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抗戰時期,雖然中國與日本長期保持敵對的關係,日本不斷對中國進行壓制和打擊,也就是中國近代史,繞不開的是中日之間的矛盾。中國百姓向來善良淳樸,在日本還未發動全面戰爭的1914年,有一位日本護士佐藤屋登不顧一切深深的愛上了我國的一位優秀軍官。這份戀情是怎麼上演的呢?
軍魂散光芒
在那個年代,這個愛情讓人無法支持和想像,使得眾人無法理解、頓覺不可思議,但確是真真實實的發生過著。這位優秀的日本女護士中文名字叫蔣佐梅,日語名字叫佐藤屋登,蔣佐梅護士在1890年出生,生於日本北海道地區,她最後與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蔣百裡將軍相愛並最終修成正果,結為夫妻。
故事最先產生於1910年代初。據蔣百裡將軍所回憶,當年在他受傷之後,來自日本的軍醫平戶以及護士長佐藤屋登(也就是蔣佐梅女士)趕到河北保定後,發現蔣百裡將軍所中的子彈已從肋骨間穿出,需要進行手術,但是由於與當時執政者之間的恩怨矛盾,性情剛烈的蔣百裡將軍傷勢雖然不危及生命,但其心已死,執意不願意繼續留在人世間。
因此平護醫生認為,此刻對於蔣百裡將軍進行精神上的治療比物理上治療更為重要,於是在這個時候佐藤屋登護士便作出了留在了保定照顧蔣百裡將軍,給其進行精神治療的決定,同時負責對蔣百裡將軍的日常醫療護理,但是在這個時候兩個人怎麼也想不到,這起偶然的醫療治療竟成就了蔣百裡將軍與佐藤屋登跨國的淵遠愛情。
愛情悄然誕生
蔣百裡將軍日後回憶,他對佐梅女士的愛情萌發於治療期間,對其進行的無微不至的精神勸慰,那個佐藤屋登護士對蔣百裡講的是很深遠的令人深思的道理,她告訴百裡將軍:生在這個時代,你作為將軍,生命不是屬於自己的,是始終準備要奉獻給國家的;你是國家培養出來的優秀將軍,要報效國家,因此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她後面還對蔣百裡將軍說道:要有忍耐之心,忍耐是勇敢者的精神支撐,只有忍這一時,才能鑄就以後的建功立業。
佐藤小姐還用日本忍字決勸慰他,這些真情實意的話語深深使得蔣百裡將軍感動,蔣百裡感觸頗多,從而對佐藤護士刮目相看,把她作為自己的紅顏知己。我想這大概就是蔣百裡將軍的肉體、心靈在雙雙重傷的情況下,但通過蔣佐藤屋登護士的雙重治療,正在努力向死而生,重新投入更好的生活。
正是基於佐藤小姐對蔣百裡將軍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安慰,使蔣百裡將軍在所有希望破滅的時候重新燃起對未來的希望,得到紅顏知己佐藤的許多安慰之語,百裡將軍止不住的對面前這位他鄉異國的溫柔女子產生了源源不斷的情愫。但基於國情、基於二人的身份,佐藤護士作為當時日本的公職人員,在完成治療任務之後被大使館召回家鄉國,在佐藤護士回到日本之後,蔣百裡將軍對其有著深深的思念之情。
就這樣,兩人的戀愛經歷頗多,困難重重、一波三折。蔣英是蔣百裡將軍和蔣佐梅女士的孩子蔣英日後對父母的戀愛經歷則猜想到,父親寫文章寫得很好,所以猜想他的情書寫得也非常優秀,以此才會感動了自己的母親,使她最後做出決定來到中國。但其實事實是蔣百裡對佐藤的愛不止於情書,他用情頗深,深愛不止,封封情書,連續不斷的寄到日本。我想,作為一名鐵血將軍,尤其是一個以奉獻國家為己任的愛國將軍,該有多麼喜歡,才會這麼真情實意的表達自己的愛意,這樣的真切情誼令人感動。
寫情書之後,百裡將軍又展開新一輪「攻勢」,隨後,蔣百裡將軍按捺不住自己的思念,於是乾脆專赴日本去與佐藤的父母進行求婚,佐藤父母看到這個中國將軍對自己的女兒如此深愛,於是也沒有因為跨國等原因進行阻撓,同意了兩人的婚事。這樣,在1914年秋,蔣百裡將軍最終在塘沽碼頭迎來自己的新娘:佐藤女士,二人的結婚典禮在天津德國飯店舉行。此後,佐藤小姐跟著夫姓,改名蔣佐梅,同時鑑於之後的中日關係緊張,她也再也沒有回日本。結婚那一年,蔣百裡將軍32歲,蔣佐梅女士24歲。
終成抗戰一家人
婚後,二人的婚姻生活始終充實甜蜜,夫妻二人還在蔣百裡將軍的家鄉浙江硤石東山西麓買了數畝地種了二百株梅花,並命名為「梅園」,用來當做二人終老歸田之用。他們最後生育有5個女兒, 且佐梅夫人雖然出生於日本,作為日本人,但到中國以後,從不說日語,日常生活中,一家人都用標準的北京話進行交談,她嫁到中國來了之後,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人。中日抗戰打響之後,佐梅夫人評價戰爭說道:「中日之間的交戰,是日本軍閥侵略的過錯!」
1937年,蔣百裡將軍將自己的汽車出賣並將錢財捐獻給國家支援抗戰前線,同時,佐梅夫人為了支持抗戰,則變賣了自己的許多首飾及值錢的貨物,去商店買來大量的布匹、紗布,與自己的女兒們一起,趕製抗戰前線軍人們所穿的軍衣及受傷所需要的繃帶紗布,送往前線,救護傷員。
蔣百裡將軍由於在中日戰爭期間過世,這給蔣佐梅夫人帶來了極大的精神壓力,基於當時的中日關係,眾人不信任佐梅夫人的地位,但是她卻很快用自己的行為贏得了中國人的信任。她在抗戰最激烈時,奔赴抗日前線,作為戰地護士親身為受傷的前線中國士兵療傷。且在女兒出生以後,也不教他們說日語,而是用漢語教育他們的五個女兒。佐梅夫人晚年被採訪道,她做那些支持抗戰的行為,是因為她始終認為中國的抗戰是正義的。
抗戰勝利之後,佐梅夫人一直住在北京女兒的家裡,1978年,蔣佐梅夫人去世,墓碑上雕刻的名字赫然寫道「蔣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