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kphhh
在沒有金主支持的情況下,網絡漫畫作者/團隊自己發起動畫化項目能成功成嗎?
11月11日,美國網絡漫畫《Kamikaze》背後的創作團隊在Kickstarter 上發起了眾籌,要為《Kamikaze》製作一支10分鐘的動畫劇試播集。眾籌目標是2.7萬美元,截止時間12月11日。
《Kamikaze》
截至目前,眾籌金額已經超過1.4萬美元。Kamikaze團隊此前成功眾籌過一本漫畫書,這次的眾籌應該也不成問題。
前不久,我們介紹了在Kickstarter 上動畫眾籌的情況。在推文中,我們例舉了許多眾籌成績不錯的動畫項目,這些項目大部分都有不錯的粉絲基礎,要麼是根據知名遊戲改編;要麼是根據知名的漫畫改編;再要麼原本就是動畫,現在想籌錢繼續做下去。
(眾籌到8000萬元的動畫:Critical Role的成功可以複製嗎?)
《Kamikaze》也是一樣,連載了五年,在有了一定粉絲基礎情況下,他們才決定通過眾籌實現動畫化。
其實一個獨立創作者或小團隊讓自己的漫畫作品動畫化的途徑沒有多少,要麼拿著漫畫尋找金主,要麼自己來。
但在高度結構化的影視工業裡,想要說服出品方通常不是那麼容易。因為他們更喜歡能保證收視率、有粉絲基礎的作品。而網絡漫畫往往會被貼上原創、小眾的標籤。對於出品方來說,拿網絡漫畫做動畫,風險有點大。
在我們講Critical Role的案例時曾經提到,哪怕是這樣一個在桌遊圈頗具人氣的團隊,資方一開始對他們的態度都是非常曖昧的,直到眾籌了1000萬美元,證明了自己的號召力,亞馬遜才敢拋出橄欖枝。
做動畫是Kamikaze團隊一直以來的心願。但他們也深知獨立團隊面臨的困境。
「幾乎我們見過的每一位製片人都喜歡我們的故事、角色、和世界觀。沒人拒絕我們……但問題是《Kamikaze》不適合小孩子看,更重要的是我們沒有粉絲基礎。製片人知道公司不喜歡這樣冒險的想法。」
所以他們決定先做網絡漫畫,培養粉絲基礎,然後再做動畫。
不過,眾籌資金只是準備工作,想做一部動畫,接下來還有更多東西需要考慮。
漫畫團隊做動畫,第一步是找人
Kamikaze的團隊有三個人,Alan Tupper 和 Carrie Tupper是夫妻檔,兩個人都能寫能畫,負責世界觀、人物、劇本和分鏡和繪畫。Havana Nguyen是插畫師出身,在團隊中負責對外事務和設計工作。
一個網絡漫畫團隊有這個配置基本夠用了,但是要做一部動畫,這個配置顯然不夠。
要做一部動畫、需要大量動畫師和配音,同時,因為試播集只有10分鐘,就算是取材自漫畫也需要改寫劇本,所以還需要編劇。
主創三人組
一個獨立團隊想保質保量的找到這些人並不容易。
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Kamikaze的團隊把重點放在了動畫製作上。他們找來了業內比較有經驗的2D動畫製作公司Echo Bridge。這家公司為AT&T拍過一部2D動畫廣告,參與了動畫《福是全家福的福》的製作。
《福是全家福的福》
不過,因為主創團隊很早就有動畫化的打算,所以他們的漫畫風格並不像常見的漫畫那樣過度誇張、質感十分貼近我們看到的動畫。用 Nguyen 的話說,就是「每一頁看起來都像一幀動畫」。
「動畫的前期工作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因為已經有了角色、世界觀的參考,動畫團隊的工作輕鬆了不少。現在,最大的困難是他們要整理五年時間積攢下來的資料,」Carrie Tupper 說。
《Kamikaze》的漫畫
《Kamikaze》動畫的配音陣容相比較之下就沒有那麼專業了,兩個主角啟用的是職業配音演員,剩下的配角他們找了一個YouTube主播和一些剛剛踏入配音行業的新人。
劇本改編則由Tupper 夫婦和兩位職業編劇共同完成。
做好了以後,接下來還有發行的問題。
雖然眾籌頁面裡沒有提及這部10分鐘的短片完成後的計劃。但在採訪中,主創之一的Carrie Tupper透露,在試播集完成後,他們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做一部完整的13集的動畫。
試播集就是樣片。在美國,一個影視項目立項前製片人通常會先拍一集樣片給出品公司高層觀看,如果他們覺得不錯,就會預定這部劇,然後給錢。
也就是說,他們可能會拿著這版樣片去找製片公司或是發行公司尋求融資,這樣的話,這部動畫或許未來能夠到主流電視臺或是流媒體平臺上播出。
至於粉絲眾籌的試播集,Kamikaze團隊會提供資源下載,參與眾籌的粉絲都能下載。
不靠平臺有自由沒錢,靠平臺有錢沒自由
《Kamikaze》的案例是一個新人團隊對網絡漫畫動畫化的探索,那麼換成一個更成熟的團隊呢?
《氰化歡樂秀》(The Cyanide & Happiness Show)是Kickstarter上眾籌金額最多的網絡漫畫動畫化項目,在2013年他們募集了77萬美元。
《氰化秀》的團隊 Explosm 最初只有4個人。和《Kamikaze》不同的是,《氰化秀》4人組並非職業漫畫家,最早的《氰化秀》漫畫甚至是拿Flash畫出來的。
《氰化歡樂秀》漫畫
但在這8年時間裡,這部透著無釐頭和黑色幽默的成人向搞笑漫畫吸引了更多忠實的擁躉。同時,Explosm的團隊也在慢慢做大。
實際上,在2009年,啟動眾籌之前, Explosm 就已經開始在YouTube上面播出一些只有一兩分鐘的動畫短片。在《氰化秀》動畫版正式開播前,他們的YouTube頻道已經有360萬粉絲,而且有分成收入了。
所以Explosm眾籌的目的不是把動畫做出來,而是希望能將動畫項目長期維持下去,並做成一季正經的動畫劇。為此,他們組建了一個20人左右的動畫工作室,有動畫師、有配音,還有專門的聲音設計師。也就是說,他們不再是一個獨立團隊,而是以公司的形式在經營了。
《氰化秀》動畫
當時,也有電視臺表示願意買下這部動畫,但Explosm拒絕了電視臺的邀請,選擇將《氰化秀》放在YouTube上播出。這樣做一方面是回饋粉絲的好意,另一方面是創作團隊不希望被幹涉。
「我們的創意和電視網預期的並不相符。我們肯定會做一部高質量的動畫劇,但無法保證這會是一部純潔的動畫。」主創之一的Melvin說。
不過,對於逐漸從草根走向「正規軍」的Explosm和《氰化秀》來說,YouTube並不是一個能夠一直呆下去的地方。
YouTube的廣告政策調整後,《氰化秀》在YouTube上的收入難以為繼,哪怕他們有1000萬粉絲。所以,從2016年開始,他們將時間較長的季播《氰化秀》先後賣給了流媒體平臺Seeso和VRV,並且也開通了Patreon的捐款,希望以這種方式繼續在YouTube創作小短片。
個人創作者也能推進動畫化,但這對人的要求非常高
在美國,大部分的網絡漫畫背後都是個人創作者。這些網絡漫畫中也有相當一部分被改編成了動畫。 例如,Rachel Smythe的《Lore Olympus》。
不過,當中大部分是出品公司主動提出邀請,作者只需要把版權交出去,其他的事情就不用操心了。
但也有個人創作者自己推進的案例,例如Don Hertzfeldt的動畫電影《It's Such a Beautiful Day》。
動畫電影《It's Such a Beautiful Day》
《It's Such a Beautiful Day》源於Don Hertzfeldt早年間創作的網絡漫畫《Temporary Anesthetics》。這部動畫短片上映之後,收穫了美國動畫界的一致好評。
Don Hertzfeldt是一個全能動畫人,能寫,能畫,還能讓畫動起來。不過讓一個人做所有的事情,最大的問題是慢。一部1小時長的《It's Such a Beautiful Day》被分成了三個短片,2006年出了一部、2008年出了一部,2012年才出最後一部。
漫畫《Temporary Anesthetics》
Don Hertzfeldt也是一位非常有藝術氣質的獨立創作者。拿過兩次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獲得過兩次聖丹斯電影節的評審團獎。在2002年,時年26歲的他加入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奧斯卡獎的主辦單位)。
但他並非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家。
他自己曾說:「如果我以前的作品不能賺錢,那我就無法啟動下一個……在美國,一個放浪形骸的藝術家是活不下去的。」
「因為獨立工作,我感覺我賺的錢比成立一個工作室賺得更多。不過我也在尋找願意合作的工作室,這樣我就能實現更大的創意了。」
他一直以自己的廠牌「Bitter Films」發行自己的所有動畫作品。現在,觀眾能夠通過Netflix、 Vimeo等平臺看到他的大部分作品。在Vimeo上,觀看《It's Such a Beautiful Day》需要支付3.99美元觀看,買斷則需要9.99美元。
2015年,他在Kickstarter上啟動了《It's Such a Beautiful Day》藍光DVD的眾籌,最終籌集了21.5萬美元。籌集的資金將用於創作他的下一部作品。
不過,獨立創作獨立發行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我要學會看發行合同、搞清楚我的作品如何在海外發行,還要同時和好幾個合作方打交道,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條件。我所學會的這些事情足以讓我成為了一個獨立製片人。我必須要保護好我的作品,這樣才能真正賺到錢。」Don Hertzfeldt說。
原創內容,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三文娛已進駐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一點資訊 | 微博 | 知乎 | 界面 | 網易 | 企鵝號 | QQ看點 | B站專欄 | 貓眼 | 時光網等,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