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演技的代名詞。
回想當年,《臥虎藏龍》裡的玉嬌龍驚豔了多少人的時光,至今提起來仍舊讓人讚不絕口。
她是熱愛表演的,也是將表演事業放在自己心上的。
出色的天賦,不懈的努力,讓她自《星星點燈》踏入演藝圈後,一步一個腳印的順利前進著。
演藝事業順風順水的她,並沒有局限於眼前的成績,而是慢慢將步伐邁向國際市場。
作為評委參加奧斯卡,參加金像獎的頒獎,出演好萊塢驚悚電影《騎士》,參演道赫蒂導演的《怪獸之王》,跟國際知名導演合作,等等等等。
就這樣,她慢慢成長為大眾眼中光彩奪目的「國際章」。
前些年,章子怡與「難上頭條」的歌手汪峰登記結婚,兩人婚後生活十分甜蜜,也在婚後不久迎來自己的寶貝女兒——醒醒。
自此,她在一瞬間成為了「醒醒媽」。
「醒醒媽」這個身份,章子怡適應的非常好,就像演戲一樣,她為之傾注了自己十足的耐心與精力。
她曾說:「我覺得有了孩子以後生命變得有意義,做任何事都會有目標,內心世界非常充實。尤其是像我這樣36歲才生了醒醒,得到這樣一個小生命,真想把一切都給她。」
工作時候,她會儘量帶著醒醒,給予寶寶足夠的愛,像一位普通媽媽一樣,會為了寶寶做任何事。
看,從「國際章」到「醒醒媽」,一個女人的蛻變就是如此簡單。
如今,小醒醒已經4歲多了,章子怡對醒醒的教育也從未缺席。
武能徵戰娛樂圈,所向披靡;文能撫育小醒醒,有條不紊。
開始未曾想像到,這樣的大明星媽媽能把孩子照顧好,印象中她們應該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不理人間瑣事」,但後來才發現,她們做起媽媽來,比很多人都要用心。
從懷上寶寶的那一刻,她們就開始看育兒課程,只為能夠培養出更加出色的寶寶。
如何科學的餵養?如何選擇舒適的寶寶用品?如何初步判斷寶寶的常見疾病?如何培養寶寶的大小動作?如何給寶寶製作輔食?……
章子怡所學過的課程都用在了對醒醒的真實生活照料中,在一則採訪中她就曾表示:
「我覺得演員是我的第二職業,我的第一職業應該是幼兒教師。」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懂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有時候我們聽不懂孩子在說什麼,但要想辦法理解,用孩子的思維模式去想應該做什麼。」
1 自己沒經驗?
要問身邊養過孩子的朋友,養娃的心情如何,得到的最多回答——焦慮。
尤其是寶寶出生的第一年,新手爸爸媽媽總會手忙腳亂,措手不及。
新生兒黃疸,寶寶便秘,溼疹,開奶,追奶,乳頭混淆,頻繁夜醒,腸絞痛......
漫漫養娃路上,無數新手爸爸媽媽不斷踩坑、掉坑,拍拍身上的灰再爬起來。
等爸爸媽媽千錘百鍊,經驗值飛增終於練好一身帶娃本事,自家孩子卻長大了,新的年齡階段爸爸媽媽面對的又是前所未見的新體驗,又要帶著孩子不斷嘗試掉坑……
說到這點,當年毛毛躁躁的同學小圓如今卻讓我們所有人刮目相看了。
一次去她家時,寶寶突然排出暗紅色果醬樣子的便便,全家人急的團團轉,而小圓反而鎮靜的觀察寶寶的嘔吐情況,判斷寶寶可能患有腸套疊,有準備的抱著寶寶去了醫院。
在小圓的妥當處理下,寶寶很快恢復了健康,連醫生都說,「這位媽媽很冷靜,處理的很到位,你寶寶可真幸福啊」。
對此,我還在詫異她怎麼變化這麼大,她對我說,「作為媽媽,既然把寶寶帶到這個世界上,當然要給他最好的照顧啊,所以我必須成長。」
她跟我們說,孕早期的時候,怕自己做不好媽媽,一直焦慮不堪,結果身體狀況不是很好。
孩子他爸就給她看了育兒課程,畢竟很多時候,焦慮就是來源於無知。
說來也奇怪,雖然不是藥,但是看了後確實緩解了不少孕期焦慮,自己現在想想都覺得神奇,雖然可能是心理作用,但確實有效了。
2 父母土偏方?
老人家在帶孩子的時候,總是會有隔代親的問題,很多讓人頭疼的熊孩子其實都是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慣壞了。
除了隔代親之外,老人家帶孩子還有一大「迷之自信」——土偏方。
溫州有位新生寶寶,出生的時候和其他寶寶一樣,粉粉嫩嫩的,很招人喜歡,出生後一切正常,兩天後出院了。因為是期盼許久的孫子,小家庭裡充滿了興奮和喜悅。
但就在出生三天後,細心的媽媽就發現寶寶有異常:臉上、身上、甚至手心都開始發黃。到了醫院一查,孩子的膽紅素已經達到了18mg/dl(毫克/分升),重度黃疸,需要馬上住院,不及時治療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從診斷室出來,孩子奶奶就做起了主心骨:「十個孩子九個黃」,「黃疸不用治,讓孩子黃兩個月,自己就好了」,堅決的把孩子抱回了家。
可第二天,寶寶開始拒奶,哭鬧的很厲害,身上偶爾抽筋,後來嚴重到驚厥、抽搐,趕緊送去醫院。經檢查孩子體內膽紅素已經高達30mg/dl(毫克/分升),情況非常危急。
經過搶救,寶寶的命保住了,但是已經出現了膽紅素腦病——血液中的膽紅素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給神經系統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
孩子腦癱了,奶奶悲痛不已,一家人腸子都悔青了,可惜晚了。
不要過分迷信經驗,經驗純粹只是先例,既不是準則,也不是樣本,如果拘泥於經驗,往往會陷入誤區。
多掌握點育兒知識,遇事有自己的判斷,才不至於「一失足成千古恨」。
3 月嫂坑點多?
現在家庭生活都好了,很多人會在月子期間請月嫂來照顧自己和寶寶。
但是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在裡面——你請的月嫂專業嗎?人品過硬嗎?
遇到像杭州縱火案那樣的保姆概率萬萬分之一,但是遇到黑心的無良月嫂概率其實並不低。
很多小培訓機構出來的月嫂往往只是經過幾天的培訓就上崗,帶娃說的頭頭是道,但是實際看護過程中卻有很多不專業之處。
不專業還算好的,就怕的是人品不行。
上海一對夫妻曾聘請過一位李姓月嫂,後來夫妻二人通過監控發現這位月嫂將自己的寶寶拎起來懸在半空餵奶,還對寶寶進行摔打等行為。
誰都是第一次當媽媽,誰都想讓自己的寶寶更加幸福。
章子怡會為了寶寶學習育兒課程,跟人交流育兒經驗;
劉詩詩也說:「其實每一位媽媽都很辛苦,承受很多壓力,不過看著孩子還是很幸福的」;
劉璇更是為了兒子的過敏體質,學習相關育兒知識,狠心嚴格控制雄赳赳的飲食習慣;
而馬伊琍更是凡事親力親為,認真研究各種渠道得來的育兒資料,堅持專業和準確的育兒護理知識,對於其中的疑惑,更是不問清楚不罷休。
在寶寶面前,大家都只有一個身份——媽媽,不管你是光鮮亮麗的大明星,還是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婦,為了寶寶,都需要多一些育兒知識。
想學習更多育兒知識嗎?關注我們,讓你成為更博學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