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M2增速反彈 新增社融超預期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中國人民銀行9日發布的11月金融數據顯示,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專家表示,11月M2增速和新增社融略超市場預期,預計央行將繼續通過加大逆回購和MLF操作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滿足跨年資金需求。

  M2同比增長10.7%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M2同比增速反彈有多方面原因:一是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3萬億元,信貸派生能力穩中有升,對M2擴張起到積極作用;二是財政支出對貨幣投放形成貢獻;三是11月M1同比增長10%,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企業活力增強,經濟復甦持續向好。

  東吳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表示,11月M1和M2分別較上月回升0.9個和0.2個百分點,一方面,得益於央行公開市場淨投放力度加大;另一方面,反映出企業經營活力進一步增強,近期宏觀數據向好也印證了這一點。

  數據顯示,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從分項看,11月貸款同比多增主要受企業中長期貸款和居民貸款拉動。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1681億元,顯示當前製造業投資持續修復、基建發力等繼續支撐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同時也與監管引導銀行加大對製造業企業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有關。11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360億元,仍處高增狀態,但多增規模少於此前月份,除受信貸額度制約外,也與商品房銷售邊際降溫態勢相一致。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數據顯示,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3.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專家表示,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略超市場預期,表內貸款和政府債券比去年同期多增幅度較大,對社融形成貢獻。

  溫彬表示,11月廣義貨幣增長和新增社融略超預期,新增信貸基本與預期相符,體現了貨幣政策調控逐漸回歸常態,但結構優化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近期信用債違約事件對市場形成一定衝擊,流動性分層導致信用資質較弱的民營企業、中小金融機構壓力有所增加。臨近年末,市場資金需求較為旺盛,央行將繼續通過加大逆回購和MLF操作力度,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滿足跨年資金需求。

  王青認為,在貨幣政策調控回歸常態化帶動下,年末寬信用將持續處於「退潮期」,壓降房地產相關融資、支持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結構性特徵將進一步顯現。

(責任編輯:蔣檸潞)

相關焦點

  • 11月M2增速和新增社融均超預期 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初步統計,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  專家表示,11月M2增速和新增社融略超市場預期,預計央行將繼續通過加大逆回購和MLF操作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滿足跨年資金需求。
  • 11月M1和M2增速雙雙回升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導12月9日,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M2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2.5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
  • 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 M2增速連續9個月保持兩位數
    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2.5個百分點。初步統計,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  至此,M2增速已連續9個月保持在兩位數水平。今年3月末,M2增速重回兩位數,創下2017年4月份以來的新高。
  • 社融存量增速年內首次回落,到底反應了什麼問題?
    央行12月9日公布了11月份的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信貸數據。數據顯示,11月社會融資存量增速降至13.6%,為一年以來的首次回落。這個數據一出市場直接就炸開了鍋,要知道今年這輪小行情本質上是水牛,社融又是反應市場「水量」的指標之一,所以市場上對這次社融數據的降低是比較擔憂的。
  • 11月信貸結構有所優化,M2連續第9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初步統計,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至此,M2增速已連續第9個月保持在兩位數水平。今年3月末,M2增速重回兩位數,創下2017年4月份以來的新高。
  • 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9526億元 3月M2增速創下13個月新高
    3月末M2同比增長8.6%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88.94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0.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54.76萬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月末高2.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5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7.49萬億元,同比增長3.1%。
  • 社融、信貸「大年」收官 2021年怎麼走?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社融、信貸「大年」收官,2021年怎麼走?  「預計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這是2020年6月央行行長易綱在陸家嘴論壇上給出的一組預測數據。1月12日央行發布的2020全年金融統計數據正式「蓋章」。
  • A股11月新增投資者超152萬 連續9個月破百萬!什麼信號?
    A股11月新增投資者超152萬 連續9個月破百萬!什麼信號? 來源:券商中國11月份投資者再度跑步入場!中國結算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市場新增投資者152.71萬,同比增長84.76%,環比增幅超過36%。
  • ...A股11月新增投資者超152萬 更是連續9個月破百萬 什麼信號?
    A股的市場表現也沒有讓投資者失望,11月份,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均收漲,兩市月成交額環比大增約為50%。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前11個月,市場累計新增投資者數量已經超過1640萬。至2020年11月末,投資者數17615.31萬,同比增長10.83%。
  • 跑步入場:同比大增85% A股11月新增投資者超152萬 什麼信號?
    來源:券商中國11月份投資者再度跑步入場!中國結算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市場新增投資者152.71萬,同比增長84.76%,環比增幅超過36%。A股的市場表現也沒有讓投資者失望,11月份,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均收漲,兩市月成交額環比大增約為50%。
  • 同比大增85%,A股11月新增投資者超152萬,更是連續9個月破...
    11月份投資者再度跑步入場!中國結算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市場新增投資者152.71萬,同比增長84.76%,環比增幅超過36%。A股的市場表現也沒有讓投資者失望,11月份,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均收漲,兩市月成交額環比大增約為50%。
  • 中國11月新增貸款環比翻倍 M2增速超預期
    央行官網最新數據顯示,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增長10.7%,預估為10.5%。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00億元,預期為14000億元,前值為6898億元。(M1)餘額61.86萬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個和6.5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8.1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
  • 謝逸楓:前9月全國住戶房貸佔新增貸款16萬億的37%
    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將帶動2020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目前來看,前9月社融目標已接近完成。央行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9.62萬億元,年度新增30萬億的目標已基本達成。考慮到10-12月仍有社融增量,2020年新增社融規模應在35萬億左右。
  • 「招銀研究|宏觀點評」M2-M1剪刀差收斂——2020年11月金融數據點評
    11月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1.43萬億(預期值1.36萬億),M2同比增長10.7%(預期值10.6%),新增社融2.13萬億(預期值1.98萬億),均略高於市場預期。圖4:新增居民貸款構成佔比資料來源:WIND、招商銀行研究院二、社融:信貸改善,其他分項趨弱 11月新增社融2.13萬億,同比多增0.14萬億,環比多增0.7萬億,其環比回升符合季節性。
  • 一財首席調研:今年GDP增速預測均值8.81%,「雙循環」新格局料將...
    過去幾個月社零增速之所以低於預期,相當程度上是受物價超預期下跌擾動。根據我們預測,12月份CPI將會較11月份明顯回升,考慮到物價因素,預計12月名義社零將會由5.0%回升至6.0%。瑞銀證券汪濤表示,出口可能有所走弱,但增速依然比較穩健,同比增長12%。歐洲新一輪封鎖措施可能令外需承壓,統計局和財新製造業PMI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均有所下滑。不過,儘管2019年同期基數較高,但2020年12月韓國出口同比增速從此前的5%反彈至13%。整體而言,考慮到基數較高,估計12月出口同比增速可能從11月21%的高位回落至12%,依然較為穩健。
  • 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3萬億 M2同比增長10.7%
    原標題: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3萬億,M2同比增長10.7%   在經過10月的季節性回落後,包括新增貸款
  • 關於降息、降準、M1、M2、社融的那些事
    關注財經新聞的朋友們應該被這條信息刷屏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人們對此的第一反應就是:央媽又放水了!是的,「放水」——這又是一個關注財經訊息的朋友們絕不陌生的名詞,每次只要出現降息降準的相關新聞,下邊評論就是一堆的「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