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全國火爆熱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自上畫以來,其99%的好評率令人驚訝,片中唯美的畫面更是吸引了不少人,這其中就包括影片主角「pi」的出生地,印度東南部的小鎮——本地治理。
然而,據電影主創透露,電影中風景優美的動物園(原型是現在的本地治理植物園),其真實的拍攝地點是在臺北動物園。如此風景,在印度幾乎找不到。
主角派的出生地
印度東南部的本地治理(Pondicherry)曾是法國殖民地,靠近孟加拉灣。16世紀,葡萄牙人佔領本地治理,作為在東南印度的貿易據點,1673年本地治理成為法國的殖民地,一直到1954年印度政府才收回本地治理的政權。
經曆法國近300年的殖民統治過,本地治理留下大量法國建築,城鎮的面積不大,以一條縱貫南北的水道為界,東部為面向孟加拉灣的殖民時代老城區,西部為新城區,非常髒亂,是典型的印度城鎮。
在本地治理及附近地區,除了傳統的印度教信仰,法國人帶來了天主教,當年統治北印度的莫臥兒王朝和在南印度從事貿易生意的阿拉伯人帶來了伊斯蘭教,因此本地區的宗教信仰比較多元化。說起本地治理,不得不說的一個人是室利奧羅賓多,他與甘地、泰戈爾並稱印度「三聖」,(聖雄甘地、聖詩泰戈爾、聖哲奧羅賓多),早年奧羅賓多和泰戈爾在西孟加拉地區從事革命運動,後期隱居本地治理,創立了「精神進化論」,現在本地治理城內還有他和一位法國女性The Mother當年創立的靜修所。
優美風景並非取自印度
取自臺灣臺北動物園和墾丁
電影一開場的許多動物拍攝,如狐猴、犀牛、花豹與黑熊,其實都是在臺北動物園裡面拍攝的。而少年派的海上漂流場景,則是在臺中水湳機場設置人工造浪水池拍攝;另外片中長滿怪樹的神秘浮島,則在墾丁的白榕園取景,片尾少年派漂流到墨西哥海灘,也是在墾丁取景拍攝的。下面就讓我們跟隨印度少年派,去看看臺灣臺北動物園和墾丁。
《少年派》電影開場劇照
臺北動物園
《少年派》劇照
《少年派》劇照
少年派的海灘——墾丁國家公園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片尾,少年派漂流到墨西哥海灘,就是在墾丁的南灣拍攝的。墾丁國家公園位於臺灣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成立於1984年1月,是我國第一座公告成立的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三面環海,東鄰太平洋、西鄰臺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是臺灣本島唯一熱帶區域的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是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陸地範圍包括龜山至紅柴臺地崖與海濱地帶、龍鑾潭、貓鼻頭、南灣、墾丁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等區域;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 至南仁灣間,距海岸一公裡內海域等區域。
《少年派》劇照
《少年派》中漂流到墨西哥海灘
怪樹林的神秘浮島——白榕園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有一個長滿怪樹的神秘浮島,這個場景是在墾丁的白榕園拍攝的。電影裡超現實又充滿神秘幻象的奇異孤島,是結合實景拍攝、美術設計和數位技術等細心描繪下塑造出的電影場景。實景拍攝地點,便是這成為李安團隊靈感的古老榕園。已經有107年的歷史的白榕園,佔地800坪,園內樹木高聳入天,彷佛進入原始叢林。從入口處往園內走約5至10分鐘,就可以進入李安片中的拍攝場景。
借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美術設計葛羅‧普曼的話說,「如果不從自然中擷取靈感,就無法把這座孤島創作出來。」李安的電影以細膩的情感抒發打動觀眾,這部片子也不例外。把拍攝場景安排在故鄉臺灣,就是相信能找到真正呈現自然樣貌的環境,而美麗的家鄉,也果然沒讓他失望。
《少年派》中的怪樹林
白榕園
真實的印度風景
印度市場
人們棚子底下休息
市場
河邊垃圾
河邊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