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初期,朱元璋為了保證朱家江山千秋萬代掌控在自己人手裡,把朱氏皇族子弟分封到全國各地為王。這些朱姓親王世代傳承,與國同休,有明200餘年間,他們作為凌駕於整個社會體系之上的特權階層,享盡了榮華富貴,也積累了驚人的巨額財富。
明末天災人禍交織,民不聊生,被逼到生死邊緣的貧苦農民,決定用刀劍和獻血為自己拼出一條生存之路,農民起義如驚濤駭浪席捲天下。這些分封在各地的朱姓親王,他們顯赫的皇家身份,王府中堆積如山的財富,使他們首當其衝成為農民軍最有興趣的獵物。農民軍所過之處,皇族均在劫難逃。原先作為各地標誌性建築的最壯麗的親王府,連同它們的主人,在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幾乎全部灰飛煙滅。
明朝宗室親王在農民戰爭中,作為朱家皇權的代表,成了農民軍傾瀉刻骨仇恨的對象,毫無例外成為各地農民軍屠戮的首要目標。在明末戰亂之中,皇族的死亡率也創了社會各階層之最。從崇禎十四年至十七年,就有福王、唐王、崇王、岷王、代王、蜀王等十四個顯貴王爺被農民軍整家殺掉。起義軍每當攻下一座城市,就會殺掉當地的明朝貴族,分掉他們的財產。
張獻忠起義圖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初四日,張獻忠、羅汝才部義軍從巴州起營,攻克通江縣,取道達州,打算沿進川時的舊路東出湖廣。明督師大學士楊嗣昌一面命令總兵猛如虎等加緊追擊,一面連續九次檄調駐紮在湖北鄖陽地區的左良玉部進川堵截。而奉調入川夾剿的左良玉卻由於對楊嗣昌積恨甚深,對發來的九次檄令置若罔聞。待義軍即將由四川東出湖廣時,他竟拉起隊伍開往陝西興安,「若相避者」。
張獻忠、羅汝才部義軍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順利地出夔門經巫山進入湖北。正月二十五日攻克興山。東進至當陽縣時,探得襄陽城內官軍守備單薄,乃定計奇襲。張獻忠親自率領輕騎一日一夜奔馳二百裡,到達襄陽附近,命部將率二十八騎偽裝成官軍,拿著繳獲來的楊嗣昌調兵文書混入城內。
二月初四日夜半,埋伏在城內的義軍將士放火為號,趁亂襲擊駐防官軍,城內頓時雞飛狗走,鼎沸起來。天明以後,起義軍主力一到,即佔領了襄陽。
明襄王朱翊銘被活捉。獻忠坐於襄王宮中殿上,給朱翊銘一杯酒,說道:「吾欲斬嗣昌頭,而嗣昌遠在蜀,今當借王頭使嗣昌以陷藩伏法。王其努力盡此一杯酒。」(「我本來想殺楊嗣昌(明朝大帥),但太遠夠不著,借你的腦袋用一下。」)把他拖到襄陽西城樓上處斬,又殺襄藩貴陽王朱常法等。獻忠下令沒收襄王宮中的全部財產,「發銀五十萬以賑饑民。」
藩王分布圖
崇禎十六年(1643年)初夏,明朝的江漢重鎮武昌已經岌岌可危,西面是李自成部重兵壓境,東面是張獻忠部兼程而來。武昌城內一片混亂,缺兵缺餉,朝不保夕。分封在這裡的楚王,累世搜括,積聚了龐大的財富。省城裡留下的文武官員唯一的指靠,就是希望楚王朱華奎拿出錢來養兵設防。
湖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的官員們齊集王府,跪在朱華奎面前請他借給幾十萬兩銀子充作軍餉。家居的原任大學士賀逢聖也面見朱華奎,商量措餉事宜。朱華奎卻叫人搬出洪武年間分封諸子時賜給楚王的一張裹金交椅,說道:「此可佐軍,他無有!」賀逢聖絕了指望,哭著出府。直到形勢十分危急之時,朱華奎才拿出金錢來,收募從承天、德安逃竄而來的散兵遊勇,指定楚府長史徐學顏統領,號稱楚府新兵,不讓其他文武官員插手。實際上這批「新兵」,全是敗在李自成義軍手下的驚弓之鳥,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
五月初五日,張獻忠部義軍的先頭部隊從團風洲渡江,克武昌縣。二十三日,獻忠全軍自鴨蛋洲南渡。二十九日進攻武昌府城。明道臣王揚基眼看形勢不妙,同武昌府推官傅上瑞棄城逃跑。楚府新兵隨即大開保安、文昌二門投降。義軍入城後活捉朱華奎,「盡取宮中金銀各百萬,輦載數百車不盡。」張獻忠見了不禁嘆息道:「有如此金錢不能設守,朱鬍子真庸兒!」下令把朱華奎扔進河中淹死。
朱常浩
崇禎十年(1637年),小紅狼起義軍圍漢中,朱常浩告急,調集官軍方才解圍。
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李自成殲滅孫傳庭部明軍佔領西安,開始攻打周邊州府。瑞王朱常浩為了躲避大順軍,南逃四川,暫居重慶避難。
崇禎十七年(1644年)六月,張獻忠攻破重慶,朱常浩及當地的眾多官吏被俘。
張獻忠將朱常浩等人綁赴校場,準備斬殺。突然間天空無雲起雷聲,按照中國傳統文化對天象的看法,這應該是天意不讓殺瑞王。張獻忠對天大吼:「我殺人,何與天事!」然後下令用大炮向天轟擊。
說來也奇怪,大炮響後,隨即雨過天晴。接著,張獻忠下令將瑞王朱常浩等人斬殺。然後,又將俘虜的軍民,三萬七千餘人,全部砍斷手臂。張獻忠的確是有點殘忍呀。
在《明四朝成仁錄》中記載了瑞王朱常浩遇害時的景象:「瑞王自漢中至被執,天無雲而震者三,遇害無血漬,有氣一道直衝雲端,王端坐其中,冉冉而上。」
瑞王被張獻忠斬殺,天晴而響雷三聲,死後,滴血未流,而是乘著一道氣,飛升了。
崇禎十七年(1644)六月,張獻忠大西軍和李自成大順軍分別由湖廣、陝西進川,蜀地局勢危急,而地方政府無糧無餉,無力抵抗,為此,成都的明朝官員們決定集體向蜀地第一大財主,末代蜀王朱至澍求借糧餉,只要王爺肯從府裡拿點錢出來犒賞士兵,激勵他們守衛成都,蜀地就還有希望。
當時蜀王府積帑數百萬,朱至澍卻一口回絕,還耍起了無賴:「孤府庫中錢糧不多,只有承運殿一所,爾等可拆去變賣充餉。」負責城防的劉之勃大怒:「殿下,承運殿無人買得起,只有李自成可以。」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結果蜀王朱至澍還是不肯掏錢。
八月張獻忠的大西軍開始圍攻成都,幾天功夫就打破城池,朱至澍無奈之下,帶著妃嬪、宮女在王宮後面的琉璃井投井自殺,算是免去了被折辱的境遇。
隨後張獻忠攻進蜀王府,沒逃了的宗室被俘後都被殺了被害,蜀王的財寶全成了張獻忠的。「江口沉銀」和「蜀王世子金印」就是來自蜀王朱至澍的府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