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因為微博下的一條評論上了熱搜。
這條評論對楊麗萍單身無子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質疑,表示「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有一個兒女。」 這條評論點讚過萬,在網上引起熱議。之後相繼有李若彤、戚薇、陳數、李玉剛等明星紛紛為此發聲,力挺楊麗萍。
說到楊麗萍,通常大家首先會想到就是美麗優雅的孔雀。她的孔雀舞可謂出神入化,獨一無二,也多次獲得大獎。而楊麗萍本人,也活得猶如一隻自由舞蹈的孔雀。
看她的舞蹈也好,平日曬出的照片也好,每一個姿態,每一個神情,總讓人感覺與藝術融為一體,也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用楊麗萍自己的話說:「我就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世間有幾個女子,能活得如此通透、自在、無拘無束?我們做不到,就不允許別人這麼做嗎?
人類之所以會有結婚生子的傳統,最初主要是為了繁衍後代、增加生產力以及保護私有財產。
正式的婚姻制度的確立,表面看似乎是在保護女性,實際卻是男權社會的產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女人是被看作丈夫的私有財產的。
現代社會的婚姻,當然基本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男女雙方都可以自由選擇在一起或者離開。那麼既然是自由選擇,選擇的基礎是什麼呢?自然首要就是看在一起合不合適,是否在一起比不在一起更幸福。
既然現代婚姻的首要目的是為了得到幸福,那麼如果結婚不幸福呢?或者說不結婚更幸福呢?我們還非要為結婚而結婚嗎?
我們可以選擇結婚或不結婚,自然也能選擇生孩子或不生。懷胎生育的是女人,生出來負責養育的也主要是女人,那麼生不生孩子自然得女人做主,自己的身子,還能讓別人決定?
前陣子關於要不要設立「離婚冷靜期」的全民熱議,大多數網友空前一致的反對聲,說明了什麼?那麼多人想要逃出「圍城」,是因為什麼?難道不是因為婚姻讓我們失望?
楊麗萍小時候經歷父母離異,成年後自己也經歷了兩次不成功的婚姻,對比她現在一個人有滋有味、自由而充實的生活,難道不是恰恰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嗎?
楊麗萍曾說:「大自然的美讓人覺得生活怎麼那麼美好。走在路上,看到大象遠去,戴著鬥笠,看到一條青色的蛇,都很美。我覺得我就是在大自然裡面得到了太多的精華。還要去嘗試什麼,佔有什麼?佔有孩子?房子?這些都不重要。」
誠然,有兒女相伴左右,承歡膝下,是一樁樂事。但沒有子女,最多也就是遺憾,談何成敗?
如果女人有孩子就代表成功,那麼請問,那麼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自殺的悲劇,算什麼?
即便不考慮這類極端事件,生活中,跟孩子天天鬧得不可開交,或者天天說不上話,親子關係緊張的;把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逼得孩子喘不過氣的;為了孩子付出一切,卻丟失了自我,最終也「弄丟」了孩子的;總之是有孩子卻不懂養育的,還少嗎?
當然也有不少把孩子養育得不錯,自己也過得不錯的,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成功。但是不代表沒有孩子就是失敗。關鍵是你現在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是,那就代表成功。
楊麗萍不僅舞蹈屢獲大獎,在國內外享受讚譽,她本人也是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也是國內第一個舉辦個人舞蹈晚會的人。
她有自己的「太陽宮」和「月亮宮」,有自己的劇場,生活中也處處活得精緻。即便已經年過六旬,看起來卻不失青春風採,她走到哪兒都是一道獨一無二的風景。這樣的女人,恐怕與「失敗」兩字無緣。
其實楊麗萍並非刻意拒絕愛情,拒絕孩子。只是對她來說,現在一個人的生活已經足夠好,愛情和孩子,有也不錯,沒有也完全沒關係。
對此,她說:「我當然渴望愛情,但這不是我非要去體驗的人生。我不生育,跟舞蹈沒關係。我這種人會犧牲嗎?絕對不會。我恰恰知道怎麼享受,自己建造家園,自己種田,自己做一個文化團體。舞蹈可以是我的寄託,一朵花也是我的女兒,一棵樹也是我的兒子,這樣的一種天倫之樂挺好的。」
長久以來,社會對女人的評價,總是跟家庭、婚姻、子女緊密相連。似乎女人的價值就只在於相夫教子。
很多女人,自己都接受了這種價值觀,她們不把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長,為自己創造更寬廣的人生空間上,而是一心想著依靠婚姻改變生活。如果婚姻不如意,就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然而等著被王子拯救的公主,永遠只會在童話中美滿。現實生活中,只有學會自己給自己幸福,才能牢牢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早在民國時代,就有「被離婚」之後走出人生低谷,當上公司總裁,依靠自己活出人生價值的張幼儀;說出 「如果我結婚,頂多能教養十個子女,而從事教育事業,我可以有幾千個孩子。」 的曾寶蓀(曾國藩的曾孫女)。
即便是男性,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胡適,從美國獨身女性身上看到了自立精神,覺得這是「超於賢妻良母」的人生觀,因此頗為認同,還在演講中提起以鼓勵中國女性。
他說:「美國不嫁的女子,在社會上,在家庭中,並沒有什麼不便,也不致損失什麼權利。她一樣的享受財產權,一樣的在社會上往來,一樣的替社會盡力。」
現今,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自我覺醒,意識到經濟獨立,乃至精神獨立,才是開啟幸福人生的金鑰匙。她們學會了看見自己,接納自己,忠於自己,愛自己。釋放出自由靈魂的她們,人生如同開掛。
前陣子因為一首《紅色高跟鞋》上熱搜的劉敏濤,曾經也是循規蹈矩,遵循傳統對女性的定義,按部就班地過日子。可是在經歷婚姻失敗後,人到中年的她突然醒悟。
她說:「循規蹈矩、隨波逐流的生活,並沒有給我帶來預期的幸福,反而讓我在本該神採飛揚的大好年華,活得卑微而蒼白。那不如就做我自己、靠我自己、放飛自己、成就自己,隨心所欲地去冒險去生活,試試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她還提及,曾經和前夫去日本旅行,當時想吃一根抹茶冰激凌,卻因身無分文未能如願。現在,她已經成為自己的靠山,無需再因別人的眼色束縛自己的願望。
她終於吃到了那根一直記在心中的抹茶冰激凌。細細品來,那是自由的味道。
武志紅老師曾說:「如果女人不再把自己定義為一個生育機器,不再依附於男人,他的生命首先是她自己的。那麼她的心理上會有一個個人化的魂存在,這個東西可以一直都不倒。」
面對網絡上的質疑之聲,楊麗萍說:「人會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誰也救不了你。但你的精神是年輕的,你的氣息是美好的,就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味道。只要自己認為過得好,沒有傷害其他人,就可以。謝謝理解和愛。願我們都能自在,如我。」
是的,姐妹們,婚姻不等同於幸福,孩子不代表著成功。讓我們拋開那些偏見的束縛,向內看,找到我們自己的力量吧!願我們都能放飛自由的靈魂,舞出屬於自己的節拍!自在,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