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是曹雪芹筆下命運十分悲慘的一個人物,她也是最早出場的薄命女子。香菱本名英蓮,是隱居鄉宦甄士隱之女,後被拐賣,命運從此發生逆轉,最後被迫成為呆霸王薛蟠的妾。
薛蟠是薛姨媽獨子,從小就「性情奢侈,言語傲慢」,為了爭奪香菱,他甚至縱使豪奴打死了馮淵,如此粗俗暴虐之人,可想而知,成為他小妾的香菱,會遭受什麼樣的折辱。
賈璉與黛玉從揚州回來時,王熙鳳評價薛蟠納香菱「那薛老大也是『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這一年來的光景,他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姨媽打了多少饑荒。……故此擺酒請客的費事,明堂正道的與他作了妾。過了沒半月,也看的馬棚風一般了……」
由此可知,薛蟠即便是納了香菱做妾,但依然不改喜新厭舊的本性,僅僅半月,香菱就從他眼中的香餑餑到棄之如敝屣了。然而,這對香菱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實際上,薛蟠雖有紈絝子弟的惡習,但在未正式娶妻之前,至少還有薛姨媽和薛寶釵約束,不會太不像話,所以他還不至於太凌虐香菱,事實上,因為一件事,兩人還有了一次互相成全。
薛蟠的遠方:離開賈府,外出遊藝,有了新的收穫和成長
我們知道,薛家在都中是有房舍的,但薛姨媽為了能約束兒子,甚至為寶釵姻緣著想,為薛家找一個穩固的靠山,就帶著子女住進了賈府。
雖然她用心良苦,但她卻沒有想到,本就「終日惟有鬥雞走馬,遊山玩水而已」不能依貼母懷的薛蟠,在進入賈府後,不僅沒有學好,反而變得更壞了。
原文:誰知自從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賈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認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紈絝氣習者,莫不喜與他來往,今日會酒,明日觀花……引誘的薛蟠比當日更壞了十倍。
薛蟠鬥大的字不識幾個,身上已經集合了所有紈絝子弟的惡習,但沒想到與賈府子孫比起來,他竟還算是好的,由此可知賈府子孫有多敗家敗業。
從住進賈府的那一刻開始,薛家再也沒有離開過,甚至薛蟠娶夏金桂,也是在賈府。由此我們也可以說,薛蟠的壞,不能全怪他個人,也不能全怪薛姨媽的寵溺,賈府這個大染缸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薛蟠唯一的一次外出遊藝,因為遠離了賈府,經見了世事,所以歸來時的他,與曾在賈府的他有了很大的不同。這次外出,不能不說,薛蟠多少還是成長了。
薛蟠外出,是因為他在賴尚榮家裡看上了串戲的柳湘蓮,結果被柳湘蓮誘到城外暴揍一頓,薛蟠心中羞愧,「正難見人,想著要躲個一年半載,又沒處去躲。天天裝病,也不是事。」
因此,他最終選擇跟家裡的一個老夥計張德輝外出遊藝,對兒子寵溺無度的薛姨媽,不願放兒子出門,自以為家裡不缺銀子,也不需要他來做買賣,但兒大不由娘,薛蟠已打定主意外出,他的理由讓人無法拒絕。
天天又說我不知世事,這個也不知,那個也不學。如今我發狠把那些沒要緊的都斷了,如今要成人立事,學習著做買賣,又不準我了,叫我怎麼樣呢?我又不是個丫頭,把我關在家裡,何日是個了日?
由此可知,薛蟠經歷了柳湘蓮的一頓打,心中是所醒悟的。也許貴為薛家大公子的他,從來都是頤指氣使,高高在上踐踏他人性命的,從小到大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被打,而這次挨打卻促成了他的外出。
從第一年的十月前後到第二年的六七月間,前後大半年的光景,再回來時,薛蟠很有一番榮歸故裡、衣錦還鄉的感覺。
他外出是因為柳湘蓮暴揍之羞愧而始,而歸來亦是因柳湘蓮搭救而終,一次外出的時間間隔,薛蟠和柳湘蓮,從分外眼紅的仇人到結拜的生死兄弟,曹公這種首尾呼應的情節安排令人叫絕,由兩人關係的變化,也看得出薛蟠的成長。
薛蟠歸來時,是「同夥計販了貨物,自春天起身,往回裡走,一路平安。」到家後,又是「 特特的給媽和妹妹帶來的東西」又忙著下帖子請一路外出的夥計們……這儼然是個懂事知禮的大家公子模樣了。
至少,他懂得了為他人著想,懂得了照顧家族生意,也學會了如何正常地交友和生活。
更重要的是,因柳湘蓮搭救之事,薛蟠感其義氣,不僅與他結為兄弟,還為其婚事前後張羅,「給他尋一所宅子,尋一門好親事,大家過起來。」在柳湘蓮失蹤後又派人到處去找,找不到時「眼中尚有淚痕」,這些都看得出,薛蟠此番遠行,是有不小的收穫的。
也許長這麼大,薛蟠是第一次離開家門,從母親的羽翼下走出來,真正自己去外面見識經歷一番,跟著家裡的老夥計後面,真的學會了做生意,認識了戥子,長了見識,甚至過去的那些惡習也暫時得以遏制。
不管娶了夏金桂之後,薛蟠如何再一次凌辱香菱,但在其外出遊藝的大半年時間裡,不僅他自己有所收穫和成長,他的外出也為香菱創造了一生中最難得的幸福時光。
香菱的詩意:入園學詩,詩意生活,那一束短暫的幸福之光
自從三歲那年被拐賣,香菱的一生都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她畢竟是甄士隱之女,長大後的她,似乎繼承了母親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義」的品性,並遺傳了父親「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的人品。
因此,幼小的英蓮心中,被早早地種下了一顆詩的種子,從此生根發芽,未曾磨滅死去,然而長大後的她,每日要面對的生活,卻儘是眼前的苟且,不過是從一個火坑跳入另一個火坑。
她生命中,先後出現過兩次光,一次是遇到了馮淵,本以為終身有靠,可以脫離苦海,但她還沒有看到那束光,就被呆霸王薛蟠帶進了更深的黑暗之中。
被呆霸王納為妾之後,也許香菱的心中曾萬念俱灰,以為此生再也不會有光芒,甚至那一顆嚮往詩意的生活的心已漸漸枯萎,但就在這時,丈夫的外出,讓她看到了另一束期待已久的光。
這束光是從那個她朝思暮想的大觀園裡照進來的,因為薛蟠的外出,而愈發耀眼,聰慧且素有成人之美的寶釵,早已看出這個有些呆痴的嫂子惦記這個園子也不是一日兩日了,於是在哥哥外出後,香菱在她的帶領下,順利入園。
上天總不會虧待努力的人,薛蟠去了他的遠方,香菱也便有了短暫的契機,去尋找她的詩意生活。說起來,香菱最先要感謝的人,不是寶釵,而應該是柳湘蓮。
若不是柳湘蓮的一頓胖揍,也許薛蟠就不會外出遊藝,這樣她焉能有機會進入園子?
大觀園最不缺的是便是詩人,雖然自己姑娘無心教她,好在從不拒人的林姑娘卻滿口應承下來,要做她學詩道路上的啟蒙老師。
對於今人來說,雖然一首詩最多不過三五十字,然卻並不易學,要寫的有幾分水準,更是難上加難,但香菱學詩的全程,僅僅三首,便已入上乘,眾人都要請她入社了。可見那句話說的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不僅學詩,香菱還學寫字,在被寶釵領進園,被黛玉領進門之後,香菱在大觀園裡度過了最美好的大半年時光。
眾人蘆雪庵聯詩時,香菱也能緊隨王熙鳳、李紈之後對出「匝地惜瓊瑤。有意榮枯草,」這樣的清雅之句;在寶玉生日前後,她也會像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般,與芳官、藕官等人一起玩鬥草的遊戲,與襲人、晴雯等人看魚作耍;在眾人為酒令抓鬮時,她更是自告奮勇要寫……
甚至在薛蟠外出歸來,聽聞丈夫要娶夏金桂時,香菱還沉浸在她詩意的生活裡沒有走出來,以為又添了一個詩人,她哪裡想到,她詩意的生活,正是被此人打破,徹底把她拖入了更深的深淵。
她從散發著清香之氣的香菱,一遇夏金桂,便成為漸近枯萎凋落的秋菱,也就註定了她的悽慘結局。
但對於苦香菱來說,一輩子,有那一束耀眼的光芒曾照射進來,給過她詩意的生活,給過她自由的追求,給過她溫熱的真實,她曾如此近的靠近那束光,雖短暫,但已足夠。
作者:夕四少,為你講述不一樣的名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