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廣電總局在限薪令和限籍令後,又出新規,要求電視劇劇集不宜超過40集。這條規定有效地杜絕了「注水劇」的產生,能夠很好的把控電視劇的集數,從而提高每一集的質量,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
可是,就在這條規定出臺不久,由小說《孤城閉》改編的歷史大劇《清平樂》就華麗麗的以70集的長度,閃亮上線了,這也讓很多網友產生了不解。《清平樂》在前期宣傳的時候,雖然也是一波三折,原本連定妝海報都製作好了的《孤城閉》,播出前臨時改名《清平樂》,但卻依然保住了70集的長度。
這種行為無異於「頂風作案」,但是一向嚴苛的廣電總局這回卻是「睜一眼閉一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樣一部影視劇能夠頂住壓力,名可改、照重拍、劇集長度不可丟呢!下面我們就從已經播出近半的劇情出發,試著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部劇的格局。整部《清平樂》,就像是一部北宋仁宗年間的歷史圖鑑,恢弘大氣的場景布置,更是讓人感覺走進了現實版的清明上河圖。它改變了小說《孤城閉》以梁懷吉和徽柔公主的感情為主的路線,而是在用心地講述一代明君「宋仁宗」的一生。
宋仁宗作為仁宗盛世的開創者,他的故事,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有著大量的記載。從出生後民間傳說「狸貓換太子」的身世之謎,到長大成人後的感情生活,以至於朝堂之上的仁善治天下,每一件事情,拿出來,都可以單獨寫個劇本。
所以說,《清平樂》在格局上已經跳出了小說的「愛情世界」,而是放眼於整個北宋的天下,如果想要在70集內,將宋仁宗趙禎這60年的執政生涯講述清楚,還是很困難的,更何況,裡面還要穿插近他與曹皇后的相愛相殺,梁懷吉與徽柔公主的無可奈何,因此,不僅不用擔心劇情「注水」,我們反而要擔心,這劇集到底夠不夠用。
既然提到了劇中的感情路線,那麼我們就沿著這兩條感情路線再來解讀一下。在劇中最為明顯的官配CP,一對就是宋仁宗與曹皇后,而另一對,就是原本小說中的主角,現在劇情將半,才緩緩登場的梁懷吉和徽柔公主。
我們先來看看這對相愛相殺的帝後CP,在歷史上,這對帝後確實不和,而劇情中,也在盡力的還原這一點。不過編劇還算有點良心,畢竟之後的懷吉和徽柔會虐的人死去活來,所以,對宋仁宗與曹皇后,還是手下留情了,在不斷的插刀子的同時,也會適當地撒些糖。所以,劇情就在這樣的相愛相殺中緩慢的發展著,雖然讓人窩心,但卻並不無聊,劇情更是環環相扣。
原本小說中的主角,梁懷吉和徽柔公主,這兩個人從身份上就註定了悲慘的結局,但是這畢竟是小說中,也應該是電視劇中最為重要的感情線,所以,在餘下的劇情中,這兩位命中注定的「冤家」,應該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期待。也就是說這部《清平樂》其實是兩部劇的結合,一部是叫做《北宋明君宋仁宗》,另一部叫《孤城閉》,如此看來,70集,分攤到兩部,一部才35集,自然不算多了。
如果說,《清平樂》中長達70集的劇情中,全部由感情戲而覆蓋,再精彩的愛情故事,也難免顯得單調,那麼,在加上一眾名臣「調味」呢?來看看這些讓學生時代的我們頭痛不已的「背書天團」吧,晏殊、範仲淹、歐陽修、韓琦、司馬光等等,這些人哪一位不是才華橫溢,而他們的詩詞文章,是否也困擾過學生時代的你呢!
所以說,對於《清平樂》這部劇,我們既可以當成一部感情戲來看,也可以當成一部北宋仁宗年間的歷史來解讀,更可以作為一部北宋名臣錄來掉一掉書袋。這樣的一部電視劇,雖然不敢說在史實上有多嚴謹,但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因此,雖然劇情長達70集,卻並沒有注水的現象,這恐怕也是為什麼廣電總局會默認他「長線作戰」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