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婦女來中國打工,半個月後抱怨:不要信中國人的「慢慢來」

2020-12-23 去哪兒度假

如今走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街頭,經常可以碰到外國人,這些人來到中國,或是務工或是求學。可是有這麼一群印度婦女,本來抱著美好的期待來到中國打工,但在過了大概半個月之後,卻是開始哭訴:不要相信中國男人的"慢慢來"。

01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如今社會經濟發展是越來越好,但同時人們所受到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想要過上好的生活,就必須要有足夠的付出。在如今網際網路發達的年代,從網上我們也可得知有些人的工資非常高,年薪十萬、百萬的也是大有人在,但是對於社會基層的勞動人民來說,更多的還是幾千塊錢的工資。

僅靠每月幾千塊錢的工資,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的生活需求,所以很多人選擇了出國務工,以求可以拿到更豐厚的報酬。就拿我國的基建工人來說,在國內的工地中,一天工資大概也就兩三百塊錢。但是如果選擇出國務工,其工資大概可以翻上一倍,所以我國有著很多人都選擇了外出工作。

02跨國務工

同樣的除了我國的工人出國工作外,其他國家的人也會選擇到我國工作,可能正是應了那句"國外的月亮特別圓"。印度就有著很多婦女選擇來到我國工作,印度和我國一樣都是人口大國,但是印度的經濟發展和我國有著一些差距,自然就業崗位也沒有我們國內多。特別是印度的婦女,因為印度女人地位和男人間的差距,很多印度女人選擇了來到我國務工。

這些初來我國的印度女人,其實心裡也是滿懷期待,畢竟在我們國內,女人的地位並不比男人低,特別是在如今男多女少的社會,女人天生就好像會得到優待。而這些初來的印度女人在到達工廠後,初期業務技能的不熟練很難適應,所以領導多是會對他們說道"慢慢來",以此來安撫他們的情緒。

03中國人的"慢慢來"

但是因為文化、語言的差異,中國老闆所說的"慢慢來",並不能被這些印度女人所理解。我國的負責人說的"慢慢來",其意思是讓她們暫時不要著急,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是因為不熟悉所以完不成任務,等工作時間長了,熟悉業務後慢慢也就可以正常完成任務。但是印度女人在聽到慢慢來之後,她們以為老闆是真的想讓她們慢點做。

所以就出現一種情況,在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印度女人仍然不能按時完成工作任務,而當時說"慢慢來"的負責人,也是在這個時候發現了問題,原來這些印度女人是理解不了他說的話,這個時候才意識到了文化差異的重要性。本來以為這些印度婦女偷懶了,但其實人家非常聽話,完全是按照要求來工作,到頭來發現竟是一個"烏龍"。

04中國語言的魅力

其實這也不怪印度女人,畢竟人家不是中國人,你說讓人家慢慢來,人家做的也沒錯對吧?

我們中華民族的語言博大精深,而漢語也是被認為是最難學的語言,中國人學習英語很輕鬆,可是老外學習中文卻是非常的難。即便很多老外學會了講中文,但是面對一些孤僻詞語,或者是方言的時候,這些老外往往會抓耳撓腮。不信你可以找個老外,讓他聽一聽周杰倫的歌。

05印度女人不容易

而這位印度女人,在被中文"徵服"之後,最後也選擇了辭職,因為中文對她來說,真的是很難。雖然在中國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但是無法和人交流,還不如回國工作了。印度女人的地位也間接決定了他們的文化水平,所以在接受新知識的時候,對於他們來說有點難。而印度的男人在外則是混的非常不錯,華爾街的印度高管人數,則是遠遠超過我國。

小編看過一部電影,一名印度婦女在丈夫舉辦的聚會中,在公共場合被丈夫扇了一巴掌,她對此非常生氣。但是酒會中的其他人對此卻是感覺習以為常,她一氣之下回到娘家,而其親生父母也覺得她小題大做。從這件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印度人骨子裡覺得,女人的地位就是如此。

所以說印度的女人其實過的非常苦,不過如今乃是新世紀,印度的婦女也逐漸有了保護自己權益的意識,上邊講到的電影就是為了提倡維護女性權益,也希望印度的女性們可以過上自己的生活。這裡發起一個小提問,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出過國?或者是否因為文化差異而鬧出過笑話呢?

相關焦點

  • 德國人到中國打工,半個月後崩潰警告:不要信中國人的「我很快」
    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吸引了不少外國遊客到中國遊玩,許多遊客對於中國的印象都是非常好的,畢竟無論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還是中華飲食文化帶來的魅力,都讓許多外國人為此折服,可見中國在多數人中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 印度姑娘來中國工作,上班15天後直言:中國人是不是瘋了?
    放眼全球,在233個國家和地區中,除中國外,印度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截至2020年上半年,印度的總人口已經突破了13.9億人,已經逼近14億大關。龐大的人口基數,對於印度而言並非全是壞事,它有一張很大的「底牌」就是年輕人多。用印度總統的話說就是:一個有著8億年輕人的國家,有什麼奇蹟不能創造?
  • 印度的種姓制度,如果中國人到了印度,算什麼種姓?中國有種姓制度嗎?
    按照一般想法,印度把中國視為對手,肯定得把中國人往低了整吧?實際上,中國人到了印度,會被視作高種姓!這是為什麼呢?先來大致了解一下種姓制度。印度種姓制度的起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此時正是中國的殷商時代,埃及的金字塔已經聳立了1000多年。
  • 印度大叔問我:中國人為什麼不來印度旅遊?
    不少朋友聽說我一個女生要獨自飛去印度旅行,收到最多的提醒是「記得帶拉肚子藥」和「不要一個人出門」。隨著印度電影在中國越來越火,對於印度除了顧慮,大家也有不少好奇:印度人真的像電影裡一樣無處不在歌舞?黃皮火車上到處趴著人?然而好奇歸好奇,中國人似乎不太愛去印度旅行。
  • 當政府宣布要禁用「抖音」後,印度婦女傷心地哭了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對於印度國內那些富人而言,一個APP的禁用對他們的生活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充其量也就只是少了一些樂趣,他們終會從其他娛樂方式上找補回來。可是對印度國內那些依靠Tiktok賺錢的普通人來說,政府的這項決策無疑是斷了他們的活路。
  • 為什麼非洲人表示越來越不喜歡中國人了?答:改變我們生活節奏
    很多人在忙完一年的工作之後,都會花上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出去旅旅遊,放鬆心情,見識一下不同的異域風情。 因為在非洲人看來,中國人的到來強行影響了他們的生活。 舉個例子,本地人蓋一個幾平米的泥巴房,大概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 中國人在德國打工,月收入多少錢?得知答案網友:還要不要人?
    眾所周知,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越來越密切,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出國旅遊、留學、工作的人也很多,中國人熱愛出國的工作一樣,大部分的人選擇去一些發達國家,例如德國,中國人在德國打工,月收入多少錢?得知答案網友:還要不要人?
  • 印度女生嫁到中國後,過得怎麼樣呢?成為中國媳婦後吐露心聲
    說起印度這個國家,女性地位問題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之前小屋看過一個這樣的新聞,一位印度婦女在回娘家的路上跳井自殺,丈夫說她去做客之前還好好的。其實這位丈夫不知道的是,之前對她的一頓毒打已經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印度土豪來中國炫富,在街上走了一圈後,為什麼被打臉?
    印度土豪來中國炫富,在街上走了一圈後,為什麼被打臉?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在過去一千年的歷史,中國旅遊大國成長,不僅是名山大川,讓歷史景觀,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旅遊大國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來到了中國,來到了外國遊客逐年增加,大家都拿著對中國文化的好奇心,約朋友來到中國的大學參觀景點。也有遊客為了體驗中國人的生活節奏,來到了中國的城市。
  • 令人窒息的印度泡麵文化,就這麼被中國人看吐了
    雖然進口超市的冬陰功泡麵酸辣可口、韓國辛拉麵口味勁道、日式豚骨面濃湯誘人.似乎給人造成了一種吃泡麵也洋氣的幻覺,但就算吹出花兒來泡麵也絕對是美食界的二流子。畢竟,在外賣稱霸世界,穩坐美食頭把交椅的中國,無法吃到火鍋餃子紅燒肉,而只能吃泡麵才算是一個大寫的慘。而這種生活,要擱一個印度人身上,絕對會讓他狂奔落淚。
  • 一個來中國旅遊的印度女遊客回國,大罵印度媒體:可恥的騙子
    在中國人組團出國旅遊的同時,也有外國人好奇中國文化會選擇在中國旅遊,中國的低成本旅遊和廉價購物也吸引了印度退休人員和富人來中國旅遊,這表明大多數可以來中國旅遊的印度人屬於中產階級或以上。蘇爾比在她的臉書帳戶上說:在她來中國之前,她總是通過報紙和電視了解中國文化,當時她認為中國是一個到處都是廉價勞動力的地方,人群混亂,道路骯髒,管理者像機器人,思維封閉落後,但是在中國呆了幾天,發現印度媒體的報導都是騙人的,可恥的是,他們羨慕中國的經濟發展,但拒絕承認,真誠地說,中國今天的發展已經超過了許多西方國家,包括自詡為大國的印度。
  • 美國強迫印度進口洋垃圾,印對此不滿,當地人抱怨為什麼不找中國
    美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利益的國家,不管什麼事情都會把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就算他們和印度有著這樣緊密的交流,所以隨時爆發矛盾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最近美國就強迫印度做了一件他們非常不願意做的事情,那就是印度要一直進口美國的垃圾產品,如果他們拒絕的話,那美國就會表示非常的不滿意,所以印度也就被迫成為了美國的接盤俠。
  • 印度吐槽:我國空調落後,他們的先進環保,中國人:白給我都不要
    印度也擁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古印度和我國一樣都是四大文明古國,目前知道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在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印度人擁有著「迷一樣的自信」十分張狂。
  • 2012年媒體熱炒印度輪姦 印外交官抱怨:沒別的能報?
    外交官抱怨:沒別的能報?"翻開印度的報紙或者打開電視,關於中國的新聞經常是負面報導居多,從腐敗、環境問題到食品安全等,印度政客談及中國也常使用「威脅」或「顧慮」的字眼,例如中國「入侵」印度邊境、中國軍費大幅增加等。而在與許多印度百姓聊天中,對方要麼對中國的情況知之甚少,要麼在羨慕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強調中國與印度的差異,挑剔中國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有意無意地提及1962年的邊界戰爭(即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 被遺忘的中國〝表親〞:印度東北人,受盡印度歧視,追求獨立70年
    是英國殖民者侵佔了這一地區,然後把它們作為「禮物」,整體移交給了印度。所以,東北七邦的土著,對印度大多無認同感。在文化和歷史上,印度東北七邦,都和中國大陸淵源較深。他們的祖先,多來自中國,使用的語言,也屬於漢藏語系的分支。被英國侵佔後,他們有的信仰了基督教。
  • 21名中國人偷渡到越南打工被捕
    近年來,越南人偷渡到中國打工被拘的新聞屢見不鮮,反倒是中國人偷渡去越南打工的新聞讓我有點驚訝!就在今天7月21日,越南媒體《時代報網》發布消息,越南警方在越南中部地區拘捕了21名非法入境越南的中國人,並將這些偷渡人員送去隔離。
  • 印度電影《廁所英雄》看中國廁所革命
    在印度城市中,雖然廁所較為常見,但只有5%的家庭廁所有排水系統。如今,印度在廁所衛生改造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農村有廁所的比例也達到了40%,但是與中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由於水資源比較緊缺,印度農村的露天排便也就成了出於經濟考慮的選擇。對此現象,印度各地政府也採取了各種措施來鼓勵民眾使用廁所。
  • 被神化的「茶葉大盜」:印度茶不是從中國偷來的,是從別處搶來的
    至於為什麼會把他放在這麼高的位置上,主要是因為他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詳細記錄了下來,出了書,還被一個美國作家寫成了另外一本書:《茶葉大盜:改變世界史的中國茶》,這本書情節生動,像是讀小說一般,所以很有影響力,以至於他的故事人盡皆知,很多人把他當成了印度茶的締造者,很多中國人樂於也相信這個說法:「中國茶是印度茶的祖宗」,這可能是我們中國茶被印度茶超越之後,一部分國人找的一個自我安慰
  • 印度的女兒
    2012年12月,一位就讀於印度德裡大學醫學系的女大學生,誤上了一輛不在當班的公交車,被公交車上7名男子以殘暴手段輪姦,後送醫院搶救未果死亡。紀錄片除採訪女孩父母好友外,也呈現了黑公交輪姦案事發30天後,席捲印度全國的抗議以及在性別平等和性暴力懲治上的法律改革呼籲。而七位施暴者與其律師在接受採訪時的言語,卻讓人不寒而慄。該片已被印度禁播,理由是它讓印度蒙羞。
  • 印度婦女多幸福?各種首飾渾身戴,可鼻環恰恰象徵她們地位的低下
    我們以往就講,很多中國青年人挺羨慕印度人的,為什麼呢?咱就講男女結婚這個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還是存在陋習的,男方娶老婆要給女方一筆彩禮,有的地方彩禮3萬、5萬,有的地方彩禮三五十萬!這個時候大家就很羨慕印度了,因為我們聽說印度結婚的時候,非但男方一分彩禮不用給女方,女方還要給男方大量的嫁妝。編輯所以我們中國小夥子多想享受這個幸福,結婚的時候我一分錢不用掏,都是娘家給大量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