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十年砥礪 法治引領譜寫新篇
——白銀市社區矯正工作綜述
自2010年全面推進社區矯正工作以來,白銀市社區矯正工作已走過了十個春秋。10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司法廳的有力指導下,白銀市司法行政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社區矯正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兩院兩部」工作要求,勇於實踐,積極探索,白銀市社區矯正工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開始試點到全面推進,從零星草創到初具規模,形成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司法行政機關牽頭負責、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基層司法所具體實施、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逐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社區矯正監督管理和教育矯治雙管齊下,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平安白銀、法治白銀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以規範化建設為抓手
不斷提升社區矯正工作專業化水平
注重加強組織建設。自社區矯正工作開展以來,始終把加強組織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白銀市司法局內設社區矯正管理科,平川區、會寧縣設立社區矯正辦公室(副科級),其他縣區司法局分別設立社區矯正股,進一步明確社區矯正機構專職屬性和執法責任。嚴格落實司法部關於建設縣區級社區矯正監管中心的部署,建成市、縣區社區矯正監管中心6個。同時,不斷加強矯正場所規範化建設,根據工作實際完善社區矯正宣告室、視頻監控室、談話室、心理矯正室等場所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基層執法保障和規範化水平。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擔任主任,分管副市長和市司法局局長擔任副主任,13家部門單位組成的白銀市社區矯正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白銀市社區矯正工作。2020年12月25日,白銀市召開社區矯正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傳達學習了司法部唐一軍部長在全國司法行政系統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胡焯在省社區矯正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精神,解讀學習了《社區矯正法》,總結和安排部署了全市社區矯正工作。
大力加強隊伍建設。高度重視和不斷加強社區矯正隊伍建設,目前全市5個縣區司法局共有社區矯正工作人員9名,78個司法所共有社區矯正工作人員175名。注重人員隊伍的思想政治、紀律作風和業務能力建設,採取線上線下、集中授課、專題講座、以會代訓、現場觀摩等方式,組織縣區、鄉鎮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廣大社區矯正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深入開展《社區矯正法》學習貫徹年活動,2020年以來,各縣區、各司法所組織開展《社區矯正法》學習培訓220餘場次,約8700餘人次,充分利用45輛「法治公交」等新型宣傳手段,擴大《社區矯正法》的影響力和知曉率。結合「守初心 擔使命 集中排查整治執法司法突出問題」專項行動,加強執法人員教育管理,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樹牢規範、文明、公正的執法司法理念,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提升社區矯正執法公信力。
不斷加強制度建設。近年來,根據司法部、省司法廳下發的一系列相關意見、規定,先後制定了《白銀市社區矯正對象入矯宣告制度》《白銀市社區矯正對象日常管理工作實施細則》《白銀市社區矯正對象檔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並彙編成冊,對社區矯正工作的工作流程、監管措施等做出了明確規定。聯合白銀監獄制定了《白銀市司法局社區矯正與甘肅省白銀監獄刑罰執行銜接工作實施辦法》《甘肅省白銀監獄人民警察參與社區矯正執法工作管理辦法》等制度,建立健全監獄警察參與社區矯正工作機制,明確了刑罰執行一體化工作規範。自《社區矯正法》《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甘肅省社區矯正工作細則》下發以來,結合實際對各類執法行為、各個執法環節進行了具體規範,細化責任,確保社區矯正調查評估、接收銜接、監督管理、教育矯正以及適應性幫扶等各環節嚴格依法依規執行。
以強化監督管理為著力點
努力提升社區矯正工作精細化水平
著力強化執法監管。近年來,先後組織開展了社區矯正「質量年」「規範年」「建設年」等活動,重點加強對執法案件的評查工作,切實發揮了對基層社區矯正執法案件的監督指導。採取「各所自查,縣局抽查,互相評查」的方式,對2018年以來符合專項排查整治內容的案件進行隨機評查,對存在的問題督促限期整改。
定期開展研判督察。開展社區矯正安全隱患大排查專項活動,通過「現場觀摩+分析研判」的形式定期在各縣區巡迴召開社區矯正風險隱患分析研判會,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依託社區矯正視頻督查系統和社區矯正信息管理系統,每天對各縣區司法局、各司法所社區矯正監管教育等工作,輪流開展視頻督查點驗。
科學執行分級監管。對社區矯正對象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風險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將矯正對象劃分為寬管、普管、嚴管三個管理級別,實行差別化管理。根據違法犯罪類型、程度,對日常表現差、有再犯罪傾向等重點矯正對象,實施重點管理。同時,根據社區矯正對象在矯期間的現實表現和改造情況,及時調整管理級別和矯正方案,實現動態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以刑罰執行一體化為統籌
積極推動各部門強化工作合力
積極推進監獄警察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加強與白銀監獄的協作配合,制定了《白銀市各級社區矯正機構和甘肅省白銀監獄參與社區矯正執法工作民警工作職責》等35項工作制度,彙編成《指導手冊》。白銀監獄選派10名優秀幹警,分派到5個縣區協助司法局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現場點驗訓誡社區矯正對象,開展隊列隊形訓練,抽查部分社區矯正檔案。全市掛職幹警共開展對社區矯正對象的日常監管和執法活動200餘場次。組織社區矯正對象進監接受警示教育,零距離親身體驗監獄教育管理方式,起到了極大的警示作用,服刑意識、感恩意識和紀律意識都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在思想和行動上自覺認罪悔罪,主動接受教育矯正,顯著提高了教育矯正效果。
持續加強與公檢法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協作配合。強化與公檢法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和工作銜接配合,充分發揮工作合力。研究推進公安幹警參與社區矯正執法工作,實行公安幹警與社區矯正機構協作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公安幹警的職業優勢,樹立「警司聯動、高效監管」的理念,實現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充分發揮各有關部門教育幫扶職能作用。結合「法治扶貧」十項行動,積極協同教育、婦聯、團委等部門,認真開展未成年人、女性等社區矯正對象的教育矯治等工作。積極銜接民政、財政、人社、工會等部門,大力開展社區矯正對象的社會救助、困難幫扶、就業培訓等工作。
以維護安全穩定為關鍵點
有效提升社區矯正工作風險防控水平
強化日常安全管理措施。嚴格執行報告、會見、外出、居住地變更、禁止令等日常監管規定,對惡意違規、拒不接受矯正的社區矯正對象,依法給予警告、治安管理處罰、撤銷緩刑、收監執行等強制性懲戒措施,有效維護了刑罰執行的嚴肅性。建立社區矯正重點人員盯防機制,強化監管教育力度,採取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截至目前,未發生過社區矯正對象製造重大惡性案件和參與重大群體性事件等情況。
提升重點時段安全管理等級。重大節會期間,加強社區矯正日常管理,上調管理等級,增加談話報到頻次。做好春節、國慶等重要時段社區矯正安全穩定工作,切實加強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管力度,全力做好社區矯正安全穩定和安保維穩工作。
嚴防疫情防控期間安全管理風險。疫情防控期間,及時制定方案,強化管控措施,開展疫情防控期間兩類人員查隱患、堵漏洞專項行動,全力以赴做好社區矯正監管防控工作。
以教育矯治為落腳點
有力提升社區矯正工作質量成效
堅持集中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嚴格落實社區矯正對象每月集中學習和社區服務等規定,堅持教育學習常態化和公益勞動規範化。注重開展個別教育,根據社矯對象的犯罪類型、性格特點、日常表現、家庭環境等具體情況,認真做好一人一策個案矯正,有效促進了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會。
堅持分段教育與分類教育相結合。根據社區矯正對象不同、矯正階段不同的特點,逐步建立社區矯正對象分段教育機制,有針對性地做好入矯教育、常規教育、解矯教育等工作,系統開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家風家訓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普法宣傳教育」等。常規開展分類教育,根據不同刑罰類別、不同年齡階段及性別差異,開展分類分層教育管理,切實增強教育矯正效果。
堅持心理矯正與行為矯正相結合。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社區矯正對象教育管理內容,積極開展心理健康矯治。白銀區司法局積極探索社區矯正對象心理疏導和思想改造新模式,成立了心理諮詢室,制定了相關工作制度,採購了心理減壓器、音樂放鬆椅等物品,聘請1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開展心理輔導、心理疏導、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幫助社區矯正對象解開心結、釋放壓力。積極開展行為矯正,協調幫助解決社區矯正對象在就業、社保、醫保等方面的困難,推動社區矯正對象社會適應性幫扶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為社區矯正對象順利回歸正常社會生活創造了積極條件。
以平臺建設為支撐點
持續提升社區矯正工作信息化水平
打造「智慧矯正」新模式。按照司法部、省司法廳「智慧矯正」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安排部署,積極探索建設立體化監管體系。2019年,全市共投資220多萬元,在市、縣(區)和鄉鎮(街道)全覆蓋建成了社區矯正遠程視頻督查系統,實現了對社區矯正日常工作情況的視頻督查和巡查的常態化,進一步提升了全市社區矯正工作動態監測、綜合指揮的決策能力和監測預警水平。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白銀市司法局將以貫徹實施《社區矯正法》為契機,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履職擔當,進一步提高社區矯正監管工作質量和水平,不斷豐富和完善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內容和形式,推進智慧矯正建設,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努力推進全市社區矯正工作新發展,為平安白銀和法治白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白銀市司法局
編輯|甘肅省司法廳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白銀:篳路藍縷十年砥礪 法治引領譜寫新篇》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