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我喜歡廣交朋友,無論是出於工作上的需要,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禮尚往來,亦或是與以前的同學、同事、戰友的聯繫,在這些交往中,我是很真誠、很用心,並且是很認真、很當回事的。我單純地以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與優勢,人際交往中的信息量越大,越可以更多地汲取能量充實自己,這也是一種學習、提高的好機會。此外,一個人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與不同層次的人相融合,這是現代社會中健康、正常的人際關係和社交群體。
歲月荏苒,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我對如何交友的問題,有了一些新的看法,頭腦中對怎樣交友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一個人保持一種初心,是可貴的。但是,切不可忘記,世界是在變化的,人是要成長的。每個人都是在不同的環境中生活、成長的,這必然會帶來彼此能否兼容、能否長期相容的問題。如果不加分析,依然以一種「初心」去看待最初的人與事,那自然是要吃苦頭的。在一個世態炎涼的世界裡,如果你滿腔熱情地投入大山,那會墜入懸崖;如果你胸懷坦蕩地擁抱大海,那會葬身魚腹。愚昧無知不能混同於善良,對於這種智商的人,不僅會受到同類的嘲諷,上帝也是不會佑護的。
生活是五彩斑斕的,你只看到了陽光明媚;一年是有四季的,你只認識一個春天;月有陰晴圓缺,你只知道其中的滿月;人有旦夕禍福,你只選擇了一個「福」……,人類作為一種高等動物,他應有的智慧、應有的屬性,被你的無知如此廉價地打了折扣,命運無常,又怎麼會饒恕你呢?
人生不易,生活的滋味當然也是會有苦澀的,所以才更激勵我們想方設法,甜甜地去過。過去結識的朋友,該珍惜的珍惜、該放下的就放下;過去有的圈子,該保留的保留、該捨棄的就捨棄。在成長的道路上,有的人走著走著會自我迷失,即使你拼命地拉也拉不回來;一個圈子的環境氛圍會變得陌生,即使你想努力去改變也無力回天。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人與圈子的改變是一種客觀必然,能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理性調整,決定於你自己的主觀智慧與能力。一個人為了更好的生存,無論是從主觀還是客觀而言,都需要做好思想上的應對準備。
當你還年輕的時候,多結識一些朋友,因為你要走的路還很長;當你已經成熟了,那就多珍惜一些朋友吧,因為你未來的路不會再是以前那麼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