純自助徒步團隊,更是難能可貴。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貴平

相關焦點

  • 電影|《朝聖之路》:每個人都有徒步上路的理由
    踏上朝聖之路,不會沒有緣由喬斯特,來自阿姆斯特丹想要通過徒步朝聖減去幾磅肉薩拉,來自加拿大想要戒菸,想要逃離現實傑克,來自愛爾蘭文思枯竭的作家想要找尋靈感一開始大家都在拼命為自己的這段旅途找尋意義然而這一路的經歷讓他們明白不管是旅行還是人生真的不需要強行凹出那麼多意義
  • 身邊的典型丨踏遍青山人未老
    今天請看第十一期:《踏遍青山人未老》踏遍青山人未老李衡友,1925年生,民盟盟員、江西省婦幼保健院原主任醫師、著名中醫婦科專家,曾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婦科委員會委員,江西中醫婦科學會主任委員,江西省政協第一、四屆委員,第五、六屆常委,1988年出席中國婦女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 敦煌戈壁徒步,玄奘之路戶外徒步戈壁路線
    戈壁徒步 戶外徒步戈壁路線,位於古絲綢之路的終點路段「莫賀延磧」戈壁,也是玄奘西行取經「 敦煌徒步,在「莫賀延磧」戈壁徒步路線全程112.7公裡,直線距離108公裡。也是每年商學院千人戈壁徒步挑戰賽的毅行路線。 在敦煌徒步行走,行五十步,已過百年;行一百步,已過千年。
  • 觀鳥愛好者徒步比拼觀鳥
    近200觀鳥愛好者比拼觀鳥  本屆觀鳥大賽以「美麗灣區 俊鳥飛翔」為主題。本次大賽作為新冠疫情以來廣州首場戶外大型觀鳥比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吸引了國內著名鳥類學、生態保育、自然教育等方面的專家學者,以及愛鳥人士、自然觀察愛好者、志願者等積極參與。
  • 第二彈 | 踏遍青山人未老(北大公傳研修班學員感想)
    踏遍青山人未老,  風景這邊獨好。——《清平樂•會昌》毛澤東        我們行路萬裡,從山西到廈門,再到尼泊爾;萬宗書卷,盡在腳下漫延。
  • 華天龍《大劍神》與劍同行踏遍江湖之路
    挑戰單人副本贏取絕世武器,玩家可以挑戰單人副本來贏取每日豐厚獎勵,通關的所有副本可以一鍵掃蕩每日登錄快速獲取獎勵,每一個關卡都會有3個星星,將所有星星收集就可以獲取當前關卡的最強武器大幅增強戰鬥力,與劍同行踏遍江湖之路!
  • 最好是,踏遍青山人未老
    王瀟在《趁早》旅行筆記中說:「我倒覺得讀書在馬上廁上總可以抽空兒,旅行卻一定要趁年輕趕快抓緊,最好是踏遍青山人未老。老了之後的旅程全都變了味兒,趁牙口好、腸胃好、膝下無兒女承歡時,但走無妨。」所以,我的心願是世界和平,能讓我踏遍青山人未老!哈哈哈哈哈……特別鳴謝幫我辦籤證的姐姐 有需要的親故可聯繫小燕姐13888227635行前顧問 - 雲師大韓語系趙老師(需要指導請到後臺留言哦~)途中有用到霓虹歸來的李老師教我的日語哦!
  • 徒步愛好者的天堂,最美是雨崩
    如果要說徒步旅行最佳的選擇一定就是梅裡雪山,這座山是被吉尼斯評為最美的雪山,不過因為並沒有過度的開發,所以遊客並不是很多也沒有玉龍雪山知名,但是梅裡雪山裡的雨崩村尤其人間仙境卻又像世外桃源一樣人跡罕至這是為什麼呢?
  • 世華智業姜嵐昕攜百位企業家徒步「玄奘之路」
    日前,由世華智業投資集團董事長、北京華夏管理學院(中國首所免費大學)院長、華夏經濟園首席架構師、總裁首選教練姜嵐昕先生帶隊,一行近百人的企業家隊伍重走「玄奘之路」,完成了一次歷時4天,長達100公裡的戈壁徒步之旅,這也是民營企業領袖們的一次心靈修行。
  • 廣東省內登山徒步入門級線路推薦-鄉野、海岸線登山徒步各具特色
    廣東省內登山徒步入門級線路推薦,各具特色的鄉野和海岸線登山徒步線路,這兩種經典線路一個位於深圳南澳,另一個位於廣州郊外,都屬於輕量級、入門級的徒步線路,非常適合大眾非專業的遊客。一、鄉野登山徒步線路,廣州郊外從化溪頭村周邊線路;為了照顧到各類團體的體驗,我們以最經典的影古線為例,又分為幾個等級供大家參考。
  • 世界上最有名的徒步線路之一——聖地牙哥朝聖之路
    西班牙的「聖地牙哥之路」,是世界三大朝聖之路之中最著名的一條,是一條每年超過10萬人行走的神奇之路,一個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譽的文化之旅。它起源於900多年前。傳說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聖雅各( St.如今比較知名的也有六七條,分別是法國之路(Camino Francés)、北部朝聖之路(Camino del Norte)、原始之路(Camino Primitivo)、阿拉貢之路(Camino Aragón)、英國之路(Camino Inglés)、葡萄牙之路(Camino Portugués)和東南部朝聖之路(也稱白銀之路, Camino del Sudeste - Vía de la Plata
  • 法國最美的10條徒步路線:背上背包,在遠離人群的大自然中走起吧!
    賽文山脈最有名的一條徒步線路GR70還有一個更有名的稱號:史蒂文森之路(Chemin de Stevenson)。 這條線路來源於蘇格蘭小說家史蒂文森(《金銀島》的作者),他帶著一頭驢徒步穿越塞文山脈,隨後出版了遊記《賽文山脈騎驢漫遊記》(Travels with a Donkey in the Cévennes),這條徒步路線也因此得名。
  • 可複製領導力千企走戈壁玄奘之路戈壁徒步挑戰賽全面啟動揚帆起航
    原標題:可複製領導力千企走戈壁玄奘之路戈壁徒步挑戰賽全面啟動揚帆起航 可複製領導力千企走戈壁 玄奘之路戈壁徒步挑戰賽 全面啟動 4天3夜,108公裡 它是對玄奘精神的一路追尋 它是對個人能力的一次淬鍊
  • 劉惠敏:踏遍青山人未老 中脈風景獨好
    成功,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雖然此前7年在直銷行業毫無起色,但我還是啟動了在中脈的事業。此前的經驗和教訓讓我堅信,中脈的優質平臺和產品一定能讓我成功。中脈,讓夕陽正紅勤勤苦苦過半生,如今正是夕陽紅!
  • 牧高笛 |《徒步中國》第二屆尼泊爾徒步大會
    這些世界上最好的徒步路線裡珠穆朗瑪峰和安納普爾娜山區的徒步路線最受青睞每年吸引全球的徒步愛好者不計其數其中,安納普爾娜路線>就是世界上最頂級的徒步路線之一是徒步愛好者都會選擇走一次的人生必走路線之一2019年,我們牽頭組織了哈巴登山節、雀兒山登山節、貢嘎戶外節、珠峰東坡徒步大會、喀拉峻徒步大會、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徒步大會、呼倫貝爾徒步節、騰格里沙漠穿越、尼泊爾徒步大會、非洲吉力馬札羅登山節等大型活動,還開闢了歐洲、南美、非洲、巴基斯坦、尼泊爾、東南亞等國際徒步線路。
  • 新聞著史,踏遍青山人未老——致敬「90後」新聞人肖鳴鏘
    鏗鏘玫瑰,踏遍青山出佳作肖鳴鏘是一個熱愛工作、勤學上進、不怕吃苦的新聞人。作為一名女性,她曾兩度單獨擔任成都、南充作《西南青年》的駐地記者,採寫了一些特寫、通訊,多側面形象地闡述黨的方針政策,如《訪同重慶地質勘探幹部學校》《在崇山峻岭中勘測石油礦》《向文化進軍的工人姊妹們》等。
  • 夏至已至,這一生踏遍千山萬水,人未老
    《清平樂·會昌》:「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人這一輩子,縱橫漂泊半生,靜心安穩半生,但一生都走在「山水一程」的道路上,不曾回頭,也難以回望,唯有繼續向前,昂起頭顱去迎接風和雨,去面對雪和霜。工作之事,沒人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只能慢慢做;生活之事,沒有人能總是順心如意,只能慢慢品;人生之路,沒有人能一步登天,只能慢慢走。白巖松曾說:「人生如茶須慢品,歲月似歌要靜聽。」你的人生是何滋味,也許如今還未曾品出味來。
  • 自虐之詩
    說我最愛玩的柏青哥不是工作,我翻!阿勳以前混流氓、現在成天遊手好閒,脾氣不好的他動不動就發火翻桌子;幸江從小命苦,常被同學笑窮酸,爸爸為繼母搶銀行入獄……無依無靠的幸江死心塌地跟著阿勳,兩人雖然貧困,卻也擁有著平凡的幸福和愛情。 請看這對怨偶如何以平易質樸的風格和獨特的人生哲學,演出愛情、親情、友情、淚水、歡笑交織而成的市井小民的生活。
  •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激昂三十年未來看東方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清平樂 會昌》作者:魚香基絲連結:https://xueqiu.com/6015346716/165634603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 江浙滬經典入門級徒步路線,千年歷史古道,特適合周末兩日遊!
    在江浙滬的徒步愛好者心中,「徽杭古道」算是一個經典的、入門的徒步路線,雖然難度不高,但依然有眾多骨灰級愛好者,三番五次前來徒步,就因為它的風景真的很美,且很有人文情懷!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販運鹽、茶、山貨,走出了一條條飽含風霜的經商之路,所以說「徽杭古道」也被稱為徽商與浙商奔走的「絲綢之路」。而如今的「徽杭古道」已經成為一個著名的初級徒步路線,因為風景美,且極具歷史和人文色彩,加上又是跨省古道的神秘感,所以每周末都會有不少人從杭州或安徽出發,正穿或反穿「徽杭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