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溫中醫藥一體化發展進入快車道 「家門口」就能看上海名醫啦

2020-12-25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最近,上海與溫州的「聯姻」再度深入。7月24日上午,滬浙中醫藥一體化發展論壇在溫州舉行。會上,上海中醫藥大學溫州協愛醫院(籌)正式揭牌,上海中醫藥大學3個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地溫州,上海中醫藥大學溫州協愛醫院(籌)與溫州市中醫院達成技術協作關係。

  「溫州人喜歡到上海看病,這次我們把最優質的中醫資源輸送到溫州,讓溫州老百姓可以在家門口就能看到上海名醫。」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透露,該校將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大力支持溫州衛生事業的發展,向溫州派出醫療專家,同時提升管理質量,更好地為溫州乃至整個浙南地區群眾的健康服務,促進長三角地區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2018年,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6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溫州被列為27個中心區城市之一,開啟溫州融入國家戰略的全新一頁。溫州與上海「攜手共進」的領域也越來越多。從就醫來看,溫州已經實現與上海門診互聯互通,溫州市民持市民卡在上海就醫可刷卡結算。

  除了在溫州成立上海中醫藥大學溫州協愛醫院(籌),7月23日至24日,上海中醫藥大學在溫州達成了多個合作項目——7月23日下午,上海中醫藥大學與億聯控股集團籤訂合作協議,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泰順中西醫結合醫院將落戶華東大峽谷氡泉旅遊度假區,該校將整合大學本部、附屬嶽陽醫院等資源,為華東大峽谷氡泉旅遊度假區醫療康養板塊的發展提供醫療、教學、科研、人才、管理、文化、國際交流等全方位的支持,著力在特色中草藥深度研發、設立長三角健康評估和大檢查中心、氡泉系列產品研發等方面開展合作。而去年11月,該校還在瑞安揭牌成立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瑞安分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在溫州落地多個項目,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背景下上海、溫州兩地醫療領域的合作成果。」徐建光表示,上海中醫藥大學希望能夠在溫州這片中國改革開放的熱土上,攜手共進,共同打造長三角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高地。

  7月24日下午,上海中醫藥大學還與溫州醫科大學籤訂《深化合作全面協同發展協議》,共同為溫州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籌)揭牌,雙方將圍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師資隊伍共享互派、重大科技項目聯合攻關、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合作,尤其將在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等領域展開全方位深層次合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認為,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我國面對未來全球競爭的重大國家戰略。溫州醫科大學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攜手上海中醫藥大學,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各方面內涵式發展,就是為了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溫醫大力量。

  校長談「中醫藥」

  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

  溫州是一片創業的熱土,特別是在社會資本辦醫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取得了很多成果。這次上海中醫藥大學溫州協愛醫院從籌劃到落地,得到了溫州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這樣的速度和便利,讓我們深切感受到溫州營商環境的出色。

  溫州人喜歡到上海看病,我就接觸過很多來上海就診的溫州企業家。溫州也為上海貢獻了很多像張文宏一樣的優秀醫生。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也是首批世界衛生組織(WHO)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之一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中醫藥標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所在地。目前,學校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重點學科(培育)2個,中醫學、中藥學兩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高校名單。在教育部組織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學科全部進入最高等級的A+檔,是全國中醫院校中唯一取得3個A+的高校。

  我們來溫州,與當地政府、企業以及溫州醫科大學合作項目,是為了提升溫州市民的健康福祉,為溫州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技術和資源支持,讓溫州老百姓在就診醫療方面有更多的選擇。

  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

  溫州在中醫藥領域有著良好的「土壤」。溫州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南宋的永嘉醫派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學派之一;作為我國近代史上第一所中醫專門學校,瑞安的利濟醫學堂是運用西方辦學制度和方法,傳授中醫理論和臨床實踐的新式中醫學校,開中西醫結合之先河;湧現出如陳無擇、陳虯等眾多名醫以及多個中醫世家;溫州在《健康溫州2030行動綱要》中提出,要加快推進健康溫州建設,打造國家區域醫療康養中心;以溫州醫科大學為代表的本土高校為中國醫學衛生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醫療人才,等等。

  這次上海中醫藥大學到溫州是把該校高品質的「種子」撒到溫州,給溫州的中醫藥事業注入全新的活力。希望此次的合作,可以助推溫州更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為溫州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共同推進溫州乃至浙南閩北贛東3000多萬人口的健康事業,當好「重要窗口」建設者維護者展示者,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呂進科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重磅】林麗珠名醫工作室正式落戶我院, 在家門口就能看「名家大...
    【重磅】林麗珠名醫工作室正式落戶我院, 在家門口就能看「名家大咖號」!同時讓惠州的父老鄉親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全國知名中醫專家的優質醫療服務,解決病痛,讓百姓真正得實惠。
  • 滬蘇浙皖同步:浙江擬通過決定保障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滬蘇浙皖同步:浙江擬通過決定保障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澎湃新聞記者 姚似璐 2018-11-29 11:17 來源:澎湃新聞
  • 醴陵建成9所名醫工作室,市民家門口就可以看到這些「大咖」
    近幾年,醴陵注重建設名醫工作室,截至目前已經建成9所。現在,市民不用出遠門,家門口就可以方便的享受到「大咖」們的優質醫療服務。 在醴陵市白兔潭鎮中心衛生院,來自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兒科主任醫師張滌每個月都會定期過來坐診、查房。
  • 廣安嶽池:中醫藥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近年來,嶽池縣搶抓全省「打造百億級、千億級醫藥產業」的政策機遇,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圍繞建設西部醫藥健康城目標,按照「產研種一體化,藥醫養食遊統籌發展」的思路,將發展中醫藥全鏈條產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讓古老而極具活力的傳統中醫藥重新釋放出巨大潛力並展現廣闊前景,走出了一條中醫藥傳承創新之路。
  • 中醫藥「十四五」規劃輪廓初顯 行業將進入黃金髮展期
    近日,中醫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研討會暨中藥標杆品牌數字創新論壇在北京召開。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十四五」時期,將著力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傳承創新科技支撐能力建設,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彰顯中國特色衛生健康事業優勢,中醫藥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 28名青年骨幹醫生現場拜師名醫大家
    日前,珠海市人民政府與廣東省中醫院籤署合作推動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建設項目協議,雙方將切實加強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和中西醫結合應急救治能力,打造醫、教、研一體化的珠江口西岸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和中西醫結合應急救治中心。此次拜師大會,既是貫徹國家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具體踐行,也是對雙方合作協議的推進落實。
  • 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名醫專家進基層」在全省落地開花
    7月15日、16日,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名醫專家進基層」活動在省內3個縣同時推進。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段其波,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趙敏,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孟林分別帶領專家團隊赴上蔡縣、郟縣、夏邑縣開展「名醫專家進基層」活動。
  • 國家級名醫團隊籤約廣中醫深圳醫院
    據悉,依託仝小林團隊,該院將建立以代謝病中醫診療為中心,形成分科明確,優勢突出的醫療布局,建立代謝病中醫防控體系,打造華南代謝性疾病中醫藥防治的第一高地。不出福田,深圳市民就可以享受到國家級名醫團隊的一流服務。
  • 家門口就能看骨科名醫,再不用趕公交跑市區,九堡居民樂了
    「我有嚴重的肩關節疾病,幾年前就是去省中醫院找童主任做的手術,現在童主任工作室開到了家門口,以後複查、治療再也不用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了,真的方便了我們患者。」嚴女士(化名)家住杭州九堡,6月20日,她聽說省中醫院骨傷科主任童培建帶團隊到杭州九和醫院開設名醫工作室,激動得一早便在醫院等候。而在現場,跟嚴女士一樣翹首期盼著童培建及其團隊帶來的九堡居民還有不少,他們有的是正在住院的患者,也有的是慕名為家人來尋醫問藥,希望長久困擾他們的病痛在家門口就能得到解決。
  • 北京馮世倫名醫傳承工作站豐潤分站昨日揭牌
    北京馮世倫名醫傳承工作站豐潤分站昨日揭牌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寶芳)「沒想到在家門口也能約上北京名醫,太感謝咱豐潤中醫院了!」 2月28日,40多歲的張先生在豐潤中醫院掛上了一個珍貴的號,來自北京的著名中醫馮世倫教授給他號了脈,短短幾分鐘,困擾他好久的胸肺部不適就找到了病根。
  • 寧波北侖醫療衛生項目將要進入發展快車道!
    北侖的醫療衛生重大工程建設將要進入發展快車道!這些項目建成後,將會極大程度提升北侖醫療水平!好了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來看看北侖這8大重大醫療民生項目吧!NO1:郭巨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月5日,郭巨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
  • 滬蘇浙皖四墾區在合肥共謀長三角墾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天上午,長三角墾區協同合作首次聯席會議在合肥舉行,滬蘇浙皖「一市三省」四墾區籤訂戰略合作意向書,將充分發揮在農業基地、精深加工、科研技術、營銷渠道等方面互補性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助力長三角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 東莞又一名醫工作室成立,市民在「家門口」就能看骨科名醫
    為了讓市民群眾在求醫過程中「少跑路」、「不跑彎路」,及時有效地得到專業治療,東莞市南城醫院決定打造精品微創脊柱外科,提升脊柱疼痛疾病的專科診療水平,該院將與國內知名脊柱微創技術專家黎慶初教授及其團隊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名醫工作室的模式推動醫院骨科轉型升級。
  • 吉林名醫王檀馳援武漢回長後第一天出診 坐診長春中醫藥...
    天氣正好,早晨7點30分左右,長春市寬城區凱旋路785號長春中醫藥大學國醫館門前已經有很多患者在排隊求醫了,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掛了長春中醫藥大學國醫館名譽院長王檀教授的號,23日,是王檀院長馳援武漢回長後,第一天出診。
  • 名醫工作室專科聯盟落戶寶山!家門口就能看「一號難求」的大咖醫生
    剛剛揭牌僅5個月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吳淞醫院今天迎來「大動作」:中山醫院醫聯體包括胸部腫瘤外科聯盟、檢驗醫學聯盟和腫瘤專科聯盟等8個專科聯盟,「大國工匠」周平紅教授內鏡工作站、董健教授骨科名醫工作室「組團」落戶吳淞醫院。
  • 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迎10個專家團隊進駐
    惠州中醫院共建一周年隨後舉行的學術傳承人拜師儀式中,10位廣州中醫藥大學專家團隊的名中醫選定的醫生正式拜師,成為學術傳承人。這標誌著,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的名醫陣營再迎來一批重量級專家「大咖」加盟。今後,雙方將繼續合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端中醫醫療團隊,惠州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省級乃至國家級中醫藥名家的醫療服務。時間倒回2019年8月14日,惠州市人民政府與廣州中醫藥大學正式籤約,立足原惠州市中醫醫院的基礎合作共建,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就此誕生。
  • 在滬蘇浙交界處,區域發展結構正在重塑——一體化示範區的「破」與...
    這也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掛牌以來建成的首個跨省域道路互聯互通項目。在由青浦、吳江、嘉善三地組成的這片一體化制度試驗田裡,變化每天都在發生。60個重點項目全力推進,打破三地行政壁壘;32項具有開創性的制度創新成果,正重塑區域發展結構……三地共同編制了全國首個跨省域、具有法定效力的國土空間規劃;共同建立起一攬子促進人才、資金、科技等資源要素跨區域流動的制度安排。
  • 陸士諤——滬上十大名醫之一
    他就是民國十大名醫、小說家陸士諤。踏進朱家角勝利街藍坊場、陸家弄旁的這座老宅,顯得十分幽靜深廣。這座建於民國時期的江南建築,為五開四進,臨街平房,第二三進,均為五上五下。17歲起,他師從本鎮名醫唐純齋學醫,遍讀古今醫學專著,學成後,懸壺於青浦、松江一帶。陸士諤從小聰穎過人,愛讀稗官野史,家中藏書甚豐,讀後又過目不忘,奠定了他日後創作小說的基礎。1905年,27歲的陸士諤到上海行醫謀生,邊行醫,邊寫作,作品在報章連載,很受讀者歡迎。
  • 朱丹溪張景嶽樓英……浙江名醫群星璀燦!今天他出場
    ,浙江的古代名醫或科學家如群星般繁多和璀燦。因此,趕在2019年的歲末年尾,包括了張山雷學術研討會的以「傳承精華 守正創新 中醫中藥當歸蘭溪 」為主題的蘭溪第三屆張山雷中醫藥文化節,隆重開幕。 張山雷是地地道道的蘭溪人。二十多歲時,他的母親患上風痺頑症,久治不愈,此事深深地刺激了張山雷,讓他深感醫藥治病救人的重要,遂決定棄儒學醫,並遍學、遍訪名醫。1910,張山雷移居滬上,並在開設診所行醫,以精湛醫術享譽上海。
  • 中醫專家在線坐診、中藥抓好煎好送上門:超級方便的中醫藥服務來了
    而另一方面,由於我國醫療資源長期面臨分布不平衡問題,優質中醫藥資源更是如此,知名中醫專家一號難求,專業中醫醫生也難以觸達低線城市,加之不少保健品冒充中藥也加劇了大家對於中醫藥的誤解。那麼,怎麼樣才能讓中醫藥像西藥那樣普及且方便服用呢?9月2日,「京東健康中藥飲片服務平臺」的正式上線,有望徹底解決這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