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排便是非常健康,也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同時也是每個人每天所必須要做的一件事,無論是大便還是小便,都是將腸道中的毒素垃圾排出體外,這樣身體也會更加健康。
但是有人說排便其實也能反映人體的身體狀況,有的人在排便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大便前硬後軟的情況,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種症狀是不是就是便秘了?
上廁所時,大便「前硬後軟」是怎麼回事?別再以為是便秘了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在排便之前身體會出現腹部不適感,同時這也是在提醒你要去排便的一種信號。但其實真正排便的時候感覺比較困難,用力拍還感覺比較堅硬,甚至有疼痛的感覺,但是當這塊硬硬的大便被排出來以後,後面就變得比較柔軟,非常容易被排出體外。
其實這種感覺與腸胃功能有一定的關係,如果腸胃功能好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但是當腸胃功能出現了問題,比如說輕微的便秘症狀就是這種情況,所以平時在日常飲食中注意多吃一些富含水分的食物或者是多喝水,這樣有助保護腸胃,改善大便硬的情況。
排便的次數
由此可見,如果生活中經常有這種現象的話,要引起注意了,千萬不要傻傻的以為是便秘的症狀,也可能是腸胃出現了什麼問題。
這時候又有人說,如果日常飲食正常的話,人體每天排便的次數是多少也就是多少,屬於正常的。一般情況下,人每天排便的次數一般為2~3次左右,通常早上起床大約7:00~9:00會出現排便的現象,這是因為夜晚腸胃新陳代謝導致的結果。
但是如果每天排便次數小於一次甚至一天都不排便的話,那就要引起注意了,說明身體已經便秘了,如果好幾天不排便,說明是痔瘡也可能是中度便秘,這種情況下就比較糟糕了,排便的時候大便很難從身體內被排出,而且大便的形狀就好像雞蛋一般,也有人稱之為羊糞蛋的形狀。
同樣並不是排便的次數越多越好,如果每天排便超過三次以上的話,就可能是腹瀉導致的了,這時候就要引起注意,可能是吃了影響腸胃的食物而引起的腹瀉。
如何改善
那麼又應該如何讓自己的排便狀況恢復到正常狀態呢?其實只要是平時注意飲食,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喝水,每天至少保證6~8杯水,左右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補充水分,補充膳食纖維,都能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消化吸收,讓排便也會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
雖然日常我們所知的緩解便秘的方法有很多,但如果達不到正常的飲水量,即便是再好的方法也是白搭效果,也不是特別明天,所以每天的飲水量一定要充足,畢竟水是生命資源,在人體佔比80%左右是非常重要的,對預防便秘非常重要。
註: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