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一個成語「眾口鑠金」的背後可謂是有著千斤負擔,都說三人成虎,有的時候說的人多了謠言也會變成真。前不久讓人關注的羅冠軍梁潁案件就是這樣,原本只是原本的情侶因為分手鬧矛盾,但誰知到後面因為梁穎方的造謠,引發了社會的關注,也引發了眾多女性的恐慌和憤怒,但實際上,真相大白之後大家才發現並不如梁穎單方面的說辭那樣不堪,但是羅冠軍不僅名聲臭了,工作也丟了,後面家人們更是不堪其擾。
今天要講的故事也是類似這樣,不過故事的主人公並非是上文中的「被害人」或者是「施暴者」,只是一個單純被輿論毀掉的女明星,她就是龔雪。
龔雪,曾經是80年代的超級氣質美人,可惜事業巔峰期,被流言蜚語逼得遠走他鄉,這背後是怎樣一段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龔雪1953年出生於上海,父親是畫家,母親是攝影家,家庭文藝氛圍濃厚,所以龔雪從小也展現出了非凡的文藝天賦,並且特別喜歡表演。有意思的是,龔雪可能天生是為表演而生,老天給了她站在舞臺上可以發光的容貌。20歲的龔雪在江西一個村莊做了三年知青,很快就因為出眾的容貌被部隊文工團選中開始了演藝之路。
這是巔峰卻也是龔雪麻煩的開始,1979年,龔雪出演了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祭紅》,突破性的一人分飾兩角,飾演周瑩童母女,因為龔雪的敬業和堅持,這部電影大獲成功,更是打開了龔雪的知名度,在之後的幾年裡面,龔雪的事業一度高歌猛進,先是憑藉《大橋下面》的秦楠一角,獲得中國電影「百花獎」和「金雞獎」的最佳女演員,更是藉此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一度就快要走向國際舞臺。但是,即便是在那個年代,龔雪擁有的影迷據不完全統計就有10萬之多,在「髒水」被迎面潑來之際,她仍舊是逃不開。
1986年上海的村田,一則震驚全國的「流氓大案」,成為了上海人民街頭熱議和義憤填膺的事件。在其中一名罪犯的回憶錄中,記載著他們用各種手段猥褻50多名女性的,其中不乏有一些明星,而其中有一名女星姓龔。在這樣的風口浪尖,有一封匿名信被送到了報社,說那位姓龔的女星就是龔雪。龔雪作為當紅女星,在那個網際網路和通訊都不發達的時代,在形象和名譽上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在國內輿論環境不友好的情況下,1986年,龔雪選擇前往美國留學,後來定居在美國康乃狄克州。
時至今日要是有人提到那個年代的女星,無疑對龔雪的遭遇都是抱著十分唏噓的態度的。要說80年代,龔雪可以說是被票選的最美大陸女星,但是面對流言蜚語,她也沒有辦法去承受。不過幸好在異國他鄉的龔雪,還是被保護了起來,那個很久之前就對她一見傾心的北京大學化學系的博士張訊,原本就在美國柯達公司工作,後來為了龔雪更是選擇和她結婚一起定居在了美國。婚後的兩個人擁有了一個女兒,此後的龔雪選擇退圈在家相夫教子,生活平和而幸福。
如果說,在事業的上升階段龔雪被逼退圈時對於龔雪來說沒有那麼不甘心的話,離開家鄉可真的不是龔雪所願意面對的,即使在國外的生活還算是平靜,但是龔雪卻時刻惦念的故土和祖國。到了2006年,21世紀的到來似乎給了龔雪太多的希望,丈夫的工作重心也轉戰國內,女兒也是上大學的年紀不再需要人操心了,龔雪終於可以為自己而活。她毅然而然地賣掉了美國的產業,選擇回國養老。對於龔雪而言,回國並不代表著她想要開啟事業的另一春,或許就像是在美國朋友們為她踐行的餐廳裡,龔雪所說的那樣,她只是要回家了而已,龔雪只是在做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事情。
時光匆匆美人遲暮,現在的龔雪也偶爾出現在熒幕之上,或許這是對當年喜歡過她的粉絲們的遲到的慰藉吧。但是龔雪無論做什麼選擇都自有她的理由和灑脫,有人為她是否願意復出拍戲或者轉戰主持人行業,龔雪很肯定地說自己不適合做主持人,而演戲更是看緣分,只有遇見適合自己的角色才會去接下來,可見龔雪對於自己的演員身份是有一份堅守的。龔雪有一張濃淡相宜的美顏,更有著一顆隨遇而安恬淡的心,美好的像個夢境。
或許小格的格調不夠高,我始終覺得因為流言蜚語被毀掉已經擁有的一切實在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我也為龔雪覺得不甘心。放眼現在,因為網際網路技術和大數據的進步,有太多的人正無辜遭受著網絡暴力,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實在是殺人不見血的一件事情,但是這樣的事情卻因為難以控制而被放任。小格平生最討厭的就是鍵盤俠和網絡噴子,這樣一種沒有成本的惡行在很多情況下背後作者的都是一群遭受著不幸福人生的人,但是他們卻選擇將自己的不開心發洩在別人身上,這實在是一件沒有道理的事情。大家對於龔雪的遭遇怎麼看呢?對於殺死人的輿論都有什麼故事可以分享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和小格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