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場大型社會實驗,但我們是能做出選擇的豚鼠

2021-01-08 觀察者網

【文/ 尤瓦爾·赫拉利】

人類正面臨著全球危機,也許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危機。各國人民和政府在未來幾周內做出的決定很可能會在未來數年內改變世界,這些決定不僅將影響我們的醫療體系,還將影響我們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我們必須迅速並且果斷地採取行動,同時考慮行動的長期後果。在選擇替代方案時,我們不僅要問自己如何克服眼前的威脅,而且還要問自己,疫情過後我們將居住在怎樣的世界上。是的,疫情終將過去,人類將會生存下來,我們大多數人仍會活著——但我們將生活在一個不同的世界中。

許多短期的緊急措施將成為生活中的固定部分。這是緊急情況的本質,它們加快了歷史進程。在正常情況下需要花費數年時間進行商議的決定,現在幾小時內就通過了。不成熟甚至危險的技術被投入使用,因為不採取任何行動的風險更大。整個國家都成為了大型社會實驗中的豚鼠。

當每個人都在家工作且僅遠程交流時會發生什麼?當全部學校和大學都上網課時會發生什麼?正常情況下,政府、企業和教育委員會永遠不會同意進行這樣的實驗。但現在不是正常時期。

在危機時刻,我們面臨兩個特別重要的選擇。第一個是在極權主義監管與公民賦權之間選擇,第二個是在民族主義孤立與全球團結之間選擇。

3月16日,義大利羅馬,萬神殿前行人寥寥,圖片來源:新華社

「隱性」監控

為了阻止此次疫情,所有人必須遵守某些準則,有兩種主要方法可以實現這個目的。一種方法是政府監控人民,並懲罰違反規則的人。如今,在人類歷史上,技術第一次做到了能夠每時每刻監控每個人。

五十年前,克格勃無法一天24小時追蹤2.4億蘇聯公民,也不可能有效地處理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克格勃依靠人類特工和分析人員,但不能讓特工追蹤每一個公民。然而現在,政府可以依靠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和強大的算法取代人工。

在與新冠病毒疫情的鬥爭中,一些政府已經部署了新的監控工具,密切監視人們的智慧型手機,使用數億個人臉識別攝像頭,還要求人們檢查並報告其體溫和身體狀況。

以色列總理班傑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最近授權以色列安全局部署監控技術來追蹤新冠病毒患者,而該技術通常用於對抗恐怖分子。當議會下屬委員會拒絕批准該措施時,內塔尼亞胡提出了一項「緊急法令」。

你可能會爭辯這些並沒有新意。近年來,政府和公司都在使用越來越先進的技術來追蹤、監視和操縱人員。但是,如果我們不謹慎的話,此次疫情可能會是監管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不僅因為它可能使很多國家從拒絕使用大規模監視工具變成監控正常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表明從「顯性」監視到「隱性」監視的急劇轉變。

以前,當你的手指觸摸智慧型手機的屏幕並單擊連結時,政府想知道你的手指到底在點擊什麼。但是對於新冠病毒,關注的重點已經轉移。現在,政府希望知道你的體溫及血壓。

「緊急布丁」法令

在確定我們對監控的立場時,所面臨的問題之一是,我們誰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監控的,以及監控會在未來可能帶來什麼後果。監控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十年前的科幻小說中的內容如今已不是新聞。

作為一項思想實驗,請考慮一個假設的政府,該政府要求每個公民每天都要佩戴生物特徵識別手環,用於監測24小時的體溫和心率。所得數據通過政府算法進行存儲和分析。這些算法甚至能在你自己意識到之前就知道你生病了,而且他們還將知道你曾去過哪裡及見過誰。這樣感染鏈就可以被大大縮短,甚至完全切斷。可以認為這樣的系統在幾天之內就能阻止流行病的蔓延。聽起來很棒,對吧?

當然,缺點就是這將使一種恐怖的新監控系統具有合法性。例如,如果你知道我單擊的是福克斯新聞(Fox news)連結而不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連結,你只能了解到我的政治觀點或者我的性格。但是,如果你可以在我觀看視頻片段時監視我的體溫、血壓和心率變化,則可以了解我喜怒哀樂的原因。

我們有必要記住,憤怒、喜悅、無聊和愛,就像發燒和咳嗽一樣,都是生物現象。識別咳嗽的技術也可以識別笑聲。如果公司和政府開始大量收集我們的生物識別數據,他們將比我們更加了解我們自己,那麼他們不僅可以預測我們的感受,還可以操縱我們的感受並按照他們的意願出售任何東西——無論是產品或政客。

生物識別監控將使Cambridge Analytica(一家鬧出數據醜聞的英國分析公司)的數據黑客策略看起來落後而無用。想像一下2030年,某國的每個公民都必須每天24小時佩戴生物識別手環。如果你聽取了領導人的演講,而手環顯示你有憤怒的跡象,那麼你就完蛋了。

當然,生物識別監控可以作為緊急情況下採取的臨時措施,一旦緊急情況結束就取消。但是臨時措施有延長緊急情況的趨勢,尤其在經常可能出現新的緊急情況時。例如,我的祖國以色列在1948年的獨立戰爭期間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採取了一系列臨時措施,包括從新聞審查和沒收土地到製作布丁的特殊規定(我沒騙你)。獨立戰爭早就贏得了勝利,但以色列從未宣布過緊急狀態結束,並且也沒有廢除1948年的許多「臨時」措施(「緊急布丁」法令在2011年被廢除)。

即使在新冠病毒感染降至零的情況下,一些渴望獲取數據的政府可能會說,由於害怕第二次新冠病毒爆發,或者由於中部非洲正在出現新的伊波拉病毒,或者由於其他原因(你懂的),他們有必要繼續實行生物特徵監控。近年來,在隱私問題上一直存在著激烈的鬥爭。新冠病毒危機可能是這場鬥爭的轉折點。當人們需要在隱私和健康之間做出選擇時,他們通常會選擇健康。

「肥皂警察」

實際上,要求人們在隱私和健康之間進行選擇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因為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我們可以並且應該同時享受隱私和健康。我們可以選擇通過增加公民自主權,來保護我們的健康並阻止新冠病毒流行,而不是通過建立極權主義的監管制度來實現。

最近幾周,韓國、中國臺灣和新加坡實施了一些成功措施來遏制新冠病毒流行。儘管這些地區已經使用了跟蹤應用程式,但它們更多地依賴於廣泛的測試、誠實的報告以及對信息有充分了解的社會公眾的自願合作。

集中監視和嚴厲懲罰並不是使人們遵守有益準則的唯一方法。當人們被告知科學事實,並且信任政府告訴他們的這些事實時,即使沒有「老大哥」的監督,公民也可以做正確的事情。一個有上進心且對信息有充分了解的人群通常比受過訓練的無知人群要強大得多。

用肥皂洗手就是一個例子。這是人類衛生學上最偉大的進步之一。這個簡單的動作每年可以挽救數百萬的生命。雖然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但直到19世紀,科學家才發現用肥皂洗手的重要性。

最早強調洗手的Ignaz Semmelweis,圖片來源:wiki

從前,即使是醫生和護士從一臺外科手術轉到另一臺時也無需洗手。今天,數十億人每天洗手,不是因為他們害怕政府會派出專門監管洗手的「肥皂警察」,而是因為他們了解事實。我用肥皂洗手是因為我聽說過病毒和細菌,我知道這些微小的生物會引起疾病,並且我知道肥皂可以清除它們。

但是要達到這種合規與合作水平,你需要信任。人們需要信任科學,信任公共機構,並信任媒體。在過去的幾年中,不負責任的政治家故意破壞了對科學、公共機構和媒體的信任。現在,這些同樣不負責任的政治家可能會傾向於走專制主義的道路,理由是不能信任公眾會做正確的事。

正常情況下,已經喪失了多年的信任不能在一夜之間重建。但現在不是正常時期。在危機時刻,思想也會迅速變化。多年以來,你和兄弟姐妹之間可能會發生激烈的爭吵,但是當發生緊急情況時,你突然發現了隱藏的信任和友善,並急於互相幫助。

現在還來得及去重建人們對科學、政府和媒體的信任,而不是去建立一個監管制度。我們當然也應該利用新技術,但是這些技術應該賦予公民權力。我完全贊成監視自己的體溫和血壓,但是這些數據不應該被用來創建一個功能強大的政府。相反,這些數據應該使我能夠做出更明智的個人選擇,並讓我有權對政府的決定進行追責。

如果我可以一天24小時追蹤自己的身體狀況,我不僅會了解自己是否對他人構成健康危害,還會了解哪些習慣對我的健康有所幫助。而且,如果我能夠訪問和分析有關新冠病毒傳播的可靠統計數據,我將能夠判斷政府是否在告訴我真相,以及政府是否在採取正確的政策來對抗這種流行病。每當人們談論監控時,請記住,相同的監控技術不僅可以由政府用於監視個人,而且可以由個人用於監視政府。

因此,新冠病毒疫情是對公民身份的主要考驗。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選擇信任科學數據和醫療專家,而不是毫無根據的陰謀論和自私自利的政治家。如果我們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放棄了最寶貴的自由,認為這是維護我們健康的唯一途徑。

我們需要一項全球計劃

我們面臨的第二個重要選擇是在民族主義孤立與全球團結之間取捨。疫情本身和由此產生的經濟危機都是全球性問題。只有全球合作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為了戰勝病毒,我們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共享信息。這是人類相對於病毒的最大優勢。中國的新冠病毒可不會同美國的新冠病毒交換有關如何感染人類的提示,但是,中國可以向美國傳授許多有關冠狀病毒及其應對方法的寶貴經驗。

一位義大利醫生清晨在米蘭的發現很可能晚上就能挽救德黑蘭病人的生命。當英國政府對幾項政策猶豫不決時,它可以從一個月前已經面臨類似困境的韓國政府那裡獲得建議。但是,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一種全球合作與信任的精神。

各國應該願意公開地分享信息,並謙虛地尋求建議,並且應該信任所收到的數據和見解。我們還需要全球範圍內的努力來生產和分配醫療設備,尤其是檢測試劑盒和呼吸機。與其每個國家都嘗試在本地進行生產並囤積可以獲得的設備,不如在全球範圍內協調一致地努力,就可以大大加快生產速度,並確保能救命的設備可以被更公平地分配。正如各國在戰爭中將關鍵產業國有化一樣,人類與新冠病毒的戰爭可能會要求我們將關鍵的生產線「人性化」。新冠病毒病例較少的富裕國家應該願意向有很多病例的貧窮國家輸送寶貴的設備,並相信如果以後本國需要幫助的話,其他國家也會提供幫助。

我們可能會考慮採取類似的全球努力來匯集醫務人員。當前受影響較小的國家可以派遣醫務人員到世界上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既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又能獲得寶貴的經驗。如果之後疫情的重點區域發生變化,受到援助的國家就能反過來提供幫助。

經濟方面也非常需要全球合作。考慮到經濟和供應鏈的全球性,如果每個政府在完全不顧其他政府的情況下做自己的事情,結果將是混亂的,且會加深危機。我們需要一項全球行動計劃,而且要非常迅速。

另一個要求是對旅行達成全球協議。長時間暫停所有國際旅行,將造成巨大的困難,並阻礙與新冠病毒的鬥爭。各國需要進行合作,從而至少允許一小撮重要的旅客能夠繼續過境:科學家、醫生、記者、政治人物、商人。這可以通過對旅行者在本國進行預檢的流程達成一致來實現。如果你知道只有經過嚴格檢查的旅客才可以乘坐飛機,那麼你會更願意接受他們進入你的國家。

不幸的是,目前各國幾乎沒有做任何這些事情。國際社會陷入了集體癱瘓。房間裡似乎沒有能負責任的成年人。人們原本希望在幾周前看到全球領導人召開緊急會議,以制定一項共同的行動計劃。七國集團領導人僅組織了一次電視會議,但並未制定任何此類計劃。

在先前的全球危機(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4年伊波拉疫情)中,美國擔當了全球領導者的角色。但當今美國政府已經放棄了領導人的位置。它已經非常清楚地表明,它更關心美國的偉大而不是人類的未來。

這個政府甚至放棄了它最親密的盟友。當禁止所有來自歐盟的旅行時,美國甚至不事先通知歐盟——更不用說與歐盟就這一嚴厲措施進行磋商了。據稱,美國曾向一家德國製藥公司出價10億美元,購買新冠疫苗的壟斷權,這使德國感到震驚。即使美國政府最終改變了立場並提出了一項全球行動計劃,也很少有人會追隨一個從不承擔責任,從不承認錯誤,並總是將榮譽歸於自己卻把責任推給別人的領導人。

如果美國留下的空白無法被其他國家填補,那麼不僅阻止當前的疫情將更加困難,而且造成的影響將在未來數年繼續使國際關係惡化。然而,每次危機也是一個機會。我們必須希望,當前的疫情將幫助人類認識到全球不團結帶來的嚴重危險。

人類需要做出選擇。我們是繼續各自為政,還是走向全球團結?如果我們選擇各自為政,這不僅會延長危機,而且將來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災難。如果我們選擇全球團結,這將不僅是對抗新冠病毒的勝利,也是抗擊未來可能在21世紀危害人類的所有流行病和危機的勝利。

(觀察者網 傅洛拉譯自《金融時報》)

相關焦點

  • 豚鼠系列之惡魔實驗-簡評《惡魔實驗》
    昨天晚上把豚鼠系列之惡魔試驗看完了,不得不說感覺超級坑爹的,這是目前看過的四部之中感覺最坑的一部了,沒有劇情就算了,除了影片最後一點點,幾乎看不到亮點,而且從邏輯上來說也有諸多不合理的地方,感覺好含糊。
  • 可愛豚鼠的起源說
    奧塔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豚鼠遺骸中的古DNA,揭示了豚鼠從被作為食物來源到馴化為寵物,再作為動物模型應用於醫學研究的過程。研究近期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報告》中。奧塔哥大學的Matisoo-Smith教授解釋說:「人們普遍認為現代豚鼠是從秘魯的安第斯地區馴化來的。
  • 【電影】豚鼠系列(重口)
    儘管不同膚色的大多數消費者對這種登峰造極的「Snuff Pic.」或「Gore—hound Films」極其厭惡與憎恨,但奇怪的是,他們恨的狂也買得狂,能夠在影迷中製造如此大規模反常的消費心理,《豚鼠》系列地下電影可以說是創造了一個神話。對於該系列影片的探討,我們先從「豚鼠」這個看似與影片內容大相逕庭的片名開始。
  • 淺談一下【豚鼠系列】
    惡魔實驗《豚鼠:惡魔實驗》是系列第一部電影,作於1985年。它圍繞著一群綁架年輕女性並以儘可能多的方式折磨她們的男人展開,將其作為人體疼痛極限實驗的一部分,包括打、踢、砍、燒、撬指甲和W眼睛。惡魔實驗 來源:Wikipedia血肉之花《豚鼠2:血肉之花》,由日野日出志於1985年根據他的恐怖漫畫作品改編而來。
  • 被激怒的魯尼,談新冠疫情:被當成豚鼠一樣的試驗品
    英國對新冠疫情的態度實在是讓人難以認同,著名球星魯尼也批評英超和英足總:「讓人感到困惑的是,三名萊斯特球員都出現了症狀時,我們仍然計劃繼續比賽。之後阿爾特塔確診,突然英超就宣布要緊急開會了。這有什麼區別?是因為阿爾特塔更出名嗎?這是典型的足球界的方式。
  • 豚鼠系列,慎入
    豚鼠系列一共10部短篇作品,其中4部是以《豚鼠》系列命名的電影短篇,2部是以《新豚鼠》系列命名的電影短篇,1部是未以系列命名但其實是新系列作品中的電影短篇
  • 英國在南非啟動新冠疫苗試驗,抗議者:別用非洲人當實驗豚鼠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7月1日,在南非第一大城市約翰尼斯堡,一些抗議者走上街頭,反對南非和英國合作,對南非志願者進行新冠疫苗臨床實驗。據介紹,上周三,南非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啟動了南非的首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將有2000名志願者參與。
  • [膽小慎入] 豚鼠系列:這是在挑戰人類變態程度的極限!
    點藍字關注我們              看免費高清電影有想看的直接在公眾號裡發送完整的電影名稱,即可獲取免費的資源哦!超級方便有木有!!還不奔走相告!推薦給身邊朋友!!雖然被稱之於《豚鼠》系列,但電影裡是沒有豚鼠的它的寓意是:人類就像豚鼠一樣,被當作實驗品。這個系列的開山之作是《惡魔實驗》。
  • 豚鼠系列電影1-8部(超恐怖超噁心)
    中文名:豚鼠系列屬性:電影短篇數量:10部時間:1985《惡魔實驗》講述的是三個蒙面男青年為了考察「人的精神與肉體所能承受的痛苦極限」而對一名女子實施各種暴行,包括拳打、腳踢、針刺、噪音幹擾、髒物攻擊、挖眼。爾後,受盡折磨慘死的女子被他們拋屍荒野。
  • 豚鼠:寵物還是食物?
    但即便外表上完全看不出豚鼠「本尊」的最委婉烹調法,仍有「部分內容可能招致某些食客或看客的反感和不適」,來自動物保護協會和知情者的反對聲照樣不絕於耳。 賣相,說到底,只是一種表象。吃,還是不吃,應從本源上尋找答案,讓歷史發聲。 豚鼠的祖先公認來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脈。
  • 【豚鼠系列】史上最具爭議的地下電影,因內容極度真實血腥遭到FBI調查
    豚鼠六部《豚鼠:惡魔實驗》是系列第一部電影,作於1985年。它圍繞著一群綁架年輕女性並以儘可能多的方式折磨她們的男人展開,將其作為人體疼痛極限實驗的一部分,包括打、踢、砍、燒、撬指甲和挖眼睛科學家需要一隻「豚鼠」來進行實驗。
  • BBC用3萬人實驗告訴你:對抗新疫情爆發,答案可能是大數據!
    超級疫情還會再次發生,而且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我們如何對抗下次疫情爆發,並為之做好準備? 英國BBC 就在2017年做了這樣一個有近3萬人參與的大型實驗「BBC Pandemic」,並將過程拍成了紀錄片。
  • 豚鼠為什麼又叫荷蘭豬?
    初次見豚鼠的小夥伴第一反應會想,我不會是發現了一隻很特別的老鼠吧,但仔細觀察發現沒有尾巴吖!再仔細看好像比老鼠可愛,萌萌噠的感覺。是的,是屬於老鼠的一種喲!一隻豚鼠的自我介紹:我屬於無尾齧齒動物,有著不少外號,天竺鼠、葵鼠、荷蘭豬等,講到我的名字是不是又有疑問了呢,為什麼會叫荷蘭豬呢,你們就先當作我是荷蘭進口的,是一隻進口的高級豬吧。和老鼠很明顯的區別除了沒有尾巴,我的家族擁有著20種不同表型的毛髮顏色,並且存在13種不同的表型毛髮質地和長度。
  • 這頭豚鼠有來歷!
    吳曉波在臺上說:「蘇寧金融眾籌平臺上線豚鼠體感遊戲手環的眾籌;4月25日在蘇寧10家旗艦店開放體驗。這是我們對『體驗式眾籌』——線下體驗、線上眾籌的一種新嘗試。」不得不說,這種O2O的眾籌模式,比起傳統的眾籌要彪悍很多。
  • 揭秘侵華日軍細菌戰第100部隊:把活人當作豚鼠做實驗
    我們要控訴侵略者當年慘絕人寰的累累罪行,更要記住當年在如此威脅之下,依然頑強奮鬥的同胞。這些同胞見證了第100部隊帶來的苦難,也為取得抗戰勝利而不屈抗爭。細菌戰「惡魔」悄然降臨1945年8月,長春西郊孟家屯附近,一處神秘的院落裡,不少日本軍人忙著燒毀照片、實驗記錄和一些相關資料。
  • 日本電影<豚鼠系列>六部曲,重口合集
    豚鼠系列之1:惡魔試驗 ギニーピッグ 悪魔の実験 (1985)講述的是三個蒙面男青年為了考察「人的精神與肉體所能承受的痛苦極限」而對一名女子實施各種暴行,包括拳打、腳踢、針刺、噪音幹擾、髒物攻擊、挖眼。爾後,受盡折磨慘死的女子被他們拋屍荒野。
  • 活人淪為豚鼠!美國一養老院對殘障人士進行人體試驗
    亞太日報 京安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愛荷華州的一家養老院對殘障人士進行「奇怪的實驗」,並將他們當做實驗「人類豚鼠」。在該養老院死亡人數增加後,美國司法部於去年對該養老院(格倫伍德中心Glenwood Resource Center)進行調查。
  • 真人秀鼻祖《老大哥》:一場大型社會實驗
    我們每天都會精選當期雜誌文章免費給你看,希望你能喜歡。 你可以掃下方二維碼,直接訂閱Vista看天下電子刊。還可以掃描文章中間的二維碼,在Vista看天下App上免費閱讀整本雜誌——成為App的新用戶,就可以領券免費閱讀任意一期雜誌了
  • 80後小夥創業養豚鼠 一年淨賺30萬
    在孟家溪鎮青龍村,有一個叫龔平的青年,靠著養殖豚鼠實現了自己的致富夢。走進龔平的豚鼠養殖場,到處都是活蹦亂跳的豚鼠,小小的耳朵長相機靈,四肢短小,看著有點像老鼠,可卻沒有尾巴,這些小傢伙們油光鋥亮、風度翩翩,活得很悠閒。一見到我們,豚鼠們警覺地發出尖利的吱吱聲,要麼四處躲閃,要麼擠作一團,煞是可愛。
  • 【圖解】豚鼠系列之聖母機器人,人體試驗血腥片
    只不過由於〈豚鼠〉風格的原因,將這一過程表現的非常令人反感。影片最後侏儒的姐姐沒有接受侏儒的治療是否可以看作寧願堂堂正正的死也不願齷齪的活呢? 〈聖母機器人〉開頭是老年侏儒對往事的回憶,由此引出劇情。最後返回現實,年老的侏儒座在椅子上,胸前放著一付人類的大腦,影片結束。全片劇情與血腥並重,是〈豚鼠〉系列中二者較為均衡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