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羽毛球球痴,平時除了親自揮拍上陣展示活力之外,還會觀看一些別人的羽毛球比賽。但凡看到職業球員打雙打比賽,或者是水平較高和較正式的業餘比賽,都會看到發球球員在發球前,都會把一隻手伸到自己背後,做一些手勢暗語給拍檔看,這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這是要告訴拍檔,自己準備發什麼球,是發短球還是長球,準備發到對方接球區哪個位置,提示拍檔準備好第三拍球的處理!這個手語是非常關鍵的,隊友配合默契,可在前幾拍就結束一個回合,乾脆利落得分。
反觀一些業餘普通的羽毛球愛好者,就沒有這樣的配合意識和可慣。發球時不事先提示拍檔自己準備發什麼球發什麼區,以致於對方接發球回球過來時,拍檔準備不足,或者是做了錯誤的移動等,都不利於下一拍球的處理,失誤的可能很大。
那麼,話又說回來,發球目標區是怎麼劃分,又有什麼區別呢?羽毛球發球是對角區發接發,接發球區劃分為5個區域,前面從右到左是1號區和2號區,後場也是從右到左為3號區和4號區,而5號區就在1號區和2號區中間的地方。真正發球時,發球球員自己判斷要發到那個區最好最有利,然後伸手作手語通知拍檔。
手勢手語又是如何理解呢?一般來說,接發球區分前後場,那麼,首先就要明白的告訴拍檔,準備發前場球,還是後場球,然後再明確發那個區域。通用的規則是握拳出姆指表示發前場,即1,5,2號區,握拳出食指表示發後場。確定了前後場後,再出手指,出多少根就表示發到哪裡區。比如說,發球球員伸手背後,握拳,伸出食指,再伸出3個手指,身後的拍檔就明白了隊友想偷發對方後場3號區,對方可能會拉高遠球,或者是殺球,馬上做好準備,站位稍向後場移動,隨時準備好接對方的回球!
當然,有些高手拍檔,出於某種需要,也會創造出一些外人無法理解的手語,以保密並迷惑對方,最容易的莫過於直接顛倒1至5號區的劃分,甚至前後場的劃分也一樣,這樣一來,沒人能明白他們的真實發球意圖,技高一著!
作為一個羽毛球愛好者,筆者覺得發球手語真的是很有用。一個手勢,可以明確表示自己的發球意圖,又加強了同拍檔的溝通,增進配合的默契度,大家不妨試試!
左撇子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