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季,三大視頻平臺上的古裝劇競爭格外激烈。愛奇藝憑藉評價褒貶不一的《贅婿》吸引了一波流量,隨後優酷也憑雙男主劇《山河令》摘得了豆瓣8.3的超高開分。近日騰訊視頻又獨家上線了《錦心似玉》,試圖從眼下激烈的古裝劇「大比武」中分一杯羹。
同樣是以「庶女成長」為主線的宅鬥故事,《錦心似玉》一開播就被網友視為三年前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的「同款」。然而,從播出效果來看,目前豆瓣評分僅6.2的《錦心似玉》無論是思想立意、劇情水準、演員表現,還是口碑評分、網絡熱度,都無法與正午陽光出品的《知否》相提並論。
《錦心似玉》改編自吱吱所著的《庶女攻略》,後者是不少書粉心目中的「庶女宅鬥文」鼻祖。小說以女主人公的成長為主線,講述了羅十一娘從小心隱忍到鋒芒畢露,一路披荊斬棘,最終收服十娘、五娘、大夫人、徐老夫人、三夫人等「對手」,成為執掌中饋的當家主母的故事。
人設方面,《庶女攻略》裡,從現代穿越而來的十一娘具有獨立女性的思維,智商情商在線,「專心致志搞事業」「把老公當老闆」是她的生存哲學。因此,原著對情感的描寫不乏現實色彩——十一娘與徐令宜從相互尊重開始,慢慢了解對方的為人品質,逐漸發展出相濡以沫的感情。最後,儘管十一娘得到了徐令宜的愛,但囿於三妻四妾的社會家庭背景,內心也是冷暖自知。而改編後的《錦心似玉》,稱得上是「潦草成長,一心戀愛」。婚後沒兩集,徐令宜對十一娘的單方向迷戀已十分明顯,各種下馬抱、公主抱、佯醉求關愛、花式維護……甚至明知對方拒絕也要賴在其房中睡暖閣。而日常在線「求圓房」,也成為該劇網絡營銷的重點。
相比之下,《知否》則耐心講述了男女主人公的各自成長之路,劇情播出過半後才開啟婚後感情戲,克制「發糖」,讓「搞事業」成為主線。
《錦心似玉》中的人物也缺乏成長性,男主人公徐令宜一出場便是位高權重的侯爺,羅十一娘也是個能言善道的犀利女,甚至還具備高超的繡技和查案探案技巧。但《知否》中,女主人公盛明蘭卻是從鋒芒不顯、明哲保身的乖巧庶女,一步步釋放自己,最終成長為「為自己活一回」的獨立女性;男主人公顧廷燁則在經歷了戰場上刀光劍影的洗禮後,從流連勾欄瓦肆的離家浪蕩子變成智勇雙全的股肱之臣,人物成長性十足。
《知否》當年能夠成為市場爆款,除卻正午陽光的金牌製作保駕護航,演員的演技和默契也功不可沒——男女主角趙麗穎、馮紹峰的「官配CP」自然很受追捧,而趙麗穎與朱一龍的「明蘭與小公爺」CP同樣深得不少網友的心。
《錦心似玉》中,女主角譚松韻和男主角鍾漢良都是市場上具有一定人氣和收視號召力的優質演員。其中譚松韻在2020年有《錦衣之下》《以家人之名》《親愛的麻洋街》《民初奇人傳》四部作品面世,堪稱「霸屏小花」。尤其是在《以家人之名》中,譚松韻以30歲的年齡毫無違和感地出演初中生李尖尖,蓋章了自己「童顏」「逆齡」的優勢。然而,這個優點落到《錦心似玉》卻不一定有同樣的好效果,譚松韻偏幼齡的長相多少削弱了羅十一娘幹練利落的大女主形象。1974年出生的鐘漢良則遭遇了不少「年齡過大」「呆板」「無表情」「臉僵」的批評。47歲還是否適合演古偶劇,成為粉絲與路人舌戰的焦點。此外,在格外講究「CP營銷」的當下影視市場,鍾漢良與譚松韻過於懸殊的年齡差,也令該劇在「發糖售後」方面陷入被動。
除了主演,《知否》能夠成功,多虧了劇中的一眾黃金配角。劉琳飾演的大娘子、劉鈞飾演的盛家大老爺、張棪琰飾演的康姨媽、高露飾演的林小娘、曹翠芬飾演的盛家老太太……每一個角色都個性鮮明,讓觀眾或愛或恨。甚至,「配角團」收穫的好評和關注一度超越了主角,「五大白蓮」「知否四大瞎子」「硬核奶奶團」成為網友津津樂道的熱詞。迄今,《知否》的豆瓣評分仍穩定在7.8。
但《錦心似玉》卻明顯缺乏具備足夠辨識度和記憶點的配角,唐曉天飾演的男二區彥行(化名林世顯)淪為戲份寥寥、面目模糊的工具人,何泓姍飾演的大惡人喬蓮房也未能在社交網絡掀起水花。
以北宋為背景的《知否》,從人物服飾、擺設陳列,到劇中打馬球、燃香吃茶等娛樂活動的設計,都費了一番心思。為了追求生活感,演員吃道具餐口筷不停,劇中全部夜戲均用蠟燭照明。相比之下,《錦心似玉》似乎缺了這份匠心。從開播起,該劇服裝就遭到網友「魔改明朝服裝」的聲討,臺詞也被指責加入了太多現代口語。
此外,《錦心似玉》的劇情也有不少令人迷惑之處。比如,喬蓮房因為中了元娘「茶水溼衫」的計謀,被指責行為不檢點,更因此痛失做正室的機會,只能以小妾身份進入侯府;但羅十一娘不僅混跡於魚龍混雜的碼頭,還因失足落水被男一號和男二號先後營救,卻毫無名聲之虞。如此「看人下菜碟」的橋段安排,令原著中危機四伏的宅鬥大戲變成了「過家家」。
讓人不適的還有劇中腐朽的婚戀形態。《錦心似玉》一面增加濃墨重彩的甜寵戲份,一邊給男主人公安排了妻妾成群的人設——在迎娶十一娘前,他已有一位正妻及三房妾室。而羅十一娘嫁入徐家的首要任務,也是為了「承襲姐姐之位」「保住娘家地位」「照顧姐姐遺孤」。
過去,在《金枝欲孽》《甄嬛傳》等宮鬥劇中,女性角色們絞盡腦汁,你死我活,以求「獨得聖心」。類似的腐朽劇情反覆上演,令宮鬥劇遭受「大嚼毒藥」「反芻糟粕」「朽味十足」的批評。因此,近年來《天盛長歌》《大明風華》《上陽賦》等古裝劇雖也以宮廷為背景,卻紛紛調整方向,將重點放在朝野權謀和人物成長上。但如今,宮鬥劇的老戲碼似乎又被不少號稱「大女主戲」的宅鬥劇撿了起來。對此,不少網友表示難以下咽,其中網友「其格格子」的評論頗具代表性:「嗑糖之餘,想起男主三妻四妾,娃都生了幾個,總覺得怪怪的。」反觀《知否》,儘管顧廷燁也曾有一任外室和一雙兒女,但後來卻是在遭遇了背叛並理清了與前任的關係後,才開啟和盛明蘭的婚戀。如此處理,便讓作品在古代背景和現代價值觀之間取得了一定的平衡。
編輯:李麗
原稿編輯:李麗
本塘原創,抄襲必究
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羊城晚報娛塘
微信號 : ycwbyu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