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區龍藏寺:隱藏9鋪珍貴明代壁畫

2020-12-2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大雄殿各個時期均有修繕,建築呈融合風

&nbsp&nbsp&nbsp&nbsp●曾經經常舉辦詩會雅聚,天下名人雅士爭相拜會

&nbsp&nbsp&nbsp&nbsp●200多通碑刻位居四川之冠,一度被稱為「川西第一碑林」

&nbsp&nbsp&nbsp&nbsp●藏著9鋪明代精美壁畫,依據先人留下的「粉本」繪製

&nbsp&nbsp&nbsp&nbsp國保尋蹤

&nbsp&nbsp&nbsp&nbsp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保留著明代時期珍貴壁畫,曾在抗戰時期接納進步師生,後又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傷殘軍人休養院……隱藏在成都新都區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裡的龍藏寺,如今不太為外人知曉,但從寺內一幅被風化了一半的石刻版圖,仍可以看出當年的輝煌與繁盛。

&nbsp&nbsp&nbsp&nbsp2019年底,國務院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都龍藏寺入選。歷經千年沉浮,文物雖無言,卻保留下豐富的歷史信息。近日,記者走進龍藏寺,一探這些「寶貝」的真容。

&nbsp&nbsp&nbsp&nbsp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夢琳

&nbsp&nbsp&nbsp&nbsp國保檔案

&nbsp&nbsp&nbsp&nbsp位於成都新都區的龍藏寺,始建於唐代,曾在清代時期作為川西人文高地,經歷歷代變遷後保留至今。如今龍藏寺保留著明代的主體建築,以及9鋪100餘平方米的明代壁畫,十分珍貴。這些壁畫高超的繪製技藝,雖然都是佛教題材,但其中也融入俗世生活元素。同時,龍藏寺中還保留下大量清代碑刻,創立的寺院碑林獨樹一幟。

&nbsp&nbsp&nbsp&nbsp明代大雄殿

&nbsp&nbsp&nbsp&nbsp融合多個時期的歷史氣息

&nbsp&nbsp&nbsp&nbsp走進龍藏寺,這裡似乎與大多古剎的莊嚴雄偉不同,更像是一個由三個四合院布局組成的書院。

&nbsp&nbsp&nbsp&nbsp古寺大部分建築物層高不算太高,因為當地多雨,屋簷較寬,每一重院子裡都栽種著幾棵上百年的香樟樹、桂花樹,枝繁葉茂,即使是夏天,古寺也涼爽靜謐,讓人感覺這裡頗有些「平易近人」。

&nbsp&nbsp&nbsp&nbsp據資料記載,龍藏寺始建於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初名為慈惠庵,宋代時擴建並更名為龍藏寺。

&nbsp&nbsp&nbsp&nbsp清代時期,龍藏寺整體規模十分龐大,香火盛極一時。如今在中軸線上第二重殿——彌勒殿的一處牆體上,嵌有《龍藏寺全景圖》石碑,雖然下半部分已經風化,看不到具體的寺廟建築的圖景,但從全景圖的整體布局中,仍能窺出當時的龍藏寺規模之宏大。

&nbsp&nbsp&nbsp&nbsp歷史沉浮中,龍藏寺曾因戰亂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一直未易其址。難得的是,龍藏寺的重要建築主體格局也得以保留至今,留下了六角亭、碑亭、山門、彌勒殿、大雄殿、毗盧殿、東廂房、西廂房、西側院等古建築群。「並且,龍藏寺的主要文物建築在形制特徵、材料和工藝特點等方面都保留了歷史原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由碑刻題記記載的寺院歷史和物質遺存可以相互印證。」新都區文管所工作人員介紹。

&nbsp&nbsp&nbsp&nbsp其中,位於中軸線上第三重殿——大雄殿,是整個古寺的核心,也是如今建築群中文物價值最高的建築。大雄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脊頂高9.58米,建築面積共536.83平方米。「在大殿的主體梁木上,有很清晰的題記,記錄大殿建於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同時,房梁的鬥拱形制也是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工作人員說,從這些都能清晰判斷出這座大殿的始建年代,就是明成化年間。

&nbsp&nbsp&nbsp&nbsp大殿中,還有大量的木雕構件,線條流暢,圖案精美,雕刻工藝十分精湛。梁、枋、鬥拱、天花、藻井等處均施有彩繪,雖經幾百年歲月的侵蝕,彩繪圖案依然豔麗奪目。

&nbsp&nbsp&nbsp&nbsp大雄殿中的佛座為束腰仰覆蓮座,遺憾的是,座上佛像已無存。不過,精緻華美碩大的佛像背光依然保存得非常好,背光上的灰塑龍紋、人物、花卉造型栩栩如生,保留下的貼金圖案依然金光閃閃。

&nbsp&nbsp&nbsp&nbsp大雄殿主體建築建於明代,但後來每個時期都對大殿進行了整修,因此在大殿中都留下了不同時期的歷史印記。

&nbsp&nbsp&nbsp&nbsp例如,在大殿的前方,清代時用木頭對房梁進行了重新加固,而民國時期又修建了前後簷,再後來,人們又將綠色琉璃瓦屋面改為小青瓦屋面,並修建了磚石結構的支柱。

&nbsp&nbsp&nbsp&nbsp「所以你在這裡,可以看到各個時期的建築風格。」工作人員介紹,正是這樣一種「混搭」風,讓古寺保留下豐富的歷史信息。

&nbsp&nbsp&nbsp&nbsp曾是川西人文勝地

&nbsp&nbsp&nbsp&nbsp200餘通名家碑刻獨樹一幟

&nbsp&nbsp&nbsp&nbsp由於多種原因,如今龍藏寺採取封閉管理,香火不再。但在清代時期,龍藏寺曾盛名一時,不僅僅是有名的寺廟,更成為川西的一個人文勝地。

&nbsp&nbsp&nbsp&nbsp這得益於清代嘉慶年間的兩位寺院住持——雲塢和尚和雪堂和尚。雲塢擅長詩文和書法,雪堂是雲塢的弟子,傳承和發揚了師傅的文情,成為有名的詩僧和書法家,在他擔任住持期間,更是讓龍藏寺聲名遠揚,成為當時川西地區文人雅士嚮往的文化重地。

&nbsp&nbsp&nbsp&nbsp「當時,龍藏寺經常舉辦詩會雅聚,天下名人雅士都爭相拜會。」工作人員說。

&nbsp&nbsp&nbsp&nbsp那時,蜀地的詩人、學者、書畫家還有政府官員,熱衷與雪堂交遊,僅以唱和詩來統計,留下名錄的就有一百多位。在交往的雅士中,還包括蜀派古琴的開山祖師張孔山的幾位弟子,也帶動龍藏寺成為當時的一個古琴藝術交流中心,寺裡的妙音閣,常常有川派古琴雅士在此舉行琴會。

&nbsp&nbsp&nbsp&nbsp不僅如此,熱愛書法的雪堂,還收集了蘇軾、黃庭堅、董其昌、文徵明、王守仁等大量名家的手跡或拓本,並請能工巧匠刻印於碑石之上。當時,龍藏寺的寺院碑刻共有200多通,位居四川之冠,一度被稱為「川西第一碑林」。這些碑刻,大部分為墨跡原刻,原件的筆意筆法及其神韻,都真實地再現於碑上,且大多為兩面鐫刻:有的雄渾、遒勁,有的剛健、雋秀,真是龍飛鳳舞以成趣,千姿百態而生輝。「這些石碑,既展示了各書法家的精湛藝術,又體現出名匠的神工,是書法和鐫刻融為一體的藝術瑰寶。」工作人員說。

&nbsp&nbsp&nbsp&nbsp上世紀80年代,大多石碑遷運至新都桂湖公園和文管所中被保護起來,也有一些依然保留在龍藏寺中,包括《龍藏寺全景圖》《臥龍橋碑記》《大朗堰碑記》《龍藏寺碑記》《重修龍藏寺碑記》等十餘處碑刻及十幾座石刻文物。

&nbsp&nbsp&nbsp&nbsp其中,《大朗堰碑記》位於山門前中軸線兩側的碑亭之中,記錄大朗禪師興修水利的事跡,題記時間為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根據記載,清康熙年間,大朗禪師駐錫在龍藏寺,重修殿宇,並廣施善德、濟世安民。當時,溫江、新津交界地帶十分缺水,大朗禪師便四處勸募籌資並組織人員開鑿了一條河渠,一時傳為美談,而當地人為了紀念他,便將這條河渠取名為「大朗堰」。

&nbsp&nbsp&nbsp&nbsp清代時,龍藏寺還曾經是四川民間一個重要的刻印中心,寺內曾開設過書坊,刻印各種佛經、儒典、醫書等書籍,出版過《方外詩選》《蜀詩續鈔》《鈔籠文集》等詩書文集。

&nbsp&nbsp&nbsp&nbsp如今,位於大雄殿後方、建於清鹹豐年間毗盧殿,共兩層樓,通體建築為木抬梁結構,重簷歇山頂、青筒瓦屋面。樓下供奉佛像,樓上則藏佛教經書。

&nbsp&nbsp&nbsp&nbsp9鋪珍貴明代壁畫

&nbsp&nbsp&nbsp&nbsp佛法題材融入當地民俗

&nbsp&nbsp&nbsp&nbsp如今,龍藏寺的大雄殿外觀雖沒有了往昔的氣派,但在這裡卻藏著十分珍貴的9鋪明代精美壁畫。

&nbsp&nbsp&nbsp&nbsp其中,大雄殿牆壁的東、西兩壁上各繪有3鋪,且繪畫大小十分對稱:前、後鋪各高2.8米、寬2米,中鋪高2.8米、寬7.6米;大殿的橫壁上也繪有3鋪,各高4.7米、寬3.5米。這些壁畫總面積超過127平方米,是難得一見的文化瑰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近年來,不少國內專家都專程來到這裡,對壁畫進行考證研究。

&nbsp&nbsp&nbsp&nbsp壁畫均採用連續橫卷式構圖,內容豐富,均為佛教題材,包括「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天龍八部」「西方三聖」「華嚴世界」「釋迦應化事跡」等。

&nbsp&nbsp&nbsp&nbsp「古代由於四川地勢偏遠而交通不便,受中原文化的影響相對滯後,使其明代的壁畫既保留了唐代繪畫的風格,又有其全然不同的審美情趣。」工作人員說,龍藏寺壁畫主要依據先人留下的「粉本」繪製而成,用線靈活多變,通常依據不同的表現對象而使用不同質感的線條,既保留了線描本身的藝術特色,又充分描繪出不同人物的身份與氣質,且人物的結構和神態也被表現得惟妙惟肖,極具藝術感染力。

&nbsp&nbsp&nbsp&nbsp從色澤上來看,壁畫用天然礦物顏料繪製,整體顏色濃重飽滿,其中以石綠為主色,另外還有石青、硃砂、藤黃、金色等,亮度飽滿、色澤豐富。

&nbsp&nbsp&nbsp&nbsp特別的是,龍藏寺壁畫中還融入當地風俗民情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場景,充滿生活情趣。例如,在壁畫中有一滾缸童子,童子平躺於一張小木桌上,雙腳滾缸,動作與如今大家所熟知的四川民俗「滾燈」頗為相似。

&nbsp&nbsp&nbsp&nbsp在抗戰時期,成都協進中學遷入龍藏寺,在寺裡開展了抗日救亡宣傳和慰勞前方將士等一系列活動。新中國成立後,清幽、靜謐的龍藏寺又作為傷殘軍人療養院,後來,為了保護文物,療養院搬出了龍藏寺。

&nbsp&nbsp&nbsp&nbsp去年底,龍藏寺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了解,為保護好龍藏寺珍貴的明代壁畫及古建築,文物管理部門已對壁畫進行數位化掃描,為後期壁畫修復提供科學依據。

&nbsp&nbsp&nbsp&nbsp「目前正在開展龍藏寺大雄殿、毗盧殿古建築保護維修設計方案、大雄殿壁畫彩塑保護修復等相關文物保護工作。」新都文管所相關負責人介紹。

相關焦點

  • 新津觀音寺|看到這些明代的壁畫雕像,就知道自己會的形容詞太少
    ▲觀音塑像 / 周江陵 攝成都南部新津區邛水環繞的群山中坐落著一座小小的寺廟雖算不得名勝>但寺內保存至今的大量明代壁畫保留著過往的精彩▼觀音寺廟內部雕像 / 周江陵 攝近日,新津區普查辦在永商鎮觀音寺進行普查工作時新認定了兩處優質資源點
  •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明代的壁畫而聞名,四川省成都新津觀音寺
    新津觀音寺位於四川省成都新津縣永商鎮寶橋村, 面對邛水,被群山、蒼松翠柏、清水包圍,山像九峰拱,形狀像蓮花,因此被稱為「蓮花接翠」, 1956年8月16日,作為四川省第一個重點文物保護機構發布, 該寺以驚世無雙的明代壁畫而聞名。
  • 西藏昌都八宿縣發現明代苯教壁畫
    圖為世間勝母護法神 攝影:範久輝    近日,《中國唐卡文化檔案•苯教卷》項目組成員、《中國西藏》雜誌通訊員範久輝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進行田野調查時,在洛隆縣臘久鄉的嚮導四朗仁青的帶領下,於八宿縣夏裡鄉左西村附近的薪日寺(ཤིང་རྭ་དགོན་པ།)內發現了明代苯教壁畫
  • 共助綠色低碳產業發展 北京首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成都新都區國企...
    此次合作旨在擴大成都新都區對外交流、加強合作平臺建設,促進雙方共謀發展、互惠互利。  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閩,集團黨委常委、董事、副總經理徐術通,集團總會計師齊佔峰等集團相關負責人,成都新都區委書記許興國、成都新都區副區長吳桐等出席籤約儀式。
  • 成都新都蘇寧易購廣場9.30盛大開業暨2020新都區「金秋香城美好...
    9月30日,在國慶與中秋雙節同樂之際,成都新都蘇寧易購(需求面積:1000-8000平方米)廣場迎來了盛大開業,同一天新都區首屆「金秋香城·美好生活」購物節盛大啟幕!新都區區委副書記潘捷、新都區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陳善彬、新都區人大副主任楊盛勇等政府領導,蘇寧置業集團商業管理公司副總裁蔡珍珍、蘇寧易購集團成都地區管理中心總經理徐開闖、蘇寧置業成都商業管理公司總經理石志玲及蘇寧各產業體系高層、蘇寧商業合作夥伴、省市級新聞媒體等近200名嘉賓共同見證鐘樓商圈新地標的崛起,區域消費升級新時代,由此啟航!
  • 成都新都區12月房價來了!21個新樓盤均價超過萬元
    成都新都區12月有多少新樓盤在售?新都區新房的房價行情如何?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小編精心匯總的新都區29個新樓盤房價行情!剛需購房者可以「貨比三家」了,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房源再去實地考察。/㎡地址:新都區清流鎮順河中街38號5、樓盤:錦繡園戶型:103㎡-148㎡高層房價參考:清水房價格區間約7400-8200元/㎡地址:新都區繁清路和繁崇路的交叉口
  • 成都新都區新繁鎮一大型商業體門市1481萬流拍
    日前,成都新都區新繁鎮一大型商業體門市以1481萬元的價格流拍了。該次流拍已經是第二次掛牌。掛牌標的物名稱為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東環路147號1棟2樓01號房屋。據介紹,規劃用途為商業,建成年代約2018年,建築面積達到了1615.77平方米,所在樓層為第2層,建築物共有6層。
  • 新都區2020入夏耍成都 「逛沸騰小鎮、尋香城美味」火鍋音樂節隆重...
    2020-04-30 16:29 來源: 澎湃新聞 成都商務 入夏耍成都為進一步拉動餐飲消費增長,促進成都餐飲業穩產滿產,啟動2020「入夏耍成都」城市IP活動,「入夏耍成都
  • 成都明代太監鐵哥們共穴500年 墓志銘記載友情
    2014年3月,地鐵施工的工人在此挖出了一塊彩色墓磚,43座明代宦官墓葬出現在考古隊員眼前。在成都發現的宦官墓葬群中,這一處,墓主品級相對較高。有趣的是,考古隊員還發現了一組雙室合葬墓,墓主是一對好友,兩人生前相約要「同堂共穴,兄弟永願」。
  • 微空間大變樣帶來不同的生活場景城市家具設計 成都新都區邀請你來...
    成都正著眼於市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城市永續發展,以創新場景營造構築社區發展治理新優勢,以完善智能治理提升城市服務管理新效能,努力探索現代城市治理新路徑、開創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12月23日,記者了解到,由成都市新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主辦,新都區溫暖家社區文化服務中心協辦的「愛成都迎大運」2020年全國「藝術點亮香城」設計方案徵集已正式拉開大幕。「以人為本提升公園城市建設,在繼承優秀城市文化的基礎上,實現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從加快城市功能完善著力營建城市生態入手, 促進城市品質不斷「提檔升級」 。
  • 成都新都區探索特大城市近郊區域鄉村振興新路徑
    原標題:新都區探索特大城市近郊區域鄉村振興新路徑   「上個月,5號和6號院子真是突飛猛進,僅僅一個月就有17萬元營收。」站在實時動態公示屏前,新都區新繁街道汪家村村民鄭慶秀有些欣喜。雖然只是普通村民,對於村裡農房、土地流轉交由專業公司運營的「拾裡庭院」,鄭慶秀比項目經理還要上心。
  • 溢價率近125% 大發地產6億元獲成都新都區一宅地
    新京報快訊(記者 趙昱)3月19日,成都市新都區出讓一宗居住用地,大發地產以約6億元的價格競得,溢價率約為124.76%,樓面價為11800元/平方米。公告顯示,該地塊編號位於新都區三河街道龍伏社區20組、21組、22組,五龍社區7組;西鄰萬科五龍山別墅,東鄰萬科五龍山公園。地塊的淨用地面積約為4.24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最大約為5.09萬平方米;建築物(含所有建、構築物及設施)限高不大於20米,建築密度≤30%;起始價為5250元/平方米。
  • 成都買房:香城雲庭周邊有哪些配套,商業發達嗎
    成都買房:香城雲庭周邊有哪些配套,商業發達嗎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0-11-17
  • 周曉、吳桐任成都市新都區副區長
    人民網成都11月29日電 (李強強)據成都市新都區政府官網消息,近日,成都市新都區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三十次會議。 會議通過了有關人事任免,決定任命周曉、吳桐為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任命周左亞為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
  • 成都食藥監局:9家企業11批次食品產品不合格
    450g/瓶2014/8/94成都大橋道食品有限公司優酷香草芒果口味雪糕大橋道120g/杯(組合型)2014125成都小草屋食品有限公司蛋黃酥(烘烤類糕點)小草屋135g/袋(熱加工)2014/8/9126成都八裡食品有限公司
  • 壁畫精品的薈萃之地——年都乎寺
    寺院是壁畫精品的薈萃之地。一代代畫家留下了爐火純青的壁畫,也留下後輩敬仰的獻身精神。年都乎寺壁畫創作跟年都乎寺初建同步,大概在17世紀末。年都乎寺清代壁畫現存於薩增拉康殿(又稱毛蘭吉昂殿)和彌勒殿。據考證,薩增拉康殿壁畫的作者是17世紀末-18世紀中葉的著名畫師噶日班智達羅藏希饒無疑,壁畫應該在1732年該殿建成之際繪製。
  • 新都區三河街道提供「管家式」復工服務
    國內統一刊號:CN51-0004 成都日報社出版黨報熱線:962211廣告熱線:86623932
  • 成都質監抽查家具 32批次產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日前通報2012年成都市家具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情況,共抽查了全市378家企業生產的家具產品406批次,經檢驗,實物質量合格374批次,產品抽查合格率為92.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9個百分點。
  • 電影《活著唱著》在成都市新都區舉行放映式
    8月29日晚,電影《活著唱著》劇組來到了影片拍攝地成都市新都區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放映儀式。在影片結束後,監製鄧婕,主演趙小利、甘貴丹,特邀嘉賓媛鳳、田曼莎等人紛紛亮相舞臺,與觀眾們進行互動。這部取材於成都市新都區一個民間草根川劇團真實故事的電影,已於8月28日通過全國藝聯專線上映。該片曾獲2019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獎,以及第72屆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提名。
  • 熊貓社區小鎮故事|泉映梨花溯清流 這裡是成都市新都區清流鎮
    清流鎮坐落於川西平原腹心、成都市新都區北隅,集特色生態資源、醇厚人文歷史與多元文創體驗於一身,被譽為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境域「綠寶石」,素有「艾蕪故裡」「百泉之鄉」「花海梨鄉」之稱,是川西農耕文化和成都農商文旅融合發展極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是「國家級生態鄉鎮」「四川省省級特色旅遊鎮」。  清流在宋代以遠就能成其為鎮,得益於此地的富庶和官道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