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VS《知否》,出自同一團隊的作品,前者輸在哪裡

2020-09-05 滄海壹聲

《清平樂》開播將近一個月,豆瓣評分由開始的8.2將至如今的7.2,網友紛紛棄劇,它到底做錯了什麼?

由正午陽光影業出品,王凱、江疏影主演的大型古裝劇《清平樂》在官宣時,很是獲得一眾網友的期待。

《清平樂》在服化道和場景畫面布局上延續了《知否》的水準,然而因為劇情人設等方面的問題,不少觀眾表示已經棄劇。

精緻的外殼 乏味的內容

《清平樂》是張開宙執導的第二部以宋朝為歷史背景的古裝劇。他執導的上一部戲《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因為劇中精緻的服化道和古樸雅致的畫面,呈現出高級的美感效果,在口碑和熱度上取得了很大成功,豆瓣23萬人評分,給出了7.7分,一個很不錯的成績。

《清平樂》延續了《知否》中的「宋代美學」,豆瓣中熱門好評不乏「宙導的鏡頭很絕」好幾個空境美到窒息、隨便截屏就是壁紙等等。

然而在劇情內容上網友給出了另一極的評價。

這部劇改編自網文小說《孤城閉》。不同於市面上常見的言情故事,這部小說講的是公主和宦官的愛情悲劇,一個非常另類的作品。常理來講,言情題材承載不了太多的東西,更多的是兒女情長。電視劇完全可以以小見大,以公主和宦官的愛情悲劇來展現一個時代,側面在描寫北宋風貌強化一下主題,就已經足夠了。

可能導演覺得以愛情為主線不夠格,強行改成以皇帝的視角來講故事。把言情題材拔高到歷史題材,結果給觀眾的感覺就像四不像。說是正劇,沒有那麼高深的內涵;說是言情劇,很多時候又在講歷史。講歷史的時候偏偏又沒有講到位,像宋夏戰爭、慶曆新政等等這些本來可以大講特講的歷史,卻草草了事。再加上凌亂的剪輯,觀眾看劇時經常一頭霧水。時不時還要來點文言文臺詞,卻不深究其內涵,大大降低了觀眾對這部劇的好感度。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

反觀《知否》的劇情,從一個官宦之家的妾室幼女著筆,全方位的展現女性的成長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進而延伸到宋代社會風貌。劇情脈絡清晰明了,觀眾在看劇的過程中很容易找到情感共鳴。

劇情拖沓 戲劇衝突不夠

首播當日,僅僅看了兩集,觀眾便給出了「人間褪黑素張開宙「、」宇宙起源張開宙」等毒舌金句。甚至不少網友將劇情的節奏比作《瘋狂動物城》中的樹懶。

《清平樂》無論是朝堂戲份還是後宮戲份,都沒有什麼明顯的戲劇衝突。朝堂戲份沒有太多的起伏,且最後大都以「皇帝的無奈妥協」收場。後宮戲份主打「帝後CP」也沒有什麼吸引力,兩人之間的關係更像是上下級的同僚關係。只要兩人同框不是在談國家大事就是在談後宮的一些安排。皇帝和其他妃子的感情戲也相當無聊,他們之間也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有一些宮鬥戲,不過其中的手段非常低級。

帝後CP罕見發糖時刻

再看《知否》中的戲劇衝突。無論是是盛家大娘子與妾室之間的,還是盛家三姐妹之間,還是其他人物角色。她們之間都有過一次或者多次的交鋒,不管是人物明面上的爭鬥戲,還是角色內心活動戲,都有十足的看點。雖然也被大家吐槽過節奏,但是因為有很好的劇情衝突,節奏上的不良體驗也便被人們所忽略。

女性角色張力不強

劇中主幾位女性角色,除了吳越飾演的劉娥有足夠的張力(尤其袞服祭祖那段戲),其他女性角色都沒有太多值得稱道的地方。

太后袞服祭祖

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作為女主角,人設本身是好的。文武雙全,性格活潑可愛,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然而在入宮成了曹皇后後,臉上的笑容就少了許多。在禮教規矩的壓制下,變成了一個框子裡面的皇后,失去了少女的純真有灑脫。只能練劍寫字排遣內心的苦悶。曹皇后在後宮中的孤苦和寂寞,值得有一些戲劇性的橋段來書寫的,然而本劇並沒有安排。後續的劇情也越來越乏味,更像是一個流水記帳作業。

劇中宋仁宗的青梅竹馬的苗心禾在剛開始播出的劇集時,還是吸引了一眾網友注意力的。但是在後來的劇情中,她和董淑妃以及被宋仁宗送出宮的陳熙春等女性角色,都被扁平化處理。因為缺乏讓人印象深刻的高潮片段,觀眾在看劇的過程中總有一種「差口氣」的感覺。

而作為劇中的反派張妼晗和賈教習,卻沒有發揮出相應的作用。且不說張妼晗和劇集剛開始的郭皇后人設有些雷同,更多的是角色過於刻意了,使得張貴妃和皇后的對比太過明顯。而賈教習這個角色也很平面化,沒有太多的起伏。

盛家三姐妹

相比之下《知否》中的女性角色就好了很多。像聰慧隱忍,自強自立的盛明蘭;外表柔弱,卻內心狠辣的盛墨蘭; 性格直爽,心無城府的盛如蘭。當然人物形象最鮮活的女性形象,當屬正妻王氏和林姨娘。王氏刀子嘴豆腐心,表面很強悍,實則內心很柔弱。而林姨娘外表看起來柔弱,實則滿腹心機。最擅長以淚水與言語打動他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尤其船上那一段哭戲,我見猶憐、梨花帶雨、如泣如訴的表白,連觀眾們也要為之動容,徹底明白了盛老爺沉迷於林姨娘的原因。諸如此類讓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不勝枚舉。

《清平樂》目前已播出的劇集中,感情戲佔了很大的比重。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然直接照著原著拍呢?況且公主和宦官之間的愛戀本來就是少見的古裝言情題材。結果拍成現在這種四不像,不免讓人感到可惜了!

相關焦點

  • 為何《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勝過《清平樂》
    》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已熱播完了,兩部戲無論是劇情還是歷史背景都很相似,貌似服化道製作也是一個組隊。如果這兩部作品要是同時開播,我認為前三集不分上下,三集以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收視率上會超過《清平樂》,十集以後兩者的距離還會拉大。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有以下兩個方面原因:一、導演和編劇對戲的定位。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話出自李清照的宋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是: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而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是寓意著盛明蘭與顧廷燁一生的愛情故事。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臨播改名,首播爆火的《清平樂》會超過知否和琅琊榜嗎?
    與前作《知否》和《琅琊榜》相比又如何?究竟講了什麼故事?《清平樂》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圍繞北宋第4代帝王-宋仁宗趙禎(王凱飾演)展開,描繪了他在位期間,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和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
  • 《清平樂》超《知否》取代《琅琊榜》成古裝劇新標杆,只因這兩點
    在這部《清平樂》之前,正午陽光也出品過兩部古裝大劇,分別是《琅琊榜》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琅琊榜》改編自風靡網絡的海宴同名小說,歷來火熱的小說改編成影視劇,並不被書迷粉接受,因為感覺劇情以及演員的表演都不能完美展現書中的情節,然而《琅琊榜》卻例外了。
  • 同是正午出品,為何《清平樂》和《知否》《琅琊榜》沒有可比性?
    《清平樂》開播前,帶著很大的期待在幻想它的風格。我想,《清平樂》和《知否》會有什麼相似之處?萬萬沒想到,不是相似在人物背景上,而是相同的配樂引起了全民討論。聽到《清平樂》的配樂,很多觀眾還會以為和《知否》撞戲了。這段二胡配樂,名為《怡然自得》。
  • 《清平樂》再犯《知否》的錯,但它們都在這贏了
    1905電影網專稿昨晚《清平樂》播完第20集,豆瓣評分從開播的8.2分降至7.8分。這0.4分到底被扣在了哪裡呢?縱觀網絡評價,很多網友都表示,「節奏太慢了」。「慢」已然成為了導演張開宙的標籤。尤其在《清平樂》中,每個場景都會出現長時段密集對話,且對話內容文白夾雜,非常考驗觀眾的耐心。開頭兩集幾乎沒有交待什麼劇情,而只是在交待人物和事件的背景。比起往日大家熟悉的宮廷劇,《清平樂》確實讓人不夠「爽」。隨著後續劇情好轉,朝堂對手戲也逐漸變多,慢慢出現了大量的人名、制度的解說。
  • 從知否到清平樂,正午陽光到底是不是飄了?
    這家公司憑藉精良的內容製作、默契的團隊合作以及資本的正確利用,贏得了收視與口碑的同時,也成為了網際網路思維下國產電視劇市場化運作創新突破的代表性影視品牌。但正午陽光並不是沒有翻車過:《歡樂頌2》的失手,且隨著《清平樂》開播與結束、反響兩極分化,正午陽光是否被過譽的話題又熱了起來。
  • 同為正午陽光出品,《知否》好評如潮,而《清平樂》遭不斷吐槽
    繼2018年底趙麗穎、馮紹峰領銜主演的古裝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火之後,正午陽光又一次帶著王凱、江疏影主演的古裝大作《清平樂》強勢回歸。不過這次的《清平樂》受到了很多的爭議。剛剛放出花絮的時候,徽柔和懷吉的愛情備受關注,但是正片效果卻強差人意。評分從高走低,目前評分降到7.4分。
  • 《清平樂》大結局:凸顯底蘊還是偽高雅?倍感壓抑倒是真的
    實際上清平樂的「樂」讀yuè。提到「清平」二字,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沒錯,詩仙李白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面露華濃……這首詩的名字就叫做《清平調》,那清平樂又出自哪裡呢? 從文體看,《清平調》為七言聲詩,《清平樂》則為上下片詞式相同的長短句。
  • 正午陽光再攜手王凱,《清平樂》爆不爆?比對《知否》來知道
    正午陽光《清平樂》已經上線,由侯鴻亮製片,張開宙導演,朱朱編劇,某視頻平臺播放了4集,當前豆瓣目前評分8.1,相較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剛上線的評分,算是高評分,也體現了正午陽光一貫的高品質口碑作風。
  • 《清平樂》為何高開低走
    正在追劇《清平樂》,但同時也在追《獵狐》,也在追《知否》,真還就發現,《清平樂》的魅力真的是慢慢地有點不太行了。當然跟《獵狐》相比,不是同一類型的劇,那是一部經偵劇,劇情相對非常緊湊。那就和《知否》來比比,看一看,《清平樂》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首先,就是《清平樂》布局太大了。相當 於一個大攤子,要把宋仁宗時代的所有事情都想說清楚。
  • 大型古裝劇《清平樂》定檔!陣容超級豪華!
    從2015年起,正午陽光出品了《琅琊榜》《偽裝者》《歡樂頌》《都挺好》《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一部又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幾乎每部作品都是爆款,引發全網熱評 作為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清平樂》可謂是正午陽光的金字招牌再加上王凱這個穩定輸出的實力派或許今年現象級爆款古裝大劇非《清平樂》莫屬了!
  • 《清平樂》適合慢慢品,服化還原度特別高,看看出品方,大寫的服
    由王凱和江疏影領銜主演的古裝電視劇《清平樂》定檔在4月7日開播,他們將共譜大宋傳奇。真的佩服《清平樂》的服裝道具組,服化道好精緻,看起來好有質感。劇中演員服化也太還原了吧?其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是這樣的服裝,也很喜歡《天盛長歌》,為數不多幾十集全部看完的國產劇。《清平樂》要是能跟《天盛長歌》相提並論也不失為佳作了,凹凸君今年春節期間和家人又追了一遍《天盛長歌》。
  • 在《清平樂》之後!正午陽光產生了新的作品。男人和女人都很強大
    從《父母愛情》到《琅琊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挺好》,正午的產品必須是優良的。前段時間,《清平樂》也是一個正午陽光作品。但與以往作品相比,該劇的口碑和收視率都不是很好。導演張開宙因為把故事太長太講得通俗易懂,被網友狠狠地吐槽。最近,正午陽光產生了一個新的《落花時節》。這齣戲有導演、作家和演員的非常靠譜。我確信它不會再重複《清平樂》。
  • 《清平樂》細節太到位了,這三點和《知否》劇情連上了!
    #《清平樂》從開播之日起收視口碑就一路高漲,劇中的前朝爭論太過精彩,而仁宗的後宮cp線也很好嗑。這部劇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樣,都是由正午陽光出品,兩者在劇情方面也有很多相通之處。看過清平樂的人都無法否認,這部劇的服化道太精緻了,劇情人物細節也很到位,而劇中有三點,竟然和《知否的劇情》連上了!第一點,韓大相公就是韓琦。知否最開始的朝堂劇情,就是韓大相公建議仁宗認子好用於日後傳位。
  • 《知否》穿越《清平樂》的5個角色,認出小蝶,認出紅狼,沒認出五爺!
    《琅琊榜》、《知否》、《歡樂頌》、《大江大河》等熱劇和《清平樂》,都是由正午陽光製作的。所以裡面相同的演員很多,上一篇文章小編找出了《清平樂》中來自《琅琊榜》的幾個演員,這一篇我們說一下《清平樂》中來自《知否》的演員,來看看大家認出了哪些。
  • 清平樂評分低!後宮劇情被甄嬛傳完敗,感情線被知否秒殺
    《清平樂》這部劇篇幅宏大,最近也準備接近收官,但是觀眾給出的評分卻不容樂觀,甚至有人因為王凱棄劇,然而同樣是正午出品的《知否》,主角馮紹峰卻再次爆紅,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清平樂》這部劇根據小說改編,原先主角是趙禎的女兒趙徽柔與內侍懷吉,編劇進行改編,趙禎宋仁宗與皇后曹丹姝成為主角。
  • 《清平樂》會像知否一樣,先抑後揚嗎?
    《清平樂》是由正午陽光在《知否知否》之後出品的又一部古裝大劇。總而言之,隨著大眾審美的提高,對換湯不換藥的清宮劇產生審美疲勞的時刻,正午陽光正當時的推出了精心之作《清平樂》。其實在正午陽光推出的上部古裝劇《知否知否》播出之時便出現過故事進展緩慢,主角童年佔用大量篇幅描寫以及成年出現太晚等類似的爭議,但隨著劇集的推進,各個人物粉墨登場,吐槽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觀眾開始聚焦到劇集故事的討論和人物命運的發展上。
  • 《知否》太后原型竟是《清平樂》中的她 難怪結局悽涼!
    《 知否》和《清平樂》不僅僅同為宋代,而且是一個先後的關係。《清平樂》講的是明蘭幼時的皇帝年輕時期的故事。《清平樂》演繹的是宋仁宗的一生,請點擊輸入圖片《清平樂》中曹皇后是一個周全的人,從樣貌、家世到人品能力,無一不出挑。偏偏這樣的完美的人兒,攏不住帝王的心。宋仁宗不愛曹皇后,他最愛的女人是張貴妃。
  • 《清平樂》低迷,國產古裝劇恐「慢節奏」久矣
    據云合數據顯示,雖然《清平樂》在同期作品的全輿情熱度以及有效播放榜上大部分情況下位於前列,但也不乏幾次被小成本劇集《民國奇探》反超,而相較於其他吸晴的古裝大IP來說差距相當大。騰訊視頻在《清平樂》在播完22集時,專輯累計播放量10.4億次,平均單集僅為47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