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翟笑千
豆瓣評分8.4分、穩居微博熱搜首位、以81.73的網播指數高居Vlinkage網劇榜單之首……昨日,網劇《龍嶺迷窟》,終於在千呼萬喚中上線騰訊視頻,並取得高開高打的優異成績。
《龍嶺迷窟》改編自天下霸唱「鬼吹燈」系列的第二部,講述了從「精絕古城」中逃出來的胡八一和王胖子,回到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支起了古物地攤兒,因一隻疑似明代出土的繡花鞋的出現而前往陝西古藍縣,後與前來調查龍骨異文的Shirley楊相遇,一場有關龍嶺迷窟和雮塵珠的探險故事就此上演。
近年來,與《鬼吹燈》IP相關的電影或網劇可謂層出不窮,在《龍嶺迷窟》之前,該系列已改拍出八部作品。去年,一部《怒晴湘西》開播曾拿下豆瓣8.4高分,口碑及市場表現不俗。這一次上線的《龍嶺迷窟》則延續了《怒晴湘西》的製作團隊:管虎監製、費振翔導演,更有潘粵明、張雨綺、姜超組成的新一代「鐵三角」,高偉光飾演的鷓鴣哨也將再度返場。而《龍嶺迷窟》的表現也不負眾望,豆瓣已拿下8.4分,成為2020年評分最高的國產網劇。
金牌班底、實力派演員、高水準製作、完整的世界觀……這些元素在一部精品劇的塑造中佔比幾何?擁有這些元素的劇集是否就和精品劇劃上了等號?在對《龍嶺迷窟》的分析中不難看出,面對超級IP的影視化,除了以十足的誠意將劇集品質落實到位,一部劇集的靈魂更在於角色及其精神內核。而開啟五部連拍的《龍嶺迷窟》,正是將「鐵三角」為代表的「人」塑造紮實,把「義」內化為人物動因後,才使「鬼吹燈」宇宙的世界觀有了更蓬勃的生命力。
潘粵明、張雨綺、姜超,史上最「穩」鐵三角集結完畢
「鐵三角」。
讀過原著或熟悉《鬼吹燈》改編影視作品的朋友都知道,這三個字、三個人、一個組合在《鬼吹燈》系列作品中的重要性。但對於沒看過或對原著不甚了解的觀眾,或許不太清楚整個故事線索的推進,以及「鐵三角」的由來和意義,因此不妨先簡單捋一捋整個故事的時間線和人物關係網。
共計8冊的《鬼吹燈》,如今騰訊視頻已完成4部劇集:《精絕古城》《黃皮子墳》《怒晴湘西》和此次的《龍嶺迷窟》。
將時間線撥回到2016年,網劇《精絕古城》中,Shirley楊為尋找考古失蹤的父親而回到中國,並組織了一次新疆考古行動,途中結識了胡八一和王胖子,促成了「鐵三角」的第一次合體;於2017年上線的《黃皮子墳》主要講述了胡八一和王胖子作為知青在大興安嶺山區插隊的回憶,為胡八一和王胖子等主要人物的背景做了回溯。
去年,作為系列小說中承上啟下的重要一部,《怒晴湘西》講述了民國年間,卸嶺魁首陳玉樓聯手搬山道人鷓鴣哨、紅姑娘等人進入湘西瓶山,探秘元朝地宮並找尋雮塵珠的探險故事。期間,鷓鴣哨與紅姑娘歷經相知相愛到相離,心灰意冷後遠渡重洋,這才有了外孫女Shirley楊。
此次開啟探險新篇章的《龍嶺迷窟》,則主要講述的是胡八一、王胖子和Shirley楊從「精絕古城」逃出後的故事。
在此前的影視化過程中,每一部作品中胡八一、王胖子和Shirley楊都由不同的演員出演。在《龍嶺迷窟》中,「鐵三角」再次集結,這次的胡八一由潘粵明出演,王胖子由姜超接棒,Shirley楊則由張雨綺詮釋。而就該劇的播出情況和市場反饋來看,這一演員陣容的選擇與搭配已獲得一定認可。
具體來看,繼《怒晴湘西》中的陳玉樓後,時隔一年,潘粵明再次出演《鬼吹燈》系列作品中的角色,且擔任主要角色胡八一。
近幾年,演技頗受認可的潘粵明在事業上迎來新的發展,無論是一人分飾雙胞胎時對各自性格的精準拿捏和自如切換,還是飾演陳玉樓時呈現的儒雅又痞帥的氣質,角色多變的潘粵明此次在劇中,行事時表現出的謹慎穩重、與人攀談時的機警敏銳,亦或是見到弱勢人群時眼中的深沉和俠氣、為救兄弟時的毫不猶豫……造型、臺詞、對行為的處理,以及對內心變化的呈現,潘粵明本人身上複合型的氣質均在與胡八一的融合中擦出了新的火花,呈現了一個有故事感的多面胡八一。
「鐵三角」中的另一人物,胡八一的髮小王凱旋「王胖子」,則由姜超來詮釋,其此前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角色是《武林外傳》中的李大嘴。基於姜超身上勇猛直率且忠厚可靠的元素,早在多年前便有不少《鬼吹燈》書粉表示其與王胖子形象無比契合。事實上,王胖子身上那股橫衝直撞、有血有肉且與胡八一亦兄弟亦師徒的感覺,在胖子與人耍貧嘴、心系胡八一的安危、面對險情毫不退縮等細節呈現上,均被不負期待地展現了出來。
Shirley楊是「鐵三角」裡唯一的女性,出演這一角色的張雨綺,性格中原本就有颯爽和韌勁,而演技加持下的姣好面容,會讓她在詮釋Shirley楊這一「有智慧有美貌」、堅強果敢又不乏溫柔體貼的新時代女性角色時得心應手,完美地穩固了「鐵三角」的人物格局。
客觀地說,一部作品如若過分突出主人公的個體形象,就容易造成其他人物性格要素的缺失,從而導致人物存在及故事線條的不合理和不真實。《鬼吹燈》系列小說及改編網劇較為可貴的一處便是,在人物設定上創造並堅持了「鐵三角」式的格局。
從黑風口野人溝到精絕古城、龍嶺迷窟、黃皮子墳、湘西雲藏寶殿……足智多謀的胡八一、膽大心細的王胖子、聰慧冷靜的Shirley楊,三個主人公個性鮮明且搭配得當,且就已播出劇情的細節上來看,諸如胡八一王胖子和李春來在涮肉館交談時,眼神交匯剎那便開啟捧哏與逗哏式的一唱一和,彼此間憑十足的默契自然而然推動了大金牙出場、前往古藍縣等後續故事的進行。潘粵明、張雨綺、姜超「鐵三角」的組合,及三位演員之間的化學反應,不僅使得人物關係更有魅力,亦使整個故事在情節推動過程中更顯得合理、有邏輯且不乏味。
據悉,潘粵明、張雨綺、姜超三人組成的「鐵三角」在龍嶺探險之後,還將作為固定班底繼續出現在《雲南蟲谷》、《崑崙神宮》、《南海歸墟》、《巫峽棺山》的故事中,以穩中有料的「適配感」成為觀眾心中的最「穩」鐵三角。
打破角色「符號」,重塑人物弧光
作為最受網友及市場關注的IP之一,《鬼吹燈》的誕生及火熱也帶動了同題材類型作品的大規模湧現。而從《鬼吹燈》系列經久不衰且《龍嶺迷窟》廣受好評這一現狀中可總結得出,這般量級IP的呈現和風格化塑造上,最關鍵的一點在於:人。
「(這部戲)每一處展示給觀眾的都很真實。演員們依照大家原有印象中的人物形態,在真實和影像的前提下不放棄人物,重人物,描述人物。所以人物更豐滿、更真實,特性極強。」正如《龍嶺迷窟》監製管虎所言,該劇在改編過程中可謂深諳「人」與「真實」的要義。
在《鬼吹燈》系列作品中,胡八一參軍打過仗,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和銅牆鐵壁般的意志,祖父留下的風水秘書和對多方知識的涉獵,亦令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王胖子軍人家庭出身,為人坦率直白、膽大心細,且重義氣、敢做敢闖,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Shirley楊自小生活在海外,在外公與父親的影響下熟知中國文化且極具冒險精神,是一位兼智慧與美貌於一身的奇女子。
雖然主人公們自帶光環,但也可以看到,《龍嶺迷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主人公臉譜式的角色塑造,經常會出現人物更具反差感、「不完美」卻更具真實感的另一面。如胡八一和王胖子時常開啟嘴炮模式、大金牙和王胖子也有一唱一和砍價的狡猾、面對西周青銅鼎等珍寶時王胖子險些控制不住貪慾……這種人物多側面、多層次的複雜感,既避免了扁平單一的角色塑造,也使各個角色更具有人性多面體的真實感。
可以看到,已更新至第6集的《龍嶺迷窟》,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徵已搭建完備,均有血有肉,各具閃光點,且每個角色背後其實都有一群人與之相對應,他們或勇敢或膽怯,或坦誠或虛偽。
有勇有謀且意志堅定的胡八一、逗趣勇敢且重情重義的王胖子、冷靜博學又極具探索精神的Shirley楊、市儈卻仗義的大金牙,正面且多切面的角色定調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而看似淳樸實則是騙子的李春來和馬大膽等反面角色,在《龍嶺迷窟》這樣的探險作品中,亦有利於提升劇情的飽滿度和群像感,通過角色之間你來我往的「過招」,完成情節的起承轉合。
與此同時,《龍嶺迷窟》中也有很多埋在人物互動和細節中的「冷幽默」。胡八一江邊高聲唱秦腔時冷不丁的幽默感、幾人識破騙局後王胖子逃跑時因體型所限被卡車窗、追逐戲中馬大膽的兄弟們幾度跑吐、打鬥戲時的詼諧配樂、胡八一與王胖子帶傷呼喊大金牙時突然的「破音」、爬蝙蝠窩時胖子想橫衝直撞卻糗狀不斷……恰逢其時出現的喜劇元素,使人物形象更鮮活、更「落地」的同時,也從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劇集整體的恐怖氛圍與劇情推進帶來的緊張感。
角色最大化「落地」後,以「義」勾連完整鮮活的「鬼吹燈」宇宙
「只有讓網絡文學擁有人文精神的底氣和鼓勵,撐起這樣的情懷和道義,這種文學才可能真正走進一個歷史的節點,贏得文學的尊重。」
正如歐陽有權在《網絡文學的人文底色與價值承擔》中對網絡文學人文原道最基本的本體論價值表達,一部劇集若能在劇情之外擁有更多探討價值,其核心至關重要。而《鬼吹燈》系列中飽含的至真至純的「義」,恰恰是這部作品經久不衰的秘訣;《龍嶺迷窟》對「義」這一字的演繹,則更為「鬼吹燈」宇宙的長線發展打好了基礎。
就《龍嶺迷窟》的探險之旅而言,不僅機關重重,更是常常九死一生,這段探險不僅是生與死的較量,有時更是人與人的廝殺。而當劇中的每一個角色的魅力都紮實立住之後,角色間迸發出的火花,與「鐵三角」之間的逗貧日常和不斷深入的詭譎險境相碰撞,自然會增強劇集的可看性。觀眾樂於從每一次生死搏鬥間發現人性的閃光點和禁得起細品的「化學反應」,反向增大了劇集的吸引力和解讀空間。
這樣的例子在劇中,比比皆是:當「胖八金」三人坐船渡河卻面臨危機時,胡八一挺身而出,與被稱作「鐵頭龍王」的大魚一番纏鬥,幫助眾人脫險,是為智勇雙全;當財迷卻慫的大金牙掉進迷窟後,胡八一和胖子不放棄一絲希望,盡力尋他,是為重情重義;後續劇情中Shirley楊將與胡八一、胖子誓言「合則生,分則死」,是為肝膽相照;而僅有一面之緣的陳瞎子在關鍵時刻的出手相助,則在古道熱腸之外多了一絲耐人尋味……
不難看出,《龍嶺迷窟》中人與人之間的「義」,並不止於某位主角身上,更「落地」於每一位角色的行事中。同時,這種「義」本身也不是扁平單一的,而有多種形態和表現方式,既有出於私人情分的「在意」,也有性格使然的「天性」。這種多面化的「義」注入角色後,讓每一個角色的內在邏輯都更加飽滿,也因此為故事增添了更多可供挖掘的魅力。
「作為原著粉沒有失望,胖三金之間的你來我往真的好看」、「這胡八一穩了,我的『鐵三角』可以期待一波」……從劇集上線後的觀眾討論不難看出,角色的人格魅力為《龍嶺迷窟》增色不少,而「鐵三角」作為整個「鬼吹燈」宇宙的關係基礎,彼此連結的關鍵恰是一個「義」字,它勾連起整個「鬼吹燈」宇宙的情感線布局,並收穫了受眾的積極反饋。
目前,龍嶺迷窟的探險遠未結束,主人公們將如何脫險?他們身上出現的紅斑有何根源?新一代「鐵三角」將如何一同扛過莫測的危險?眾人之間的「義」,將帶來怎樣的劇情爆發點?又將為後續的「鬼吹燈」宇宙埋下什麼樣的伏筆?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妨跟著《龍嶺迷窟》繼續找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