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不顧秩序、肢體衝突甚至導致飛機延誤,不少明星就「代拍」在機場的惡劣表現屢次公開發聲,讓「代拍」這一角色從攝像機的背後走到臺前。對於「代拍」而言,明星就是「行走的人民幣」,流量越大,賣出的圖片價格越高,而賣圖僅僅是其產業鏈條中的一環,因「圖」而生的利益雪球越滾越大,正在挑戰「粉絲經濟」的正常邊界。(1月21日 《中國青年報》)
代拍文化從韓圈而來,顧名思義,指的是蟄伏於機場、紅毯等場所,通過拍攝藝人一手照片,再轉手賣給粉絲或第三方的行為。
熙熙攘攘,皆為利往。飯圈代拍濫觴,實為供求關係使然。粉絲們渴求獲取藝人的最新動態,但在各大交通樞紐蹲守耗時耗力,隔著屏幕觀賞視頻圖片,直接刺激人腦多巴胺,一股爽意直穿天靈蓋,一樣可以達至「同場」的境界,獲得精神慰藉。於是乎,逐漸就有人嗅到中間的「商機」,衍生出代拍這一行業。在微博、淘寶等平臺搜索「代拍」,可以找到很多提供此類服務的人,價格亦可商議。
近兩年代拍行業規模日漸壯大,範圍不斷開疆拓土,除了活躍於機場、高鐵站,還遊走在紅毯、電影節、節目錄製現場等場合,因「圖」而生的利益雪球也越滾越大。賣圖只是其產業鏈條中的一環,代拍不僅滿足了屏幕前飯圈粉絲的「舔屏」需求,甚或衍生出查行程、跑活動、去探班、蹲直播等業務,形成一套相對完備的灰色產業鏈。但也因其身處更隱秘的私人交易圈層之故,受到的規範甚少,屢屢出現無序、失序,無視社會規則的行為,嚴重幹擾社會秩序。
以機場為例,代拍者不同於普通的接機粉絲,會專門買機票跟藝人進安檢,拍完後再退票出來,不僅對藝人出行造成不便,還嚴重影響機場的運營秩序,給機場工作人員帶來不便,甚至給機場帶來了擁堵,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去年4月,因有十幾名藝人經過上海,上海虹橋機場的玻璃硬生生被粉絲和代拍擠爆,留下一地碎片。同年10月,演員肖戰因代拍強行進入機艙,導致航班延誤而公開道歉。
任何利益都不應穿透規則底線,凌駕於公眾利益之上。面對越來越無底線的代拍,除了呼籲「抵制代拍」,更應理清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跟拍私人行程是否合法?代拍帶來的安全隱患又該如何避免?擾亂公共秩序如何處理?自製、售賣藝人寫真集等周邊是否應該被納入出版發行的約束中?否則,看起來耀眼美好的天使圖片的背後,或許隱藏著利用天使的魔鬼。
從現實治理層面來看,對待代拍這種灰色產業,當該出手時就出手。早在2018年7月,中國民用航空局就發布了《關於加強粉絲接送機、跟機現象管理的通知》,提到要對「粉絲跟機」「粉絲接送機致航班延誤」等現象影響正常的工作及治安秩序,加強管理。如不服從或多次如此,則涉嫌擾亂公共秩序,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可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關於公共秩序的部分,相關部門可通過增加公共場所的安保來解決,但只要利益還在,代拍亂象問題就不會被根治。飯圈代拍不是愛的供養,從產業鏈的源頭開始,藝人便成了世俗意義上的「受害者」。更現實的是,這條產業鏈似乎並不會因部分藝人的憤怒而終止。對於惡劣的代拍行為,希望受傷害的藝人能夠主動挺身而出,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肖像權、名譽權。同時,有關部門應該積極受理,接到一起處理一起,解決好維權成本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