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結的什麼義?

2021-03-05 關公

劉關張三兄弟在涿郡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結為異姓兄弟,並且立下了一段熱血澎湃的誓言:「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根據年齒,劉備是大哥,關羽是二哥,張飛是三弟。在這段誓詞中,掐頭去尾一共就說了兩個意思:一是「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約定三個人要做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一起實現遠大的夢想,為國家和人民效力,我們稱之為大義;二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是約定三個人要同進同退,同心同德,對小團體小組合負責,不準背叛,我們可以稱為小義,就是兄弟之義。

這真是「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呀,三個人偶然在街上遇到,且相識只有一天,就甘願結下這種情義,立下這種誓言,不由得我們多問一句:他們三人果真能夠踐行誓言嗎?事實上三個人不愧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說得出,做得到,言必信,行必果。

《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三人同吃同睡,形影不離。在劉備辦公的時候,張飛和關羽就老老實實地站在劉備身後陪伴。關羽和張飛都是練武之人,耐不住寂寞,能安靜地站在劉備身後陪著,算得上挑戰自己的極限了。三個男人能好到像連體嬰兒一樣,也讓我們這些後人開了眼界。劉關張三兄弟彼此之間赤誠相待,踐行了桃園結義中的誓詞。

三兄弟形影不離之後,就開始創業了。大家都知道,劉關張三人要做的是興復漢室乃至一統江山的大事業,這是需要靠多少能人相助還不一定能成功的啊?更何況還有曹操和孫權這兩個強勁的對手,絕不是這個三人小團體的單薄之力就可以勝任的。

這個時候,桃園三結義就暴露出了狹隘的一面。三位一體的組合密不透風,儘管成全了兄弟之義,卻也造成第四者、第五者難以插足。集中表現在對諸葛亮和趙雲的排斥上,一定程度上延緩了他們大義的實現。

早在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關羽和張飛就表現出對諸葛亮的排斥。關羽說:「兄長兩次前往拜謁,其禮太過矣。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兄何惑於斯人之甚也!」張飛更過分,生氣地對劉備說:「諸葛亮不過20多歲,能有多大本事,不如我拿繩子直接把他捆綁過來,省得兄長一次一次地跑。」

兩個人明顯為劉備對諸葛亮的過高禮遇感到十分不爽。諸葛亮出山之後,劉備以恩師的禮節對待他,關羽和張飛兩人又不高興了:「孔明年幼,有甚才學?兄長待之太過,又未見他真實效驗!」兩個大男人為了兄長和別的男人的關係密切而吃醋,這兩位也稍微有點過了吧?就算是珍惜跟劉備的友誼,不想有人介入,那也得為劉備想想吧!

當時劉備面臨什麼樣的形勢呀?奮戰半生,自己卻沒有半個地盤,北邊有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東邊孫權也不是好惹的,眼看著天下之大卻幾乎沒有立錐之地,劉備能不愁嗎?他能不急著找明白人兒給指條明路嗎?你們倆光有一身武藝,不能幫兄長出出主意也就罷了,還淨在這添亂,在這種「危急存亡之秋」的關鍵時刻,為了保住個小團體連創業大義都不想了,這也太眼淺太不懂事兒了吧!況且人家諸葛亮也沒想來破壞你們兄弟感情呀。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三顧茅廬之後,劉備和諸葛亮經常促膝談心,雙方「情好日密」,以至於「關羽、張飛等不悅」。但是不爽歸不爽,諸葛亮的本事就是讓他倆沒話說。一個隆中對給劉備面臨破產的事業指出一條光明大道,博望坡兩把火燒得曹操十萬大軍丟盔棄甲,直接挽救了劉備集團,所以關張二人也在心裡佩服諸葛亮的才能,但是諸葛亮一直處於「三位一體」之外,不能融入其中。

趙雲可就比諸葛亮慘多了。論武藝,論用兵,論見識,他在劉備集團中都是一等一的。趙雲在各種大仗小仗中立功無數,並且每次戰役都能忠實執行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克敵制勝。就是這麼一個有勇有謀的人,放在曹操處肯定享受高級將領待遇,可是在這裡卻被三人小團體排斥,始終得不到重用。他的地位一直都不太高,生前甚至沒有封侯,在「五虎將」中只有他一個人沒有封侯,死後才被追諡為順平侯,這恐怕連魏延都不如。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桃園三結義以「義」為重,卻被兄弟之間的小義所封閉,以至於忘了家國天下的大義,願後來者鑑之。

選自:竺洪波等著《縱橫三國》

相關焦點

  • 三國中有桃園三結義嗎?桃園三結義的意義有哪些?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一段盪氣迴腸、催人淚下的劇情。劉關張三人偶然結識,因為同樣的政治抱負三人走到一起,義結金蘭,從此關羽張飛對劉備生死相隨,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但是在正史中,沒有桃園三結義的記載。那麼,羅貫中先生寫桃園三結義的意義何在呢?
  • 《桃園三結義》是劉備為了尋求意中人使用的計謀!!
    之前小編說到了諸葛亮初出茅廬別有用心,那麼劉備在諸葛亮的故事中一直都是處在主動的位置上,那麼讓我們來看看劉備關羽張飛的這個三結義又出現什麼問題了呢?說道桃園三結義大家都會想到劉備、關羽、張飛這三個好兄弟。
  • 《CF》火麒麟桃園三結義活動怎麼玩 火麒麟桃園三結義活動地址
    穿越火線預定在9月5日迎來兄弟節,開啟近期展開相關活動,活動包括了9月5日獲取到金蘭結義日的好禮,提供了火麒麟桃園三結義等驚喜,九遊小編CF火麒麟桃園三結義獲取活動入口分享... CF義結金蘭日預熱入口在哪?
  • 桃園三結義是真的嗎?
    嗱,今天的問題來了,所謂的「桃園三結義」,到底是不是確有其事呢? 咱們這一期,就來掰扯掰扯。 話說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創下了西漢、東漢四百年的基業。 這一段故事,便稱為「桃園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可以說是整個三國故事的一個核兒,很多人聽三國,包括我在內,特別願意聽什麼呢,聽劉關張兄弟三人的事情。 包括劉備怎麼訓斥張飛,關羽如何照看大哥的家屬,張飛如何對二位哥哥赤膽忠心。 可以說,每逢聽到這樣的橋段,那是特別溫馨。
  • 桃園三結義,劉關張是如何從結識走向結義的?
    桃園結義故事的核心情節十分簡單,即劉關張三人在桃園結為異姓兄弟。三人是如何從結識走向結義的?
  • 《桃園三結義》劉備 關羽 張飛 對天盟誓 有苦同受 有難同當 有福同享
    三國演義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劉備、關羽和張飛是個什麼關係呢?陳壽《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三國志-張飛傳》中提到:「羽年長(張飛)數歲,飛兄事之」《三國志-劉曄傳》也說:「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 大陸京劇名角裴豔玲在臺表演《桃園三結義》
    原標題:大陸京劇名角裴豔玲在臺表演《桃園三結義》新華網臺北10月21日電(記者孟昭麗、陳鍵興)一反平日裡武生的豪氣形象,21日晚,在臺灣戲曲學院,大陸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裴豔玲首次反串花臉張飛,給學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京劇表演《桃園三結義》。
  • 桃園三結義,生死手足情
    三義宮,原為「三義廟」,又稱「漢昭烈帝廟」,坐落於河北省涿州市,是歷史上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故地,為紀念劉備三兄弟在此結義而建。始建於隋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1508年明武宗皇帝朱厚照親賜璽書「敕建三義宮」。整座廟宇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文化底蘊豐厚。
  • 史海鉤沉 | 桃園三結義?劉關張:我們從未結拜
    在《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是第一個著名的故事,也是後來許多精彩橋段的基礎。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想到他們祭告天地,焚香而拜,結為異姓兄弟的故事。後來中國社會流行的結拜異姓兄弟的風俗,在磕頭換帖「義結金蘭」的誓詞中,總少不了桃園結義中的這兩句話。可見,劉、關、張生死與共的深情,已深深地根植入中國人的心中。那麼歷史上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是否真有其事呢?劉、關、張三人的真正關係雖然人們把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視為義結金蘭的榜樣,但是歷史的真相卻是三人並沒有結義。
  • 蘇寧阿里桃園三結義,誰是三兄弟?
    5月30日,蘇寧聯合阿里在六月一日召開的戰略發布會海報流出,海報的主題為——「桃園三結義,不止兩兄弟」,讓行業都開啟了猜猜猜模式
  •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到底是誰編造了這樣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是第一個著名的故事,也是後來許多精彩橋段的基礎。
  • 《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論生死弟兄和軍師的區別
    桃園三結義,劉備道:「我觀二位皆非常人,目下黃巾猖獗,天下大亂,朝廷無力,群雄並起,不知二位壯士有何打算?」張飛:「俺是個殺豬的,不知什麼天下大事,你說吧,讓俺怎麼幹?」劉備痛哭流涕:「我想招募鄉勇,討賊安民,只恨財力不足。」
  •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到底是誰編造了這樣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是第一個著名的故事,也是後來許多精彩橋段的基礎。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想到他們祭告天地,焚香而拜,結為異姓兄弟的故事。後來中國社會流行的結拜異姓兄弟的風俗,在磕頭換帖「義結金蘭」的誓詞中,總少不了桃園結義中的這兩句話。可見,劉、關、張生死與共的深情,已深深地根植入中國人的心中。  那麼歷史上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是否真有其事呢?  雖然人們把視為義結金蘭的榜樣,但是歷史的真相卻是三人並沒有結義。三人結義其實是《三國演義》作者根據民間傳說以及小說情節內容所需而編造出來的。
  • 一場專訪毀掉郭柯王「桃園三結義」! 智商157的柯文哲白忙活了?
    外傳本周日(18日)將上演郭臺銘、柯文哲、王金平的「桃園三結義」,郭柯王會將共謀臺灣地區2020大選(領導人及民意代表選舉)。
  • 桃園三結義
    我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待我去找他算帳去!」他飛奔進了涿州城,沿著觀音街,這頭看到那頭,果然見有個紅臉長鬚的大漢,面前放著兩袋綠豆。就是他了!張飛瞪大環眼,出語帶剌:「喂,你這綠豆能吃嗎?」——你說哪有這麼向人買東西的!哪有綠豆不能吃的呢,不能吃還賣嗎?一聽就知道是找碴兒來的。關羽強壓住氣,說:「我賣的綠豆從來都是上等貨色,您自己仔細看看吧!」
  • 一場專訪毀掉郭柯王「桃園三結義」!智商157的柯文哲白忙活了?
    郭臺銘、柯文哲、王金平中國臺灣網8月16日訊 外傳本周日(18日)將上演郭臺銘、柯文哲、王金平的「桃園三結義」,郭柯王會將共謀臺灣地區2020大選(領導人及民意代表選舉)。不過,16日播出的柯文哲媒體專訪節目引發連鎖反應——郭臺銘幕僚劉宥彤先表示,郭臺銘出席可能性不高;王金平表示,「怕高鐵會誤點,去的可能性非常少」,「桃園三結義」確定破局。為何至此?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負責專訪柯文哲的廣播節目主持人黃暐瀚表示,柯文哲「心內話」有點講得太多太白了。網友也笑看柯文哲一場專訪毀掉「桃園三結義」,恐非智商157的柯P所能預料。
  • 裴豔玲赴臺演《桃園三結義》 帶最地道的京劇給臺灣民眾
    原標題:陸京劇裴豔玲大師來臺演出「桃園三結義」來源:中時電子報
  • 「桃園三結義」被誤讀千年,它的真相你必須要知道
    群雄逐鹿的三國時代,在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中緩緩拉開帷幕。公元188年三四月的一天,在一片灼灼盛開的桃花林中,端放著一黑漆案桌,桌上擺滿了烏牛白馬等祭禮,案前有三人正莊重地焚香跪拜。只見三人便跪拜邊焚香發誓:這就是《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中,「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並且,這只是一個故事。因為歷史上,「桃園結義」之事並沒有發生過。換句話說,劉、關、張三人根本就沒有結拜過兄弟!
  • 劉關張:我們從未結拜.那怎麼會有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是第一個著名的故事,也是後來許多精彩橋段的基礎。
  • 桃園三結義時,網友專心打卡名場面
    自從四大名著的影視劇上線B站之後,網友們經常會在影視劇中笑到肚子疼,就比如說《三國演義》當中,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三結義時,就有很多網友專心打卡名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