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天職老友匯」藍色小字,可訂閱本微信。
來源:清醒貪心記,作者:Autumn QT
01
知乎上有匿名讀者評論《我的前半生》:
做了快十年的諮詢,一直都很難跟十八線城市的親戚朋友解釋我到底是幹啥的……現在電視一播,估計科普倒是免了……
感同身受,咧嘴大笑。
因為十多年前,我進入麥肯錫時,被我姑姑認真問過,
麥肯錫和麥當勞與肯德基是什麼關係。
現在至少朋友圈裡科普了一波,什麼是諮詢,什麼是MBB,以及諮詢行業的項目經理到底養不養得起羅子君同學。
謝謝劇組哈。:D
02
那麼,究竟會不會發生,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賀涵與唐晶的客觀數字之爭?
復盤一下:
唐晶說,
我是一個諮詢顧問,我這麼多年刻苦努力的學習實踐,就是希望用各種方法計算出一個客觀公正的數據結論。
賀涵說,
準確講,你應該以你多年所學的各種方法,計算出一個人家想要的數據結論。數據是死的,那數據怎麼排列組合導出結論,這是活的。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嘛。我們要時刻心系客戶,體驗他們的悲觀和快樂情緒,並且與他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這是很典型的問題了。客戶嫌棄我們做得數字小而怒氣衝衝的情況,我確實遇到過。(那時候還是小分析師,嚇傻了,特別崇拜地看合伙人和項目經理成功救場。)
首先哪,兩個人是戀人關係,就不會在一個項目上。
麥府對戀愛、婚姻絕無限制,結婚的也不在少數(青春年少時,天天十五六個小時在一起吃苦受罪,特別容易培養感情)。
但正式確定關係,就要周知、迴避。
每個項目後領導都給下屬打分、總結,那賀涵給女朋友評價,是否不公平?
夫妻兩個一起裝修房子都容易吵起來,如果在同一個團隊工作,需要絕大的智慧把事業與家庭分開,把專業與感情分開。男朋友在生活中,最好不要挑剔女朋友,但是在項目上,必須較真,那女朋友的PPT你是改還是不改哪?
其次(敲黑板!),MBB的老闆們,絕對不會像賀涵這樣說「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嘛」」!
因為這樣說,太直接了。
MBB的人,那麼聰明,即使有心這樣做,也一定有水平說出一些政治正確的話,不可能也不需要直言違背公司的長期價值觀啊。呵呵。
再次,賀涵在客戶面前說的話,並沒有錯。
唐晶之前提出2%的市場份額提升的預估,是基於一些過往的經驗,在我認為,能夠引入更多的資源投入,吸引到更多市場活動費用,那麼我認為5%到7%之間的增長,應該是沒有問題。
(對不起我沒有追劇,只是看了關於這場爭論的截屏,也許斷章取義。)
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2%還是7%的市場份額提升,而是這個提升需要付出的代價。
比方說,我跟客戶說,明年可以賣20億,客戶要賣50億。
當然可以啊!
賣20億,投入市場費用3000萬,今年淨虧2000萬,第四季度開始止損;
賣50億,投入市場費用1億+,今年虧5000萬+,一年半以後才有希望止損。
您看怎麼選。
改變數字,不是謊言;不說出改變後的其他影響,才是謊言。
就我在麥肯錫的經驗,我們會給客戶提升目標,但不會睜眼瞎說,你不需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每一個好的諮詢顧問,也愛惜自己的羽毛。
03
一直以來,這個行業(尤其是排名前三的MBB)頭頂光圈,也備受嘲笑。
頭頂光圈,是因為MBB的精英名聲。號稱只招最聰敏的人,只給最膩害的公司做最有價值的事,收費貴、工資高、訓練嚴、升職快。
備受嘲笑,是因為常常被人說,諮詢顧問給的方案,往往紙上談兵,項目過後即被束之高閣。
用一個經典笑話,概括對諮詢的詬病:
一個小夥子,跑到大草原上,對牧羊的老先生說,我來幫您算算,您有多少只羊吧。如果算對了,給我一隻羊作為報酬。
然後,動用了各種高級工具,衛星拍攝、抽樣統計、建模估算……
得出結論後,小夥子得意洋洋地抱起一隻羊。
老先生說,如果我能說出你是哪個公司的,您能把它還給我麼?
好呀。
你是麥肯錫的。
為什麼呢?
首先,你不請自來;
其次,你告訴了我,一件我已經知道的事;
最後,你抱走的不是羊,是我的牧羊犬。
嘿嘿。出於自衛,我總是主動告訴人家這個故事,反正要被黑,不如先自黑。
笑話裡有部分真相。確實,諮詢顧問往往不如客戶在這個行業與問題中浸淫得時間久,會用最快的方法,去搜集現有信息,數月後給出一個答案,留下了「告訴你已經知道的事實」以及「羊和狗都分不清」的名聲。
我所認識的離開麥府的人,最常見的兩個原因是:
工作辛苦,顧不上家庭與生活;
想沉浸到某個行業裡,去真正「分清羊和狗」。
04
這類嘲笑,在我自己的「前半生」中高頻出現,不由我不對它認真。從業七年,無時不刻不在想,客戶為什麼願意付出這麼高的費用僱傭我們。
難道僅僅是因為,需要一個金字招牌做出「客戶想要的答案」,「被人當槍使」麼?
認真盤點過自己七年來所做的所有項目,最常見的是三種情況:
第一種,客戶進入新的領域。
大部分的機構,業務在動態成長中,它們會進入新的領域——例如,
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做全球性的併購與併購整合;
跨國企業進入新興國家的市場,從中國到非洲,從南美到東南亞;
布局新產業,超市做電商、銀行做科技金融、中國政府起草《慈善法》……
這很容易理解。
這些領域對某個機構是新的,在世界範圍內、在人類歷史上,並不是。
那麼,諮詢公司(或者相關專業性公司)有這方面的know-how,就可以助客戶一臂之力。
我做過多個跨國企業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的項目,客戶團隊連一個會說中文的都沒有。想像你現在去斯裡蘭卡開個公司,那麼找一個全球知名諮詢機構做研究與啟動方案,比現有團隊或者招聘團隊去做,更容易一些。
第二種,客戶需要中立的意見。
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
有利益衝突的地方,就有謊言。
全球老大給中國老大訂KPI,中國老大或許有動力把市場容量報低一點(銷售目標訂太高不好完成),又或許有動力把市場潛力報高一點(要錢要人要重視啊)。
這時候,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中立意見,就會有幫助。諮詢報告也許說了一堆「客戶內部都知道的事」,但從第三方嘴裡說出來,就是價值。
第三方要保持中立,確實很困難。如果是中國老大付錢,做市場模型的時候,要多大的定力才能違背他的意願。
我只能說,知名的諮詢公司,賣得就是自己的公信力,不敢輕易砸自己的招牌。
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衝突,在所有的生意中都存在,考驗得正是這個公司的水準、機制與文化。
第三種,客戶需要偶發的、專業的、高效的幫助。
拿律師行業做個類比——每家大公司都有法務,保證業務運營的合規性;但公司不能養上百個律師,覆蓋所有專門領域。
也許天天有合同要審核,卻不是天天要打勞務糾紛的官司,也不是天天要去美國上市。
這時候,就會選擇外部的律所,提供專門的支持。
商業領域也是如此,全盤的戰略規劃、流程的重新梳理、激勵體系的重新設計,往往若干年才做一次,或是在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才出現需求。
我見過零售企業,從一年開5家店變成一年開40家店時,質量全面下滑。因為管5家店靠人,管40家店,靠管控流程。而這些流程,要從頭建立與實施。
當甲方發現,我需要在短期內、快快地、保質保量地做一件事,而我內部沒有足夠的人手或經驗時,乙方就閃亮登場了。
總不能招聘一批員工,做完這個項目再把他們解僱了。
(嚴格說來,第一點也是第三點的一部分。我不夠MECE哈。)
05
所以,諮詢和所有的乙方(律師、會計師、廣告公司、公關公司、培訓公司等)其實一樣。
至於做得好或者不好,全看乙方的水平了。
4A的廣告未必都令客戶滿意。
MBB那麼貴,接的活兒都是難題,拼盡智力體力後做的答案有沒有用,見仁見智。
我深愛麥府,即使在麥府人中,也被認為是「被麥府洗腦洗得比較徹底與成功」的「McKinseyer」。
在我眼裡,它的好,不因為它是諮詢,諮詢只是提供了一個不斷被客戶僱傭去解決新難題的環境。
而是因為,為面對這種「不斷解決新難題」的挑戰,它構建了一套精英主義的體系,告訴每一個僱員、幫助每一個僱員,
你的客戶值得最好的,
你做的事是最重要的,
你是最有潛力的,
你的團隊是最優秀的,
也因此請你做成最好的。
這未必都是真的(並沒有做過什麼治癒癌症這樣偉大的事),然而這種追求的指引下,對職業經理人的早期訓練,包羅萬象,壓榨潛能,從說話到寫字,從做數到做人。
和其他卓越的大公司也沒啥不同,和每一個不甘平凡的職場人也沒啥不同。
這就是我的前半生。有種種遺憾,有種種值得反省之處,卻也令我感激終生。
——END——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您轉發
如果您喜歡本公眾號,歡迎您推薦
天職老友匯
更多精彩內容可向公眾號回復數字:
01 | 任正非的苦難輝煌(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重磅長文)
02 | 慘!製造業集體撤離中國背後,中國要走的路有多長?
03 | 【董監高紅寶書】信息披露事項之最全總結(必須收藏)
04 | 行業研究基本思路(摘自德隆集團PPT)
05 | 企業千萬不能觸碰的種偷稅方法,老闆必看!
06 | 同樣是財務工作年,為什麼你拿萬他已經萬?
07 | 乾貨 | 如何建立一個完整的企業財務模型(典藏)
08 | IPO公司財務報表中可能存在的財務操縱信號
09 | 李迅雷頁PPT解構中國資本市場(每張圖都值得反覆研究!)
10 | 請刪除你%的社交活動!(深度好文)
11 | 這就是審計,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12 | 財務分析中個財務指標的計算與分析,一定要收藏!
13 | 一個GP的年度反思:所投出問題的項目大多存在以下特點
14 | 曾國藩:利不可獨,謀不可眾
15 | 終於等到!財政部規範營改增後增值稅會計處理!大帳務處理趕緊收藏!
16 | 被寵壞的中國式聰明(深度好文)
17 | 周末薦讀 | 我們為什麼抓不住舞弊?值得業界人士反思
18 | IPO財務造假案例專題總結——財務造假相關手段分析
19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管理的潛力?
20 | 法律解析華為虛擬股權
21 | 國際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的誕生與倒閉,眼看他起高樓···
22 | IPO審核境外銷售的核查操作實務
23 | 一個人的強大,就是能與不堪的人和事周旋(深度好文!)
24 | 恆大冰泉:出身名門,巨虧億,到底敗在哪?
25 | 打拼年的果汁大王,如今為何虧損超過億?
26 | 震撼:做個小假帳,會計也被判刑三年,何況財務總監
27 | 一套近乎完美的公司財務流程!財會人員都留一份吧~
28 | 班尼路.億賣了,這些年倒下的服裝企業為何輸?
29 | 重點推薦 | 麥肯錫顧問的黃金思考方法
30 | 北大光華副院長劉俏:承擔是企業家精神的唯一要義
31 | 百萬年薪諮詢顧問的邏輯思維力
32 | 個人卡收款是否構成新三板掛牌實質障礙
33 | 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問答全收錄
34 | 併購業務的個盡調細節及個盡調網站
35 | 被嚴審的收入確認政策、完工百分比法該如何確認收入(附權威案例分析,難得的最全資料)
36 | 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稅收指引
37 | 這就是事務所出具非標準審計報告的原因
38 | 審計出Q青雲榜
39 | 好好經營你的-歲,不管多忙,一定要看!
40 | 頁PPT看清中國製造業的未來模樣,乾貨滿滿!
41 | 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42 | 乾貨 | 吐血整理!董秘必備乾貨之併購重組:融資方式、併購模式、稅務籌劃(附案例)
43 | 你知道怎麼找金融、諮詢行業工作需要的數據嗎?| 分鐘get新技能
44 | 順豐億借殼案「全息掃描」
45 | 【好文】和正確的人在一起,很重要!
46 | 史上最全資產證券化深度解析(全字)
47 | 一個公司的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
48 | 【董秘必備】手把手教你如何讀透上市公司年報?
49 | 揭中國上市公司都是怎麼搞假帳的?
50 | 你不優秀,認識誰都沒用!
51 | 中國經濟六大困局(必讀!)
52 | 企業合併報表編制步法
53 | 順豐都妥協了,老乾媽、娃哈哈這些宣稱永不上市的企業還能撐多久?
54 | 財務分析報告怎麼寫?(實用收藏)
55 | 內控系列腦圖,果斷收藏
56 | 新三板業務個人所得稅涉稅分析系列(非貨幣性資產出資、股權激勵、資本公積)
57 | 財會人工資為何普遍偏低,資深HR告訴你真相
58 | 最牛逼的成功,來自最傻逼的堅持
59 | 一文一圖輕鬆讀懂VIE結構【開曼、香港、BVI與VIE】
60 | 選擇CPA的個理由,看完精神滿滿!
61 | 萬福生科IPO造假實務(重溫經典,教你看穿上市公司財務造假)
62 | 合伙人,合的不是錢,而是人品、格局和規則(深度好文)
63 | 從派出所吃了一隻豬的故事說起
64 | 跳槽窮半年,改行窮三年
65 | 內部控制,不相容崗位全集!
66 | 北大校長的句話:全場掌聲如雷
67 | 這些體檢項目一定要做,健康最重要,送給金融會計圈人士
68 | 會計師事務所,天堂?地獄?
69 | 經典 | 東莞小姐轉行,讓你秒懂商業模式!(話糙理不糙)
70 | CPA審計十年項目管理經驗總結(分享)
71 | 光大內部培訓材料:新三板定增及併購解析
72 | 會計超重量級的Excel功能,.%的人都沒用過!
73 | 「營改增」後必須掌握的幾個合同審查要點
74 | 放大你的格局(深度好文)
75 | 徐少春:為什麼我要砸掉辦公室?
76 | 如何從財務報表看產品的競爭力
77 | 我是CPA,但我不是出來sale的!請尊重我的職業尊嚴(可能會刪)
78 | 內控 | 內控打油詩~說一套來做一套,制度如同放空炮
79 | 金融的右傾:巧取豪奪背後的監管失序(深度好文)
81 | 「稅務稽查」打響第二槍,今天起,會計再這樣做工資風險很大!
82 | 「新都退市」的十億啟示錄:一個會計科目引發的炒殼血案!
83 | 《大秦帝國》隱藏的秘密:其實是一部現代企業的創業史!(深度)
84 | 【做一張好底稿】底稿記錄的邏輯
85 | 15個IPO被否案例分析:持續經營能力最重要,轉板還需自身硬
86 | 2006-2016年IPO被否原因總結
87 | 2017中國財經類大學排行榜
88 | 45例上市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計劃未通過併購重組委審核原因歸納分析
89 | 67%,51%,34%,30%股權對控制權的區別
90 | CPA揭秘:公司財務造假是如何被發現的
91 | IPO/新三板:董秘如何讀懂並撰寫年報披露(附披露工作流程)
92 | IPO上市要注意的10條隱含紅線
93 | IPO申報項目業務合併實務分析(推薦收藏)
94 | IPO速遞:2017年新股平均發行費用4876萬,平均審計收費530萬
95 | IPO預審員內部操作手冊
96 | IPO中重大稅收違法參考實務
97 | 案例解讀「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會計科目的帳務處理!
98 | 併購|上市公司併購新三板掛牌企業關注問題(附十大案例)
99 | 財務圈中揭秘:CFO在企業中的4種結局!
100 | 財務造假的核心思想、方法與科目
101 | 財務總被誤會故意刁難?把這篇費用報銷大全轉給他們看看~
102 | 超詳細版: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收藏)
103 | 從CPA到CFO,我的財務總監職業思考!
104 | 從百度、攜程、美的等重組案例,解構稅務處理的構建方法
105 | 乾貨:合夥企業如何並表?以華泰證券、國金證券、利德曼、馬應龍為例
106 | 乾貨:信息資料搜集方法與渠道
107 | 乾貨:研究與開發支出會計處理問題分析
108 | 關於國有股轉持對國有成分私募基金的影響和對策
109 | 國家稅務總局12366平臺對2016年企業所得稅彙算相關問題的精彩答疑
110 | 海通證券鈕宇鳴:我們統計了2016年下半年所有IPO失敗案例,發現了它們最常犯的七宗罪
111 | 看懂三張報表,就能瞬間看穿一家公司的商業邏輯
112 | 企業如何思考IPO:上市要花多少錢?不僅僅包括中介服務費
113 | 任何領域的高手,到最後都是在這2點上很牛,沒有例外!
114 | 如何徹底研究透一家公司
115 | 如何寫一篇驚豔的財務分析報告,果斷收藏!
116 | 如何做出發布會級別的演講PPT?這份超詳細乾貨指南拿好不謝!
117 | 上市公司「13種」財務造假手段識別技能(附案例)
118 | 深度解讀:《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修訂,企業上市迎來重大利好
119 | 美國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財務舞弊案例
120 | 四大汽車集團覆滅前夜(深度好文)
121 | 送你一份會計師事務所共性問題清單
122 | 戲說企業選靠普中介(券商、評估、律師、審計)指南
123 | 新三板轉板IPO實務大全,不學不行!
124 | 一封財務總監的辭職信,看哭了所有人(最後兩段看醒很多同行!!)
125 | 一個真正的合伙人,比你老婆還懂你!(深度好文)
126 | 一位華為財務經理離職了,留給下屬12條建議
127 | 一位中國財務總監總結的併購筆記:看完不服不行,真正懂行才敢這樣講
128 | 營改增進項稅額抵扣手冊,這是目前見到的最全版本!
129 | 有一種痛叫看清IPO上市的全過程
130 | 證監會最新審核環境及審核要點分析
131 | 制度的力量(非常經典)
132 | 中國證監會稽查總隊:虛構經濟業務型財務造假手法剖析及識別
133 | 轉讓股(票)權涉稅(個稅、增值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政策
134 | 資深保代:A股IPO審核的特點、流程與特殊事項(乾貨)
135 | 最嚴發票令!辦公用品發票不能開了,必須買什麼開什麼!每個報銷的人都要看!
136 | 2017年財務人員要集體崩潰了,壓力山大啊!
文章來源網絡,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如果您認為文章來源存在瑕疵,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