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進入正題。
將主持行業的從業者進行分類的話,可以根據任職地點分為央視主持人和地方臺主持人,在觀眾的認知中,央視主持人的能力較地方臺更為出色,知名度和口碑相較於地方臺主持人也更加優秀。
不過在央視內部,真正被觀眾所熟知的主持人集中在綜合頻道以及新聞頻道,董卿、康輝、尼格買提等等都是屬於這兩個頻道的主持人,至於其他頻道的主持人,觀眾了解的並不多。
對於一檔節目,甚至是節目主持人來講,如果收視率無法得到保證的話,節目自然會面臨被取消的局面,縱觀央視所有頻道,戲曲頻道的主持人的整體關注度無疑最低。
首先是戲曲節目的受眾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其次央視也不會將太多的資源放在戲曲頻道,畢竟綜合頻道、新聞頻道所製作的節目收視率更高,如此來看,似乎任職於戲曲頻道的央視主持人沒什麼太好的「出路」。
其實整體來看,主持人分類並沒有所謂的戲曲節目主持人,戲曲節目完全能夠劃分到文藝類型節目的版塊,而戲曲節目的主持工作和綜藝節目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介紹主題出現了變化,受眾人群出現了變化,所以戲曲節目主持人同樣能夠完成文藝節目的主持工作。
只是戲曲頻道並不是塊「香餑餑」,其他頻道的主持人不想進去,而該頻道的主持人想出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難不成央視戲曲頻道的主持人真不如選擇地方臺就業?或許董藝的故事給其他戲曲節目主持人相應的模板。
董藝這個名字在大多數觀眾心中並不熟悉,就職於戲曲頻道的她不算是家喻戶曉的主持人,儘管進入央視已經20年時間,但在大多數觀眾印象中並沒有關於她所主持的節目。
這就是戲曲節目主持人的「局限性」。
董藝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資深主持人,1996年進入河南衛視主持,算是開啟了她的主持人職業發展道路,四年之後董藝得到入職央視的機會,所以即便是戲曲頻道,她也選擇背井離鄉去往北京發展,因為她知道,在央視她將擁有更多機會。
央視新人的工作並不簡單,甚至多是一些賣力不討好的工作,更何況董藝任職於戲曲頻道,一系列的因素讓董藝的事業發展遲遲停滯不前。
《歲月如歌》《戲曲採風》《角兒來了》等節目的主持工作並未讓董藝大紅大紫,卻也讓她成為戲曲頻道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逢春節戲曲晚會,也就是戲曲圈的春晚,主持舞臺上就能夠看到董藝的身影,這算是對她多年如一日的努力的一種肯定。
真正讓董藝擁有一定知名度的節目是《叮咯嚨咚嗆》,這檔結合戲曲文化和娛樂的節目讓董藝走到更多觀眾的面前,然而隨著節目的停播,董藝那可憐的人氣再次消失不見。
或許對於董藝來講,主持人身份已經不能幫助其事業發展更高,而董藝和《叮咯嚨咚嗆》這檔節目之間除了主持關係之外,她還是這檔節目的製片人。
對於節目的整體製作讓董藝的事業發展有了更多方向,即便不擔任節目的主持,她也能夠以製片人的身份參與到節目製作中。
另外一方面,當初不被看好的戲曲類型節目因為中國風的走紅還是嘗試和主流節目形式進行合作,《上線吧華彩少年》就是在這種想法之下的產物,而該節目的製作人,正是觀眾不太熟悉的央視主持人董藝。
在中國風浪潮來襲之際,戲曲在文藝圈的比重無疑也將增加,對董藝來說,她的事業發展機會剛剛到來。
20年的努力確定了董藝在央視戲曲頻道的位置,而如今中國風逐漸被重視、戲曲文化被更多年輕觀眾所了解,未來也將會出現更多機會來回饋董藝的努力。
文/希希
校對/王希希